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
(陕西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1)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被誉为“红色文化轻骑兵”,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服务和满足广大农牧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于1957年筹建的基层小型文化服务组织。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乌兰牧骑已经成立七十多支队伍,人员由最初的每支队伍十多人增至四十多人。小到旗镇,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乌兰牧骑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神在全国艺术文化领域成为重要的思想引领。文化的交往和交融,是乌兰牧骑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乌兰牧骑对文化兼容并包,在创作内容和服务形式等方面一直积极致力于改革和创新;
在始终坚持主动辨别和吸收不同文化形态的基础上,不断促进自身文化服务层次的拓展和提升,从而逐步发展成为能够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一专多能的专业文化服务组织。
从理论角度和实践角度,在表现、特点、价值等三个方面分析乌兰牧骑的文化交融现象,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既有助于为乌兰牧骑在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机遇和可能,也能够为文化的交往和交融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一)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
在内蒙古广袤的大草原上生活着除珞巴族以外的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锡伯族、土家族、东乡族、苗族等五十五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形态和特色,共同影响着乌兰牧骑的发展。民族交错杂居的特点,是乌兰牧骑文化宣传工作无法回避的现实情况。
乌兰牧骑最初以蒙古族语言和艺术表演形式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区群众开展文化宣传。内蒙古部分地区位于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界处,中原汉文化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碰撞成为乌兰牧骑汲取表演内容的重要条件。随着演出范围的扩大和演出数量的增加,乌兰牧骑逐步采用“集体巡回,点上开花”的办法,选择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些蒙古族和汉族杂居地区作为巡回点,每年多次开展巡回演出。乌兰牧骑注意从各地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风搅雪”的方式,即乌兰牧骑队员必须在主持和演唱方面同时使用蒙古语和汉语,“双语兼能”成为乌兰牧骑队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正因如此,乌兰牧骑的演出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欢迎,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了能够让广大农牧区群众及时了解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英雄事迹,了解国家建设的大事小情,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了解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乌兰牧骑将红色文化的内容编写成汉语歌词,配以蒙古族民歌的曲调,创作了很多讴歌社会主义的文化作品,例如《公社的牧场》(蒙古族民歌,木德编词)、《劳动模范娜布其玛》(蒙古族民歌,额尔登格词)、《草原上建起了钢铁城》(蒙古族民歌,唐叶封词)、《祖国颂》(图力古尔曲)等,这些都是乌兰牧骑成立之初文化交融的生动表现。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乌兰牧骑相继成立,原有以蒙古族文化表演形式为主的乌兰牧骑同其他民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乌兰牧骑的交流更加密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成为乌兰牧骑文化作品内容的重要来源。具有多民族特色的、通过多民族艺术形式表演的、一专多能的乌兰牧骑队伍在发展中逐渐壮大。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具有辽阔的草原情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别具一格的特色,例如音乐方面的长调、短调、好来宝、马头琴、蒙古筝、呼麦、口弦琴等;
民俗方面包括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民俗生活、手工技能等;
风俗方面包括婚嫁习俗、丧葬习俗等。这些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共同丰富和滋养着乌兰牧骑的发展。
鄂温克族乌兰牧骑的演职人员以本民族成员为主,兼有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等其他民族的演职人员,他们共同创作的文化作品体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深受各地群众喜爱的“交响好来宝”,是结合蒙古族的传统曲艺、达斡尔族的乌春、鄂温克族的宁恩阿坎、鄂伦春族的尼莫罕等多种曲艺形式创作的。经过几代乌兰牧骑队员共同努力创作的节目《钢托拉嘎》《鄂尔多斯婚礼》《鄂温克婚礼》,融合了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祭敖包、祭天、祭火、祭祖等传统习俗[1]。
乌兰牧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乌兰牧骑将多民族文化同蒙古族文化相交融,不仅丰富了乌兰牧骑表演的艺术题材,而且创新了艺术表演形式。
(二)不同地区的文化融合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方,地域面积广阔,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这些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既为乌兰牧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两下锅”成为乌兰牧骑队员普遍具备的又一项基本功,即能够同时表演两个剧种,例如把晋剧和二人台、评剧和二人转等安排在一起进行演出,以适应不同观众的观赏需求。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纷纷成立乌兰牧骑,不断尝试更多更好的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方式。
成立时间稍晚的托克托县乌兰牧骑初期的表演以歌舞为主、戏剧为辅,队员逐渐发现当地群众的反响不热烈,而是普遍对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的二人台表演情有独钟。托克托县乌兰牧骑随即开始大胆革新,将乌兰牧骑的传统表现方式同托克托县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演员结构方面,培养乌兰牧骑队员和聘请当地二人台演员双管齐下,提高了队伍整体的二人台表演水平;
演出内容方面,乌兰牧骑在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君子津”故事为蓝本,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舞台剧目《君子津》,演出期间场场爆满,当地群众反响热烈、交口称赞。乌兰牧骑《君子津》的成功演出,展现了托克托县乌兰牧骑在当地的文化交融和创新的道路。
准格尔旗乌兰牧骑以当地非常具有特色的漫瀚调音乐和语言为基础进行深度创作,打造的漫瀚调歌舞乐《漫瀚情歌》在情节发展中穿插使用准格尔传说故事、“二月二”灯游会、骡驮轿婚俗、查玛舞、顶碗舞等当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漫瀚调音乐剧《海红酸海红甜》和《牵魂线》借助音乐剧的美学理念和叙事方式,结合漫瀚调艺术资源和准格尔旗生活素材,演绎本土故事[2],受到当地农牧民的广泛欢迎。
像托克托县乌兰牧骑和准格尔旗乌兰牧骑这样的乌兰牧骑队伍越来越多。这些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为广大农牧区群众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在继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努力吸收借鉴、利用各地文化资源,突破固有模式框架,进行文化融合再创新,推出一个个深受各地区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为乌兰牧骑打造了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的名片。
