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溃益肠方联合脐火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3-08-18 15: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杨晓庆,王媛,李楠楠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orectitis,UC)是一种以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非特异性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细胞和介质攻击肠道黏膜,造成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目前没有根治UC的方法,治疗一般以引导和支持缓解,降低并发症和结直肠癌发生率为基本原则[1-3]。本课题组在以往的临床中应用平溃益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本研究以平溃益肠方为基础,扩展应用脐火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河南省中医院和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
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4.77±7.01)岁;
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3.01±0.45)年。平溃益肠方组:男15例,女25例;
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4.69±6.09)岁;
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98±0.38)年。联合组性别:男16例,女24例;
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4.48±7.15) 岁;
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95±0.29)年。三组患者基本病历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准文号2019012601),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湿热内蕴证;
年龄18~70岁;
既往未接受过肠道手术;
既往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患者依从性好。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肠道疾病,如肠梗阻、感染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
合并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严重肛周疾病者;
恶性肿瘤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过敏体质;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主要参照201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溃疡性结肠炎标准标准[5],根据腹痛腹泻,或有黏液血便,有便意频数、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等临床表现,病程多在6周以上,结合电子结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出血或脓性分泌物附着等表现进行确诊。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6],辨证为湿热内蕴证,症见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痛、舌苔黄厚或腻、脉滑数或濡数[7-8]。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2次/d口服。

平溃益肠方组:采用平溃益肠方。平溃益肠方剂组成[4]:白芨30 g、党参15 g、白头翁12 g、秦皮12 g、炒白术15 g、茯苓12 g、白芍15 g、木香12 g、煨诃子15 g、黄连6 g、大黄5 g。上方剂由煎药房水煎取汁150 mL,煎两次混匀分为2包,早晚各1包温服。

联合组:采用平溃益肠方联合脐火疗法。平溃益肠方用法同平溃益肠方组,脐火疗法药物组方与平溃益肠方剂相同[4]:白芨30 g,党参15 g、白头翁12 g、秦皮12 g、炒白术15 g、茯苓12 g、白芍15 g、木香12 g、煨诃子15 g、黄连6 g、大黄5 g,将药物打粉用姜汁调和成圆形药饼备用。脐火疗法操作方法:操作前先用75%酒精在脐和脐周消毒,将饼覆盖神阙穴,放木质圆盘,然后将蜡筒插入药饼正中,以火引燃蜡筒顶端,待第1根蜡筒燃尽时,更换第2根蜡筒,依法更换7柱,7柱燃尽后,撤去圆盘,将蜡液包裹在药饼中,用药贴片覆盖药饼,见图1,保留4~6 h。两组均用药4周,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图1 脐火疗法操作方法

1.4 疗效评定 ①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患者腹泻、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情况,根据程度记录为0分、1分、2分和3分,无不适状况为0分;
虽有不适,但症状不连续,且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可以不服药的为1分;
症状持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为2分;
症状明显且需要休息的为3分[4]。②血清炎性细胞因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水平。③肠黏膜屏障功能因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 乳酸(D-LA)、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④临床疗效评价:根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9]制订疗效标准,治愈:临床消失,肠镜提示直肠黏膜正常;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肠镜提示直肠黏膜轻度炎症;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改善或有加重,肠镜检查提示直肠黏膜水肿或溃疡糜烂出血。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以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n(%)]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三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01);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和联合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均<0.001);
治疗后联合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平溃益肠方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治疗4周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治疗4周后平溃益肠方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腹痛 里急后重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 40 7.81±0.58 2.17±0.21*▲ 3.84±0.59 2.16±0.23*▲ 3.42±0.51 2.18±0.43*▲联合组 40 7.79±0.91 1.02±0.19*▲# 3.85±0.61 1.01±0.26*▲# 3.45±0.49 1.03±0.79*▲#对照组 40 7.82±0.82 3.75±0.46* 3.78±0.51 2.26±0.68* 3.39±0.68 2.23±0.41*腹泻F值 0.152 14.112 0.186 18.563 0.166 20.064 P值 0.984 <0.001 0.853 <0.001 0.903 <0.001

2.2 三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比较 治疗前三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三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01);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和联合组细胞因子水平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均<0.001);
治疗后联合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平溃益肠方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比较(±s)

