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3-08-17 13:50:03 来源:网友投稿

岳爱武,段红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网络信息时代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延展了信息辐射的宽度、拓宽了信息共享的维度,但同时也加大了信息管控的难度,使得“人人皆是麦克风”“人人皆有话语权”“人人皆成传播器”。这势必带来各种思想观念的交织交融碰撞,各类政治思潮的交流交锋交战,各方敌对势力的融合渗透演变——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广泛设置议题、切换热点,在民族、宗教、发展、公平、公正以及反腐等问题上“以点带面”“添油加醋”“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大肆宣扬西方价值观,编造大量负面流言、谣言和虚假信息,动摇和消解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企图“诱使人们跟着他们的魔笛起舞”[1]208。

学界和理论界对该问题一直高度关注。在期刊文献方面,截至2021年12月底,在中国知网上以“高校意识形态”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 483篇(其中,CSSCI期刊518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688篇);
以“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测到相关文献628篇(其中,CSSCI期刊101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32篇);
以“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测到相关文献4篇(其中,CSSCI期刊1篇)。在学位论文方面,以“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测到相关学位论文48篇(其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43篇)。在课题立项层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教育部等科研主管部门也特别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在已立项的课题中,有聚焦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如“大数据时代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研究”;
有围绕宗教对高校意识形态影响的,如“宗教网络传播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有涉及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的,如“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研究”,等等。通过整理分析可以看出,相关研究在重大意义、面临挑战、实施对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成果。本文尝试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学界和理论界的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域和实践指引。

高校既是生产理论、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圣洁之地,又是各种社会思潮抢滩登陆、跑马圈地的前沿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态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应有之义。学界对于这一重要性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应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严峻局面的时代诉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正能量是主旋律、主色调;
但同时,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乱象丛生,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杂音噪音不绝于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和新问题。首先,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嬗变。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国外敌对势力绞尽脑汁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进行思想文化持续渗透;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深度转型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又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致使少数青年大学生判断失向、价值失真、行为失范[2]。其次,民族分裂势力的公然叫板。近年来,边疆局势持续升温,摩擦不断,尤其是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袭从来没有停止过,2021年更是挥舞人权大棒大肆炒作“新疆棉”问题。孙秀玲认为,“加强高校意识能力建设,是打赢意识形态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筑牢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安全、净化社会主义办学阵地的现实需要”[3]136。最后,网络技术崛起诱发的新考验。在现代技术手段的加持下,不同意识形态之间抗衡更加激烈。魏晓文等认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尤其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持和蓄意操控下,他们普遍采取最时尚、最有效、最隐蔽的互联网传播手段,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实施全方位、全领域的舆论战,从各个方面干扰师生的价值判断和情感选择[4]。

(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必要举措

教育是关乎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四为服务”为根本向度,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的价值导向。在异质性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针锋相对、一触即发的显性和隐性对峙状态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敢于亮剑、主动出击。首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王道红指出:“由于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与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与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6]73其次,明晰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本质。孙秀玲认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特”就“特”在其根本任务的不同,即始终“坚持不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在立校办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3]136,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坚强阵地。最后,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特征。冯刚等认为,这一内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在基本制度上,始终坚持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思想引领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价值取向上,始终坚持担当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重任[7]。

(三)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深刻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8]在大国博弈日渐升温的当下,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指数无疑会直接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系数。因此,做好做实做优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不仅举足轻重、意义重大,而且事关大局、事关全局。一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益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平稳运行。在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深入分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刘原指出,“高校要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来考虑,要摆到学校全局中去谋划,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中、抓在手中”[9]。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阵地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0]。二是忽视甚或漠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如果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失守,将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致命打击,历史上从不缺少因高校阵地失陷而威胁国家主权和政权的例子。刘向锋等指出,倘若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出了纰漏,不仅会引发社会失序、民族分裂甚至国家动荡,而且会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影响[11]。基于此,筑牢固守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规避管控高校意识形态风险,责任重大且意义深远。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内外夹击、劲敌环伺的准战时状态下,正确辨析、识别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风险挑战是进行靶向治疗、对症下药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过往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维度。

(一)西方敌对势力渗透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快速演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大了向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力度和广度。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现实的战略高度指出:“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千方百计利用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炒作。”[1]53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并非均等发力,而是有鲜明的梯度之分、主次之别,其目标对象直指青年学生。徐国民认为,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通过课程教材引入、课堂教学导入和学术交流渗入等形式,加强对我国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12]。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不可控性等特征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便利。魏晓文等认为,西方敌对势力处心积虑地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推销西方的政治理念,煞费苦心地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不遗余力地宣扬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4]。

