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大桥学区 寇随心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强的科目,理解与分析能力较为薄弱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举步维艰。因此,如何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扰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问题导学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相比较而言,更加注重引导与鼓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法,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智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探究问题;
另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目标。下文将结合本人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教学的路径展开详细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正式课堂授课前,应当考虑到所提出的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样也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导学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而非将学生拒之于真理的门外。
例如,在对低年级学生展开“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时,就可选择其中的数字“8”,并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领会问题的内涵以及掌握核心数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8只铅笔,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请学生数一数黑板上一共画了多少支铅笔。铅笔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品,教师以此拟题,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思考。其次,当学生回答出:“8只”后,教师又可继续提问:“请同学们简要回答一下,自己是怎样利用数学的方式算出黑板上一共画了8支铅笔的。如果不明白可以请教旁边的同学,相互之间在商讨后,再统一告诉老师,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
这一问题即便只是简单地引导了学生思考将8个1相加得出答案,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所给出的简单直观的数学学习体验,能够有效激发其求知欲。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沟通,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达成“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逐步将学生培养为具有数学思维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对于调动学生思维、彰显数学魅力而言大有助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启发式问题应当注重由浅入深、由简入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度探索。
例如,教师在展开“可能性”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问题导学——首先教师可提问:假设每位学生的桌面上都放置了一个封闭的箱子,箱子中装着两个红色或绿色、或既有红色又有绿色的球。除了每个球的大小,形状与质感都如出一辙。请问大家从箱子中拿出任意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的?请大家试一试后再回答我。学生在聆听教师的提问后,都可以任意从箱子中取出一个球,在回答并记录完球的颜色后,将球放回箱子中并封闭箱子摇一摇,再第二次抽取箱子中的球。接着,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与评价:“同学们刚刚的表现非常好,实际上,同学们刚刚抽取的过程也可以被称为‘任意选择’,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之一。”
当学生明确了“任意选择”的内涵后,教师再提升难度,并提问:“大家通过观察刚刚记录的抽取结果,能够总结出怎样的规律?”此时,拿到箱子里只放了两个红色的球的学生,会回答他们的箱子里只放了红色的球,原因在于通过两轮的抽取所拿出的球都为红色。为进一步帮助学生验证其猜想,教师可以将箱子打开证明其中确实只有两个球,因此无论抽取多少次,都只能抽出红色的球。当学生明确后,教师可继续提问:“请问在你们的箱子里挑选球时,会有哪些可能性。”学生经过刚才的亲身动手实践,能够轻松得出答案:“会有两种可能性——一定是红色与一定不是绿色。”
而拿到箱子里只放了两个绿色的球的学生,会回答他们的盒子内只有绿色的球。此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之前的验证方式帮助学生证明猜想为正确。并帮助学生得出“一定是绿色或一定不是红色”的两种可能性。此时,教师又可以立即总结,这种“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在数学中被称之为“确定事件”。
对于拿到箱子里既装了红色的球,又装了绿色的球的学生,他们的回答结果则多种多样,如“箱子有一个红色的球跟一个黄色的球”“箱子里都是红色的球”“箱子里都是绿色的球”。此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总结:在盛放着不同颜色球的箱子中随机选择其中的球,既有可能选到红色的,又有可能选到绿色的,与之前的同学相比较而言,这样的选择具有不确定性。在数学中,“不一定会发生的事件”被称之为“不确定性事件”。
通过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启发式提问,既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又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度理解数学课本中较为枯燥的“确定事件”及“不确定事件”的理解。这一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又彰显出了数学学习的探究价值。当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轻松高效后,自身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提升。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数学时,既要具备解决直观问题的能力,同样也应当具备逆向思维解决更为复杂的数学难题。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既能够打破原有应试教育向学生施加的思维禁锢,又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同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发散学生思维。但教师在设计互逆问题时,要确保难度适中,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调动学生认真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得出答案,继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看到教材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向为: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会随之增大。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借助互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反向思维,在不断实践与思考过程中,得出与课本中思维方向相反的结论。如“将数字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个位置,数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观察比较“3.14”与“0.314”学生会发现移动后的数值会比原来的数值要小。此时,教师又可继续提问:“将0.314的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一个位置,它的数值大小与之前的数字相比较而言,存在着怎样的倍数关系?”学生通过移动与计算可以得出如下答案:“将0.314的小数点再向左移动一个位置会得到数字0.031,其中0.314是 0.0314的十倍,3.14是 0.314的十倍,而3.14是0.0314的百倍。由此可以得出,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个位置,原来的数值与所得出的数值存在着十倍关系,其中移动前的数字数值更大。”尽管采用互逆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的数学结论与课本上指出的思考方向相反,但从本质上看,教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得出的结论与课本所述知识点相比较而言并不相悖。通过设计互逆问题引导学生反向思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样也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为之后步入更高年级,学习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
问题导学教学方法除应用在新课教学外,同样也可应用于数学复习课堂之上。具体而言,在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鼓励学生自发地讲解知识点,并以组为单位推选出小组中优秀的数学小教师。其次,再让小教师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助力其掌握解题技巧。
例如,在“分数”的复习课上,教师首先可提出一个引导问题——“如何辨别真分数与假分数?”之后,教师再让小教师上台分享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如“分数是将单位一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部分叫做分数。”“在辨别真分数与假分数时,可以采取两个数相除的方法。比如可以用3÷5来表示。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性质相同。当分子和分母同时相乘不为零的数时,分数的大小不会改变。通常我们会乘以或除以同样大小的数,来对分数进行通分或约分。在辨别真分数与假分数时,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真分数的分子数小于分母数,且真分数<1。而假分数则是指分子数大于或等于分母数,假分数≥1。”学生上台扮演小教师向其他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问题的过程,同样也是进行自我总结与复习的过程。通过这一问题导学法,既能够提高数学学习的复习效率与质量,又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且全面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将问题导学的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过程当中,无论是对于提高数学效率还是对于强化数学教学质量而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层次性,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自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技巧与能力。利用一系列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且复杂的数学内容。
猜你喜欢真分数假分数箱子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2年4期)2022-05-29真分数和假分数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19年4期)2019-04-20最简真分数的个数小学生导刊(2018年36期)2018-12-15一模一样的箱子好孩子画报(2017年5期)2017-07-14箱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7年5期)2017-06-01ab”">真分数不等式“a+mb+m>ab”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19期)2016-11-22假分数变身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16年2期)2016-09-10薄箱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6年5期)2016-05-10领个箱子去街上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真分数和假分数读写算(下)(2013年4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