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怡 韩 燕
跨境电商作为国家积极推动的新型贸易方式,已成为培育外贸竞争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截至2022 年1 月,我国已批准建立6 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总数达132 个。
2021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约1.9 万亿元,比2020 年增长18.6%,占进出口总额的4.9%[1], 成绩斐然。
跨境电商产业的飞速发展, 带来新型跨境电商岗位群对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激增, 也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国务院于2019 年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拉开了1+X 证书试点工作的序幕。
1+X 证书的宗旨是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之上, 积极考取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以期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增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各高职院校也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起点,提升办学水平。
本文结合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市场现状及高职院校1+X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vtcome based edvcation,OBE)理念,探索1+X 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期提供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跨境电商的爆发式发展对相关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对跨境电商人才素质提出全新要求。现有研究认为,全国每年涉及跨境电商岗位的需求量约200 万,有80%的企业反映“招不到人”[2],足见岗位缺口巨大。
2020 年9 月,全球(郑州)跨境电商研究院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技能等级划分与评定》将跨境电商人才分为初级岗位、中级岗位、高级岗位三种级别。
本课题组于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4 月借助海熹跨境人才网对跨境电商企业招聘的岗位需求、用人情况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 份,回收有效问卷46 份。问卷的内容涉及高职毕业生从事跨境电商的岗位情况, 其所应具备的知识构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企业对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的看法和建议。整理问卷数据显示:89.13%的企业主要的需求岗位为初级岗,例如运营管理、营销推广、视觉设计等岗位群。
76%的企业倾向于复合型人才,除专业背景外,对英语能力也提出要求。
91%的企业表示在初筛简历时,看中的是应聘者的实操能力,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者技能比赛的获奖情况。
因此, 在跨境电商产业增长以及新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即使是初级的跨境电商岗位,对人才也提出了综合性强、跨学科和复合型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认准行业发展动态,理清岗位要求,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人才培养准确对接岗位需求的目的。
1+X 证书制度,即1 学历证书+X 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重要改革举措,对改革人才培养的评估方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增加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走访兄弟院校, 对跨境电商相关授课院系负责人及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并结合本校1+X 证书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情况及校企合作情况, 总结当前高职院校1+X 证书制度下跨境电商人才校企共育普遍存在如下共性问题。一是课程体系相对不成熟,教师整体实践经验不足。
跨境电商专业自2019 年李克强总理相关讲话之后才正式编入高职专业目录, 缺乏顶层的课程体系设置和相关的人才培养设计,多数相关教师欠缺实战运营经验。二是优质教材较少,实训环节与生产实际存在脱节。现实中跨境电商是一条涉及产品运营、网络营销与推广、物流管理、国际结算,甚至跨境通关操作的全链条“生产线”, 但现有教材只提供了互相割裂的模块化实训,无法满足交易风险研判、结算方式评估等课程需要。
三是学生考证功利心大,重学习,轻实战。
当前1+X 证书采用任务式的模块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以模块化方式针对性备考,脱离了实际跨境电商业务流程,与1+X 证书制度实现学生多元化能力提升的初衷相违背。
为解决1+X 证书制度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可以参考国外职业教育领域的OBE 理念。
它与我国1+X 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OBE 理念在20 世纪80 年代由美国学者斯派帝[3]提出,其核心理念在于,教育者在设计教学结构前,需要先清楚地认识学生在结束学业时需要获得的学习成果, 然后根据预设的学习成果反向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将OBE 理念具体到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则预期的学习成果体现为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期望, 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的过程要有企业的参与, 在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协同育训的模式下, 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和终点。
1+X 证书制度同样也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融入学历教育体系, 由行业企业来担任证书的培训者、组织者和评价者,是校企协同共育的另一表现形式。本研究以OBE 理念作为理论基石,探索1+X 证书制度下校企共育的呈现方式。
在OBE 理念的指导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架应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具体而言,应密切对接行业企业, 以人才需求方——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培育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岗位能力为中心。为此,本研究构建了校企共育模式下的“岗为核心,学-训-赛-证-战”相互促进的“五翼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
其中“岗”指的是适应岗位需求的岗位能力;
“学”指的是课程学习;
“训”指的是综合实训;
“赛”指的是职业技能比赛;
“证”指的是职业技能证书;
“战”指的是企业实战。“五翼”是以“学-训-赛-证-战”为校企育训综合培养体系的5 个育训通道,“一体”是将适应岗位需求的岗位能力作为校企育训综合培养体系的主体。“学-训-赛-证-战”最终都服务于“岗”的需求,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提升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力。
五翼一体图
1.岗:开展需求市场调查,准确定位学生目标岗位能力
无论是OBE 理念所强调的学习效果目标,还是1+X 证书制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初衷, 其落脚点都是学生面向职场、面对就业的岗位能力。
高职院校应提高市场意识,主动了解人才需求市场。在思考应当将什么样的学生岗位能力列入人才培养目标之前,首先需要倾听人才需求市场的声音。比如通过走访跨境电商行业企业、 发布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需求分析调研, 确定最终学成后的人才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技能。
尤其应根据跨境电商岗位群不同的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素养,归纳制定相应的岗位能力,从而落实培养规格。
2.学:重构课程体系,注重“双师”培养
(1)重构课程体系,建立跨境电商课程群
