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自行车协会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正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构建新型产业集群”的重点任务,这是行业顺势而为以产业结构调整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十三五”期间,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地区的产业空间格局,主要有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7个主产区省市。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业布局呈现特色鲜明、空间有序的特点: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制造业相对集中在东中部及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生产企业较少,在布局上已经呈现区域相对集中的特点。同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制造业又带动金属加工、电池制造、塑料加工等上下游协同发展,逐渐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产业配套能力在国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大陆营商环境的整体改善,高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以台资企业为主的产业链企业逐渐从广东沿海地区转移到江苏、天津等省份。产业转移不仅为骨干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也促进了行业制造能力的提升,“全球接单、内地制造”,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分工模式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行业共培育共建了4个整车和4个零部件特色区域,特色区域的主打产品涵盖行业全产业链,地域覆盖了行业7个主产区的5个省市。目前,产业基地内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79家,行业十强企业4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9家,行业特色区域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2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2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转移、区域聚集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行业通过培育先进优质的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自身从大国向强国迈进明确了发展路径。
“十四五”期间,行业要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用好RCEP,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发展战略,探索打造边贸出口示范区和海南行业总部基地建设等,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新一轮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中国自行车协会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现提供几个产业转移布局的方向,以及政策导向,供大家参考:
(一)自行车国内产业布局方向:
芦台经济开发区位于天津宁河县境内,为天津“飞地”、河北管辖,是唐津两市合作的“桥头堡”,有7条高速公路交错互联,交通十分便利。
芦台经济开发区的自行车零部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依托天津主产区大市场,现已聚集行业企业54家,年产值51亿元。该产业园是中国自行车协会培育共建的“中国自行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该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服务齐备,已实现“九通一平”,产城融合态势良好。
冀中南产业聚集区包括了邢台市平乡县、广宗县以及邯郸市曲周县等地区,毗邻冀鲁、冀豫交界地带,地域联系紧密、区域市场活跃,具备一定的深度合作潜力,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壮大当地自行车产业。
目前,平乡县“自行车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232家,包括好孩子、富士达等领军品牌,以及强久、恒驰、协美等知名企业,零配件和童车的产研检销功能一体化特征显著。
广宗县的“一区两园”(包括了广宗经济开发区、冯家寨自行车产业园和塘疃轻工物流园)面积达15 km以上,入驻企业156家、规模以上企业63家,包括金轮、永久、万达、天王、万怡、三合顺等知名企业。
曲周县自行车产业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县里对自行车(童车)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明确,优先发展童车童玩、电动自行车、零部件等主打产业。
港澳大湾区以“9+2”城市群为重点,以三大都市圈为基点,通过国家战略和改革前沿叠加优势,主打创新型产业集聚地。
:广东是中高端自行车的生产基地之一,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也比较齐全。相关企业可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汇聚高水平人才、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等多方资源优势,开展与自行车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使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业与自行车制造业协同发展。目前,广州市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惠州市,江门市台山市等地可承接相关项目。
要重点突出全产业链优势,产品向上下游延伸,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带动配套产业向深度广度发展。
要打造中高端制造的产业聚集高地,成为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在持续扩大自行车零部件出口的基础上,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并做好承接国际自行车产业转移的准备。
要以中高端自行车制造为依托,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出口附加值,推进外向型产业基地建设。
(二)电动自行车国内产业布局方向
惠州市博罗县东连惠州市区,西邻广州,北接河源、龙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是深莞惠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享受了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红利。
:目前,在博罗县重点规划的项目中,与行业相关的项目,占当期在建工程比例13%以上。
台铃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3.9万m、建筑面积20.9万m,包括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办公大楼以及员工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预计2025年前建成。
小刀生产基地:从签约备案、审批供地,到开工建设,短期内快速实现了投产达效,成为小刀布局全国的五大生产基地之一。
新日生产基地:总投资约10亿元,主要生产电动两轮车及电机、锂电池等配件,是新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生产基地。
奥维斯车业、聚创车业、鑫宏泰自行车、欣旺达新能源等项目:合计占地面积约9.6万m,主要生产自行车及配件。预计2022年年底前完工。
贵港处于南宁、柳州、北海、梧州等重要城市的几何中心,具有辐射东南亚地区、海陆并进的外贸地缘优势,物流成本相对较低。
贵港产业基地坚持“立足西南,面向东盟,走向国际”的发展定位,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搭建与东盟的产业交流平台。同时,当地各级政府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尽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与问题,帮助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爱玛、绿源、台铃等电动自行车龙头企业已入驻园区,“整车出口、散件组装”的上下游产业链已初步打通,2021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00亿元。