(二)政治思潮消解论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各种思想观念在中国抢滩登陆、跑马圈地。多元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态势使得部分高校学生理论迷失和观念紊乱。曹开华等认为,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冲刷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给广大师生思想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2]。社会思潮裹挟夹带的隐蔽性话语干扰了学生的价值判断。袁小云指出,大学生群体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也缺少足够的社会阅历,很难甄别西方社会政治思潮宣扬的所谓“真实话语”,尤其是隐藏在“真实话语”背后的真实目的,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对这些社会政治思潮进行误判和误认[13]。这些社会思潮广泛存在于现实空间,网络空间也日益成为它们开疆拓土的新兴场域和主要阵地。路媛等指出,在网络空间多样化社会思潮并存并行的现实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本该具有的“引领力”“规范力”和“约束力”有日渐削弱之势,而与此相对应的,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渗透力”“攻击力”以至“拆解力”却与日俱增,致使网络主体的价值选择、道德信念、行为规范等陷于纠葛的可能性增加[14]。

(三)网络技术冲击论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渐次形成了‘泛在虚拟性’‘深度关联性’‘高度渗透性’‘交互繁杂性’等特征。”[15]青年学生是新兴技术的拥趸者,是网络空间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乐于在网络社交平台发表意见、分享观点。但同时,他们在面对互联网海量、多元、多样甚或鱼龙混杂的信息时,往往存在从众心理,甚至出现“信息茧房”的现象,难以及时、有效地辨识信息真伪,极易受到错误思潮和人为处理过的信息的煽动,自觉不自觉地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形式对这些信息进行传播,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不加限制的“网络自由”使得网络空间荆棘丛生,网络生态乌烟瘴气。同时,面对新的网络生态环境,有些教师由于不知网、不懂网而“恐网”“怕网”,甚至于“拒网”,对网络事件采取“鸵鸟”样态;
有些教师虽然敢于应对、主动出击,但有实效性的师生网络交往不够常态化[16],致使互联网的无边界性肢解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先导性,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性削弱了防控技术的前瞻性。

(四)教学科研阵地失守论

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尽管中国高校在思政课堂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成效远低于预期。教师是决定课堂建设成效的关键,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但是,在现实教学环节,有些教师固守教材所定知识,无法对社会领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扩展式教学,缺乏让学生信服的科学化、理论化阐释,无形之中降低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意识形态本身就高度抽象,抽象本体与现实主体之间存在“缝隙”。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外,学术研究、论坛研讨、国际交流等阵地也成了敌对势力进行价值渗透、实施围猎计划的重点领域。“一系列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异质性社会思潮披着各种学理外衣、文艺外衣,以学术讨论、人文关怀、自由表达等形式活跃在意识形态领域。”[17]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有些教师出现严重偏颇,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以致于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想尽一切办法,把纯粹的理论研究和复杂的政治融合在一起,把本该简单的论坛讲座和繁杂的价值宣扬结合在一体,衍生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或反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18]。

(五)管理建设滞后论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亦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然而在高校意识形态管理中,相关部门缺位、错位,不敢为、不作为、不会为并不是个案。陈大勇指出,高校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众多高校把精力放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转型升级等所谓的“重点”工程和“亮化”工程上,而把思想文化建设放在所谓的“重要部位”,或者视为“面上工程”,但在实际运作中,却缺乏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得力手段以及资源保障[16]。针对一些高校管理部门存在着弱化和淡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倾向和行为,王达品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不愿抓,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
不敢抓,在问题面前不敢于碰硬;
不会抓,在工作方法上缺少艺术性[19]。除了高校管理跟进不及时之外,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形态领导权方面也存在一些治理短板,这些都使得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理论研究是为现实问题服务的。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面临的诸多挑战亟需精准有效的治理方案。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巩固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和切实的行动路径。

(一)理念先行:增强建设意识,提高工作主动性

臻于成熟的理论、高度自觉的思想、完善的法治观念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场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开展意识形态治理工作的先决条件。

1.夯实基础理论根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20]古往今来,伟大事业的实现无不需要先进理论的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岁月洗礼中得到了充分检验,是网络信息时代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曹开华等认为,高校要筑牢自己的意识形态阵地,需要党组织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真正做到“懂马”“信马”“言马”“用马”,夯实意识形态的根本思想理论基础[2]。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做到有的放矢,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之“的”。孙秀玲以西部高校为例指出,高校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引领作用,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以增强解答实践问题的能力[3]134-142,培养一代又一代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战士。

2.树立阵地建设意识。阵地是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托。能否切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思想上重视是关键,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21]。彭庆红等认为,要完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承担的重大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就必须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22]。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要更注重培育网络阵地建设意识,积极抢占网络建设制高点。为此,张春静等认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不仅要有审时度势的远见和高瞻远瞩的谋略,而且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树立起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的主动意识,而非被动建设意识[23]。

