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爽 曲彦亮
摘要: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防治是现代环境工程关注的重点内容,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我国的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防治技术实现了非常大的进展,然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推进。基于此,文章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问题;对策
1水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监测标准与技术方法不统一
我国卫生部门、自然资源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在水环境方面职责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对水质监测的项目选取存在差异,数据整合性差,还没有形成面向国家生态监管的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和评价方法。我国饮用水环境质量监测以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依据,同时规定采用地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卫生要求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监测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为依据。多个标准多种要求和规定并存,增加了监测的难度和工作量。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方面,目前各省级监测机构认证的涉及水和废水的监测项目有198个,而监测分析方法多达498个,一个项目多个方法,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在水质评价方面,单因子评价法是规定的断面水质判定方式。单因子评价法以3类地表水标准值作为水体是否超标的判定值,对于不同类别水质其标准值相同,但未考虑项目因子之间的互相关联性,水质各因子间缺乏权重的考量,没有考虑水体的地理环境、地质本底特征,也忽略了水体功能和水质合理利用、分级利用;特别是在评价水质整体污染情况时,没有結合水体污染的特点考虑流速、通量、扩散规律等因素,单纯以点位或断面达标数的比例来判断水质优良,并不能真实准确反映河湖整体的污染程度和分布规律。
1.2 新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低下
“十三五”以来,我国水环境监测在技术方法和设备研制等方面均取得很多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水质监测的相关标准修订相对滞后,导致很多技术先进成熟的方法未能形成国标而难以推广应用。如2002年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未包含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金属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项目,难以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而目前有机污染物、金属有机物的监测方法已经成熟,亟待对标准进行修订优化。此外,以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为例,由于监测分析方法开发和标准的制约,水质自动站监测参数只有常规的五参数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有限的项目,对照现行标准,监测项目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无法取代手工监测。另外,近年来在卫星遥感监测、光谱法水质监测、传感器微站监测、便携式快速监测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多技术突破,但在技术应用推广方面却存在“瓶颈”。
1.3 监测数据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多年来,由国控监测网、省(区)市地方监测网以及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开展的水环境监测工作收获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各级各部门虽然陆续开发建设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平台和监测预警系统。但在数据综合利用和数据资源信息化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水质污染预警、溯源、流域综合评价等方面存在技术短板,难以直观反映出污染源信息,大量水质监测业务成果局限在事后评价,监测预警体系多用于科研和辅助业务工作,无法为后续的监察执法和防治措施提供精细化管理支撑。例如,在有效应对水环境污染事件方面,如何充分利用常规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并与应急监测手段紧密结合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大数据的综合利用和提高各级政府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是监测数据信息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向。
2 提升水环境监测与水污染防治水平的启示和建议
2.1 优化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管理体制
针对水管理各部门重复建设、重复监测、资源共享不够等问题,要加强监测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强顶层设计,理顺各部门之间的职责目标任务,建立沟通配合协作共享渠道,统筹做好国家、流域、区域各层面的监测任务;针对不同部门监测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应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体系,统一标准、统一方法,消除技术壁垒;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监测断面、点位设置,组建统一高效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推进数据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促进业务工作和监测技术的无缝衔接,努力实现区域断面监测向流域整体监测的转变,构建架构统一、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的水环境监测体系,推动监测网络由“规模化”向“高质量”发展。
2.2 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监测技术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是推动传统水环境监测向生态水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开发先进高效的仪器设备,提高分析技术水平和效率;引进卫星遥感、微型传感器、智能实验室等新一代感知技术及AI、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监测技术有机结合,推动多因素、多领域、多技术、多方法的融合;统筹加强卫星遥感监测和地面观测网络相结合,实现天地一体化协同的全天时、高精度、自主化监测;开展水环境监测质量标准、分析技术方法标准等实施效果的全面评估,加快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把先进可靠高效的技术方法纳入标准范畴,加快技术革新;结合我国水质监测现状创新管理理念,优化评价技术方法并促进管理模式的科学化。
2.3 加强监测数据的信息化运用
利用区块链、机器学习、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升级水环境质量预测预警、污染物精准溯源及综合应用等模型或系统,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监控数据信息关联分析和综合研判,实现监测、评估、监督、预警一体推进。运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可视化等技术,丰富创新数据可视化展示模式,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人性化、更加友好的监测信息产品。加快预警预报及污染精准溯源的研发进程,完善提升国家及地方水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应用,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推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服务市场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非常少,因此,水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当前水源短缺、水质污染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强水环境监测是水资源项目中人们关注的重点性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加大在这一监测工作方面的技术投入,提升监测水平,保障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樊涛.水处理中环境监测技术及污染防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8):72-73.
[2]李丽,李婷婷,张丽.对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问题的相关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58-59.
[3]陈雪芹.水环境监测及水污染防治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3(14):13.
猜你喜欢水环境监测问题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西部交通科技(2021年9期)2021-01-11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5期)2017-01-03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科技视界(2016年11期)2016-05-23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学习监测手环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10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