(三)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的交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呈现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给乌兰牧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工作成本提升的情况,包括交通费用的增加、演出队伍的生活保障、演出服装道具设备升级换代等。针对这些情况,乌兰牧骑逐步探索改变演出模式,例如在经济发达地区承接一些企业大型晚会、宴会节目表演,或者利用乌兰牧骑队伍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这一平台优势招商引资,获得一些有能力并且致力于文化保护的企业或者组织对乌兰牧骑的支持。
有人认为乌兰牧骑这些做法违背了成立的初衷,市场文化的引入容易使一些成员或者组织过于重视经济收入而忽略对边远地区农牧民的服务。既保证乌兰牧骑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不变质,又能够为自身发展减轻负担,乌兰牧骑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为此,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①,要求各盟、市、旗、县认真执行关于乌兰牧骑经费的相关规定,切实保障乌兰牧骑事业顺利发展。引入市场机制、紧跟时代潮流,本质是让乌兰牧骑做好公益文化服务,做好公益文化服务是为了保证乌兰牧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导向,二者相辅相成。乌兰牧骑只有正确处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关系,才能保证在新时期顺利地改革和发展,这也为其他文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除了以上诸方面的表现之外,乌兰牧骑积极走出国门,将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展示给全世界,促进了中华文化同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例如达拉特旗乌兰牧骑赴孟加拉国访问演出、鄂尔多斯乌兰牧骑赴日本演出、多支乌兰牧骑在亚洲巡回演出等。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各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社会主义导向性
乌兰牧骑的文化交融现象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导向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乌兰牧骑不同于其他的文化群体或者文化组织,它始终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正能量。因此,无论是表演内容还是演出形式,抑或进行何种形式的文化融合,乌兰牧骑打造的都是赞颂主旋律、歌颂社会主义的艺术精品,这是乌兰牧骑的社会主义导向性决定的。
第二,乌兰牧骑文化宣传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文化工作的公益价值远远大于商业价值。基于此,乌兰牧骑的文化交融必然需要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这是乌兰牧骑对自身服务宗旨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的导向性为乌兰牧骑的文化交流融合指明了方向,保证了乌兰牧骑的性质不变,保证了乌兰牧骑始终坚定前进、历久弥新。
(二)主动性
乌兰牧骑在文化交融过程中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积极协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使这些文化实现交流融合。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乌兰牧骑主动探索改革,调整文化公益服务原则同自身发展现实的关系,不仅保证了乌兰牧骑队员的现实利益,而且推动了乌兰牧骑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文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的现实条件下,乌兰牧骑主动同其他民族文化、其他地区文化展开沟通和交流,主动寻求变革方式,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不断丰富,向前发展,使乌兰牧骑永葆生机、经久不衰,这是乌兰牧骑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具有主动性的生动体现。
(三)双向性
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需要从另一种文化中获得新的文化元素,以不断适应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获取新的文化元素,应当在两种文化彼此共同发力、有效交流融合的条件下实现。正如人类学博士周大鸣认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共存于一个地理单元,其结果至少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强势文化压倒弱势文化而占据绝对优势;
二是两种文化旗鼓相当,既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并存发展”[3]的那样,乌兰牧骑在发展中接受和吸纳各种异质文化,使各种异质文化相互影响、交流融合,是一种双向的演进过程。
(四)时代性
乌兰牧骑的文化交融现象,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内,受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是携带时代特征的文化产物。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的碰撞交融,产生的艺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具有当时的时代印记,在传统文化向现代艺术变迁的过程中既是必然的,也是难以阻挡的力量。这种时代性的特征客观上要求乌兰牧骑今后在文化融合这条道路上关注时代所需,创作更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够被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文化产品。
(一)多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乌兰牧骑成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单一,蒙古族长调、鄂伦春族的口弦琴等优秀的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境地。这种情况在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和一些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乌兰牧骑成立之后,依托蒙古族传统文化创作了许多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文艺表演节目,深受广大农牧区群众的喜爱。内蒙古各地区陆续成立依托其他民族的乌兰牧骑,它们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尝试将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创造体现多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乌兰牧骑艺术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乌兰牧骑深入各个民族,接触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较多的人,学习各民族的优秀艺术表演形式以及民俗和民族服饰等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努力探索融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的方法并且积极应用和展现在自身的表演中。很多乌兰牧骑的表演都坚持融合各民族的特色内容,结合现代科技,淋漓尽致地展现各具特色的文化,例如穿着民族传统服饰表演民族舞蹈或者戏剧,使用民族传统唱腔或者语言演唱民族歌曲,使用民族传统器乐,演奏民族特色的小调等等,让观众感受到乌兰牧骑的表演不是单一的形式和内容,而是耳目一新、丰富多彩,观众可以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乌兰牧骑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多民族文化的共同滋养,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为乌兰牧骑的艺术表演增添了更加绚丽夺目的色彩。
