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男,黄小波,程潞瑶,李多多,刘长信,王锡友,于长禾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随着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逐年增多,但中医学院的师资短缺,尤其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短缺是中医药教育发展、改革的瓶颈,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巨大隐患[1]。医学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是教学实践中的教与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增强教师专业素质以保证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增强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保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关键[2],其中青年教师培养尤为重要。2007-2019年,关于教学能力研究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中医相关的教学能力研究多集中在能力培养的理论探索[3-5]、互联网等教学技术尝新[6-7]等,1项研究引入教学能力胜任模型探究临床经验对教学能力提高的导向作用[8],但中医药学科的教学能力研究甚少。
在一般教学能力基础上,医学专业分科时更加注重不同学科及其学科间的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授特定学科时所展示出的能力[9]。针对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按照教学内容分为普通学科和专业学科的教学能力。普通学科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学科的知识应用,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设计、实施、评价与反思等能力;
专业学科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对学科本质观、探索性和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教育教学能力[10]。上述分类原则既适合一般教学活动,也适合专业教学实践。然而,一般认为学科教学能力是教学能力派生出来的体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缺少以学科教学能力为中心的、自下而上构建学科教学能力框架的理论研究,也缺少针对学科教学能力构建、比较与验证的实证研究。由于学科教学能力以具体教学内容分类,导致学科教学能力中关键因素缺少整体性,内容孤立零散、错综复杂,甚至出现主次不分等问题[11]。
本研究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认识,采用沙龙形式开展半结构化访谈,转录、整理访谈资料,在扎根理论指导下,自下而上分析、归纳、提炼并总结出中医药学科教师认为重要或潜在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构建中医学大学科指导下青年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理论模型,以指导未来的教学能力测评工作。
以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苁蓉计划”项目的40位教师为研究对象,共来自22个学科,平均33岁(27~47岁),女性26人、男性14人,3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018年入职的24人,2019年入职的16人,工龄年限平均5年,教学年限平均2年,中医背景5年以上26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和学科培养,在学科范围、教育背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青年教师连续参加3~4周学习讲座,并进行学术沙龙活动,共计135人次,每人至少发言1次,每次10~20 min,沙龙主题“如何提高个人学科教育教学能力”,以开放性问题开始,主持人可对发言内容追加问题,会议内容视频保存并转录成文字资料。
扎根理论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研究[12-13]、中医学教育[14-15]等领域,本研究采用此方法分析访谈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式,扎根于原始资料归纳类属,开展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核心性编码3个层次的编码[16-17],利用Nvivo10.0软件的“模型”工具构建理论模型。
开放性编码从资料中初步提取100个概念类属,进一步从概念中归纳出92个初始范畴,即100个自由节点合并10个节点,增加2个节点,形成92个节点,635个节点频次;
主轴性编码将开放性编码得到的92个初始范畴再次编码、归类,形成11个主范畴;
核心性编码从主轴性编码中提炼出6个核心概念范畴,3级编码结果见表1,进而构建内因-外因的学科教学能力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学科教学能力理论模型
表1 学科教学能力编码内容与频次
模型层面,我们采用内外因辩证原理划分6个因素及其关系,内在动力、核心因素(内部因素)是本体、条件、实践因素,学科教学能力提高的外在保障、促进因素(外部因素)是文化、发展、工具因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每个教师在不同因素的发展非均衡表现,因素的频次分布也可以反映这一点;
而且每个因素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因素本身的变化,随着单一因素的变化,可能出现不同因素间交叉、重复,而不局限于内部或外部各个因素的联系,表现为因素间关系的整体变化,即两因素关系在内部相互影响,或者两因素关系影响其他因素等。
2.1 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也称为学科素养,根据中医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如针刺、艾灸、功法、推拿学等素养,中医内科素养,中医外科素养等。本体因素包括学科特点、学科知识、其他知识补充学科知识、学科多维性等内容。例如在访谈中,教师多次提及“精通中医、西医的基础知识和框架”“提高临床、教学的业务能力”“临床专业技能过硬”“首先是当一名医生”“将针灸学课本内容牢记于心”等。本体因素作为模型因素之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因素,不仅体现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还区分学科间教学能力的异同,如中医急诊与中医病房临床教学内容的学科差异。
2.2 条件因素
