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的坐标轴体系:论“躺平”群体的分类透析与奋斗精神培育*

时间:2023-08-21 19:55:02 来源:网友投稿

周钰珊 吴维东

(浙江大学 a.医学院 b.党委学生工作部,浙江 杭州 31005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只有广大青年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2]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近年来一些“反奋斗”“除志向”的负面思潮,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悄然滋生。紧随着“丧文化”“佛系”“内卷”“家里蹲”等概念在网络空间蹿红,源自一篇所谓“丧气网文”中的“躺平”一词,也因激发了“躺平是正义,还是毒鸡汤?”的网络论战而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并在主流媒介持续发酵,使得“躺平”逐渐成为部分青年群体“小确丧”消极亚文化的又一分支。在鼓励青年砥砺奋进的社会氛围下,“躺平”以“自我调侃式”的消极宣泄,反“奋斗有为”之道而行,强烈冲击着主流价值观,影响着青年群体意识形态,为青年教育引导工作敲响了警钟。笔者从德育视角审视这一青年现象,以青年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作为切入点,鉴别主线相通却又各自殊异的“躺平”症结,找准青年负面思潮的“坐标”定位,根据“躺平”群体的病灶进行分类引导和分层施策,为引导“躺平”青年由“躺而颓之”转向“起而行之”,力图提供精确的“病症”溯源和应对指南,从而激发青年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

“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3]“躺平”是一种在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背景下,因无力“内卷”而产生的“反奋斗”“低欲望”的消极社会现象和负面社会心态,哲学上的“自我回归”,社会学上的“疏离”,经济学上的“最简”和美学上的“颓废”,均与“躺平”有相似之处。

“躺平”之“躺”折射出消极怠惰的选择,“平”意味着将人生追求的动能降至极低。“躺平”包含三个隐含条件:外界作用力、内心反作用力和降维调整。通过访谈,笔者根据不同“躺平”群体的特征差异,提出如图1所示的“躺平”“坐标轴体系”,以心态上自“出世”到“入世”的维度建立X轴(横轴),以行动上参与社会分工的程度建立Y轴(纵轴),在象限中以不同的坐标点对“躺平”群体进行分类透析。

(一)避世型:因“自我放弃”而“消极遁避”

“避世型”的“躺平”一族,因曾遭遇或害怕遭遇现实的打击而采取“自暴自弃”的态度,以“消极躲避”的姿态面对外部社会,心理上类似“出世”状态,行为上则不参与社会实践,是唯一“在家门内就躺下”的群体。“你奋斗你的,我躺平我的,不麻烦别人,也不碍着谁的事儿。”(受访者1,28周岁。)避世型“躺平”群体不求展翅高飞,无自我实现动机,也无社会融入感和归属感,他们对社会感到“无从选择”也“无处遁形”,于是决定“躺在家里”。部分“避世型”群体以家庭的经济基础作为“躺平”温床,以父辈的拼搏来换取自身的“岁月静好”。还有部分“避世型”群体因社会交往恐惧和社会实践障碍而选择逃离,他们拒绝走向社会,排斥投入实践,将大好的青春白耗于“自我空滞”的状态。对社会竞争的退缩逃避、对人际交往的无所适从、对当下境遇的无力突破共同交织,催生了避世型“躺平”群体的消极心态。

(二)陷落型:因“当头痛击”而“倍感无力”

陷落型“躺平”群体虽然处于工作状态、参与社会分工,却因内心感到“努力与回报无关”而“一蹶不振”。“我做多做少都发一样的工资,那我干嘛要那么拼,混完我自己分内的工作,到点也就可以下班了。”(受访者4,30周岁。)这一群体中的不少人也曾努力拼搏过,但因对“努力也不能改变境遇”的负面感知而选择“自我降维”,寻求所谓“喘息的舒适空间”。“我之前在深圳996,爆肝啊,狠狠拼了4年,结果看着别人升职加薪,没劲。我现在换了个工作,技能也都能胜任,工作也很养身,挺好的。”(受访者6,35周岁。)在遭遇现实的“当头痛击”后,他们只得以“少欲减求”和“不如平躺”来自我排解。他们不见得害怕“吃苦打拼”,却害怕“没有希望”和“奋斗也换不来回报”。“陷落型”群体的共性在于,虽曾有某种程度的志向并付诸努力,但因现实不济而最终选择消极懈怠。

(三)调整型:以“间歇旷废”求“重启开机”

调整型的“躺平”群体大多也都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挫折,但与“陷落型”的“塌陷”不同,“调整型”群体将“躺平”作为重整秩序的一次“间歇”,他们虽“暂时荒驰”,但准备找准节奏后重新出发。“我从昨天晚上一直睡到今天下午3点钟,实在是太累了,要间歇性地‘躺平’一下。”(受访者10,33周岁。)社会生活的高压力度、职业工作的低获得感、内心状态的无上进心,都滋生了调整型“躺平”心态的萌发。“调整型”群体暂时厌烦了“脚踏实地”的节奏,权且忘记了“持之以恒”的信条,逐渐对“奋斗”理念产生消极情绪。他们用“降维式调整”来暂时接纳自身的“无为”,并在“间歇式旷废”的过程中,试图思考清楚“奋斗的意义”这一问题。需要警惕的是,调整型“躺平”可以是“卧薪尝胆、伺机而动”,但一旦其对“奋斗”价值没有重拾认同,那么部分“调整型”群体也有可能“一泻千里、一落千丈”,逐渐滑向陷落型“躺平”群体。

