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体系建构与内涵建设——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时间:2023-08-18 0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冯学会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他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全国涉农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这为耕读教育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现阶段,实现乡村振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才资源短缺,特别是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的人才,而耕读教育就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方式与途径。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1],也离不开耕读教育,更加需要通过耕读教育引导人才培养,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2]。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耕读教育,对于弘扬和传承耕读文化,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相融合,以耕读教育共同体为平台,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文化育人,在平台、机制、师资和基地建设上精准施策,从2017年开始,率先打造了以“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培养知农爱农情怀为核心的首都耕读教育体系,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耕读教育的历史起源

耕读教育体系始于春秋百家争鸣时期,管仲曾提倡“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治国安邦思想。《吕氏春秋》中:“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指出耕读教育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汉文帝十三年,汉文帝下诏曰: “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3]汉文帝首建“耕读型”国家,使耕读文化传承了两千多年。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了耕读生活,诸葛亮也将耕读文化付诸于实践。清朝《训子语》写道:“读而废耕,饥寒交至;
耕而废读,礼仪遂亡。”张岱年在《中国农业文化》写道:“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价值观念、科学思维及艺术传统,大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4]农耕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读书是促使社会进步的根本,耕读是耕和读并重的生活方式。耕读教育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不仅限于农耕的技术或产业中,还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相处的伦理智慧于一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5]。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耕养家”“以读兴家”“耕读传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耕读教育的当代价值

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为乡村振兴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1.有利于传承农耕文化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是热爱农业、崇尚劳动;
“读”是刻苦学习、与时俱进,耕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耕”与“读”结合就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手段。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产生于农田耕地间,传播于日常生活中,若不对其加以保护与传承,将会有失传的风险。同时,传承农耕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和自信心,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耕读教育有利于农耕文化的传承。

2.有利于培养生态素养

耕读教育一直以“顺天应时”“天人合一”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理念。耕读教育中的生态观是一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观,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6]。它表现在对自然客观规律的尊重,对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的理解。在耕读教育过程中,人们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视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念,在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躬行实践,在农耕劳动中亲近乡土,走近大自然,在与天地万物的联系中,培养丰富的感知和情感,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农情怀

乡村振兴急需“一懂两爱”人才队伍,因此,涉农高校应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构建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三农”情怀教育,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实用型人才。通过耕读教育,不仅能增长学生的农耕知识,还能让学生知稼穑之艰难,形成关心生产、尊重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农情怀,增强社会责任,让更多的学生投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助推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

4.有利于劳动教育的开展

耕读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依托于农耕实践,即在从事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进行全方位地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耕读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与劳动教育相互依赖又互相独立。劳动教育不完全等同于耕读教育,但劳动教育的发展依赖于耕读教育,在耕读过程中进行农耕实践,更有助于劳动教育的发展。因此,涉农高校开展耕读教育,可以让学生参与农业劳动实践,增加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从而培育爱农意识,提高农业劳动教育的普及度,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探索构建涉农高校的耕读教育育人模式,对于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为全面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涉农高校建构耕读教育体系需要在平台、机制、师资和基地建设上精准施策,做好保障[7]。本文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探索涉农高校耕读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一) 打造教育共同体,夯实耕读教育平台

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涉农职业院校,学院积极推进培养方式多元化,致力于打造耕读教育共同体。一是作为北京市乡村基层治理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率先实施农村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创办村务管理专业方向高职学历教育,实施“双主体、模块化教学、多岗位锻炼”模式培养人才,截至2022年7月,已培养1 742名村务管理农民大学生,缓解了首都农村存在的村干部稳定性不强、学历不高的问题;
二是发挥各级组织和农业农村工作的系统优势,积极支持学院承接北京市“百万扩招”任务,2016年,学院选拔优秀学员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实现了初、中、高等农民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培养中职专业技术学历农民3 000余名、高职专业技术农民大学生1 500余名,破解了农业产业一线人才“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弥补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新业态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强校政合作,政府部门全力参与乡村基层人才培养工作,地方政府部门作为育人双主体之一,承接了村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工作,并积极将该专业学生纳入地方基层治理人才后备梯队建设序列;
四是积极支持学院与乡村振兴有关的科技、科研项目,提升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创办耕读教育网络平台。首先,利用网络开放课程教学平台阵地,探索开发耕读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打造耕读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实现耕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耕读教育教学的质量;
其次,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网络阵地,开设耕读教育专题网站,大力宣传耕读教育进展动态,营造耕读教育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耕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中的组织、引导作用。

