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活观以及当代价值研究

时间:2023-08-21 11: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张 彬

(合肥城市学院,安徽 合肥 238076)

有关于生活的内容在马克思的诸多著作之中多有提及,但却没有被重点关注。因为生活观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也没有其他哲学思想那般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从更为现实的角度而言,生活观才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虽然其并不具备如自由思想、人本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等那般很高的哲学价值,但其更加贴近于现实的人,更加能够满足并指导于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因为人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均是在围绕着人的需要而发生,而人的需要就是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马克思生活观之所以同样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是因为其很明确地指明了人类理想生活的方向,且系统性地阐述了人类迈向理想生活的方法,如社会层面的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个人层面的不懈的个人奋斗等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越发强烈,如何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幸福感要求已经成为当代整个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再次详细解读马克思生活观内容、本质以及特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而深入挖掘马克思生活观的当代价值更是将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内容

在内容层面,马克思生活观将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部分,物质生活先于精神生活而存在,精神生活基于物质生活而不断升华。同人的存在相类似,马克思认为人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类生活”,是一种与动物并无本质区别的,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为标准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的首要内容是肉体生存,其目的在于保证人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续。除此以外物质生活还包括生产生活,通过生产生活,人类可以将自然界中拥有的生活资料转化成更加能够满足人类生命活动的生活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地将自身本质进行对象化,同时有意识地创造出更加能够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生活基础[1]。

关于精神生活,马克思认为其既是人的生活的“上层建筑”,也是基础,因为人作为有意识的动物,其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在意识的作用之下去进行一些以满足其精神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如对于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空气、水等事物,人类既以其为生产资料来创造满足自身物质生活需求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将其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将其作为艺术、文学等创造的灵感源泉。精神生活具有历史性,任何精神创造都无法摆脱其固有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影响。另外精神生活还具有自由性,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受着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形态等的制约,但却无法否认它是自由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生活却又表现得并不自由,其往往被现实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结构异化着。此外精神生活还具有继承性,如其所具备的历史性特点那样,任何人的精神世界都不可能是绝对独立于历史而存在的,人在创造着历史,同时也在被历史所创造着。任何人生来都存在于一定的精神生活环境之中,人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在创造着精神环境,同时也在无时无刻地被其所在的精神环境所影响着。

(二)本质

关于生活的本质,西方哲学领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论调。唯心主义认为生活的本质是精神,如古希腊时期的巴门尼德认为生活的背后有一个静止的永恒的本质,这种本质是一种人类无法具体感知的事物,是一种唯有通过思维才能够把握的纯粹的单一的本原。而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如爱留根纳则将这种抽象“存在”归结为上帝和人的精神,认为人类的生活是受上帝和人的本身的精神而支配的。对于这一观点,黑格尔等近代西方哲学领域集大成者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生活的本质就是“绝对的精神”,人的所有生活都是受着“绝对精神”的支配而进行的。显然这种论点并未有道出生活本质的全部,诚然人作为一种区别于动物的,具备精神和意识的存在,其多数行为都是受着精神和意识所支配的。但人并未有完全脱离于动物的范畴,其仍要去进行本能性的,以满足自身生存为目标的活动,即便这种活动是在某种社会关系之中,也不能认为这种实践活动是完全受精神和意识所支配的。马克思的生活观在承继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之上又超越性地对生活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实践是生活的本质,人的一切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唯有通过实践,人类才可以获得其想要的生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而言,人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有目的地改造自然,创造符合自身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而在社会之中,人也同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创造可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生活条件。马克思认为的实践更具有全面性,既包括精神和意识所支配的社会实践,也包括基于人的类存在而进行的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标的社会实践。就物质生活角度而言,人的实践与动物的觅食性实践并无本质区别,都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为目标。而也正是这一看起来并不十分惹眼的理论却道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也厘清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2]。

(三)特征

1.实践性

实践性毫无疑问是生活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人任何与生活有关的活动都可以归结为实践活动,而也正是由于实践活动的存在才使得人逐渐与动物区分开来,将生物范畴的“活着”逐渐发展为社会性范畴的“生活”。实践推动了人类生活横向发展,使得人类不断突破既有的生存空间而更大范围地进行社会性交往活动,形成更加全面的生产活动。同时实践也推动了人类的纵向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形态得以不断的进化和发展。在实践的作用之下人类社会逐渐出现分化,出现社会分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虽然实践导致的社会分工产生了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但依然无法否认实践所导致的社会分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

