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音乐虽然无法直观的向我们展示线条、图形和色彩,但是却能够向我们传递丰富的情感。不仅如此,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作曲家能合理选择素材,科学运用技巧,重视联觉关系,在联觉对应规律的基础上增加联想、想象,就可以用音符描绘出生动的视觉景象。有了这些情形交融的表现景象,再用音乐、音响描绘出一幅幅画卷呈现给听众。钢琴组曲《巴蜀之画》就是如此,其共有6 个画面,《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阿坝夜会》主要是对作者家乡一些民俗场景的描写,面世后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者的喜爱,成功当选为中央音乐学院业余考级曲目。因此,本文对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中的《阿坝夜会》进行深入研究。
《阿坝夜会》是《巴蜀之画》组曲中的第六首作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黄虎威先生。黄虎威,四川内江人,曾担任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在艺术创作、作品评价、论文撰写以及即兴伴奏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巴蜀之画》、《峨眉山月歌》等。
《阿坝夜会》是以藏族民歌《伊拉将巴若》为蓝本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是《巴蜀之画》的最后一个篇幅,描绘了阿坝地区人民辛苦劳作一天之后,举办篝火晚会的盛大场面,表达了劳动人民欢欣鼓舞、愉快放松的心情,整首曲子旋律轻快,生动诠释了藏族人民热情、幸福、豪迈的特点。曲子的最后,声音延伸出现,音乐也渐渐流向尾声,余音回旋不绝,反映了虽然篝火晚会已经结束,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依然想继续在晚会上跳舞、歌唱的心理活动。该乐曲节奏强烈,就像藏区青年的舞步铿锵有力。
选曲《阿坝夜会》就是一幅有声音的画卷,为听众展示了藏族人民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欢腾场景。《阿坝夜会》是单三部曲式,2/4拍,中板速度,主要采用跳音在旋律上交替进行,旋律极具流动感。该曲子包含三个乐段,三者并无太大差异,每个乐段由三个4 小节乐句构成,前一个乐句的结尾亦是下一个乐句的起始,不断循环,促使着旋律前进。与第一乐段相比,第二乐段的调性、伴奏音型、和声出现了一些变动,其他部分依然是呈式段的创作形式。在演奏该作品时,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连跳技巧、音程和弦技巧、力度速度技巧、听觉技巧之外,还要能够将这些技巧综合运用、相互协调,方可实现预期演奏效果。
(一)连跳技巧
在《阿坝夜会》的演奏过程中,连音、跳音以及连跳等钢琴弹奏技巧十分常见。比如,在第3—4 小节连续使用“跳音+双音连线”,弹奏跳音过程中,演奏者的右手手腕要向内收,尽可能贴近琴键,然后展开反弹,发力时手部应和琴键保持90°直角,弹完之后手指反弹,最后落到琴键上,这是弹奏一个跳音的完整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指尖反弹时,手腕要做到完全放松,仅在指尖弹琴的瞬间用力。然后,在弹奏双音连跳时,跳音恰好落在双音连线的首音上,下个音符的弹奏可运用中心转移的方式缓缓敲响琴键,接着轻轻抬起,形成“落提”的效果。《阿坝夜会》的速度为快板,演奏者刚开始弹奏时,可以先使用慢速进行练习,熟练后再逐步提升速度,直到达到预期演奏效果。第6 小节和第22 小节分别有三个音使用了连线,而连线中的尾音却标记了跳音符号,这是钢琴演奏中典型的“连跳演奏”。对第一个音进行弹奏时,需要使用吊指的方式将吊指处落下的力度运用在第一音上,然后将中心转移到第二、第三个音上,弹奏完第三个音时,要立即跳起再落下。第26 小节还有较为常见的连跳音,即一个音连着弹,一个音跳着弹,弹奏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连跳规则予以演奏。此外,该作品中还有很多个四音连线,其中首音要按照落的原则弹奏,中间两个音按照连的原则弹奏,尾音要轻轻提起,达到“落连连提”的演奏效果。
(二)音程、和弦技巧
《阿坝夜会》的伴奏中,对五度、八度音程技巧与和弦技巧进行了广泛应用。比如,在1—9 小节,五度音程技巧反复出现,对其进行弹奏时,首先要确定指法。手小的学生应优先选用五指、一指予以演奏;
手大的学生可尝试应用二指、五指+一指交替演奏。其次,演奏者的手腕要“抓着”弹,接着立刻放松,“抓”弹的方式可以加强声音的集中度,发出遒劲有力的声音。再次,在演奏过程中,手腕需跟着音程的变化向左向右移动,保持力度自然放松。最后,跳音的弹奏要短促且有力。再比如,第16 小节和第18 小节对八度音程进行了有效应用。如果演奏者手较大,那么弹起来会比较简单,抓着弹完后可以及时放松;
