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釉仿玉文化初探

时间:2023-08-17 1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俞杰星

“玉”其实就是经人加工后的美丽石头,属于矿石的一种。古人从久远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与“玉石”产生了情感的联系。中国制作玉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良渚、红山等新石器时代的古玉器被当时的人们赋予权力和神圣的内涵,不仅被用于装饰,还是财富、权力的象征,是统治者祭天、巫师沟通神灵的法物,带有诸多神秘的色彩,可以肯定的是,这类玉器等级很高,在宗教礼仪方面具有特殊的含义。

古人认为玉器的色彩、质感令人赏心悦目,能够净化心灵。西周以来统治阶层及士大夫们把玉当作自己的化身。他们佩带玉饰,以证明自己是有“德”的君子。《礼记·玉藻》:“古之君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君王、士大夫们从头到脚都有各种玉佩饰,形成礼玉制度,玉石逐步成为象征王权的载体。此后儒生们以儒家传统观念诠释玉石、玉器的内在灵魂,形成君子比德于玉的学说,体现礼学思想、古人的风雅和道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玉部》中提出“玉之五德”(仁、义、智、勇、洁)和“石之美者,玉也”的观点,不仅肯定了“玉德”,也肯定了玉的物理属性之美,玉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玉器不仅是载道的礼器,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器。在道家的观念中,玉石承载了人们的寄托,是上天赐予的东西,内含“气运”、“能量”。因此,长久以来才会形成玉能转运、人要养玉、玉能养人的观点。随着玉文化的内涵不断延伸与拓展,玉文化的世俗化使得宋以来玉器装饰作用的大发展变得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拓展了玉石在民间的应用范围和文化认同,并形成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如“化干戈为玉帛”衍生出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原则。“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才。形容美男子:“玉树临风”、“丰神如玉”;
形容美少女:“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等。此外,“金玉良缘”泛指美好的婚姻,“金科玉律”比喻必须遵守、不可更改的信条……这些都是中国“瓷之尚玉”的理论开端,是中国人尚玉的内在根基。数千年来持续的发展,玉石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历代统治者的赏玩、礼学家的诠释、大众的喜爱,逐渐成为一种超越物理价值的精神符号和文化现象。因此,在中国,玉文化承载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文化的基石,这是其他工艺美术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自古玉石开采异常艰辛,玉器成型非常困难,好料又十分难得,对器物造型、大小均有限制,因此,玉器十分珍贵,成为一种奢侈品。

综上所述,如此珍贵且工艺繁复的玉器,令人爱而不得,自然会有仿制的意愿。仿制在商代以来就很普遍,各种工艺材料之间,在不同的时间段都存在相互模仿、融合的实践过程。例如以陶器模仿青铜器、漆器,是因为陶瓷材料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工序、人力、成本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随着瓷器的诞生,陶瓷材料的包容性得到充分体现,既满足统治阶层的精神需求,也满足百姓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陶瓷材料模仿性较强,深入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自古以来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多元、全面的创造性材料。

考古发掘表明商代之前的玉石开采多为就近原则,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此后我国古代的玉石主要以透闪石玉为主,逐渐形成几大产地,从审美特征和物理属性上归纳出几类知名品种,如和田玉、蓝田玉、独山玉、岫岩玉等。透闪石玉的常见颜色包括白、青白、青、黄、墨等,其中以和田籽料的玉质最为出众。明清时期,缅甸所产的翡翠逐渐输入中原,多为翠绿色,因其质地细腻、光泽晶莹的特征,成为中国人近现代以来热衷的玉石种类。

青釉与青绿色玉石相似可能是早期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偶然现象,但后期的发展却是人为使然,让两者有了紧密的联系。总体来说明清以前的青釉追求古玉石温润的质感,明清至现代的青釉除了上述审美特征外还追求翡翠的通透感。石器文明早于陶器文明,陶瓷胎、釉的材料均来自自然界的矿石,与玉石有着自然元素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玉是自然物,釉是人造物。人类对玉石的加工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而人类发明陶瓷却是改变材料性质的化学变化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对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剑上蓝色玻璃的分析,其主要成分为钾钙硅酸盐,与原始瓷釉面流动形成的釉滴成分相同,都属于矿物在高温烧结后形成的硅酸盐类材料,这种玻璃质釉滴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古玻璃(琉璃)。故此,有观点认为中国古玻璃最早可能来源于烧制陶器时的偶然发现,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古玻璃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不管怎样这类玻璃(琉璃)制品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奢侈品,用其装饰于剑身实为仿玉石审美。从春秋到战国,古玻璃(琉璃)仿玉玻璃得以流行,尤其在楚国境内,和当时玉石产量低都有关系,现有出土仿玉玻璃壁和仿玉玻璃剑饰可以佐证。因此,仿玉是在尚玉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自觉行为,是中国古人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并通过工艺实现的审美追求。