(二)注重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学院在实施耕读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耕读传家”德育品牌,使耕读传家成为学院的育人之基和育人之魂。“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创建涉及教学、实习实训、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研究等方方面面。要想完成好这一工作,必须动员学院所有力量,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和分院各负其责、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机制,协同高效有力推进。另外,学院与北京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农业农村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就村务管理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情况进行定期沟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双方联系人制度、“双导师”制度、双班主任制度,协调从招生、培养到就业等全过程事务。“耕读传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任务分工,更需要加强合作。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目标导向,建立督促考核机制。

(三)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耕读育人水平

高水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实施耕读教育的重要保障。学院实施农业技术特派员、农业技术推广教授和教师科技挂职制度,引导教师“服务‘三农’、面向农户”,双师比例达90%以上。截至2021年底,学院共在北京市科委注册科技特派员109名,确保专业教师每5年在乡镇(村)、农业企业实践1年以上。2016—2021年,学院持续向京郊选派57人次开展科技挂职服务,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教授40人,这些教师在耕读教育实施中发挥了主导作用[8]。学院培育了约150人的教练型讲师团队,提升农民大学生培养能力。另外,学院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两个院士工作站,三个大师工作室,聘任30余名乡土专家作为学院客座教师,开阔了耕读教育的视野,提升了耕读教育的实际成效和质量水平。

(四)校内校外相结合,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

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农耕文化主题教育实践和研学基地[9]。

1.建设高质量校外实践基地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扎实推进“首农西郊农场园艺工程师学院”“京林园林工程师学院”和“北京排水集团给排水工匠技师学院”3个工程师学院建设工作,合作企业达到427家。校企共建涉农基地391个,其中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建146个,与紧密型合作企业共建303个。学院充分利用校外基地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进教科研工作,促进社会服务,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边远山区经济发展。

2.建设先进可复制推广的校内实训基地

学院参考荷兰、以色列等设施农业高度发达国家建设经验,投入1 654万余元建成4 300 m2的现代化智能温室一栋,在国内首次将智慧温室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课堂,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学习到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学院打造包括彩林示范园、生态养殖园、绿色科技园、农业科普展厅在内的“三园一展厅”。2021年学院草莓立体种植模式和多肉园体验模式在京津冀和贵州等地复制推广,并对接行业发展,建设40 hm2实训基地,引进39个果树新品种、5个彩叶树种新品种。

3.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耕读实践基地

学院先后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和耕读基地,创新创业园投资1 100多万元,建设面积达3 000 m2,培育和调动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创业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在市赛、国赛中获奖数量大幅增加。耕读实践基地即耕读园,面积6 000 m2,分为稻田区、粮仓区、活动区等,面积最大的是稻田区。稻田区于2022年开始耕种,成为学生耕种、管理、收获的实验田。等到毕业时,每人发一穗稻作为纪念,以培养耕读观念,体验耕读的快乐,激发投身“三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学院的发展历史中,耕读教育一直延续,耕读精神一直传承,成为学院的“传家宝”,指引、支撑着学院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进入新时代,学院率先打造了以“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培养知农爱农情怀为核心的首都耕读教育体系,将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构建了做学合一、科研劳动、服务劳动相结合的耕读教育框架,实现了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全过程、多层次的耕读教育,形成了新时代耕读精神,即:崇尚劳动,刻苦学习,知行合一,砥砺奋斗。崇尚劳动,就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核心是知农爱农。刻苦学习,就是努力学习“三农”专业知识,强化实习实训,有一技之长。知行合一,就是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职业规划付诸行动,提升综合素养,兑现承诺。砥砺奋斗,就是不断磨炼自己的品质和意志,发奋图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一)创新耕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1.创新教学机制,实现耕读结合