如果演奏者手比较小,尤其是可够住七度、无法够住八度的演奏者,为确保声音的完整性,应在边上弹琴。不仅如此,《阿坝夜会》还运用到了多种和弦,演奏过程中一定要弹齐,也就是保证声音在同一时间、同一琴面发出,演奏也要抓着弹,让声音更加集中,最后立即放松。
(三)力度、速度技巧
在钢琴选取《阿坝夜会》的演奏中,速度与力度至关重要,黄虎威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将如何进行、力度要如何变化作出了详细明确的标记,需要演奏者认真分析。《阿坝夜会》的主旋律在乐曲开头用mf 到f 的力度引出,而且sfz力度标记也频繁出现,这些记号的存在奠定了整个乐曲的基调。该曲的速度是126 拍/min,表现了阿坝人民辛勤劳动一天之后放松娱乐、欢歌乐舞的热闹情景,这要求演奏者将阿坝人民的这种快乐、欢腾感情呈现出来。在力度上,演奏者应加强左手伴奏音量的控制,不可过强或过弱,其代表了舞会上的鼓点,极其关键,所以要干净、明亮。该曲的力度记号要从两个层面去看,其一是整首曲子,其二是乐段细节。从《阿坝夜会》整体来看,力度记号是先强,然后是中弱,最后是再强;
从乐段细节看,力度变化主要是在第一乐段的11—14 小节,也就是最后一个乐句,要求演奏者使用中弱—强的力度变化对作品进行精细演绎,同时最后的一个和弦需要用特强力度予以弹奏,从而增加作品的音乐表现力。该乐曲还运用了“dim”渐弱记号,要求弹奏者力度逐渐减弱。在第32 和第33 小节,还运用了“rit”记号,第34 小节还运用了“atempo”回到原来的速度记号。因此,在演奏《阿坝夜会》组曲时,应当在第32、第33 小节减慢减弱演奏力度,到第34 小节再突然回到之前较强的速度,实现预期的演奏效果。
(四)听觉技巧
音乐需要用人类的耳部感官予以倾听,同时乐曲的优劣也要凭借耳朵进行判断。因此,在实际演奏过程中,需要提前检测音高、节奏、音符时值与曲谱标记有无误差,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像连跳这样的演奏标记也要准确流畅的成功弹奏,包括力度、速度等记号,应严格按照曲谱标记进行弹奏,使其满足大众音乐审美,并能够获得大部分听众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好评。此外,还需对双手演奏声音的平衡性进行判断,检测其有无将乐曲的音乐风格、民族特色进行表达,有无将乐曲所描绘的篝火盛景呈现给听众。
(五)其他技巧
在《阿坝夜会》的演奏过程中,除了会运用到以上弹奏技巧之外,还会用到贴键演奏技巧、高抬指技巧、换指技巧以及吊指技巧等。贴键弹奏与吊指弹奏看似矛盾,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乐曲换气处可应用吊指弹琴技巧,在跳音标记处可应用贴键弹琴技巧,这样不管是单音、音程亦或者是和弦,在演奏速度较快的《阿坝夜会》中,都可以为演奏者提供较多的反映时间,使其弹奏过程更加流畅自然。《阿坝夜会》的曲谱中包含很多指法标记,这对演奏者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换指标记,在该作品的第4 小节倒数第二个音变成了一指可以让后面的音符衔接的更加自然。不仅如此,小连线在《阿坝夜会》的曲谱中十分常见,对此,演奏者可选用高抬指技巧予以弹奏。比如,第26 小节,音符时值偏长,这恰恰给予了演奏者充足的时间进行高抬指操作,从而得到更好的演奏效果。特强、踏板也在《阿坝夜会》中获得了良好应用,比如第10、第14、第16、第18 小节,在对特强进行演奏时,应借助臂力去带动手腕、指尖予以演奏,借此发出特强的力度。此曲的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在运用踏板时一定要多加考虑。曲谱部分小连线的长音处标记了踏板,要求演奏者用轻点的方式予以踩踏,且时间不可过长。另外,乐曲中sfz 的长和弦部位也可对右踏板进行灵活运用,以此作为衬托;
结尾处也可运用左踏板达到不断减弱、变慢的演奏效果;
在特强处的踏板标记,演奏时要同音踏板予以演奏(曲谱标记的是同音踏板),踩踏板时可完全踩下来,如此方能达到预期的演奏效果。
(一)民族音乐美学
1.中国横向线条音乐的传承
线形思维可以使音乐呈现思维的元素,并发挥延绵不绝、传递思维的作用。中国音乐往往比较倾向于横向的音乐线条,在创作时更注重整体线条的流畅性与自然性,可以说这种音乐审美已经扎根于我们民族的灵魂深处。《阿坝夜会》钢琴选曲的素材来自阿坝州藏区民间舞曲,但是表演乐器却是来自西洋的钢琴,弹奏技巧也多为西洋技法。而黄虎威先生做到了“洋为中用”,通过西洋乐器与技法展现中国民族的音乐。《阿坝夜会》的右手旋律线条清晰,左手的伴奏短、快、密其属于辅助,共同形成欢快热闹、极具歌唱性的演奏效果,该模式贯穿作品始终。
2.藏族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呈现
