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略记张索老师的教育情怀

时间:2023-08-16 18:40:02 来源:网友投稿

⊙ 李大旺

有人认为一部浩瀚的文人书画史,其中半部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且不说元明之际的吴门画派是上海画派的先驱,单从元代李升《淀湖送别图》到明代文嘉《曲水园图卷》等作品便勾勒出一幅元明以来上海市人文的变迁历史图景。从松江博物馆珍藏的西晋陆机草书《平复帖》清代刻石、三国皇象章草《急就章》明代刻本等,以及晚清以来上海蓬勃发展的书画事业,可见这一地域对书画艺术的尊崇。21世纪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时代主旋律。2014年,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创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开始招收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其目的是培养一批理论与创作兼善的艺术人才,为上海书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张索先生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华东师范大学作为高端人才引进,他作为该校书法篆刻专业负责人殚精竭虑,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借鉴部分高校书法课程设置的同时,还邀请韩天衡、曹锦炎、沈培方、陈忠康、俞丰、仲威、王客、钱伟强等老中青三代名家前来授课。当时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因缘殊胜,有幸步入这一由张索先生主导、名家齐聚的殿堂,与同学们在“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精神的砥砺下,在张索先生为人为艺思想的影响下不断进取前行。

张索先生热衷于教育事业,将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教学中。他习惯早早来到教室,只要看到学生都在教室学习,喜悦的心情便溢于言表,仿佛由此看到了学生与书法篆刻事业的未来与希望……他和我们同席共修了很多专业课,因此,我们私下称其为“陪读教授”。我们同学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他接受采访说道:“我不仅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还将它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对待。所以每天我都必须去教室几趟,有的时候我一早去到教室,看到同学在写字、读书,我就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看到一种希望。”由是,我们尽可能在教室将时间和精力集中用于学习书法篆刻或查阅文献资料上,昔日的嬉戏、闲散状态一去不复返,同学们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上捷报频传。直至今日,我自己作为教师,仍然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张索先生的口头禅是:“要把每一个学生当皇太子来培养。”作为学生,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某日“陪读”之时,有位同学接到学校催促缴费的电话,他不假思索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银行卡,并说道:“里面的钱应该够你交学费,不要因为学费的事影响学习,更不能因此而去打工赚钱,未来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但学习期间如此宝贵的机会一旦错失就无法重来。”此举不仅缓解了这位同学的燃眉之急并宽慰了他,也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2015年沈培方先生前来授课,十一月末的上海,出奇的冷,那天傍晚还下着小雨,寒风凛冽,张索先生带领我们一起在学校门口等候。次年春夏之交,得知沈先生抱恙住院,张索先生多次前往问候,在临近毕业之际还特意召集大家一同探望,并向沈先生详细介绍了毕业展的情况及每个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还拿出一笔资金以全班同学的名义交给沈老师的家属以示慰问。这份对沈先生的敬重与关爱至今让人难忘。

张索 篆刻 柳荫堤畔闲行

张索 篆刻 利有攸往终则有始(附边款)

张索 篆刻 绿树浓荫夏日长

张索 篆刻 峥嵘岁月

张索 篆刻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附边款)

在教学当中,张索先生有一项非常特别的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用毛笔书写日记,他还将这项要求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与毕业创作进行挂钩,这在全国高等书法专业教学中尤为罕见。在张索先生看来,让书法专业的学生用毛笔书写日记,能够让学生每天接触毛笔,进入日常书写状态,起到转换语境和自我反思的作用,使日记变成一种可呈现、可交流的形式。此外,书写日记还能够帮助书写者改进学习方法,记录学习内容与专业相关的人文活动等。让书法回归日常,正是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张索先生的做法可谓切中肯綮。三年下来,每个人都积攒了厚厚一摞自然书写的日记,小字的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古文的修为在此也得到了提升。据说某同学的妻子至今还常翻阅他多年前书写的这种日记,似乎在追忆那似水的年华。当年这位同学就是以一手漂亮的小行书写下你侬我侬的古文打动了她的芳心,已成为我们之间的美谈。