条件因素指学科中教学认知、学科内容、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相互关联与影响的结果。条件因素在本体因素基础上发挥作用,即教师通过教学能力将学科素养进行必要的转化,将晦涩、难懂的学科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接受、理解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知识传递、学习情境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条件因素主要包括学科教学的策略性知识、课程知识、学习知识、教学评价知识及书本实践结合等,并将心理学、教育学、职业规划等内容穿插其中。例如访谈中教师多次提及“考核临床思维、理论、实践等”“书本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将中医知识体系化”等。条件因素是学科教学能力的关键,教师需要思考在什么情景中,以什么方式,将学科知识高效、易懂地表达出来,也称为学科的诠释教育学或学科知识心理学化[18]。
2.3 实践因素
实践因素指在具体实践中,教师的行为、操作、活动等,包括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本模型显示实践因素是青年教师较为关注的要素,即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如何面对真实情境或实际问题做出合适决策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直接受教师实践行为质量的影响,是青年教师可能有所作为的教育高地,也是体现教师个性化教学特点,突出教学风格的领域[3]。例如教师访谈中多次谈及“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风格(个性、思维方式)”“增加学科前沿内容”“科研成果促进教学”“从教学研究上升为教学理论,再应用于教学实践”等。实践因素是学科教学能力的实施核心和指向标,是评价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2.4 工具因素
工具因素指教师具备学科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基础技能,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能可以让教师灵活把握各种教学情景,发挥其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基本技能(教态、表达、沟通交流、教学相长)和信息技术技能(课件开发、多媒体使用、线上线下课)。例如,教学过程中科学用嗓,讲课时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等,或者用生活语言、比喻、类比等方法表达。工具因素是学科教学能力的支撑因素,让青年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锦上添花。
2.5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指在高效的学科教学互动中,教师情感、态度、意志、价值取向等特点的外在表现,以及教师把握学生关注点的能力和方法。文化因素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理想、教师人格、关爱学生等内容。例如在访谈中,教师提及“讲课就是展示教师全部的人格”“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用相应教育方式方法”“关爱、关注、关心学生思想动态”“作为医生要有责任心、爱心”等。医学本身要求同情心、同理心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会学生“关爱”,教师也应该懂得讲有“温度”的课程,因此文化因素是学科教学能力的保障因素。
2.6 发展因素
发展因素指教师在目前教学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者与他人的差距,采取行动以保证并提高现有教学能力的过程。发展因素包括教学反思(定位、反思、危机意识、经验累积与总结)、研究(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教学创新、不断思考、教学改革)、学习拓展(自学资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阅读、同行交流、观摩)。教师多在访谈中提及“医生、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是分阶段的”“提高研究能力,捕捉临床、教学问题”等。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因素,可能由于医学处于发展基础弱、发展更新速度快的时期,因此,临床教师根据临床实践情况,在现有能力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更新,以保证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青年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发展因素中体现颇为明显,因其教学能力处于从生长到发育再到成熟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个性化发展[5],因此,发展因素是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促进因素,是促进教学能力持续发展进步的关键。
学科教学能力构建的模型是多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动态性发展的体系,其中本体性、结构性是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实践性和发展性是学科教学能力的核心。学科教学能力模型包含分析学科特点,发展教学能力,综合提升学科教学能力的内涵,是知、信、行、意的综合体现。学科教学能力模型不仅能突出中医学大学科下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关联,还可以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乃至所有在职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因此该模型更加强调教学能力的整体观、个性化、阶段性等特点。
本研究以中医院校的青年教师为访谈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并构建中医学学科教学能力的理论模型,此研究范式可以协助开展医学教育,探索相关问题。然而研究受精力、人力等限制,受访对象限定在青年教师,需要扩大样本量,纳入具有不同教龄、不同资质的代表性教师,进一步精炼和补充中医学学科教学能力的理论框架及因素。其次,从本研究的方法上看,运用扎根理论建立的中医学学科教学能力理论模型还有待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和主成分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其稳定性。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此模型各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效应、发展规律,6个因素的评价与测量方法,不同资质教师在学科教学能力要素上的异同等。
猜你喜欢青年教师编码学科【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6-09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汉字汉语研究(2020年2期)2020-08-13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Genome and healthcare疯狂英语·新读写(2018年3期)2018-11-29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