《阿坝夜会》钢琴选曲的第一段中,左手伴奏运用了五度和声模仿跳音,搭之右手连跳的快速旋律充分描绘了热烈、随性、有力的藏族舞蹈,让听众感受到眼前有一群精神奕奕、生动活泼的藏族青年在跳着扎西德勒等充满活力的舞蹈。第二段直接转调移至高音区域,主题旋律并未变更,左手的伴奏成为和弦的断奏,灵动俏皮,舞者也从年轻力壮的藏族青年变成了可爱俊俏的藏族姑娘,她们甩着纯洁的、长长的水袖,在篝火前翩翩起舞,轻快又欢喜。第三段再现,随着乐曲的结束,画面也从热闹无比的篝火舞会变成了人越来越少的分散场面。
(二)“通感”“联想”的美学心理
《阿坝夜会》是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第六首,作者取名为“画”,并赋予六个小曲独立标题,正是想借助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为受众呈现出含有巴蜀特色的自然风景与民俗场景的画面。之所以能够用音符当做画笔勾勒出六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是因为作者黄虎威先生运用了“通感”、“联想”的美学心理。“通感”也被称为“联觉”,意思是人们在参与美感活动期间,自身的视觉或听觉感官与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互通的现象,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刺激某一感觉器官,而影响其他感觉器官。对音乐而言,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可以对人体听觉器官产生刺激,除此之外,还会让人产生视觉形象、感情体验等非听觉体验,这就是联觉。相关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音乐或音响利用联觉活动可对视觉形象、感情体验予以表现,这是“联觉对应规律”。该研究对音乐表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音高、强弱、节奏、速度和时间变化率(起音)。并指出这些音乐表现和人体视觉感受中的形状大小、重量大小、力量强弱等有联觉对应关系。例如,音的高低可以让人的视觉出现明亮或昏暗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物体形状如何、其重量如何。钢琴选曲《阿坝夜会》既是如此,其通过音高、节奏、强弱等多种元素让听众感受到了画面和情感。“联想”是指通过知觉的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或者通过另一种事物又想到第三种事物。《阿坝夜会》的“联想”美学心理指的是“类似联想”。《阿坝夜会》采用的是民间曲调,在作者的巧妙创作下,人们只要听到该乐曲就会不由自由的联想到相应的画面,即藏族青年一起围在篝火旁跳舞、交谈。
综上所述,通过对《阿坝夜会》钢琴选曲中各个演奏技巧的分析,对演奏者借助音符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为听众展现藏族人民独有的生活习俗与性格特点,从而在今后的演奏中能更准确的掌握作品风格,选择合适的演奏方法对作品进行呈现,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掌握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并对作品的音乐美学意蕴进行深入分析,对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为最终的演奏效果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跳音阿坝演奏者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艺术品鉴(2021年18期)2021-12-01大美阿坝新梦想黄河之声(2021年12期)2021-10-25《瓷玫瑰》流行色(2020年3期)2021-01-04钢琴作品《春舞》跳音演奏分析戏剧之家(2020年5期)2020-03-27◉一图南方周末(2019-08-22)2019-08-22阿坝/红原机场签派放行与运行控制研究——以“成都-红原”往返航线为例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9年4期)2019-05-21浅谈钢琴演奏中的“跳音”技术北方音乐(2018年12期)2018-05-14跳音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戏剧之家(2018年31期)2018-02-12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黄河之声(2018年2期)2018-01-24合理的跳音技术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及表现黄河之声(2017年21期)20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