3.增强法治观念。“通过规则来引导行为,是任何场域的治理实践中都必须倚重的手段和机制,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提升治理行为秩序化、规范化的前提条件。”[24]法律作为制度化、体系化的规则,在意识形态治理中同样不可或缺。要利用法律的强制性、权威性、震摄性,做好高校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杜鹏认为,“意识形态的管理必须要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施政,用法律制度进行管理”[25]。应提倡师生规范、文明、绿色上网,筑牢法律意识,不能触碰法律“红线”和行为“底线”。对于网上网下不同步、线上线下不同音、课上课下不一致的言行举止,要加大整治力度。基于此,徐玉琼认为,党和政府要从底线思维出发,站位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全局进行考量,建立健全网络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解决网络管理法律上的缺失[26],引导人们养成遵守法律的文明上网习惯。

(二)手段创新:优化战略部署,提升建设水平

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不能杂乱无章、自由任性,而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技术技巧。

1.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今天,“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27]。意识形态斗争已从过去单纯的现实空间悄然转移到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形成线上线下、网上网下相互呼应的生态景观。高校能否在网络信息时代占据制高点、抢占主动权是决定意识形态战争胜负的关键。张春静等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宣传公众平台、搭建教师与学生互动平台、设置网络评论专栏等方式来加强网络阵地建设[23]。徐玉琼进一步指出,应该规范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管理使用标准,建立健全网络治理结构,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道德约束机制,用好网络阵地、提升管理水平[26]。

2.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高校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打造一批师生认可、受众喜爱的高质量、高水平媒介平台。杜鹏认为,高校在“加强传统媒体的创新,提升吸引力和传播力”的同时,也要“建设一批政治站位高,思想性理论性强的网站及新媒体平台”[25],注意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与引导。“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辐射效应强、扩散范围广,意识形态风险的‘蝴蝶效应’表现得十分显著,可能猝不及防”[28],因此,加强媒体监管是治理网络乱象、净化舆论生态的有力举措。李红权认为,应“从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保障和行业自律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新媒体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治理水平”[29]。

3.提升课堂阵地建设成效。课堂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于无形、无声中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王大伟等认为,应通过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丰富发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让新媒体技术为课堂服务,提升课堂效果[30]。二是要规范管理,不给任何错误思想观点的传播提供便捷渠道。王鸿冰认为,切实抓好课堂建设管理,需要制定优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规范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督导,加强教师职业素养教育,落实教师职业责任,全面夯实教师政治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与学术底线[31]。三是在具体的提升路径上,学者们在以下方面达成了普遍共识:严格课堂管理,严守课堂纪律;
优化教育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活力,等等[32]。

4.构建良好校园文化。被誉为“软实力之父”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软性的同化权力与硬性的指挥权力同样重要。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校园文化是一把隐形的致胜利器。王成等认为,“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秉持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易于传播和推广,通过正向的校园文化带来的弥散和辐射效应,可以有效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抵御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和挑战”[33]。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滋润心灵、启迪心扉的无形课堂,可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李世珍等认为,可以通过凝练校园精神文化、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加强文化环境建设等方式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引领作用,化有形于无形[34]。

(三)队伍优化:强化人才支撑,形成治理合力

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做工作的人就“打铁必须自身硬”。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高校领导班子是关键,宣传思想队伍是核心,教师队伍是主力,辅导员队伍是骨干。

1.加强高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靳诺认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高校党委书记必须把意识形态职责扛在肩头、记在心中、摆在首位,始终绷紧意识形态工作这根弦,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35]。网络信息时代,做好做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高校党委主动作为、勇于作为,高校党委应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绝不能在关键问题上犯错误。在工作中,基层党委是各项政策措施的最终践行者,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魏晓文等认为,只有强化高校党的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才能真正巩固、落实高校党委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而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领导权和话语权[4]。

2.建强宣传思想队伍。任何一种思想想要获得人民认可,就需要从外部进行理论“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亦是如此。宁秋娅认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灌输”工作,“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不断增强其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充分发挥其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积极作用”[36]。意识形态具有高度抽象性,高校宣传思想部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声器”“传声筒”和“定向标”,要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进行创造性加工、创新性转换。白毅等认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所管高校的宣传部门进行业务整合,构建专业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领导机构”[37]。庞玉红等指出,建设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健全完善配备机制以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培养培训机制以提升工作能力,创新管理激励机制以增强工作动力[38]。

3.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万欣荣等认为,当前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亟待提升,应提高教师的文化安全意识、学术研究安全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等[39]。王永贵认为,要建设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重点是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引导其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40]。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曹国永指出,应在师资引进、培训培育、奖励激励、专项资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41],多角度、多方面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内生动力,切实解决教师群体的后顾之忧。

