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教育学课程教学探索

时间:2023-08-19 11:25:02 来源:网友投稿

黄莉莉

2011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到,高校把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列入学校发展整体计划,集中精力,精心组织,抓紧抓好[1]。随后,具体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板块凸显了教育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小学职前教师教育是所有师范教育专业必须上的核心课程之一,和其他教学专业课程构成了整个板块的基础,其一般原理和传递的教育观点与信念是很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具体化的依据,其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功能不断被填充、完善和更新,周而复始[2]。

在现实教学中,具有丰富教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学课程在传授的过程中却和自身理论互相矛盾。作为一门纯理论课,教育学课程围绕着基础概念和原理,以传统讲法为主,辅以少数案例和屈指可数的讨论组成的教学方式,容易使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显然,这样的传授方式和我国2001年就拉开序幕的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倡的理念和目标高度不相符。造成这种矛盾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统教学思维所致,课程理论囊括性特点和知识点繁多,若悉数传授,则教学课时不足;
另一方面是碍于教学技术的阻碍,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将相关的案例或材料呈现出来。

基于知识观和学习观的更新、慕课和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引进和推广、各学校对于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视和教学平台的搭建,教育学课程终于迎来了重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得以对课程进行探索性的改编与创生,在内容上和教学方式上实现本质性的突破。

拉尔夫·泰勒(Ralph W.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中,“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体验”体现了知识的组织和呈现的重要性[3]。传统的教育学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原理构成是不变的内容,由教育概念、教育发展史、教育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研究方法组成,每个部分通过梳理后相对独立地以时间顺序罗列下来,逻辑合理,条理清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数教师也是沿用这种顺序进行教学的。毋庸置疑,这种知识传授方法是最简洁有效的,但这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正如儿童观察玩具、大人观察世界一样,我们认识事物多数是从整体开始,然后再慢慢地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局部。事物内部之间的联系也是相互的,具有整体性,无法进行简单的割裂认识。如果学习医术,单纯地把生命体的每个部位或不同的系统都割裂开来认识,在校就只能培养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此为教育学课程基本原理内容更改与整合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在于,教科书等书籍中的知识向来都是已经被专家和学者掰开来揉碎后再整理出来的,再读这些书籍的人接触的内容是被分析后“精心加工”而成的内容,学生省略了思维锻炼过程换来了学习速度的提高。但是,教育应在某种程度上突破知识经济(目标和速度)的局限性,主动地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生成[4]。

几百年前,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随后被许多教育学专家和学者们重视并研究,且提出了他们的见解和结论。而后,每一门课程都由专门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们选择他们认为在该学科课程中最具有价值的内容,例如构成核心的要素和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然后以此为根据编制了教材,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被沿用了一代又一代。今天,当我们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知识观再重新审视斯宾塞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当初被筛选剩下来的这些内容的不足(非错误)之处:它们像是一个又一个已经完成的艺术品,具有被欣赏和学习的价值,但同时也限制了在材料的选择、工艺的加工和其他方面的可能性,还有从不同的错误当中所获得的学习和领悟的机会。

诚然,“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研究有意义,但“如何获取知识更有价值”也是教学过程中身为教育者要关心的问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过程与方法日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也在我国新一轮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要求里有所体现。教育学课程的学习者们未来多数会进入教育行业,成为一线教师,他们更应该认识并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重要性。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累积和学习能力,借助课程混合改革的庞大网络力量、资料和内容的编辑功能,完全可以获得“对事物整体进行综合认识和分析”的机会,获得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教育的各个方面)资料,通过不同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详细了解教育在时代背景中的发展变化。这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与分析、推理与分类的思维和能力,使他们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甚至还可以期待他们从新的角度整合与分类,后现代课程观的研究也从这方面论证了课程“生成性”的意义和可行性。

书籍内容的不同板块是以概念为中心,以概念群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例如,A的定义、A的意义和分类、A的研究理论、A在教育史中的发展和现状,接下来是B群、C群等。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将A、B、C等综合起来。以教材中教学模块为例,内容要素按照系统概念群排列,较难在彼此之间建立直观联系。而如果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改评—测验”来组织知识点学习的话,学生就要围绕每个任务,搜集信息,分析工作环节,参考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设计行动方案,通过小组论证与检验,修改和完善方案并提交。这样,随着每一次任务的完成,学生大致已经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了解实际工作情境,熟悉在网课上如何学习,在平台上如何交流讨论,怎样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解决一些简单的教育教学问题。

