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3-08-17 0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郭晟媛 王保中

◆摘 要:说明文是初中语文重要的文体之一。说明文内容丰富,用处广泛,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但是现在乡村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存在困境,需要重视改进。本文通过对说明文的教学价值和选文情况进行概述分析,结合乡村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困境,进而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价值;教学困境;教学策略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質、特点或是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文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能够帮助学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乡村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面临困境,这是语文教师以及语文研究者烦恼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说明文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乡村初中教师更有效地教学,帮助乡村初中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一、说明文的教学价值

说明文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

第一,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说明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与生活紧密相连,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学习说明文,培养他们获取生活信息、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类信息飞速输出,说明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迅速辨别、筛选信息,从而更快获得关键信息,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说明文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说明文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知识,教材中的说明文都是智慧的结晶,涉猎范围广,知识性丰富。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说明文,可以掌握知识,获取信息。说明文可以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说明文闪耀着人文价值。学习说明文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说明文的选文情况

这里以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对说明文选编的情况进行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主要集中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和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五篇说明文都是事物说明文,分别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蝉》《梦回繁华》,这类文章主要介绍某一事物及其特点。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五篇说明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分别是《大自然的语言》《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大雁归来》《时间的脚步》,这类文章主要阐释事理。

就选材内容来看,是优秀且合理的,知识性丰富,涉猎广泛,兼具教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就选材分布来看,系统集中,有利于学生系统化学习说明文。但就选材数量上来说,笔者认为是有所欠缺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所有课文的5%左右,相对人教版和苏教版来说,数量较少。

三、乡村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困境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说明文教学内容传统。传统的说明文教学就是抓住“说明文五要素”,即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在这样的方式下,衍生出“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怎样的说明顺序?”“课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又有怎么的作用?”“某个词能否删去?”等课堂提问。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下,教学思路也非常传统枯燥。例如笔者听过《中国石拱桥》这样一节常规课,上课教师的思路和大部分教师一样,可谓是千篇一律。先是让学生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分析有哪些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然后探究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后理清说明顺序。这样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教学内容和思路,学生会对说明文产生厌倦枯燥的感觉。

第二,说明文教学缺少“语文味”。说明文教学也是阅读教学之一,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感知、领会作品的言语形式。比如在《苏州园林》的常规课堂上,教师几乎是不会带领学生去品析语言的,更不会去体会叶圣陶具有感染力的语言魅力。而现在说明文的课堂往往变成了科普课,重知识,轻言语。

相较于城市初中,乡村初中在以上两个方面更为薄弱。笔者从毕业以来就职于城市初中,前两年至今由于轮岗置换,在乡村初中任教,深感这两个问题在乡村初中尤为突出。

四、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课标谈策略

新课标对7到9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之一是:“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获取知识信息

说明文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知识。面对说明文,应该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抓住事物特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阐释的抽象事理、本质、关系、规律等,掌握并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领学生获取多方面的丰富信息。

乡村初中相较于城市初中,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更为薄弱。这方面是基础,而且考试中更为常见,所以乡村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信息,夯实基础。

2.领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例如《蝉》这篇课文,通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法布尔对蝉细致长期的观察,领会其科学精神。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体会作者思维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恐龙无处不在》中恐龙无处不在是板块构造理论的证据,《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恐龙的灭绝推断出地球曾被撞击。由此可见,要从多角度看问题,发展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较于城市初中,乡村初中的学生对科学的了解更少。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科技发展,也可以把教材和课外具有科学性的说明文结合起来,让乡村初中学生更深入了解科学。

3.挖掘人文价值

说明文不是无情物,说明文具有人文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要善于挖掘说明文的人文价值。如法布尔的《蝉》,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尊重昆虫,尊重它们的生命,以极高的人文情怀保护自然。所以,乡村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说明文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利用挖掘教材

1.品析说明文的语言

上文提到,现在说明文教学有个困境是缺少“语文味”。所以,乡村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体会作家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魅力。

第一,说明文也需要朗读。在散文,小说、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朗读。在说明文中,朗读往往就“消失”了。其实,朗读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也是非常有用的。选入教材的说明文,它们的语言准确严谨,也生动形象,学生能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第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中,通常会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这一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提问“某个词能否删去?”答案往往有一定的技巧,有“套路”。但是其实少点“套路”,多点理解,真正让学生去感悟这个词的缺一不可。

第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以《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为例,如果只是把说明文五要素套入,只会索然无味,丧失文章的语言魅力。教师可以选择文中具有诗意的语句,例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通过朗读赏析,体会文本语言的诗意,领会叶圣陶先生的语言特点。

2.单元整体教学

这些年比较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单元整体教学。一般的课文教学是进行单独教学。而单元整体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提炼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例如在某一公开课上,先由该老师进行单篇课文教学,教学内容是《苏州园林》,再该老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选用《苏州园林》作为说明文教学的标本。第二节课进行整体教学时,把第五单元的五篇说明文串起来,先看它们的说明顺序,然后挑选特定语段比读看侧重点。最后提炼不同的语言风格。学生们在不同的文本中,把握共性,体会多样性。

3.读写训练结合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写作能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因为考试中不出现说明文写作,所以绝大数教师选择舍弃说明文写作教学。其实在部编版教材中是有说明文写作训练的,出现在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训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说明的顺序》。教师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说明文为依据,挖掘模仿,观察生活,完成写作。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说明顺序完成片段写作,围绕身边熟悉的景物或者事物,例如校园一隅、卧室一角等进行写作训练。

4.巧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把发散性思维表达于图形的思维工具。在说明文的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加快信息获取,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教师先把思维导图的方法教给大家,然后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从以下几方面系统归纳“苏州园林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和“重点句子”等方面。“说明文的语言”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分别是“准确性”和“生动性”。学生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强化课堂知识,更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设置多样活动

传统教学下的说明文课堂,比较枯燥乏味,所以需要教师激活课堂。乡村初中教师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教材课后习题第二题可以启发教师。第二题的题目是“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笔画描绘桥梁,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桥梁的长宽等数据。学生通过简单快速地绘画,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再以一节《苏州园林》的公开课为例,该教师以《苏州园林》为设计依据,设置一个任务——为苏州园林设计宣传文化图册。这样的活动设置,把文本和文化相结合,让这堂课说明文阅读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激起学生的兴趣,课堂参与度很高。

(三)引入课外文本

上文中提到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说明文占所有课文的比例大约是5%,相对较少。所以可以适当引入课外文本。例如可以引入同题材但不同形式的说明文。比如把竺可桢的两篇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和《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两篇说明文都是在讲物候学,但是受众不同,形式不同。乡村初中教师更需要花精力时间找到适宜的课外文本,引入课堂之中。

(四)提升教师素养

乡村初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扩展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说明文。首先,教师应把最基础的说明文五要素理清。其次,说明文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光部编版教材上就涉及到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知识,所以教师不应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参,多看一些介绍科学的杂志等。另外,教师课堂激趣,让说明文不再枯燥乏味。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重要的三种文体之一,是重要的阅读教学内容,也是重要的考试内容。城市初中和乡村初中其实都面临说明文教学困境,但乡村初中尤为突出。上述的教学策略,不仅针对城市初中,更针对乡村初中。希望上述教学策略能够让乡村初中教師更有效地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说明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郭雪.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编特点及教学建议[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程琦.初中说明文阅读策略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郑迎利.初中说明文的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教学困境教学价值说明文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儿童时代(2022年4期)2022-04-19说明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推荐访问:说明文 乡村 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