跨境电商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面宽广, 涵盖产品运营、网络营销与推广、物流管理、国际结算甚至跨境通关操作等,基于这个培养需求,可根据对应的岗位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应按跨境电商不同岗位对应的不同学科, 提前布局对应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 并将1+X 证书的具体职业技能要求拆分并融入课程群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
课程时间安排上,基于大部分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集中于一、二年级,故1+X 跨境电商课程可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 学生有了前两年关于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相关课程的知识积淀,便于在后续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课程内容设置上, 应以项目任务取代原来的章节设置, 以一个项目任务串联多个知识要点和技能要点,开发基于岗位能力的教学项目,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学科交叉式地思考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2)校企合作授课,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团队
为了贯彻OBE 教育理念,院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体,学校应制作一系列教师培养方案对双师型教师进行有效地跟踪培养、记录分析、诊断评价,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是否持有“双证”。
对于双师型教师中的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比如新进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应分类培养、分类考核。
围绕各类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侧重培养的技术技能,以校企合作为依托,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双师型教师在职培训、 下企业顶岗实践, 强化教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实操能力。此外,院校应该积极邀请跨境电商企业业务骨干、技术能手、 管理精英等不同专业技术领域的能工巧匠参与到合作授课中来, 并且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伊始就参与其中,包括课程模块的设计、课程标准的编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
同时鼓励企业兼职教师将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制度、 业务流程和考核指标等企业规范适当引入课堂中, 与课程的项目任务相结合, 引导学生提前熟悉职场岗位要求。
3.训:围绕真实工作任务,开发综合实训软件及配套教材
由于学校教学的局限性,如今大部分跨境电商的实训环节仍拘泥于传统模块化教学模式, 与真实工作场景差距较大。
为此应联合产教融合型跨境电商企业或跨境电商信息技术类企业,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仿真工作任务综合实训软件,以工作任务为链条展开, 并在工作任务中适当嵌入思政要素,同时鉴于跨境电商复合性、内容综合性的特点提前设置多个实际业务中常见的问题点、障碍点,让学生带着未知的心态进入实训,提高学生处理问题时多角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真正做到“综合实训”。
4.赛:融入企业标准,加大企业办赛参与度
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均应本着按实际岗位要求和岗位能力策划比赛项目的原则, 以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作为比赛考核的工作任务, 考查学生是否能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效结合。
为实现技能竞赛契合跨境电商岗位需求和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理念,在赛前竞赛规程制定和竞赛题目编写、赛中技术顾问和专家裁判的工作以及赛后的评价总结等环节,应有企业的全程参与和指导,及时将跨境电商产业的新工艺、新技能、新要求带到比赛中,从而衍射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此外,跨境企业亦可从校企联合办赛中受益, 通过竞赛不仅可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 还能借此了解当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情况和人才特点, 提前做好人才招聘的部署。对于竞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赛后企业可与选手签订实习协议或就业协议,提前将人才“预订”。
同时也可选派企业内部优秀员工参与竞赛, 同台竞技, 形成技能提升的良性循环。
5.证:岗证联动,打通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
从教学角度, 针对学生考证功利心大, 重学习,轻实战的现状,学校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1+X证书蕴含的思政元素,包括国家实施1+X 证书制度的目的和初衷等, 让学生认可掌握跨境电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才是最终目的。
在证书的培训中引入跨境电商迭代演变历程和最新产业动态,并以思政要素贯穿培训和评价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契约精神、创新意识和流量思维,领悟技术技能的精髓和攻坚克难的精神。
从证书角度, 为确保各类职业证书真实体现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 证书的培训评价机构不仅应熟悉该行业职业技术领域内的相关职业标准和技能标准,还应能够开发和更新相关标准,构建和更新相关的评价体系和培训体系, 与学校保持同步更新,打通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实现产教融合的长远发展。
6.战:积极拓展实习实践渠道,对接岗位就业
(1)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提升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政府应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由行业协会扮演沟通桥梁, 联合区域内高职院校与跨境电商相关的企业、 产业园区等, 共建实训基地。进入实训基地的学生,可采用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学生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又是企业员工,采用弹性学分制,实训业务与课程成绩挂钩。全程按照公司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管理, 由一名责任导师带领若干名学生共同负责一个业务项目,按项目团队计算提成并由责任导师按成员贡献度进行团队内部分配。
真实项目的引领更能激发学生动脑、动手的激情,以战促学,实现学生从校园走上跨境电商岗位的无缝衔接。
(2)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试水期,学校应加强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争取实习转就业。为保障合作企业资质, 应由政府和行业协会建立顶岗实习合作企业信息平台, 并对企业提供的学生顶岗实习方案进行审核。合作企业应按主营业务分类,并根据主营业务分类统筹建立顶岗实习基地, 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机会。
本着实习对接就业的原则,企业应细化顶岗实习的岗位需求,通过高质量的顶岗实习, 缩短学生未来就业时的岗前培训,促进实习转就业。
在跨境电商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培养具备综合实操能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有显著必要性。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在OBE 理念视角下,以1+X 证书制度为抓手,建立“岗为核心,学-训-赛-证-战”五位一体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有助于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具备高水平岗位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
注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数字贸易视阙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JAS21596)
猜你喜欢证书跨境校企WJCI 收录证书林产化学与工业(2022年3期)2022-07-07CSCD收录证书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2年1期)2022-03-09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收录证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0年1期)2020-02-06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