严荷君,丑 送,江 欢
华东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1]此后,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不仅明确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中的基本原则、目标定位和具体措施,还倡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为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而努力奋斗。
在学界,专家学者们也对推普脱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就对“语言何以与贫困相关”“语言何以能扶贫脱贫”等议题进行了探讨[2]。另外,首都师范大学王春辉教授也认为“语言作为资本,可以在改观教育劣势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进而有助于改观就业和经济劣势,以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3]除此以外,王海兰、崔萌等学者则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的劳动者们为调查对象,研究他们劳动收入与自身普通话听说读写技能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后者对前者有着重要的正向影响[4]。这些研究为我国开展语言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持。只是,正如王海兰等学者所指出的一样,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推普脱贫议题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补充。[4]鉴于此种现状,以江西省抚州市L县H乡H村的中青年群体为调研对象,透过他们来了解当地居民的普通话水平、语用态度以及当地的普通话教育和宣传情况,总结目前农村地区在推普脱贫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本次调研主要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设定为20~60岁的中青年劳动群体。调研一共发放并回收问卷50份,全部有效。在本次调查中,共有男性受访对象24名,占比48%;
女性受访对象共有26名,占比52%,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基本合理。在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上,41~50岁的调查对象数量最多,共有20人,占比40%。20~30岁的调查对象数量最少,仅有6人,占比12%。另有31~40岁的调查对象16人,51岁至60岁的调查对象8人,分别占比32%、16%。总体看来,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也基本合理。此外,本次调查对象的学历层次,分别涉及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等不同层次。依次是:小学层次18人,初中层次17人,高中层次7人,大学层次4人,另有4人未曾上学读书。本次调研对象的职业情况也较为丰富,涉及公务员、农民、工人、个体户、司机、清洁员、家庭保姆、超市导购、学生、自由职业者等不同职业。总之,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言,本次调研具备一定的普遍意义。
(一)当地中青年群体自身的普通话素养情况及推普环境
1.自身的普通话水平以及使用意愿。总体而言,当地中青年群体的普通话水平大多集中在“中等程度使用”与“简单的交流沟通”这两个层次,整体水平并不是太高。以是否参与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例,3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均没有参与过,在20~30岁的调查对象中,也仅有2人参加过测试,成绩均为二乙。而且,通过调查还发现,受访者的普通话水平与年龄因素也存在联系。具体表现为:20~30岁的6位受访者,都能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但随着年龄层的增大,受访者群体的普通话水平却呈现下降趋势,甚至出现了不会使用普通话的个例。这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普通话水平,其实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在回答“你与当地周围人交流通常会使用哪种语言?”这一问题时,88%的受访者都选择用方言。由此可见,就使用意愿而言,当地中青年群体的语用态度普遍较为消极。而这样一种消极的语用态度也无疑使得普通话在当地的推广与普及程度大大受到限制,从而也影响到了当地居民整体的普通话水平。
2.当地的普通话宣传情况及其效果。在本次调研中,特地与当地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交流,从他们口中,得知当地政府也会在每年的推普宣传周期间,选择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推普宣传活动,例如:张贴海报、宣传标语;
派发宣传册等。而这些努力,对于推广普通话的确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78%的受访者都认为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自己对普通话的了解。另外,关于是否有必要开展推普活动的认知情况也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仅有6%的被受访者表示“没有必要在当地开展推普活动。由此可见,在当地,绝大多数中青年对于开展举办推普活动还是持开放态度。推普活动在中青年群体中仍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二)普通话水平中给青年群体自身带来的影响
1.生活领域。虽然在当地,中青年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主要是用当地的方言,但是也发现,当这些中青年外出时,或者有外乡人来到当地与他们交流时,这些中青年还是会尽量选择用普通话与外人交流,占比达到74%。这也反映出,普通话在当地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对外沟通媒介,对于当地居民与外界进行交往沟通有着积极作用。
2.工作领域。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当地的中青年群体有绝大多数都没有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从而也就不具备普通话等级证书,因此,他们也就不具备教师、播音员、主持人等行业的从业资格。在调查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受访者。她大学毕业之后,考上了公务员,目前在当地的乡政府工作。她原本在校期间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但因为普通话水平没有达到二甲水平,毕业后未能成为语文教师。因此,她选择了另外的工作。此外,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调查对象的职业大都集中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是42%和31%。与第三产业相比,这两大产业对从业者的普通话水平和文化水平要求都不太高,由此,这两大产业也就更容易吸引当地中青年的加入。由此可见,普通话水平对当地中青年群体的工作选择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三)拥有亲身经历之后,中青年群体对普通话的重新认识