4.甄选精配辅导员队伍。作为学生工作最直接、最日常的群体,辅导员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王道红认为,“高校党委要重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辅导员队伍的政治鉴别力与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6]75。针对大学生思想容易动荡、价值观尚未定型、社会经验不足等现实情况,辅导员要对其加强沟通、耐心疏导,做学生成长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王永友等认为,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要讲究方式方法,根本在于提升意识形态宣传能力,重点在于提升意识形态教育能力,关键在于提升意识形态引领能力”[42]。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门大学问,牵涉多学科,需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捍卫主流意识形态。

(四)制度完善:突出制度保障,推进制度建设常态化

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在制度轨道上平稳健康运行,需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完善激励考核机制等。

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晰责任主体、职责权限、职责标准是有序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工作安排,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落实谁主管谁主办和属地管理,防止给错误思想观点传播提供渠道。”[1]28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是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化、规范化、常态化的重要举措。牛天秀等认为,扎实推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要“做到主体责任明晰化,建立学校领导与主管单位负责人、高校教师责任清单制度;
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内容明晰化过程中,建立意识形态工作日常检查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年度考核制度;
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评价反馈中,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评价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级级明确责任,人人担负责任,构建责任机制链条”[43]。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反复检验的好的制度,要加强贯彻落实,并在实践中细化、深化、常态化。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意识形态风险可管可防可控。对此,冯刚等认为,要对社会时事、热点和高校内部事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预测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7]。在具体实践路径中,刘芳认为,通过强化预警机制以争取高校意识形态战场的战略主动,需要在建立预警管理机构、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完善预警内容三方面做好工作[44]。王大伟、孟宪生则认为,高校应增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预警能力,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包括拓宽预警信息收集渠道、完善预警信息分析研判系统、强化危机及时处置等[30],做好事前监管,降低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

3.完善激励考核机制。针对建设主体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工作成效纳入考察评价范围,激发主体内生动力,做到“以考核抓落实、以绩效促实效”。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调动意识形态工作者自觉性、主动性的制度保障。周耀宏认为,应“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的全员化培养,在科研启动经费、职称评审、先进推选等各方面制定相应政策,激励全员参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落细”[45]。对于意识形态工作不作为的失职人员,应明确惩罚内容,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否则,“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46]。

综上分析可见,学者们着重在重大意义、面临挑战、实践进路等方面对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客观地说,现有研究还只是阶段性的、探索性的,在研究时代性、学科交叉性、方法多样性等问题上还存在薄弱之处。

(一)研究现状评述

1.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现有成果的肯定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多样。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在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充当表率、走在前列,做意识形态领域的开路先锋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学者们有的从价值论出发,重点关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意义,凸显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有的观照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现实挑战,由点到面,鞭辟入里,为采取针对性举措提供有效指引;
更多的学者侧重于具体路径探讨,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其中既有共识,也有独特的见解;
还有学者聚焦高校意识形态的具体内涵、主要特征,以及网络信息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等。(2)研究重点突出。坚持问题导向、秉持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网络信息时代对高校意识形态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学者们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理念层面、实践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等,尤其关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兴媒介优势实现快速整合,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技术加持,以及如何在网络技术迭代更新效应下做实做优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存在问题的改进之处。现有成果的局限性在于:(1)在时代性研究上跟进不及时。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新应用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新的情况和特征。但现有研究成果多囿于传统模式下的分析路径,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与现实空间的粘合度、匹配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可行性。(2)学科视域相对窄化。针对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这一现实课题,现有成果多聚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偶有涉及传播学知识,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但将其结合进行创新性探究则较为少见,研究深度、高度和广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无论自然科学抑或社会科学,科学多样的研究方法是获取可靠结果的先决条件。现有研究成果多使用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方法,侧重于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经验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和数据支撑,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运用较少。

(二)研究展望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深入挖掘经典文本,增强理论支撑,系统探讨高校意识形态现实空间与网络阵地的融合共生范式。媒体融合视域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如何各司其职、各展其能,风险社会如何在国家安全观的统筹指导下有效规避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隐患,等等,这些都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2)坚持结果导向。网络信息时代应实现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可察、可控,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为、可为,意识形态治理乃至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化、规范化、现代化,真正实现国家整体安全而非局部安全、系统安全而非个体安全的目标。(3)整合研究方法。针对高校意识形态在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新特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方法。一是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原则,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
二是概念分析法,坚持抽象与具体相统筹;
三是田野调查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科学方法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4)与时俱进加大创新力度。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运用和推广给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及时准确研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事件、不可控因素因势利导,从而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

猜你喜欢阵地建设工作“无尾怪”和“独角怪”作文小学高年级(2021年6期)2021-07-05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少先队活动(2020年8期)2020-09-11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不工作,爽飞了?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选工作学苑创造·A版(2014年7期)2014-11-15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中国火炬(2009年7期)2009-07-24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 阵地 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