表2 三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治疗4周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治疗4周后平溃益肠方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IL-6/(pg·mL-1) IL-8/(pg·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 40 203.21±32.19 89.72±11.24*▲ 101.93±11.04 48.79±6.14*▲联合组 40 204.04±31.55 75.68±10.78*▲# 100.88±16.18 36.88±5.99*▲#对照组 40 202.19±33.63 115.32±10.25* 100.81±10.35 68.22±9.09*F值 0.629 29.803 0.509 47.116 P值 0.421 <0.001 0.465 <0.001组别 例数 TNF-α/(pg·mL-1) MDA/(nmol·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 40 39.91±4.77 17.41±2.14*▲ 9.85±1.07 7.03±0.11*▲联合组 40 40.88±6.98 11.67±3.64*▲# 9.91±2.24 4.78±0.47*▲#对照组 40 40.82±5.98 27.22±2.67* 10.03±1.11 7.32±1.36*F值 0.128 36.185 0.702 35.346 P值 0.437 0.001 0.429 <0.001

2.3 三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三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AO、D-LA、HI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DAO、D-LA、HIF-1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01);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和联合组DAO、D-LA、HIF-1α 水 平 比 对 照 组 明 显 较 低(P均<0.001);
治疗后联合组DAO、D-LA、HIF-1α水平明显低于平溃益肠方组(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三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治疗4周后对照组比较,▲P<0.05;
与治疗4周后平溃益肠方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DAO/(U·mL-1) D-L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 40 7.41±1.69 4.89±0.49*▲ 7.73±0.91 3.96±0.43*▲ 81.69±12.12 52.25±5.67*▲联合组 40 7.41±1.69 3.53±0.41*▲# 7.73±0.91 2.67±0.36*▲# 81.69±12.12 33.16±6.38▲#对照组 40 7.39±2.13 5.68±0.54* 7.68±0.88 4.61±5.19* 82.01±9.09 62.17±7.83*HIF-1α/(ng·mL-1)F值 0.377 34.125 0.419 44.786 0.428 46.189 P值 0.418 <0.001 0.409 <0.001 0.428 0.001

2.4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平溃益肠方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Z=-1.962,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7.50%平溃益肠方组总有效率92.50%(Z=-3.183,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可能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饮食因素、精神心理、遗传因素等有关,在溃疡性结肠炎病理过程中大量炎症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作用于局部肠道黏膜,当淋巴组织受到刺激时,内在的淋巴细胞会分化出多种促炎因子IL-6、IL-8、TNF-α,TNF-α能够将炎症信号传递至炎症细胞,从而诱发炎症产生,促进胃肠细胞的组织损害;
IL-6含量过高时,则会影响肠上皮细胞的分泌作用,从而增加上皮通透性;
IL-8能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活性和吞噬作用[8,10]。临床主要通过免疫抑制剂、激素疗法、氨基酸水杨酸制剂等药物治疗,美沙拉嗪具有抗炎作用,主要成分是5-氨基水杨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炎症,但是无法改善UC患者的黏膜屏障异常[11-12]。免疫功能异常及机体炎症反应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病理表现,同时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引起患者血清DAO、D-LA水平升高,而HIF-1α可修复肠壁组织,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主要在低氧应激时表达上调,其水平升高说明患者肠黏膜受损严重,处于低氧应激状态[13]。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久痢”“泄泻”“肠癖”等范畴,病位在大肠,涉及肝、脾、肺等脏器,本病病机主要为湿热蕴肠,气滞血瘀[14]。治疗本病宜采用清热解毒,燥湿健脾,化瘀止血为基本大法,本研究所用的平溃益肠方为经验方,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可健脾胃、运化水湿;
白芨凉血止血止泄;
白芍、煨诃子、木香具有良好的调气、缓急止痛效果;
大黄可安络之血、消瘀,黄连和秦皮共奏清热燥湿解毒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止泻,行气化瘀止血之功;
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平溃益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现平溃益肠方对脑肠肽神经递质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明显的调控作用[4]。

脐火疗法属中医学“脐疗”和“外治范畴,是将药物做成圆饼置于脐部神阙穴,再把蜡筒插入药饼上,在上端点燃燃尽,根据中药膏的功效,结合蜡纸点燃产生的负压及温度,作用于神阙穴,通过温热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5-17],结合平溃益肠方药膏,可增强其清热燥湿止泻,行气化瘀止血的功效。

为了探讨中医药联合增效的作用,本研究以平溃益肠方为基础,扩展应用脐火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平溃益肠方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较小,平溃益肠方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平溃益肠方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较低。与平溃益肠方组比较,联合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较小,联合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联合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较低,并且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用平溃益肠方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平溃益肠方联合脐火疗法能够更好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本研究能够为中医药联合增效提供依据,是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4期)2021-07-31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20期)2016-03-01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期)2015-06-10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4期)2014-12-19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2期)2014-03-01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5期)2014-03-01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期)2014-02-06

推荐访问:溃疡性 法治 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