2.辩证性

人类的生活具有高度的辩证性,首先,人类的生活既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存在于空间之中,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其次,生活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人的实践活动既为了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也为了满足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再次,生活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之中,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生活目标等等都在发生着变化,时间赋予了生活发展与改变的可能,而发展与改变必然就会产生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然而这并不能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的一脉相承,而这也证明了人的生活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同样具有高度的统一性[4]。最后,生活也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一点在马克思任何有关生活的论述中均未提及,但却深深地隐含于马克思生活观理论之中。由于人的意识的存在,使得人具备了不断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欲望与能力,而这也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动力。通常状况之下,人都是在现实的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之上去追求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而这也充分说明了生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同样也是辩证统一的。

(一)社会层面

1.强化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信仰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认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标志着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为个人理想与目标而奋斗,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而接受剥削式的劳动。对于当代的中国社会而言,唯有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穿透现实阻碍实现理想生活的价值归属才能确保我们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追逐马克思认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们也应当认识到共产主义也并非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从马克思生活观中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应当是一种不断批判与超越的动态型社会,生产关系可以不断地适应不断扩大的生产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以及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虽然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现实的重重困难仍然矛盾尖锐,但这不能够否认正大踏步地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而言,为了理想幸福生活,需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以每个人的奋斗凝聚成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朝着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持之以恒的前行。

2.增强和谐社会构建的信心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最为适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如果说共产主义是奋斗的目标的话,那么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向往的共产主义也自然是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而如何体现并适配中国特色,和谐思想便是其中最佳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虽然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然具备了很高的科技水平,但人类社会并没有完全摆脱于自然,仍然受着自然的约束,人类社会要想向着更高阶段迈进,重新达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至关重要[5]。另外从社会内部而言,法治建设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基础,构成了社会关系维系的道德底线。对于一个可以提供给公民幸福生活的社会而言,仅有道德底线是不够的,仍需要以“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思想来构成社会道德体系的上限,从而让人可以处在一种更加融洽、泰然以及平等的社会关系之中。社会的和谐非常有助于促进人的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让人的精神世界处于更加安逸和稳定的状态,使人可以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更加强烈的信心,在感到幸福与满足的同时保持更强的前进动力。

(二)个人层面

1.激励人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决心

马克思生活观一再强调共产主义是人类理想生活的最佳容器,同时也强调斗争的重要性,而这也是马克思生活观对于唯心主义生活观的超越性的最佳体现。所谓的斗争并不仅仅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更包括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奋斗。奋斗即是实践,是更具有积极意义,更能将理想幸福生活现实化的保证。对于当代中国年轻人而言,应当积极树立起奋斗价值观,坚信理想和激情是追梦的必要性因素,而梦想的实现必须依靠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此外奋斗意味着勇敢面对困难,需要当代的每一位年轻人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心,坚信共产主义,坚信奋斗是唯一通向共产主义和个人理想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更为关键的是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应当正确认识奋斗,认识奋斗所具有的艰苦性和漫长性,明确奋斗才是其生命价值和意义得以实现的最佳途径,没有奋斗,幸福生活将不复存在,人的价值也将无法实现[6]。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今天中国的发展成就依靠的并不是唯心主义所认为的精神和意识的推动,而是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堆砌而成的,因此对于当代的中国人而言,未来的幸福生活同样要靠自己的奋斗去争取。

2.鼓励人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认为理想生活的实现不仅在于奋斗,更在于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可以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并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理想生活的最终落脚点。生活方式更具有超越性,其不仅关注人的物质生活的有效供给,同时也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马克思的理想生活观一直致力于并持续关注劳动者的生活质量而不是生存质量,其一再强调劳动者应当根据个人的意愿而劳动,并且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在当代的中国,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已然由于异化劳动的摆脱而获得了很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决定的。为了更进一步赋予人民以更好的生活方式,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给予人民以更多的闲暇时间和休息时间。同时政府也在努力发展旅游、体育、文娱等产业,为人民提供更多可以满足并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而作为公民个人而言,也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倡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以不断追求自我发展的姿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面貌来面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可以成为未来祖国发展的中坚力量的一分子。

综上所述,马克思生活观实现了对于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生活观的超越,让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变得具有了切实的可行性。马克思在总结了生活的内容、本质以及特征的基础之上,提出生活的核心是实践,人需要依靠实践来满足其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马克思也指明了人类理想生活的方向——共产主义,认为唯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之中,人才能够真正意义地实现自由劳动,完全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创造自己的生活。对于当前我国社会而言,马克思生活观具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重新梳理马克思生活观内容有助于增强人民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信心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心,同时也可以让人民更加懂得个人奋斗以及形成良好个人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共产主义马克思理想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湘潮(上半月)(2022年7期)2022-12-06马克思像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1期)2021-11-222021款理想ONE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理想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21年2期)2021-03-08你是我的理想型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论马克思的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7-21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2期)2015-11-24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 当代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