学院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形成系列人才培养模式。园艺技术专业充分发挥学院农业特色,根据四季不同时节,将生产活动与教学活动相融合,教学安排随时节进行调整,创新形成了园艺技术专业的“四时驱动,双融双升”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素质农民培养中,构建“能力与学历双提升,半农半读、农学交替”培养模式,创新弹性教学机制,实施“三个三分之一”,即集中面授、线上教学、现场巡回指导各占教学学时的三分之一,取得了良好效果[10-11]。

2.优化专业群建设,引领都市农业升级

学院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专业群建设,做精园艺技术专业群,做特动物医学、食品安全专业群,做强智慧农业专业群、水利工程专业群、现代服务管理专业群、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群,形成专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群)体系,为实施耕读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领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3.挖掘耕读文化资源,打造耕读教育的优质课程教材体系

耕读教育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强化有关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等方面的课程。结合耕读课程与学科性质进行学科整合,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耕读元素。学院逐渐形成了四类课程,初步形成了全面开展耕读教育的优质课程教材体系。一是学院开设了“‘三农’概论”“乡村文化”“‘三农’政策”“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近20门具有首都都市农业、乡村振兴特色的通识课程;
二是开设了顺应自然的人文素养课,将耕读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独具特色的耕读文化育人课程,将大自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农耕民俗和民间文学等带入课堂中,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然常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和爱农情怀;
三是开设了特色耕读田园课程,向学生传播农耕知识、农耕制度、农耕习俗等,介绍农业生产时令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聚焦农业科技和产业前沿技术领域,提升学生对农耕的认知,激起学生的科研热情;
四是开设了耕读实践课程,包含劳动实践课、技术技能型实践课、专业实习实践课等,编写了《都市果品生产》《都市蔬菜生产》《花卉生产与应用》《实验室诊断》《动物实验技术》等40多门“做学合一”特色教育课程教材。

4.开发劳动护照,以考核促进耕读教育的落实

学院开发制作了学生“劳动护照”,学生每人一册,教师在“劳动护照”上如实记录学生劳动课过程和考核成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组织开展了 “劳模精神进校园”“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系列讲座”等活动,宣传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二)实施涉农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创新活力

学院自2012年起开设大学生双创科研项目,给予专项资助支持,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并安排专门指导教师全程指导,5年间累计扶持和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98项,扶持金额116.2万元。

2.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创业质量

充分发挥“都市农职星创天地”平台作用,通过“导师+项目+团队”的管理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双创大赛。自开展“都市农职星创天地”建设以来,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荣获国家行业级三等奖1项;
市级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2018年12月,第一批入驻“星创天地”的大学生创客魏小虎团队在“中牧杯”第三届全国“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参赛项目“草木时光多肉乐园”荣获三等奖。2020年,村务管理2018级学生李福奎团队项目“妙峰咯吱”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北京赛区)一等奖。

3.倾心孵化创客,铺就创业星光大道

学院全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累计孵化了植物组合盆栽创业团队、压花创业团队、鱼菜共生创业团队、观赏爬宠及水陆缸造景团队、多肉创业工坊等大学生创业团队27个。北京金銮农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开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助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草木时光园艺科技有限公司4个初创企业孵化进入市场化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被作为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被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

(三)将耕读精神与社会服务相融合,培育服务意识

学院通过组织开展社会服务系列活动,将耕读精神与社会服务相融合,提升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在“耕”和“读”中践行知行合一。

