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娴,路昊明,张媛媛,沐 远
(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云南省高校洱海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检测工程研究中心,洱海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6;
2.安徽大学 文典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3.北京动物园 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4.大理大学 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3)
由于生存环境、生活史对策和进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鱼类的视觉能力与陆生哺乳动物有明显差异[1-2].对水环境的适应使鱼类的眼睛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结构,鱼类的晶状体是圆球形的,远方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形成的影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鱼类看不清远方的物体.此外,由于受水中微生物、悬浮物以及水层的影响,光线投射会受到阻碍,不像在空气中可以看得很远.因此,鱼眼的构造适于看近物[3].
角膜是眼睛最外层的组织,对动物的视觉至关重要,具有折射光线以及保护眼睛内部结构的功能[4-5].不同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角膜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适应机制[4].此外,角膜内部结构有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细胞密度,以及微绒毛(microvilli)、微褶(microplicae)、微嵴(microridges)、微孔(microholes)等微结构[6].研究发现,由于对不同方位的视觉感知(例如:上、下、前、后等),同一眼球不同区域的角膜上皮细胞数量、形态、微结构等会出现差异[7].背眼虾虎鱼亚科是具有两栖特性的类群,常活动于潮间带、滩涂等生境中[8].背眼虾虎鱼亚科中,在一个昼夜循环的部分时间里完全陆栖的类群被称为弹涂鱼(mudskipper),包括大弹涂鱼属(Boleophthalmus)、青弹涂鱼属(Scartelaos)、齿弹涂鱼属(Periophthalmodon)和弹涂鱼属(Periophthalmus)[9].在背眼虾虎鱼亚科中,可以看到一个由低到高的陆生性排序.弹涂鱼的陆生性高于亚科内其他属,弹涂鱼内部,青弹涂鱼属陆生性最低,而弹涂鱼属陆生性最高.Hu等[10]发现,由于生境和发育时序上的差异,背眼虾虎鱼亚科鱼类角膜上皮细胞结构出现了差异,并在不同区域上也有了差别;
进一步发现,其角膜发育相关基因COL8A2在该类群中也出现了特异性演化特征[11].
斑叉牙虾虎鱼(Apocryptodonpunctatus)隶属于虾虎鱼目(Gobiiformes)虾虎鱼科(Gobiidae)背眼虾虎鱼亚科(Oxudercinae)叉牙虾虎鱼属(Apocryptodon).叉牙虾虎鱼属鉴别特征为:第4椎骨侧突具向后延伸的小片(lamina),并具眶上孔.斑叉牙虾虎鱼活体形态特征主要为:背部浅绿色,腹部白色;
侧线连续,体侧具5~6个黑斑,并有一黑色线条自眼下方贯穿尾柄;鱼鳍透明,第2背鳍具小黑斑;尾鳍基部灰色,下部黑色,上部淡橘色;臀鳍后方浅黑色;腹鳍端部淡橘色;胸鳍基部橘色,下部边缘淡灰色;背鳍前鳞片22~23枚[9].
斑叉牙虾虎鱼的基础生态学特征为:其为日本群岛南部特有种,模式标本采集于九州岛.主要栖息于河口附近无植物区,温带开放性泥滩[12-13].根据Dotsu,Koyama等[12-13]观察发现,该种一般活跃于淤泥沉积较多的内湾区,常与甲壳类动物双凹鼓虾(Alpheusbisincisus)等共栖,或栖息于蟹类及另一虾虎鱼目物种——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rubicundus)的洞穴中.胃容物研究发现,该种在仔稚鱼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年后转向植食性,主要摄食淤泥表面的硅藻.该种与背眼虾虎鱼亚科其他种类,如大弹涂鱼属共同利用硅藻资源,但能通过错开觅食时间的方式减少竞争.具体方法为叉牙虾虎鱼属在涨潮后游出藏身处摄食,而大弹涂鱼属在退潮后滩涂暴露于空气中时爬行摄食.日本有明海种群繁殖期约为5—7月,雌鱼怀卵量592~5 826枚,卵黏性,椭圆形,长约1 mm,一端具黏丝.仔鱼营水层浮游生活,成体转向底栖,约2 a时间达到性成熟[12].在背眼虾虎鱼亚科中,该物种相对于其他大多数类群,更偏向水生的环境.就目前而言,关于该物种视觉适应的研究仍然不多.