1.中青年群体对普通话价值的重新认识以及再学习的意愿。在这次调研中,笔者特地针对中青年群体展开了对普通话价值再认识以及再学习意愿的情况调查。总体看来,在当地,大部分中青年在经历过一定的社会实践之后,对于普通话的价值还是持肯定态度。高达58%的群众认为学会普通话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并且有54%的群众表示有意愿重新学习普通话。这说明,在当地开展针对中青年群体的普通话教学活动具备一定的民意基础。此外,对于没有意愿重新学习普通话的中青年受访者,笔者也询问了他们缺乏学习意愿的原因。其中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平时生活与工作过于忙碌,缺乏时间去重新学习普通话。
2.中青年群体对自己家中小孩普通话教育的看法。首先,关于是否支持自家小孩学习普通话的问题,9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支持,而当问及对自己家小孩普通话学习情况的关注程度时,仅有40%的受访者表示曾关注过自己家中小孩的学习情况。这也反映出当地中青年群体在整体上对小孩的普通话学习情况缺乏足够的关注。此外,对于当地小孩的普通话学习途径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地小孩学习普通话主要还是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这两种传统途径。此外,有部分受访者也意识到了影视作品、新闻、电台广播等作为一种辅助资源,对于小孩学习普通话也起到积极作用。
(一)问题反馈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在当地的中青年群体中,就推普脱贫领域,存在如下的问题:
1.中青年群体的普通话水平整体较弱,且年龄越大,普通话水平越下滑。在50位受访者中,仅有2位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且他们的成绩都是二乙水平,其余未曾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受访者,通过笔者与他们之间的言语交流,认为他们的水平也大多集中于三级层次,其中有些人甚至不会讲普通话。
2.本地成员之间的使用意愿不高,语用环境较差。在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主要是方言,这就导致普通话在当地居民的日常交流中失去了使用价值,仅仅是在与外乡人的交流才会使用普通话。这样一则不利于普通话在当地的传播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普通话似乎成为了当地人使用的一门外语。二则,缺少日常交流的锻炼与刺激,也不利于当地中青年群体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小孩子们学习普通话。
3.家长对小孩普通话学习情况的关注有待提高。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当地的中青年家长们对小孩子学习普通话普遍抱以支持的态度,但是他们中有许多人都忽视了对小孩普通话学习情况的关注与跟踪。这一则是因为家长们缺少这方面的意识,未能科学地重视小孩的语言学习情况。其次,这也与家长本身普通话水平有限相关。
4.普通话学习途径有待于拓展。总体而言,当地的普通话学习还是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学习渠道还是比较有限。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网络上,其实已经出现了许多帮助用户学习普通话的App软件和网站,可这些学习途径在当地却没能引起关注,这的确比较遗憾。
(二)措施建议
1.加大推普宣传力度。在农村进行推普宣传要贴合实际,因地制宜,实现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在调研中,笔者得知当地政府推普宣传方式主要为贴海报、发传单、组织观看文艺影片等形式。这种宣传方式往往需要村民有主动阅读和关注的意识,这对于只关注生计的村民而言,宣传效率不高,宣传效果较弱。因此,农村的推普宣传不能只局限于文字宣传,而要发挥创造力,开展更贴近民生的活动,吸引村民的眼球,使推普宣传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除了设置专题宣传栏、发放传单等常规宣传方式以外,还可以开展普通话知识小竞赛、现场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比赛、广播读物等活动,在农村积极营造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生活环境。此外,许多农村青年认为,他们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又不需要走南闯北,学习普通话是多此一举。正是这种封闭思想阻碍了他们向外发展的道路,导致贫困。因此在进行普通话宣传教育时,尤其要破除这种陈旧落后的观念,重点强调学习普通话对拓展工作领域,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2.重视学校语言教育。与家庭相比,学校在进行语言教育以及使用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当地学校要重视普通话教育,严格落实普通话教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在学校营造出普通话是唯一交流语言的应用环境。父母也应积极关注子女的普通话学习情况,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尽力帮助子女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当地政府也应加大相关教育投入,积极吸纳正规院校毕业生,引进包括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语文教师、普通话教师和语文教研员等在内的新人才。
3.推广语言扶贫App。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也应在推普脱贫中发挥应用的作用。据悉,在2018年,云南省教育厅就曾与中国移动等公司联合推出过“语言扶贫App项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闲暇时间里通过该软件自主学习普通话,但在H村却难以寻觅到该类软件的使用痕迹。基于智能手机在当地已得到基本普及的这一背景,笔者认为,通过推广使用语言扶贫App的方式来拓展普通话的学习途径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地政府应重视该问题,努力推广语言扶贫App。比如,可以通过派发小礼品等方式,引导村民下载该软件,并推出详细的使用教程,帮助村民知晓该软件的使用方式。这样有助于拓展当地中青年学习普通话的途径,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网络教学的方便性和普惠性更加突出,针对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学习普通话的中青年群体而言,网络教学也更加适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猜你喜欢普通话受访者对象今天,你休闲了吗?小康(2022年28期)2022-10-21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小康(2022年19期)2022-07-09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小康(2022年16期)2022-06-13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廉政瞭望·下半月(2021年5期)2021-07-20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学苑创造·A版(2018年9期)2018-10-22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图说车事汽车生活(2018年1期)2018-02-0217时代英语·高三(2014年5期)2014-08-26个性签名好家长·青春期教育(2014年7期)201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