早期的陶瓷釉色因材料含铁及烧成气氛等原因发色或黄褐或青灰,技术不过关,釉色不稳定。但是从东汉瓷器产生之后,人们通过对陶瓷工艺,釉色原理的不断实践,获取了成熟稳定的认识。陶瓷釉色类玉,似玉就成为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人们常用玉质感形容釉的温润、凝脂。采用多次上釉、多次烧成的方式实现釉面的肥厚如玉。无论是唐宋还是明清甚至是现代,在满足釉的功能需求基础上,人们更多地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思考青釉的未来发展和表现形式,而玉的因素始终是青釉绕不开的话题。

回眸历史,商周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以来瓯窑青瓷被称为缥色,呈现淡青色,由于火候不一,技术材料不稳定,釉色呈现深灰绿、青绿、黄绿色等。唐代越窑青釉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唐、五代创烧的秘色瓷釉色青绿或青中泛黄,滋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宋代汝、官、钧、哥各类青釉的不同色彩与质感,彰显素雅的格调与内敛的意趣。龙泉窑的粉青、梅子青釉巧夺天工,如同青玉。宋代景德镇青白釉白中闪青,晶莹透亮,宛如青白玉石。明清以来永乐的翠青、冬青,雍正的粉青、豆青等,都是美轮美奂、似玉类玉又胜玉。以上是我国青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此后清代釉上彩绘使得青釉烧制技术开始摆脱单一的仿玉,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

如果说古人喜好青色与尚玉有一定关系,那么喜好白色可能就是人的本性了,但是在追求白色的质感过程中,类玉的审美标准发挥着重要作用,北方人喜好白,白釉自北朝晚期出现,经过隋唐发展成熟,唐宋两代达到高峰。在唐代,出现了“南青北白”的格局,邢窑白釉被形容为类冰如雪。宋代定窑白釉暖白温润。元代时白瓷生产规模缩小,以景德镇窑烧制的“枢府瓷”(即“卵白釉瓷”)为最佳。明代永乐年间景德镇窑烧制的“甜白瓷”和福建德化窑烧制的“象牙白”(或称“猪油白”、“奶白”)瓷,取得了白瓷烧制史上的最高成就。现代德化羊脂玉瓷的出现,已经实现无釉类玉的效果,通过制瓷工艺胎土本身的白度及质感就能够创造出人造美玉的视错觉效果。

从上古发展而来的玉文化不仅仅是精神、文化、艺术的源泉,也是社会文明、民间习俗和信仰的象征物。各类玉器形制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而深耕于中华文脉中,在釉仿玉文化环境中审美特征的共性认同和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发挥着相辅相成的决定性作用。例如宋代景德镇青白瓷釉的诞生就取决于匠人们创造性地利用当地优质原料烧制出如玉般的瓷器,以满足人们对青白玉的审美喜好。因青白釉色淡优雅、晶莹如玉,广受人们喜爱,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美称。最早记载于《浮梁县志》中,相传为蒋祈(所处年代尚有争辩)所著的《陶记》开篇写道:“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蜒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可见在古代,瓷器类玉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古人对青白釉的描述与赞美。此外,对宋代景德镇湖田窑的挖掘,出土几件陶瓷首饰的精品,形制极力仿效玉璧造型,利用宋代青白釉造成玉质效果,并用褐色釉局部装饰,形成犹如古玉特有的瑕疵纹理。又例如古人所指的“玉枕”既是形容玉制或玉饰的枕头,也用作对瓷枕的美誉,这进一步证明,在古人眼里瓷与玉存在一定审美特征的共性。正如彩绘陶模仿彩绘漆器,鹧鸪斑釉、玳瑁釉,模仿鹧鸪、玳瑁的纹理……陶瓷材料具备模仿大多数工艺材料和向自然学习的能力,这既是工匠的技艺与智慧使然,也是大众审美影响下的必然选择。在当代汝瓷生产中,玉璧形陈设器强调“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圆为满”的立意,便是从古代礼器、装饰配件演化而来,其存在的价值和模仿的对象都来源于古代的玉器和玉文化及其所蕴藏的审美特征。

作为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玉文化始终占据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进入现代社会玉石的色彩及审美标准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青、白两色,陶瓷审美的发展也更为多元,青、白只是一种素雅纯净的文化传统,不是当下的全部,除了单一釉色表现外,釉色的搭配、釉面肌理、胎釉对比、釉色绘画等都是人们追求的方向。然而围绕玉文化的普世价值,汉民族传统审美等因素始终都是当前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保持生命力的文化本源。

猜你喜欢青釉釉色玉器如意宝藏(2021年12期)2022-01-15明中期的玉器研究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7-21哥窑青釉双耳彝炉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天工(2020年4期)2020-11-03知足(竹)常乐宝藏(2020年2期)2020-10-15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艺术品鉴(2019年9期)2019-10-16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年6期)2019-06-02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9期)2017-09-22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丝路艺术(2017年6期)2017-04-18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10期)2017-02-13

推荐访问:初探 中国古代 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