地理区位:重庆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交通物流优势明显,并且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市场潜力巨大。
聚集潜力:作为传统燃油摩托车的重要板块,重庆的上下游配套产业成熟。爱玛生产基地位于铜梁区高新区,台铃和金箭生产基地位于大足区高新区,雅迪生产基地位于永川区高新区。铜梁、大足、永川均位于成渝之间的重庆西部,资源丰富、配套完善,技术工人富足,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要以生产中高端电动自行车为核心竞争力,立足高品质产品,积极向数字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
要依托设计、模具、制造等突出优势,根据内外销市场的产品特点,立足国内、扩大出口,构建双循环格局。
(三)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总部基地建设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明确在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要“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并且将“支持发展总部经济”作为2025年前深化产业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
海南重点鼓励几种企业设立地区性总部:一是“中、外、中”模式的中国大型跨国公司,在海南设立管理海外分公司的地区性总部;
二是我国企业为将海南作为跳板“走出去”而设立的地区总部、财务资金中心等;
三是部分希望将生产部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母国的在华外资企业;
四是紧随外贸数字化转型潮流,在海南建立服务与商品出口的数字化跨境远程销售总部和仓储物流中心的我国企业。
有意向的企业可把设计、研发、海外分公司的管理总部放到海南,可在满足法律合规性的同时享受海南税收优惠。
对新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给予一次性300万元奖励。对新落户的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型或区域型总部,承诺1年内纳税不低于3 000万元,给予一次性1 000万元奖励。
:对新落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综合型(区域型)总部、高成长型总部,按实际注册资本分5年给予1%~3%的补助。
另外,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放到海南,其也可享受税收优惠:
:年工资薪金所得达到50万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个人所得税按前三年50%、后两年30%给予奖励。
经初次认定的总部企业高管、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按前三年60%、后两年40%给予奖励。
(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国际产业布局方向
1993年,欧盟对我国自行车加征反倾销税,造成自行车产品被迫退出欧盟市场。部分企业为了打破欧盟反倾销税对市场的“封锁”尝试在中东欧设厂,当时仅有个别企业在海外建厂成功,其他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合作或独资设厂均未成功。
2015年,随着电动自行车出口量的增长,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对新能源电动自行车替代燃油摩托车的需求增长,电动自行车骨干企业着手在越南设厂。当地生产要素成本低,产品也更贴近市场需求,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6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河北的部分儿童自行车企业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厂,着力开发中亚地区市场。
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欧盟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影响,部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行业从东南亚、中东欧国家逐步转向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广阔,也更扎实。“走出去”企业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获得了大量的优质劳动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模式转型升级。为了落实惠企政策,支持企业走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发起建立亚投行和设立了丝路基金。同时,在RCEP生效后,企业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成本将大大降低。东盟国家自行车生产成本低,又具备一定的配套设施,产业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企业在“走出去”时还应注意与之相伴的风险挑战。在“走出去”的国家中,有些可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备,增加了企业投资建设的风险。另外,企业进入当地还面临政治、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差异较大等情况,有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同时,企业还需熟悉当地市场规则、产品标准,准备迎接当地市场竞争的挑战。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国,自行车产量和贸易量均占世界生产和贸易总量的60%以上;
电动自行车内销市场基本稳定,急需拓展“走出去”的新发展空间。在竞争压力加大、成本上升、国际贸易壁垒增多的背景下,行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成为必然选择。
部分行业骨干企业已经在东南亚和中东欧国家投资获得成功。下一步,行业将往北美、南美、西亚、非洲等国“走出去”,这些国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企业宜根据《行业“十四五”“走出去”指导意见》中的任务要求,主动适应全球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发展的新形势,抢抓发展新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相关企业在“走出去”时,要充分考虑相关国家国情和市场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贸易、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有序推进国际合作,注重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互利合作、共建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行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任务更加紧迫,各主产区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国内地区间合理的产业链、价值链分工,畅通国内产业大循环,增强产业发展韧性。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和RCEP生效实施等政策红利的释放,行业在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要实施差异化“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构建行业外向型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电动企业乘电动扶梯红蜻蜓·中年级(2022年4期)2022-05-12企业不诚信怎么办?小康(2020年22期)2020-08-07新车队环球时报(2020-07-23)2020-07-23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商界评论(2019年8期)2019-09-232018上海企业100强上海企业(2018年9期)2018-12-07电动垃圾车环球时报(2018-01-25)2018-01-25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7期)2017-08-09电动橡皮擦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4期)2017-04-18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现代企业(2016年10期)2016-11-25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中国证券期货(2014年7期)201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