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近期病死的影响因素及外周血Th17/Treg、NLR对化疗后近期病死的预测价值▲

时间:2023-08-18 15: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余方方 吴艳秋 黄 翠 李定富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检验科, 海南省儋州市 571700)

因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具有克隆性异常增生的特点,患者化疗后易发生免疫功能紊乱,病死风险增加[1]。免疫细胞是指参与机体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主要包括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e,Tre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2]。Th17与Treg比值(Th17/Treg)主要受Th17、Treg水平变化的影响,两者可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s ratio,NLR)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其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4]。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可分泌白细胞介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使中性粒细胞过表达,而中性粒细胞过表达可改变肿瘤组织的生长环境,利于肿瘤生长[5]。由此推测,免疫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对接受化疗的MM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分析MM患者化疗后近期病死的影响因素,探讨Th17/Treg及NLR对MM患者化疗后近期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为早期评估MM患者化疗后病死风险并及时进行干预提供参考。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51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45~62(54.63±3.51)岁,成熟浆细胞23例、原幼浆细胞28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6]中MM的诊断标准,均为初诊患者;
(2)接受PA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阿霉素)化疗,每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3)既往无放化疗史;
(4)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排除标准:伴重要脏器疾病、严重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其他恶性肿瘤及因其他疾病或意外死亡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1.2.1 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髓活检结果、溶骨性损害情况、确诊MM至接受化疗时间、MM亚型等资料。

1.2.2 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1)于患者首次化疗当天,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9 mL。取5 mL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CA-800C)检测血清钙水平,采用相应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
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批号:FS15692)、程序性死亡配体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
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JL47442)水平;
取剩余4 mL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C-5000)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NLR。血清钙正常值为2.25~2.75 mmol/L,血清HIF-1α正常值为(23.15±6.69)ng/L,血清PD-L1正常值为0.06~6.06 ng/mL,血红蛋白正常值为男性120~160 g/L、女性110~150 g/L,NLR正常值为0.8~1.2。(2)于MM患者首次化疗当天,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6 mL存放于含有枸橼酸钠抗凝液试管,加入等体积Hank′s液稀释后取1 mL淋巴细胞分离液,室温下以1 500 r/min离心15 min,用毛细吸管吸出单个核细胞层后加入5 mL的Hank′s液充分混匀,以1 500 r/min离心10 min后弃上清液再次清洗。使用流式细胞仪(湖南层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ateCyte 2L6C)检测Th17和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Th17/Treg的正常范围为1.81~8.08。

1.2.3 近期预后评估:MM患者于3个化疗疗程结束后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全部患者随访期间因MM病情恶化的病死情况,将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其余患者纳入生存组。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
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检测外周血Th17/Treg与NLR的相关性;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影响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h17/Treg、NLR预测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效能。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死组与生存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 在随访期间,51例MM患者中共10例患者因MM病情恶化死亡(19.61%)。病死组与生存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髓活检结果、溶骨性损害发生情况、MM亚型、确诊至接受化疗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病死组患者血清HIF-1α、PD-L1水平,以及外周血Th17/Treg、NLR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见表1。

表1 病死组与生存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比较

2.2 MM患者化疗后病死的影响因素 将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情况设为因变量(1=病死,0=生存),将2.1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设为自变量(均为连续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IF-1α、PD-L1水平,以及外周血Th17/Treg、NLR均是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 外周血Th17/Treg和NLR预测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效能 以MM患者化疗预后作为状态变量(“1”=病死;
“0”=存活),以Th17/Treg、NLR作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Th17/Treg、NL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37、0.818,均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以二者联合预测效能最高。见表3、图1。

表3 各指标预测MM患者化疗后病死风险的效能分析

图1 外周血Th17/Treg、NLR单独及联合预测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ROC曲线图

2.4 MM患者外周血Th17/Treg与NLR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外周血Th17/Treg与NLR呈正相关(r=0.374,P=0.007)。

MM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既往主要使用硼替佐米治疗,但效果不尽人意[7]。目前临床上多采用PAD方案治疗MM,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但部分MM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化疗后病情仍有恶化趋势,从而出现不良预后[8]。梁赜隐等[9]发现,约有20%MM患者(接受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在化疗开始后1年内死亡。本研究结果显示,51例经PAD方案化疗的MM患者1年内的病死率为19.61%,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率较高。研究表明,缺氧、协同刺激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0]。HIF-1α可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增加肿瘤远处转移的风险[11]。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导致需氧量增加,局部氧气弥散减少导致肿瘤细胞处于低氧微环境,低氧状态下HIF-1α可不断刺激内皮细胞增生,为肿瘤细胞的血供和氧气需求提供有利条件,这是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12]。作为主要的协同刺激因子,PD-L1通常在活化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细胞中表达,研究表明,PD-L1在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甚至部分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中呈过表达[13]。本研究结果显示,病死组血清HIF-1α、PD-L1水平均高于生存组,且血清HIF-1α、PD-L1水平均是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这可能是因为PD-L1能够向T淋巴细胞传递抑制信号,使得T淋巴细胞活性减弱,造成肿瘤免疫抑制,机体抗肿瘤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14]。因此,MM患者化疗后机体免疫抑制状况可增加肿瘤复发风险,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死风险。

研究表明,Th17可释放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炎症因子,加速炎症反应的发生,进一步加重肿瘤患者的病情[15],而Treg可调节机体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之间的平衡[16]。中性粒细胞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之一,中性粒细胞升高可直接影响宿主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宿主细胞的抗癌能力。同时,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毛细血管增生,为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提供有利条件。淋巴细胞能够阻止肿瘤细胞增殖及迁移,发挥抗肿瘤作用[17];
淋巴细胞减少可降低机体的抗肿瘤能力,且淋巴细胞与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18]。相比于单独检测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NLR更能有效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19]。因此,本研究检测MM患者的外周血Th17/Treg及NLR,结果显示,病死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NLR均高于存活组,外周血Th17/Treg、NLR均是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影响因素,且MM患者外周血Th17/Treg与NLR呈正相关(均P<0.05)。这表明MM患者的外周血Th17/Treg、NLR相互作用并共同参与MM的疾病进展,两者升高均提示MM患者有预后不良风险。本研究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Th17/Treg、NL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37、0.818,均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以二者联合预测效能最高。这提示对于外周血Th17/Treg、NLR均升高的MM患者,应考虑存在化疗后病情恶化的可能,须积极做好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血清HIF-1α、PD-L1水平升高,以及外周血Th17/Treg、NLR升高的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风险增加。外周血Th17/Treg、NLR单独及二者联合对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以二者联合预测效能最高。

猜你喜欢粒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05-23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14期)2021-08-30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中国科技信息(2015年2期)2015-11-1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3期)2015-06-10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21期)2015-03-01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1期)2015-02-27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6期)2015-02-06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5期)2015-02-06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31期)2014-11-12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hsa-miR-29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期)2014-02-06

推荐访问:化疗 病死 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