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的广安市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研究

时间:2023-08-21 1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任 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振兴为促进国家繁荣昌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石,是引领文化振兴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实践,需要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和特征,从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特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地区致力于实施“二十字”方针政策。其中,乡村文化振兴是关键。乡村振兴既要坚持对乡村地区的物质条件改善,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振兴为促进乡风和谐、生活富裕、人民宜居的新型农村建设提供精神支柱。本文以广安市为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思想,解决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难题,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效路径。以期加强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化观的产生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发展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成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不断发展的科学文化理论[2]。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产物,是人类劳动创造的衍生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提到“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3]在马克思看来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是与自然界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在改造自然界,并且打上“改造”的烙印,使其形成“人化自然”。这一“人化”过程靠实践完成,实践是改造自然的桥梁。文化就是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创造并验证过的真理。在辩证唯物主义范畴内,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不断发展着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内,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理论,同时能够满足人的精神文明需求。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观点入手,以把握文化实体、找准文化根源为手段,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无产阶级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4]。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丰富的核心内涵,其核心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通过实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实践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同一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作用,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沉淀,凝练出传统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了优秀文化中的精髓,凝聚出适应不同时代的丰富文化内涵。

2.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实践为基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逻辑起点,并从“人”的关系出发,认为“人”是社会文化的践行者和创造者,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实践行为的执行者。文化发展的目的是关注人的本质实现和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本质上就隔断了文化异化的温床,从始至终都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且全方位地保障人的类特质属性,并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落脚点。概括而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是要使人摆脱异化状态,从而实现个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协调发展[5]。一切文化的发展都必须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因此,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重要的理论特征。

3.民族性。纵观古今中外历史长河,任何文化没有经过沉淀和冶炼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洪流冲刷凝练而成,熨烫出不可磨灭的民族烙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发展,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精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在广安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应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全面整合运用于实践之中,拒绝片面、孤立地看待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民性,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要突出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二是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广安市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中,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三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汇集优势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利用广安市的特色文化打造新型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广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自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广安市各级领导部门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的整体精神风貌,促进广大乡村地区焕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广安市乡村文化建设。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领导部门积极组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振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推动群众经济持续增收的基础上,丰富村民闲暇娱乐活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建设各县级、村级党群文化服务活动中心,修建文化院坝、文化阅览室等,升级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同时,组建文化协会,组织文娱活动,鼓励群众参与,增强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参与感,提高人民精神风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推动文化产业初步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文旅融合产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广安市的一大特色资源,“总设计师”邓小平故里,是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广安市依托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华蓥山游击队遗址、邓小平故居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初步发展。同时,依托特殊的地理条件,发展农牧、果蔬产业,打造果蔬文化产业园区。利用传统文化与果蔬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活动。例如,龙安柚文化节、“欢乐农家乐”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更多观光游客,提高村民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加大文化传播力度,促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三)提升村民精神风貌。扶贫先扶志。“扶志”是指帮助贫困人口建立自信,转变贫困观念,坚定脱贫势气。只有农民群众意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摆脱懒、馋、散等思想,转变贫困落后的固有思维,相信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才能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风貌,增强乡村振兴参与度,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例如,树立脱贫榜样、宣传个人优秀事迹、加强学习教育,帮助村民从观念上转变。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发挥文化的教育作用,影响村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其建设美好生活的斗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广安市致力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建设、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乡村文化振兴有了初步成效。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乡村文化振兴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乡村文化振兴后备储蓄人才匮乏。人才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智力支持,但在广安市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人才匮乏,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一是农民主体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年轻劳动力和储备人才大量流失,涌向大都市。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占主体地位。农民群众作为乡村主体,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职业技能相对缺失。二是年轻群体返乡动力不足。外出民众受到城市文化环境、就业、医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在逐渐减弱。绝大部分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群体选择定居一、二线城市,返乡动力缺失。乡村人才匮乏,对于乡土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性特性无法彰显,导致广安市文化发展缺少创新与活力。三是专业文艺工作者不足。兼职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支撑,在开展工作时存在阻碍,使得文化活动缺乏内涵和生动性,难以满足群众需求。文化活动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不匹配,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制约了广安市文化市场的发展。

(二)乡村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足。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极大的危机。现阶段,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使得乡村经济得以空前发展,但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一是保护意识淡薄。部分领导更重视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对乡村文化资源过度开发,过分强调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设计以及传承保护[6]。农民群众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生活水平,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一部分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一部分肆意破坏传统建筑。二是乡土文化缺乏传承者。对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轻一辈中鲜有人继承,如华蓥山石工号子、武胜剪纸、岳池灯戏、邻水竹琴等,这些传统文化已高度边缘化。三是弘扬乡村传统文化自信心不足。对于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必须具有乡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受到城市价值取向的灌输,教育更多地强调让乡村中的孩子“走出去”,“走出去”意味着“成才”“有出息”。这一价值取向导致人们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向往,对乡村文化的漠视和否认。