除此之外,乌兰牧骑还深入各民族挖掘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收集整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用文字形式传承民族文化。乌兰牧骑专门成立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工作小组,积极向相关部门或者组织寻求帮助,建立专门的民族文化小型博物馆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乌兰牧骑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而关注蒙古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关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和交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学习研究民族文化的热潮。依托乌兰牧骑文化交融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多民族的文化传承迎来新的契机并且承载传承多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随着乌兰牧骑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将更具蓬勃生机,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更为完善,文化大区的建设也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二)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繁荣的有力保证
乌兰牧骑成立最初是小型的文化工作宣传队,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文化公益服务道路,即开展公益文化服务工作时,深入广大人民的生活实践,注重开发更多民族或者地域的文化,更多地了解当地和其他被服务地区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真实需要,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防止“留一手”节目演遍所有地区而没有新颖的形式和特色的内容。有些边远落后地区的人民如果有文化需要,乌兰牧骑就把节目直接送到群众的家门口,送到群众身边,乌兰牧骑队员与当地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接受文化服务的人民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乌兰牧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文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乌兰牧骑不仅为人民群众带来欢声笑语,而且肩负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使命。乌兰牧骑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同其他民族成员相处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宣讲和普及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让很多百姓主动规避民族文化中的禁忌,减少不同习俗导致的误解。乌兰牧骑也在参加农牧民劳作过程中交流传播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带到边远地区,将国家的政策落实到农牧民身上。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充分体现了乌兰牧骑对各民族的尊重。乌兰牧骑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多支乌兰牧骑的成立更加强化了各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民族国家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色,各民族文化只有和谐相处、竞相盛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繁荣昌盛。乌兰牧骑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批判继承、合理创新、深度融合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文艺表演形式,从而保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和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为内蒙古文化大区的建设、强化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相互包容、欣赏、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提高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工作的一面旗帜,在内蒙古文化大区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乌兰牧骑文化融合带动各类文化产业项目及相关文化产业单位迅速崛起,紧紧跟随乌兰牧骑的发展脚步,深入挖掘文化产业价值,发挥文化融合的优势,从多渠道寻求文化产业中更具价值和特色的内容。这就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获得多方面的推动力,既共同促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也相应带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交流互通:乌兰牧骑演出营造的民族文化氛围让越来越多的人心驰神往,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也由此蓬勃发展起来;
乌兰牧骑立足于多民族文化交融,挖掘民族特色内容,带动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例如民族头饰、服饰、配饰、器乐、玩具、雕塑、剪纸、生活用品等,随着乌兰牧骑演出过程得以推广,在全国很多地区成为畅销商品。乌兰牧骑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渠道,既为民族文化“走出去”作出了贡献,又相应带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在文化生产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乌兰牧骑没有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迷失自我。在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的碰撞交融中,乌兰牧骑更加笃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树立全局意识,保证能力不退化,立足于对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把握,积极汲取文化交融带来的新鲜养分,不断丰富,不断向前发展。
乌兰牧骑的文化交融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化的转变,为乌兰牧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公共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必要条件。乌兰牧骑的文化交融是提升、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必将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注释]
①《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见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十四号,网址为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9/10/15/012789661.shtml.
猜你喜欢乌兰牧骑交融民族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真美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20年12期)2020-12-23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乌兰牧骑进校园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玛奈乌兰牧骑草原歌声(2018年1期)2018-05-07光荣的乌兰牧骑草原歌声(2018年4期)2018-04-04多元民族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