“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在整齐划一的标准面前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而是针对不同的个体,在广度上有选择,在深度上有适合其自身提升的平台,达到促进个体发展的效果,而这也是教育公平性的体现之一。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理念的传递与植入不外乎都是通过讲解概念并辅以案例说明,或许再加上少数学生的理解与分享。这种教学设计虽然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比起纯粹的理论讲解来说,只是让学生在脑海中的印象更加深了几分,暂时从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的程序中。如果没有环境和实践的参与,没有情绪情感体验、动作记忆等和理论知识产生相互的联系与融合,所学的内容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学生遗忘掉。

教育学课程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占有非常大的学科优势,它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密切而又广泛,提供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研究方向和主题。以“课程与教学”这一板块为例,它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两方面组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拆分为课程改革历史、课程改革现状、课程改革展望等系列主题,每个主题可以分不同层次。课程改革历史可以深度研习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时代等与教育的联系;
课程改革现状可以研习不同国家经过筛选后产生的课程变化、差异对比、特色与优缺点;
课程展望可以从目前的大环境趋势和科技进步出发,研讨未来教育变化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源挖掘的过程中,学生可借助线上资料发现感兴趣的学习主题。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不仅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可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提升学习自信心。

在教育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历史、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教育发展状况,使他们对不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了解。在“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块,可以融合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展示我国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对未来教师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应以教育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了解新课程改革动态,从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关联背景中,更新固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建立人与社会、自然一体的观念。“德育”和“班级管理”两大模块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育人工作联系密切,更能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学生德育目标结合,班主任在工作中应以职业道德为指导思想,在班级组建工作设计环节中融入集体观念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学课程本身拥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性却是其最大的特性[5]。看起来互为矛盾的特点,产生并决定了有效学习的困境之一——学习准备不足。理论来源于实践,超脱于古代哲学体系的现代教育学产生于多领域多学科的基础之上,涉及历史、政治、人文、医学、自然学科和经济等领域,又和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具有一定的广度,经验和见识也要有一定的累积,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的学习。而中国传统的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学习观念的更新滞后,使得中学毕业生在研习方面存在不足。值得欣喜的是,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强,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学校教育打破了语数英几乎垄断的状态,综合学科重新得到重视,教学模式也在朝培养学生能力方向转变,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初步的研究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教育学研学困境的突破。

有效学习的困境之二在于理论与实践无法彼此衔接。正如学习一门语言的最佳方式是亲身置于使用该语言的地区和人群中,学习交流并了解相关文化,教育学的高效学习需要结合一线教育工作经验进行。很多学校尽管有教育见习、教育实训和教育实习,但几乎都与课程处于脱离状态。对此,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借鉴国外一些社区大学的工学结合模式,将课程与实践拆分后重新融合。先学习基础原理,初步了解相关观念、原理和理论;
接着是教育见习,获取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信息,观察课堂教学、活动展开和班级管理等事项;
带着自身求学经历和见习所得,甚至教育问题进行模块学习,展开研讨和教育实训;
课程结束时提出关心的教育问题,形成毕业论文论题,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实习。这种方式将为专业培养设计带来较大的调整和改动,操作也相对繁杂。二是在不改动课程传授设置的前提下,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建立教育学“工作坊”。“工作坊”与教育实习基地合作,坊中可以由合作学校或专业教师提出研究小课题,也可以由感兴趣的学生提出可行的研究小课题,然后发布到专业群中,不局限年级和班级,学生自行组队,在一定的时限内展开行动研究,形成成果。这种方法则需要教师、专业人员、学校的配合与支持,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和研究能力,提供一个让具备条件的学生向“优秀”甚至“优异”前进的机会和平台。

猜你喜欢教育学改革课程——评《批判教育学的当代困境与可能》">一部系统研究批判教育学的力作
——评《批判教育学的当代困境与可能》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5期)2022-12-16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改革之路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13期)2017-12-21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改革备忘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9期)2017-05-04

推荐访问:教育学 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