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型能源公司是大势所趋

时间:2023-08-17 18:50:02 来源:网友投稿

□ 王高峰

近期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将203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下调了5%。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范围内石油消费峰值正在到来。

毫无疑问,在全球碳减排的大背景下,低碳道德化是化石能源未来消费增长的最大变量。在联合国组织下,各国就气候问题谈判经过了多轮讨价还价,目前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减少碳排放关系人类未来的整体命运。尽管在多各种因素影响下,减排过程中还会遭遇曲折反复,但总体趋势不会改变。

2022年,全球油气价格大幅波动,而欧洲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世界各国政府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势必要更大规模开发本土替代资源,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世界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和依赖。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爆发后,欧洲国家为保证各自的能源供应,迎来了替代能源的开发热潮,法国大规模建设了核电站,丹麦、德国等国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上了日程。

而交通领域的电动化替代是制约石油消费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BP世界能源展望》称,随着运营车辆效率的提升和道路车辆电气化加速,石油在道路交通中的使用减少,石油需求在展望期间下降。

报告称,在道路运输方面,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轻型卡车的数量从2021年的约2000万辆增加到2035年的5.5亿~7亿辆,到2050年则增加到约20亿辆,届时电动汽车将分别占到新车销量的40%和70%。

而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可以从中国市场窥见一斑。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到2022年7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首次超过1000万辆大关。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据平安证券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产量达到900万~950万辆,几乎相当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对交通领域占到原油消费一半以上的国家而言,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无疑给石油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石油消费增量越来越小,以及更为严苛和日益趋紧的减排措施,石油企业的转型已迫在眉睫。

近些年来,在国际知名的石油企业中,业务转型已悄然展开。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分别在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和氢能领域积极布局,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在本轮能源转型过程中,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转型中,天然气由于其相对清洁和低排放的特性被广泛看好,甚至可能扮演“过渡能源”的角色,因此在五大国际石油公司中,目前的天然气业务均已接近或超过50%,大大高于石油的比例。

道达尔能源曾表示,2035年该公司天然气在能源总产量的占比将提升至6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20%。而BP、壳牌等公司,除了发展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之外,还把生物燃料作为其未来的投资重点之一,2022年BP宣布将以4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最大的可再生天然气公司之一Archaea能源,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一笔可再生燃料企业收购案。

去碳化和可在生能源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尤其是随着可再生占比的增加和终端能源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石油公司向综合型能源公司转型也是大势所趋。但能源转型并不会一蹴而就,在此期间,包括油气在内的上游投入依然必要,且有意义。

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认为,近来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凸显了能源低碳转型和谐有序进行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世界化石能源消费的下降能够与全球化石能源供应的减少遥相呼应。

然而,目前能源领域的投资,大多偏向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领域,油气领域已明显不足。现有油气生产地产量的自然下降意味着在未来30年仍需继续对石油和天然气上游进行投资,没有足够的投资,则可能出现油气供应短缺。

猜你喜欢能源供应化石电动汽车加氢站与调压站能源供应系统集成技术及应用煤气与热力(2021年6期)2021-07-28数字孪生技术在楼宇型综合能源供应的应用煤气与热力(2021年6期)2021-07-28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汽车维修与保养(2021年8期)2021-02-16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型建筑能源供应方案初探上海建材(2021年3期)2021-02-12电动汽车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19年3期)2019-03-07中电工程西北院:构建能源供应新典范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10期)2017-01-31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小学科学(2015年2期)2015-03-11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小学科学(2015年1期)2015-03-11专注:电动汽车背后的技术创新自动化博览(2014年10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大势所趋 能源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