1.1 样本及基本情况
叉牙虾虎鱼样本(成体)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ASIZB)鱼类标本馆,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该研究所用样本基本信息
1.2 样品处理、数据测量和分析
在ZEISS STEISV II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眼睛形状、位置,沿鱼眼缘完整取出标本右侧眼球.用蒸馏水将切下的眼球洗净,以80%至100%酒精梯度脱水.利用LEICAEMCPP 300型临界点干燥仪进行干燥,HITACHIE-1010 SPUTTER型离子溅射仪喷镀,利用HITACHI S-3000N型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并拍照.以鱼眼自然睁开状态下暴露的角膜,分别取正中、上、下、左、右5个区域进行观察比较.为确保照片的有效性,每个区域均选择多个位置拍摄5张以上的照片记录信息,拍摄位点见图1所示.
图1 角膜观察点位示意图
由于扫描电镜下,鱼类的角膜被放大许多倍(笔者所用图片放大范围为8 000~28 000倍),扫描电镜所记录图片中有比例尺大小和原图的边长尺寸,可计算得出图片的实际面积.关于细胞计数统计方法,采用类似于细胞计数板法,每1张图片相当于细胞板中间的计数格,由于图片中细胞边界明显,计数时统计图片内出现的所有细胞,对于图片边缘出现不完整的细胞,仅计算左侧和上侧的细胞(包括压线细胞),省略图片下侧和右侧的压线细胞,以此方法来减小计数误差.利用ARCGIS10软件打点统计每1张图片中的细胞数量,测量图片尺寸,根据图片比例尺计算各个图片的角膜上皮细胞的密度,再通过多张图片的数据取平均值得出每1个标本每1个区域的角膜密度.
观察所拍摄的电镜图片,确定图片中的细胞类型及微结构类型,同样利用ARCGIS10软件测量微嵴的宽度以及微嵴间距,根据图片比例尺换算所测得的距离长度,再通过多个点位和多张图片的数据取平均值得出每1个标本每1个区域的微嵴宽度和微嵴间距值.
利用SPSS 22.0计算上皮细胞的密度、微嵴宽度和微嵴间距的总体平均值(结果用Mean表示),并做相关分析.
2.1 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斑叉牙虾虎鱼(A.punctatus)的角膜上皮细胞如图2所示,细胞边界明显,具有微嵴(microridge),且微嵴清晰连续,微嵴和微嵴间隙的宽度可测量,但未观察到微孔(microholes)、微褶(microplicae)和微绒毛(microvilli).细胞类型为微嵴型细胞.
图2 斑叉牙虾虎鱼角膜上皮细胞电镜扫描结构(mr:微嵴)(以上图片仅为参与统计的部分图片,主要为展示结构)
2.2 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微嵴宽度和微嵴间距
斑叉牙虾虎鱼(A.punctatus)角膜不同区域上皮细胞密度,最大值出现在右侧,为19 782 mm-2,角膜细胞密度整体平均值为(18 106±1 719)mm-2.角膜不同区域上皮细胞的微嵴宽度,最大值出现在下侧,为252 nm,角膜细胞的微嵴宽度平均值为(240±9)nm.角膜上皮细胞的微嵴间距宽度,最大值出现在左侧,为297 nm,角膜细胞的微嵴间距宽度平均值为(251±34)nm.如表2所列.
