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华辉 黄碧波
(鹤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鹤山,529700)
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临床发病率较高,同时大部分患者均伴有程度不一的失眠,且容易复发,所以针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把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同时纳入考虑范围[1]。据相关文献报道,睡眠障碍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均存在的一种症状,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抑郁症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者占90%左右[2-3]。如今,临床在诊断抑郁症时,一个主要参考标准便是睡眠障碍。目前,临床与学术界最为关注是如何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一个人若是患有睡眠障碍,通常其情绪会发生极大的改变,严重者出现暴力的概率较高。除此之外,睡眠障碍也极易导致抑郁症患者做出自杀的行为,而睡眠障碍会严重影响抑郁症患者的预后和病程时间。通常情况下,睡眠障碍需要采取药物治疗,为了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时,需要同时运用药物和心理治疗2种方式。抑郁症患者之所以出现睡眠障碍,主要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内心情感无法疏导,进而加重焦虑感,最终导致睡眠障碍。患上抑郁症后,患者很多情绪无法释放,需要借助部分药物来改善其精神状态。临床上,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一些患者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疾病复发率较高。奥氮平作为一种5-羟色胺拮抗剂类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在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治疗中效果较好[4]。本研究选取6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
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40.38±7.68)岁;
病程3.5~6.0年,平均病程(4.75±1.06)年。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
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8.86±8.37)岁;
病程3.0~6.0年,平均病程(5.05±0.63)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53分的患者;
3)具有睡眠障碍的患者;
4)病历资料齐全的患者;
5)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存在相关药物禁忌证的患者;
2)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
3)自杀倾向明显的患者;
4)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1次/d,10~20 mg/次,早晨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中艾司西酞普兰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口服奥氮平片,1次/d,5~15 mg/次,晚上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5]。
1.5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日间功能障碍、安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等7项内容,每项得分为0~3分,总分0~21分,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2)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其由2项数据相加得到,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次数和低通气次数,所用仪器为多导睡眠仪。3)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借助多导睡眠仪器对患者的睡眠结构展开检测,主要涉及觉醒指数(Arousal Index,AI)、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实际睡眠时间(Actual Sleep Time,AST)、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非快速眼球运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时间中S1、S2、S3、S4时间、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时间。4)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MAD)评分减少率超过50%则视为显效,HMAD评分减少率在20%~50%则视为有效,HMAD评分减少率低于20%则视为无效,而痊愈即患者HAMD评分≤7分。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与AHI值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与AHI值均降低,观察组PSQI评分与AHI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及AHI值比较
2.2 2组患者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TST、AST、SE、SL、S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S1、AI比对照组更短,S3、S4、REM比对照组更长,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近年来,抑郁症患病率急剧增加。由于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改变,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抑郁症患者意外事件以及自杀发生率显著增加[6-7]。目前,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治疗的首选方式。针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疗效。一般来说,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都不正常,表现为REM密度加大,S3、S4时间减少等;
研究指出对于内源性抑郁症而言,REM潜伏期缩短是一种典型的特征性改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HT/NE)表现不正常,进而减少神经递质,增加了胆碱能传递[8-9]。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是抑郁症失眠者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物,针对中度以上抑郁症的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是首要选择,能够很好地抑制5-HT转运体,且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再摄取,也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10-11]。与此同时,艾司西酞普兰可以同时代谢多种肝药酶,加之各个受体(肾上腺素能、组胺、胆碱能和D1-5)的蛋白结合能力和亲和力较低。艾司西酞普兰借助较高的药物代谢率以及对组胺受体、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低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患者服药后很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如呼吸道感染、阳痿、便秘、恶心等,以至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降低,单独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12]。
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才出现的时间不长,其能够在中脑边缘系统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将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通路给断开,对回收多巴胺进行抑制,增强多巴胺作用,充分发挥抗焦虑及抗抑郁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障碍、记忆力、观察力等一系列认知功能[13]。与此同时,奥氮平在增强中枢NE和5-HT活性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并促使去甲状腺素的释放,有效阻止多巴胺的回收;
不仅如此,该药还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同艾司西酞普兰相配合,疗效明显[14]。诸多临床实践均证实,不论是片段式的睡眠还是睡眠时呼吸暂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在夜间休息,损害其认知功能,一旦抑郁症患者出现呼吸暂停症状,则会严重损坏其大脑功能[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的AHI水平大大降低,同时观察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SQI评分比对照组低,由此表明,联合用药可以获得显著疗效。本研究对2组睡眠结构进行监测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REM和S4深睡眠时间更长,睡眠连续性指标AI和S1浅睡眠指数均未有较高的得分,由此可见,若要改善患者的异常睡眠结构就需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
综上所述,针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施以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联合治疗,能够使睡眠结构得到优化,显著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艾司西奥氮普兰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9期)2022-04-19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9年6期)2019-08-13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5期)2016-01-14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4期)2016-01-14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3期)2016-01-14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30期)2015-03-01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22期)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