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标 张 健
(1.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2. 苏州大学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前,伟大的祖国处于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作为富有朝气的中国青年,作为最具战斗力的新生力量,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者和开拓者,应深刻领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精神内核,主动把握时代馈赠的成才机遇,不忘初心牢记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根据《建议》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为基础全面提升,不仅是国家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也是当代青年的内驱动力和赋能方向。
1.1 扎实推进物质文明建设
“仓廪实然后知礼节”。物质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石。马克思曾说: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换,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一个国家不能提供物质基础保障人民的生存条件,必将影响国家的稳定。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富则国富,青年强则国强,新征程发展过程中,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将成为当代青年的重要使命。
1.2 坚定维护政治文明建设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新征程政治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产党党性并行共生且形成合力的过程,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是建设国家的关键。青年人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转化的作用。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活力和生命力,形成良好的政治文明建设,是当代青年神圣而重要的使命。
1.3 深度融通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且兼容并蓄的文化场域。人们在对物质财富获得满足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加强烈、更加活跃,精神支柱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内核,推动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当代青年承担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所赋予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坚持原则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及本质,而且需要有宽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1.4 广泛促进社会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民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享受健全优质的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需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置于重要位置,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祥和安宁、和睦团结,不仅涉及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还将涉及国家的治理结构和管理系统。作为未来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当代青年必将被赋予重要的使命。
1.5 自觉营造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是生态文明良好的国家,必然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保护渗透生产和生活,成为国家的行动指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需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余年,建党奋斗一百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更是一部所属年代的青年机遇变化史。变化孕育机遇,机遇在于行动,行动需要创新,创新促进发展,其已成为国家和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
2.1 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者
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是指保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不曾断裂、屡经冲击嬗变不脱底色、固本培元且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乐与他者交流的基本文化因素。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格局的具象表现,但历史和传统等因素导致国别间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形成各国的特色和国家文化基因。对于深入研究和提炼中国文化基因,不仅对于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梳理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文化意义,更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际话语权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政治意义。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两个百年交汇之际,评判当代青年价值取向关键标准即是否深入学习、贯彻、实践中国文化基因且坚定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2 社会变革创新的主力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实践的重要一环。自信、激情、勇于担责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青年是富有活力、具有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发挥自身特殊潜质,成为社会变革创新的主力军。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当代青年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2.3 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
中国的革命道路和建设实践表明,先进的思想不能脱离实践的土壤,实践的土壤离不开志存高远、怀揣理想激情的实践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国人齐心协力,从全局出发,立足于具体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伟大复兴的目标接近。面对国家新征程,在历史潮头,代表着生机、活力和未来的当代中国青年必将成为践行国家效能治理的重要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国家治理结构的优化、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不负历史和国家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成长成才需要丰沛且适合的环境和土壤,更为重要的是其内驱力的生成和锻造。中国现实情况离不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否则当代青年的努力将缺乏方向、失去内在动力。青年肩负着国家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他们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在某种程度成为连接中国现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3.1 建立正确三观,树立鲜明的政治导向
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选择。价值观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支撑着人的精神追求和发展动力[3]。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由对立、渗透到融合进而实现互为映照的最高境界[4]。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5]。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祖国发展的需要、民族振兴的需要、人民幸福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魂魄和精髓,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当代青年务必广泛学习、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沛养分,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人生态度。实践活动是人们正确思想认识形成的源泉、动力和目的,是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经之路。青年要充分认识实践的力量,深入生产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自觉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形成与时代和国家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身未来的祖国建设。青年拥有正确三观,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充实自身精神内涵建设,心系民生福祉,胸怀国家大义,已成当代青年新征程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
3.2 强化知识技能,夯实赋能的内涵积淀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国家重要的资源,是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基本要素[6]。未来百年,人类知识储量将会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能源、生活空间等诸多方面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面貌或秩序将变得超出想象或现有认知。未来百年,如何应对世界变化,确立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胸怀理想,牢记“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的格言,加强知识技能的锻造,夯实内涵的资本积淀。
首先,夯实根基,拓宽知识深广度。知识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知识最大程度地决定经济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以及人类文化的提升。对个体而言,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对国家而言,青年拥有知识的广度,决定国家发展的时空限度;
青年掌握知识的深度,造就国家发展的繁荣程度。胸中有国家,行动有方向。当代青年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前人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广泛地钻研挖掘一切知识的内在规律,深入有恒地探索嫁接知识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夯实知识基础,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能量。
其次,注重实践,锚定技能精准度。学以致用,更能彰显价值。在多数情况下,知识是一种内化,能力是一种外显。当知识不直接转化为能力时,技能就成为联络知识和能力的桥梁。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求建设者和开拓者具备丰富的知识量、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还具备能够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活动的能力。青年如何在新征程精准高效地胜任和完成本职岗位所赋予的职责和要求,要重视技能,付诸实践,将技术技能素养和工匠精神融为一体。具体为:一以贯之聚焦确定目标,一丝不苟贯穿实践流程,精准创新服务完美结果,实现产品与匠心的高度统一。
3.3 培育创新引擎,提升赋能的持续张力
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国与国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国家需要科技创新人才,青年特质使其将责无旁贷成为新征程创新队伍的主力军。然而,怎样才能真正助推国家的发展成为每个青年的现实问题。创新是基于原有事物或自我的完善或突变的创造性实践行为。当代青年要想在新征程通过创新提升内涵的持续张力,需要在以下创新要素方面进行提升形成合力。坚持一个目标,做好两项基本点的耦合,打造六项特质:① 一个目标即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② 两项基本点即现实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现实知识是指客观存在的知识,现实知识作为基本点意指拥有或掌握客观存在的知识。创新意识是指主体积极主动地将创新融入其所有行为活动之中,并将其进一步催化放大。创新思维是指思维边界不设定、思维模式不固定,是打破传统和常规而寻求超越的思维活动方法。创新实践促进两项基本点的耦合,引起现实知识发生量变从而生成新的现实知识。③ 六项特质即指创新人才具备的特殊潜质,主要体现为: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襟;
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非凡的毅力和恒心;
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丰厚的知识储备;
科学的实践态度。当代青年需要不断努力,在实践中强化创新人才六项特质,深化现实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锻造,让自身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真正成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推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深入发展。
新征程之所谓新,在时间范畴上是未来,在内容呈现上是不确定。同时新征程并非全新,其不能脱离客观现实,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变革和发展。当代青年要想在新征程有所发展、有所成就、有所贡献,其赋能方向不仅要基于当前客观现实,更要与所处时代现实要求相结合。
猜你喜欢征程国家建设一个人的征程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新征程,从春天出发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共产党员(辽宁)(2021年13期)2021-11-13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6期)2018-06-22《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人大建设(2017年6期)2017-09-26把国家“租”出去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