表2 斑叉牙虾虎鱼角膜不同区域上皮细胞的密度、微嵴宽度和微嵴间距
2.3 角膜上皮细胞密度与微嵴宽度呈显著负相关
为了探究角膜上皮细胞密度与微嵴宽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角膜上皮细胞密度与微嵴宽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公式为:Log10(Microridge width)=3.78-0.33Log10(Cell density)(R2=0.82,p<0.01),即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加,微嵴宽度减小,如图3所示.角膜上皮细胞密度与微嵴间距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图3 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和微嵴间距平均值的相关性
角膜上皮细胞中,不同的微结构特征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研究发现,微绒毛(microvilli)的主要功能是使得细胞的表面积增加,从而有助于吸收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此外,还能够协助水分的运输和营养物质的代谢,它对于陆生脊椎动物,在空气中保持泪膜的固有形态和清晰的视觉方面非常重要;
微嵴(microridges)对于增加细胞膜表面积是效率最低的一种微结构,它通常出现在高渗透压环境(主要是海洋);
微褶(microplicae)起到支持细胞形态与增加角膜表层渗透交换的作用;
微孔(microholes)的挤压使黏液得以分泌到角膜表面[14-15].笔者在斑叉牙虾虎鱼的角膜上皮细胞中,只观察到了微嵴1种微结构,这种微结构很可能与该物种基本只在海水中活动,其角膜应对海水渗透压有关.一般来说,海洋物种中微嵴型细胞最为常见[17].笔者的研究中,斑叉牙虾虎鱼(A.punctatus)栖息于缺少植物区的河口地带、温带泥滩的开放性区域及海水中[16],角膜上皮细胞为微嵴型细胞,与水生的布氏棘鲷(Acanthopagrusbutcheri)相似[1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背眼虾虎鱼亚科中,该物种由于对水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大,角膜上皮细胞仍保留了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
“四眼鱼(Anablepsanableps)”每只眼睛都能同时看到水线的上方(空气环境)和下方(水环境),使其可以在水面或浅滩觅食“保持警惕”,以防止捕食者可能从水面上或水面下接近,以及搜寻来自水面上方的小昆虫作为食物[18-19].对其角膜不同位置细胞密度和微结构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角膜具有形态学上的适应性[7].细胞密度随角膜渗透压的降低而降低,角膜的微嵴宽度差异表明,可能有一些功能性的作用[14, 17, 20].斑叉牙虾虎鱼(A.punctatus)的眼球基本在眼眶内,笔者的研究结果发现,其上、下、左、右、中不同区域间的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微嵴间距和微嵴宽度出现了一些差异,一定程度上提示斑叉牙虾虎鱼的角膜与四眼鱼类似,可能也产生了一些适应性的改变.但由于样本的匮乏,因此需要后期研究中进一步验证.此外,笔者还发现细胞密度和微嵴间距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其他不同物种间呈现的趋势一致,即细胞密度和微嵴间距之间可能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脊椎动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进化飞跃,一直以来备受科学界的关注.目前为科学界公认的是,泥盆纪时期的四足形类肉鳍鱼,是陆生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15].然而现生肉鳍鱼类多样性较低,仅存6个淡水物种及2个海洋物种,且特化程度高,与泥盆纪时期的四足形类肉鳍鱼相比已发生较大改变[21].而背眼虾虎鱼亚科物种,尤其是4个两栖性最高的“弹涂鱼”属,在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的沿海红树林滩涂中达到最高多样性[9],是现代辐鳍鱼类向陆地生境进化的活样本.弹涂鱼在解剖结构、生态习性[22]方面与泥盆纪四足形类肉鳍鱼有可比之处,可以对研究脊椎动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提供参考.
在硬组织方面,弹涂鱼与四足形类的潘氏鱼具有相似之处[23],但泥盆纪四足形类早已灭绝,包括眼球、角膜在内的软组织结构完全没有留存.笔者的研究证明习性偏水生的斑叉牙虾虎鱼晶状体更接近球形,微结构仅有1种微嵴,与纯水生鱼类更为接近;
这些研究结果与先前对4个弹涂鱼属角膜微结构的研究[10]一起,构建了更多的从水生到两栖、从简单到复杂的角膜微结构进化序列,为两栖鱼类的视觉进化提供了更清晰的线索,以期为探索脊椎动物从水到陆、“从鱼到人”的进化命题提供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