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8-16 0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建峰,常光辉

(1.联仕(昆山)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300;
2.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大院校的教育经费逐渐增加,高校也在寻找各种途径来筹集教育资金,如国家财政拨款、学生学费、住宿费、社会捐款、银行贷款、经营性收入等。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基金规模的扩大,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高校出现了一些经济腐败案件,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给公共财产和高校和名誉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不利于高校的发展。这一切都表明了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紧迫性。我国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但是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独特的一支,其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也会存在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关方面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对推进我国的内部控制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剖析高校的基本情况及内部控制的现状,发现高校在内控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评价与监督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一)控制环境复杂不清晰

1.未设置独立内控部门

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没有明确区分,在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推诿。另外,高校目前的纵向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较为健全,相比之下,横向制约制度却不完善,因为分属不同的领导管辖,所以尚未形成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1]。

2.人员问题突出

一方面,高校现阶段的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不清晰,风险意识不足。他们认为内部控制与个体不相关,甚至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不便,并且内部控制的成效无法在年终汇报工作中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因此一些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甚至出现了排斥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人员匮乏,虽然已经实施了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难以有效落实,往往会出现一人多岗的情况,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因此受到破坏。

3.内部控制工具落后

一方面高校信息化系统已落后于时代发展,仅有数据录入和统计的功能,不能满足数据共享的需求,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滞后;
另一方面管理工具不够先进,大量重复机械性工作,使得工作人员无暇顾及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

(二)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尚无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纪检组和审计组一般都是事后评价,在事前的评估上,他们的能力还不足。另外,高校的风险评估专家数量不足,风险管理的方法也不够科学;
管理层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析和报告制度。

(三)信息与沟通效率低下

1.信息公开不全面

目前高校已经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公布财务信息,但是,信息公布的范围和程度都未达到所规定的要求,教职工无法从公布的数据中了解到本校管理的真实情况,使得高校人员参与财务内控的积极性降低。

2.没有做到有效地沟通

调查发现在高校内部,无论是财务部门的内部沟通,还是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均不够合理。通过对高校官网的检索,发现的问题有:信息陈旧以及部分链接已失效;
计划财务处的资料单一,对重大问题的解释不到位。这些问题造成师生以及社会公众无法理解和监督学校财政状况,削弱了内部控制执行效果,不利于高校履行社会责任。

(四)评价与监督管理不到位

高校存在内部审计监督方面的不足和流于形式的问题,未能根据每个指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监督,基本上是一刀切,各部门都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此外,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对审计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短缺和内部审计工作量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监督与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了高校缺乏内部控制的动力。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高校可以通过图1 中的4 个途径来实现内部控制环境的整体优化。

图1 内部控制环境组成

1.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使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得以健全,必须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决策层要严格授权审批,重大事项要集体讨论和决策,预算要有授权,财务管理要有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层授权审批,为以后的内部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执行层面上要严格落实,在各个业务单位开展工作时要充分注意有关的制度。监督层要严格考核,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预警与监控机制,对工作人员在业务活动中采用的应急手段进行监督、审计监察、考核激励等,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2]。

2.制订财务人员培养计划

高校应该根据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以及高校业务发展需求制订符合高校情况的培养方案,加大培训力度,如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定期测验等方法,强化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和知识的理解,丰富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另外,制订良好的激励机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可以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要在培养计划中,注重培训结果的反馈,以对症下药。

3.提高财务人员内控意识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普遍不强,这就对其内部控制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内容与要求,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改变工作人员固有的思维方式,践行新的内部控制理念,并使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对其他相关人员内控工作的开展情况起到监督作用。另外,由于内部控制的工作成效散布于日常财务工作中,高校还应当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成果收集工作,并形成工作报告定期公布,激励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强化内部控制意识[3]。