张索先生非常注重文脉传承,他早年师从篆刻名家林剑丹先生,又得方介堪等前辈亲炙,还随古文字学家张如元先生整理方介堪先生遗稿《玺印文综》一书,为其篆刻文字精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后还常常受韩天衡先生的指点。其篆刻深得秦汉印的法度与意趣,在追求字法端庄典雅的前提下,合乎汉代缪篆的古拙之趣,深入浅出、气息淳古而又别出新意。张索先生治印时,将印面直接抹黑后,用刀尖简单勾勒反相篆字,稍作定位便迅速将同向线依次刻去,其篆刻面貌既有古朴淳厚的秦汉遗风,亦有灵动爽健的魏晋急就章的特点。不仅如此,他在篆刻创作过程中善用推刀与并刀,在运刀过程中稍作顿挫与摆动,进而徐徐向前,从而形成了起伏节奏,使线条具有质感,这可能是其印风古朴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并刀的巧妙运用也是其篆刻的一大特点,既能使琐碎的空间变得简洁明快,同时又能借此强化印面的疏密对比关系。

不仅如此,张索先生还精通书画,偶尔也作古诗,体现出传统文人的综合素质。其行草书延续着魏晋以来帖学的文脉,其中既有“二王”书法艺术的风神,同时兼具米南宫沉着痛快的用笔特点,其畅快潇洒的书写性较好地表现了他的书写状态。他的楷书中正雄强中时出情趣。篆书用笔婉转流畅,于规矩中蕴含着变化,含蓄内敛,犹如古调清唱,一股旧时文人的清气跃然纸上。张索先生闲暇之时喜作画怡情,或绘兰花,或作墨竹,用笔简练、畅快,设色浅绛,清新雅致,生动可人。尽管观者称快叫好,但他从不吝惜自己的作品,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时常让同学们在其画作上作跋,通过这种方式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考验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旧时文人之间高雅的交流方式,在张索先生的引导下,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

作为西泠印社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张索先生心系家乡温州,热衷于家乡的精神文化建设。

近年来,他为家乡策划了“温州墨香计划”,提出创建百个“墨香校园”、百个“墨香单位”、百个“墨香村社”、百个“墨香家庭”,营造墨香社会氛围。他还致力于乡贤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先后在上海、温州等地区策划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书画展览及学术活动,如“马公愚诞辰120周年书画展”“方介堪先生诞辰120周年江浙沪(三校)研究生论坛系列活动”“苏渊雷先生诞辰110周年文献纪念展”“鲁藻墨兰特展”等。此外,他还策划创设“伯温碑林”和“林剑丹书法专业奖学金”,该奖学金奖掖书法后学,培养专业人才,至今共有百余人次获得此项奖励,为温州地区的文化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2006年,张索先生担任温州教育史馆策划总监。温州教育史馆历时六年,于2012年建成,在该馆文德堂有清代大儒孙衣言所撰“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七言联,他对此联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对该馆的构建以及对先辈的文化教育思想的研究,深深地影响着他,“持敬”一词便成为他的人生信条。除了出版发行学术研究成果《持敬集》,他还以“持敬养正”四个字作为我们当年毕业展览的主题,期望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持敬自省,坚守本心,博学笃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时代的贡献。

张索 篆书 《峻洁敬诚》联

猜你喜欢墨香篆刻书写Unwritten 尚未书写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2年9期)2022-10-08孕出墨香乐育人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22年3期)2022-04-03用什么书写呢?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4期)2021-07-23知是荷香慢墨香 从「青藤白阳」到海上画派紫禁城(2020年6期)2020-07-24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3期)2019-02-01篆刻对联(2018年7期)2018-08-02愿你成为一个和煦如风的人花火A(2017年4期)2017-04-13书写春天的“草”学苑创造·A版(2016年4期)2016-04-16两行文字书心迹 数载春秋伴墨香对联(2011年16期)2011-09-18养生八宜祝您健康(1996年10期)1996-12-30

推荐访问:情怀 老师 咸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