(三)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力度不够。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传播大众文化的产业,其具备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发展成国家支柱性产业[7]。广安市作为红色文化旅游胜地,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饮食、民俗、古建筑等传统文化根基深厚。但在乡村特色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缺乏竞争力,特色文化发展面临难题。一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单一。就广安市红色旅游文化发展而言,不应只局限于历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还应该与时代精神和时代背景相结合,适应时代的发展新动向。红色旅游文化不应该只发挥观赏性作用,而应该对民众产生更深层次的内在精神影响,对人民灵魂深处洗礼。目前,邓小平故居、华蓥山游击队遗址、红岩精神等红色文化遗址依然是以图片、物品展示为主要展出形式,发展模式单一。二是特色文化资源统筹整合欠缺。统筹整合资源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原则,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形成以点带面的一体化模式。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乡土特色文化助力,广安市特色文化发展创新性不足,资源整合欠缺,势必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态势,阻碍乡村文化振兴进程。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和特性,结合乡村文化发展实际,将乡村文化发展与高素质人才、传统文化、特色产业统筹整合,为广安市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从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民性,培养高素质人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推动全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为最终目标。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思想下,乡村文化振兴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重视人才在文化振兴中的作用,明确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是人民,建立乡村民众挖掘、应用、振兴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长效机制[8]。高素质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和智力支持,只有牢牢把握人才振兴的“牛鼻子”,发挥出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和智慧,形成“1+1>2”的效应,才能打通农村产业链条,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渠道和效益,为乡村文化振兴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1.提升村民的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农民群众作为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和享用者,需要加大力度提升农民群体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人才的培养也不离开教育的帮扶。因此,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通过科技文化的学习,帮助村民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文化发展的智力支持。

2.增强乡村人才吸引力度,拓宽路径引人才。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是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资金、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各项政策,吸引人才回流。鼓励各类人才积极主动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事业,为乡村文化发展输入有生力量。二是培养本土文化人才。乡村文化发展具有其特性,文化灵魂根植于世世代代的农村社会。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利于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激发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利于留住人才。

3.加强专业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只有充分激发专业人才的乡村文化建设热情,带领更多的农民群众加入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才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目标的实现。专业人才队伍过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更有利于广安市特色文化的打造和推广,提高市场知名度,打造文化产业经济链。

(二)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力求实现不同时期、发展背景、文化形态的有机共存,因此基于马克思文化视角下弘扬传统文化,必须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以地区民族文化为根本,实现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与转化[9]。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民族性,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在乡土文化中深耕挖掘,结合时代背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1.增强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历史,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展现出来,能够推动乡村文化建设[10]。现阶段,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一方面,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避免对红色文化遗址、古建筑、古村落的过度开发,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加大文化遗址宣传保护力度,提升农民群众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促使群众从无意识破坏到有意识保护的转变。

2.培养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的魂。在任何时候,我们文化的根都不能中断。在任何时候,我们民族的魂都不能散[11]。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乡土文化之中,数千年农耕社会的发展积淀下来的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骨髓。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大力弘扬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弘扬,必须培养优秀的传承者。政府应建立奖励机制,对乡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增强乡村文化传承者的社会认同感。

3.增强乡土文化认同感。乡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群众。乡土文化的传承,要因地制宜结合村民实际需求,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文化建设质量。依托多媒体等文化载体,大力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乡土文化认同感。发挥教育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底蕴根植于乡村文化之中,利用教育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增强人民文化归属感。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性的力量[12]。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坚持与时俱进,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1.利用现代科技,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利用现代媒介,创新特色文化传播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乡土特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全方位的传播体系。利用“互联网+文化”的新型文化传播模式,提高广安市特色文化知名度。采取创新性文化传播的方式,提炼出广安市特色文化中的精华元素,打造优秀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宽特色乡土文化“走出去”的渠道,形成特色文化传播多元化、多方位的格局。二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促进广安市乡村文化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性发展的振兴,应将新发展理念贯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全过程,促进特色文化创新发展。同时,基于新发展理念指导产业内部协调合作,促进产业良性循环,提高地方经济效益,打造高质量特色文化品牌。

2.统筹整合资源,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坚持特色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广安市邻水县享有“脐橙之乡”的美誉,利用果蔬产业的发展优势,打造乡村农家乐,将乡村旅游业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打造高品质的农旅融合发展项目、亮点项目,增强游玩性,创新农旅游玩方式,比如体验农事采摘、举办橘子采摘大赛、垂钓竞赛等田园式趣味游戏,在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田间乐趣。在交通方面,打造农旅交通专线,美化沿线自然环境,提高农旅专业服务水平,带动景点沿线农民经济增收,整合农旅资源,拓宽乡土文化传播渠道。

(2)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风光。打造优质特色文化产业,应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意识,增强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努力实现治理意识、治理能力及治理成效三位一体。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毒无害化处理,禽兽类粪便排放进行可利用化处理,实现生活生产污水良性循环。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融入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保护乡土文化遗产,建设文明农村、新型农村、美丽农村、富裕农村。

(3)将特色文化资源与“互联网+”融合。利用“互联网+”发展模式,大力宣传特色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随着电商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利用网络进行乡土特色文化的宣传已经席卷城乡。鼓励农民们打破传统思路和观念,利用电商拓宽特色文化传播渠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吸引更多文旅游客,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形成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文化观广安市乡土广安市2015—2016年大气环境污染特征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年9期)2022-10-13广安市闪电特征分析科学与信息化(2022年15期)2022-08-14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加强新时代税务文化建设的探索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2期)2021-07-16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我是小书迷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0年3期)2020-06-03乡土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年1期)2020-02-07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泰山学院学报(2019年6期)2020-01-14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好日子(下旬)(2017年12期)2017-04-29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推荐访问:广安市 文化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