4.优化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方面,高校要将内部控制部门进行清晰的划分,并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纪委部门之外设立一个独立的内控机构,来对控制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分配日常工作,合理安排学校的重要事务,评估重大风险,实行问责制等。此外,要建立关键岗位职责体系对高校进行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为了做好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高校需要为各有关部门配备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同时培养他们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变能力。高校还应当聘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指出风险点,进而据此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加以应对与解决[4]。

高校应从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三个阶段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具体可参照图2 风险评估体系图来实施。

图2 风险评估体系图

1.识别风险

在高校识别风险过程中,要着重注意经费的分配与使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制定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由高校管理层制定识别风险的标准,风险评估部门围绕此标准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风险研究机构针对具体的风险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找出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的内部或者外部因素,例如:国家在高校经费方面提出的最新指导意见、经费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等,高校需要及时了解这些因素,以防止风险的发生或者扩大对高校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监察部门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起到监督作用,避免人员的工作失误使高校面临风险,造成损失。

2.评估风险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高校应当抓住关键风险点,优化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以此作为评估风险的依据,确保高校经费安全。研究机构要根据识别出来的风险类型,以及不同的类别、层级的评估标准进行风险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类排序,分出轻重缓急,根据威胁程度决定是自己解决还是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处理,抑或向上汇报形成统一指导体系,最后制定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部门对该表进行审议,确定主要风险点,从而为风险应对提供支持。

3.应对风险

在风险评估部门确定了主要风险点之后,监察部门应该根据风险点的特征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并对风险识别库的风险信息进行更新,并交由风险评估部门备案,为下一周期的工作提供参考,完善风险防御体系。在完成风险应对之后,监督部门应当对风险处理结果进行信息的反馈,风险研究机构仍然要关注风险,为下一期的风险控制工作奠定基础,避免此类风险再发生。

(三)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

1.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

高校要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各种业务流程嵌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做到资源共享。高校还需要建立起一个覆盖财务、科研、资产管理等各大关键业务信息的资源共享平台(图3),减少数据信息的人工对接,降低人为错误造成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图3 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图

2.引进信息化人才

高校要重视信息化人才管理队伍的建设,引进信息化管理人才,加强高校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做到各项业务信息的同步更新,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优势,便捷信息共享与沟通[4]。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与监督体系

1.明确监督部门职责

在内部控制中,应当由分管领导、纪委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组成督察组对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在督查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最终的效果,还要以全过程为监督目标,将控制工作贯穿整个业务活动过程。同时,高校需要增加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明确部门及人员的权责,以保障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具体的监督体系如图4 所示。

图4 项目监督体系

2.完成监督常态化工作

首先,要加强监督检查,健全专项资金审批制度,加大对大工程的追踪力度,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实行循环式的内部控制评估工作,构建各部门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的良性评价循环体系。一方面针对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形成汇总报告,上报主管部门审核;
另一方面高校要与外部专业评价机构合作,强化内部控制审计,形成审计报告。最后,结合高校形成的内部审计报告,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深化问题整改。

文章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入手,分析高校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得出如下结论:

(一)高校内部控制中运用COSO 框架五要素具有较高可行性

在对高校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基本都是在COSO 框架下完成的,国内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也汲取了其中的经验,将其运用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是可行的。

(二)控制活动和风险评估不完善是高校内部控制中最显著的问题

文章通过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分析得出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即内控环境复杂、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控制活动不规范、信息与沟通效率低下以及监督管理不到位,这些都不利于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展开,特别是控制活动不规范和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是最显著的问题。因此,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从五要素角度出发能够为高校内部控制提供可行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的分析,从优化内部控环境、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加强控制活动、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建立完善的评价与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流程图,针对每一个环节中的薄弱点进行改进,以期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得到改善,实现内控目标。

本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还不够细致,应当收集更多的文献,深入了解多所高校的内控现状,细化业务流程。高校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深入研究高校内部控制,不仅需要具备会计学和财务学知识,还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支持。

猜你喜欢部门监督评估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加油站服务指南(2022年6期)2022-07-28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夯实监督之基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评估依据质量与标准化(2015年9期)2015-07-10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监督宜“补”不宜“比”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 高校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