1.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学院引导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积极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双休日社会实践,使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持续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如“温暖衣冬”志愿服务、“志愿春风暖人心”学雷锋志愿服务、植物园桃花节志愿服务、“垃圾分类我先行”志愿服务、北京市国际长走大会志愿服务、世园会志愿服务、毛主席纪念堂志愿服务、国庆70周年群众联欢志愿服务、2022年冬奥会残奥会志愿服务等。近三年来,学院共有24支团队获评北京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32名师生分别获得市级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其中,“智慧农装”“生态环保护卫队”两支团队获评市级百强团队。2019年学院获得“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2.深度参与教师社会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学生参与学院在郊区的12个科技小院工作,在亲身实践中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学习弊端。学院刘旭富副教授在科技小院建设中,带领学生参加乡村景观设计大赛,将实操场地设置在科技小院,对菊花小院进行设计。高照全教授通过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围绕低收入村生产需求立项,带领四届18名学生开展了3个大学生项目,获院级优秀成果奖1项,16名学生发表学术论文,7名学生参与专著出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2021年,有50名学生参与152个“百村示范”村调研,协助开展实地调查和问卷统计分析工作,梳理了北京市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百师进百村”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3.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率先在全国系统开展学农教育

2015年学院获批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学院以“一周学农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和“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构建“1345”学农课程体系,开展耕读教育,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五项功能,打造耕读文化品牌。截至2020年底,共有近20万名中小学生到基地参加学习。

(四)将耕读精神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强化文化育人,促进乡村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是涉农高校育人的根,是农业农村发展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12]。

1.开设农民文化中专班,实施文化驻乡工程

学院将人才资源和农广校体系优势有机融合,以“新农村、新农民、新文化”为主题,实施文化驻乡工程,举办农民文化中专班,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挖掘和弘扬乡土文化,使优秀乡土文化在农村扎根,让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舞台的主角,共计招生4 634人,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艺术欣赏”等十余门公共选修课程,大力扶持曲艺社团、棋类社团、健美操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团、插花社团、压花社团等艺术社团发展,全面开展书法、茶艺、摄影及星创工坊等多种艺术活动,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领青年学生在美育方面成长成才。同时,开设“青年大学习”专栏,持续宣传耕读文化,切实营造有文化、有内涵、有品位的“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耕读校园”。

3.举办文化艺术节,加强活动育人

学院围绕“晴耕雨读、知进行达”等主题举办上巳雅集、孟夏雅集等活动,通过传统文化演绎、手工技艺体验等形式传播耕读文化。基础部师生成立稷下学社,筹备耕读文化创意工作室。《印象耕读》舞台剧是学院“耕读传家”德育品牌的重要展示环节,每年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进行展演。舞台剧打造了“耕读源起”“耕读立校”“新时代耕读”3个篇章,通过舞蹈、表演、演讲的形式演绎耕读精神,展示学生在践行耕读精神中的故事及风采。舞台剧全部由在校学生参演,新老学生交替,一届届持续排演下去。

4.强化耕读传家校园文化的渗透和覆盖,形成大合唱

在多年的育人实践中,学院探索创立了“耕读传家”“文明和谐宿舍”和“国旗下晨课”3个德育品牌,形成了以“耕读传家”为抓手,以“文明和谐宿舍”为保障,以“国旗下晨课”为推手的育人机制和体系。在这个机制和体系中,“耕读传家”是核心,是抓手,也是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和魂。通过3个德育品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既形成了合力,推动了工作,又营造了浓厚的耕读文化氛围。

2020年初,学院“耕读传家”德育品牌获评北京市职业院校“一校一品”优秀德育品牌。“耕读传家”成为学院德育思想精髓,与学院“立德、修业、求知、笃行”的校训和“以德为先全面育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办学与服务双赢,开放办学与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完美契合、相互支撑,彰显立德树人、耕读育人特色,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耕读文化为核心、专业文化为支撑的全面育人体系。因此,以“耕读传家”德育品牌建设为抓手的耕读教育实践,是对涉农高校当代育人体系、机制和资源的一次整合,也是对涉农高校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一次探索和建构,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耕读教育重要论述的使命担当,是提升涉农高校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育人学院文化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初等教育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1期)2022-06-13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学院掠影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5期)2016-06-05西行学院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2015年2期)2015-01-30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推荐访问:耕读 为例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