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3-08-17 14:30: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攀云 马红伟 张雅琼

糖尿病足患者会有疼痛、皮肤严重溃疡、肢端坏疽等临床症状,临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控制血糖波动,重建血运,彻底清理局部组织,由于糖尿病足在治疗方面具有疗程长、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常规治疗方案对病情控制效果不如人意[1,2]。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段成为对糖尿病足的新干预思路,该治疗方案是将分离自机体的成体干细胞转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促进新生血管产生,更彻底的处理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缺血问题[3,4]。本文为系统归纳对糖尿病足患者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某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100例确诊糖尿病足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设计原则将其分组并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4.05±6.11)岁;糖尿病病程 6~29年,平均(13.57±4.16)年;Wagner分级中31例2级,19例3级。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5.89±6.17)岁;糖尿病病程 6~31年,平均(14.58±4.19)年;Wagner分级中29例为2级,21例为3级。2组性别比、年龄、糖尿病病程、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1)糖尿病、糖尿病足等临床表现与WHO相关诊断内容相符合[4];(2)无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3)排除处于高渗性的高血压状态;(4)排除存在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或者功能障碍;(5)无血液系统疾病。

1.3 治疗

1.3.1 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扩血管;抗感染;降脂降压;营养支持;定期对足部溃疡面积进行清创换药;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应用剂量80 mg,1次/d,1个疗程为30 d。

1.3.2 观察组: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①提取自体骨髓干细胞。对患者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于患者双侧髂前/髂后上棘度位置抽取其量约200~250 ml骨髓,而后立即送到试验室做人工干细胞分离,去除红细胞后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操作方式将单个核细胞分离出来,最终制成量为40~50 ml悬液,备用,整个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②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选择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移植对应皮肤区域做消毒处理,将悬液以腓肠肌网状注射方式以每个注射点剂量 0.3~0.5 ml给予患者,每个注射点之间间距保持2 cm,注射深度综合患者溃疡位置、坏死位置、肌肉等因素,完成移植后对患肢做保护性加压、包扎处理。

1.4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价: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应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5]方式测量足部疼痛,在纸上划一标注0~10的直线,让患者根据感觉标记,分数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2)溃疡面积: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足部溃疡面积进行测量。(3)疗效评价标准[6]:在疗程后患者溃疡面积全部顺利愈合为痊愈;疗程后患者溃疡面积缩小,幅度>80%但未完全愈合为显效;疗程后患者溃疡面积缩小,幅度40%~80%为有效;疗程后溃疡面积无改善甚至扩大为无效。(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基质衍生因子-1aSDF-1a(SDF-1a)、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的含量。(5)观察2 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

2.1 2组临床疗效评估比较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临床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案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50,例

2.2 2组疼痛、溃疡面积改善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VAS、糖尿病足溃疡面积评价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溃疡面积有所改善,观察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溃疡面积情况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SDF-1a、CXCR4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8 077.65±147.42)IOD、SDF-1a(5 224.09±125.45)IOD、CXCR4(14 279.86±289.94)I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SDF-1a、CXCR4水平比较

2.4 2组不良反应对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饮食习惯及作息等问题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当前并无彻底有效的治疗手段,在长期生活调整及药物治疗中患者依从性不足或者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血糖指标反复波动并引发系列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糖尿病足是其中发生率较高及威胁性强的类型[7-9]。对糖尿病足的处理原则在于控制溃疡坏死面积恶化,降低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因此常规治疗方案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异常波动,抗感染、扩张血管等对症处理[10-12]。本研究所用奥扎格雷为血栓烷合成酶选择性抑制剂,临床常用于治疗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脑出血术后血管痉挛状态等类型,对于糖尿病足病情控制机制在于用药后可刺激前列环素生成速度,同时抑制血栓烷A2合成,从而使得两者达到合理平衡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缺血区域的局部血液供应,缓解血管痉挛程度,促使溃疡部位的愈合[13,14]。但针对糖尿病足患者而言该治疗方案依然存在不稳定性,难以彻底控制病情以及缓解痛苦。

本研究将收治糖尿病足患者在随机分组后对应给予常规糖尿病足治疗(对照组)、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组),通过对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溃疡面积变化以及症状控制效果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在上述指标中观察组患者测量评估所得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验证了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段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价值[15-17]。对糖尿病足患者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后病情有效控制改善的机制在于:移植干细胞之后会短时间在溃疡缺血组织当中完成内皮细胞的分化,内皮细胞在机体内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并最终成为患者侧支血管[18-20]。糖尿病足患者在移植治疗后自体骨髓干细胞所蕴含的中间充质干细胞会自动转移并聚集当病灶皮肤受损区域,提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该因子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并诱导其合成蛋白水解酶,加快血管构建速度,增加血管通透性[21-23]。同时研究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SDF-1a、CXCR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刺激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生成碱性成纤维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诱导新血管生成,增加局部血供,加快创面愈合[24,25]。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相关方案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提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为收治糖尿病足患者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方案对于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溃疡面积愈合速度,提高病情控制效果有积极影响,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自体糖尿病足骨髓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18F-FDG PET/CT诊断骨髓纤维化1例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1年10期)2021-11-22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20年3期)2020-07-27糖尿病足,从足护理基层中医药(2020年12期)2020-07-22赞美骨髓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17年4期)2017-06-05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2期)2016-11-14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感染、炎症、修复(2015年2期)2015-12-10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实用手外科杂志(2015年1期)2015-08-27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2期)2015-07-19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1期)2015-07-12

推荐访问:干细胞 骨髓 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