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沉 张 军 刘文秀
伊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大学体育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发挥体育课程普遍性、实践性、集中性的优势,让学生在锻炼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青年。
1.1 理论意义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落实,是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课程同向同行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育人功能的延伸。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将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2 实践意义
大学体育作为实践性公共课程,它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传授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向同行有助于更好的发挥体育课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化表达的探索,对思想政治理论与其它实践课程的结合具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导向
大学体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知识、技术与技能。课程思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协同育人就是要坚持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导向,坚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发挥体育课程实践性的优势,使体育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形成协同效应,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2.2 充分挖掘体育中的思政元素
2.2.1 体育与立德树人的结合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通过体育实践表达课程思政本质的主要方式是挖掘体育中的思政元素。体育中的思政元素多种多样,体育活动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和比赛中“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精神是体育思政元素的集中体现。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公平竞争,尊重规则、刻苦训练、勇攀高峰等是体育思政元素的具体表现。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同时进行公平正义、团队友善、遵规守纪等方面的渗透是对立德树人的具体诠释。体育课程思政就是在体育活动中“育人”“育德”。
2.2.2 体育与爱国情怀的结合
体育蕴含着维护国家尊严的含义。[2]曾经“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就说明体育锻炼是为更好的工作,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体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迈进代表着国家实力的强大。对个人来说,国家越强大,个人荣誉感越强,爱国情怀越强烈。竞技体育中爱国情怀集中表现为为国争光。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并取得优异成绩正说明体育在培养爱国情怀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
2.3 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2.3.1 突出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设置
体育教学目标指导体育教育方向和预期教学效果,引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方向。落实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3]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设置中应以德育目标建设为前提,体育技能教学目标建设为主导,突出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建设。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建设要依据不同项目具体设置,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具体而又行之有效的目标。例如,在足球教学中设置遵守规则、尊重裁判、爱护场地器材等目标,目标设置具体并且能够达到。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设置还要有监督机制,以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2.3.2 创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学方法作为关键环节,必需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影响体育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为主,主要以实践的形式呈现。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导作用,发挥体育实践课的优势,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内容的渗透。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还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体育技能与思政教育同样重要,理论指导实践探索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团队协作法、巧捉时机法、创设情境法、诱导启迪法等是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既贴合学生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方法。[3]
2.3.3 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全新的育人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既要全面又要体现体育与思政的协同。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是教育教学的参与者,还包括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应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应将学生思想变化与个人成长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想信念的升华。“全景”式评价体系是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手段。[4]
2.4 加强体育教师思政能力建设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根本任务既体现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方面,也体现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方面。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核心素养,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与“育德”的双提升。新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内涵,既要求体育教师多途径发掘体育中的思政元素,并能够将其巧妙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育人育德的质量,发挥体育课程“健体育魂”的功能。[5]加强体育教师思政能力建设最紧迫的是思想政治认知的转化、构建、开展和创新推动等方面着手培育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6]
2.5 优化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体育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对促进体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非常必要。首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应将体育的育人功能作为基础,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成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其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强调体育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同等重要、共同发展。以体育实践和思想政治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应成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主流。最后,在学生的管理与教学评价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教学评价以综合性评价为主,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3.1 加强思想引导,树立课程思政理念
体育在引导学生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当前学生中存在攀比思想。体育活动中竞赛性较为突出,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育在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方面作用突出,中华体育精神影响着一代代青少年,体育竞赛中,中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国家形象和地位得到提升,有助于激发学生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2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是思政与各门课程相结合,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体育实践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围绕“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要求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理论知识入脑入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是学生通过体育形成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并内化于心,实践型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7]
3.3 深挖思政元素,拓宽教学渠道
体育运动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体育课程中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对新时代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体育项目都有特定的规则,这就要求参与项目的人必须遵守规则,在规则的影响下培养人的自律、遵规、守纪等素养,这是体育育人方式的具体体现。体育竞赛中为争取胜利队员之间团结协作、全力以赴、愈挫愈勇的精神是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具体表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还要拓宽教学渠道,创设情境、多媒体辅助教学、生活实践结合等方式,多途径多方式发挥体育课程思政功能。
3.4 提升教师思政能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是关键。通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有利于增强教师育人能力。体育课程思政功能的发挥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分数为依据的教学评价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需求。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的教学方式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基础,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的新模式,这就要求关注学生成长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大学体育育人功能的发挥,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育人思政大学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