(四)半成型:虽“脚步不停”但“内心动摇”

半成型“躺平”群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躺平”,他们在行动中尚未陷入“躺平”状态,但心理上已经对“躺平”价值产生认同的萌芽。他们乐见“躺平”理念对现状造成的冲击,以“躺平精神同盟”的姿态应对社会的“内卷”。他们附和“躺平”部队的“反击”,以对传统奋斗观的“解构和反叛”来表达厌倦和不满。“半成型”群体虽在舆论中加入“唇枪舌战”的情绪宣泄,但在现实中却仍基本保持“努力‘卷’”的姿态。“网上么都在喊,实际么都在卷。”(受访者13,23周岁。)半成型“躺平”看似在替“躺平友军”发声,实则更多反映的是自我担忧,折射出这部分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某种程度的束手无措。半成型“躺平”群体的入世程度和社会参与度最高,但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半成”可能会滑入“全成”,其中部分人将会演化成为“调整型”“陷落型”等其他“躺平”类型。

“躺平”的具体表征各有其态,有其发生和表现的“个性”,但也有其形成和作用的“共性”。认知疗法的创立者贝克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4]青年对外界环境从感知到内化为认知,串联起“躺平”现象从情感到行为的全过程。认知的产生源自环境、心理和文化等诸多因素,以认知为切入点,从多样性社会诱因助推向下沦陷、原发性心理意识繁衍生存焦虑、基底性文化环境催生价值认同三个层面,可以洞察、剖析“躺平”群体的生成逻辑,为激发“躺平”青年从“萎怠二气”变为“奋发三气”,提供深刻的“病灶”剖析和干预指导。

(一)多样性社会诱因助推向下沦陷

一是消费主义“物化”价值追求。消费主义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产生,催生“信念缺失型‘低欲望’”,[5]催生享乐主义,物化价值追求,并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形成社会思潮,“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6]消费主义的侵蚀,导致部分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逐渐走向瓦解、迈向庸俗、趋于物化、消于虚无,导致一部分青年对“奋斗”的理念失焦,由“立大志”滑向“求小物”的信念“降级”,将自己的生活、事业单一投入庸俗物质生活的“洪流起伏”,为“躺平”埋下了滑坡伏笔。

二是工作环境“矮化”职业志向。马克思提出,“真正的劳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和‘劳动与享乐同一’”,[7]指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劳动异化”现象。人们如果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同时也收获快乐,在进军职业梦想的道路上会意志愈发坚定,相反,“劳动异化”则会让部分青年信心受挫,进而矮化职业志向。就业竞争形势严峻,向上通道逐渐堵塞,让青年在没有更多获得感的前提下,因激增的工作量而压力倍升。一部分踌躇满志的青年在遭遇职业压力的挤压后,在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逐渐形成“奋斗无意义”的认知。

三是消极舆论“强化”群体认同。“躺平”一词,本源自网络世界一篇无意识的“吐槽帖文”,却引起流量海啸。“话语媒介在‘看与被看’的舆论场中催发青年亚文化的传播燃点,也折射出青年人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认同。”[8]在媒体爆发性的放大传播下,“躺平”青年似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类,产生了“抱团取暖”的群体认同感。一时流量的集聚和网络媒介传播的加成效应,使得“躺平”亚文化驶入了滋生蔓延的快车道,在传播的同时也导致更多青年的精神世界接收了“躺平”概念发出的讯号,对青年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挑战和冲击。

(二)原发性心理意识繁衍生存焦虑

一是社会价值与内在感知的冲突。社会主流价值导向注重整体、义务和规则,而青年群体往往会倡导个性、权利和自由。“青年通过亚文化的多元化方式表达意志和宣泄情绪,以此抵抗主流文化并保持异质,进而增强自身独特性和可辨识性。”[9]因此,两者有时会出现内在属性不同甚至相互排异的特征。“奋斗并没有改变命运”“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等现象与负面思潮的局部传播,使得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出现了局部上的耦合受限,这种价值认知的局部冲突成为青年群体价值焦虑的心理基础,并会进一步诱发“躺平”心态。

二是现实焦虑与破解乏术的矛盾。收入、买房、看病、养老等生活现实问题,成为青年群体压力的主要来源。《人民论坛》杂志于2013年以“中国人焦虑状态”为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1%的受访者认为焦虑情绪会‘传染’”。[10]如果一部分人陷入现实的困境情绪,那么网络的弥散作用会让这种焦虑情绪产生扩张的“蝴蝶效应”。青年在这种环境性焦虑的“浸泡”下,一部分人努力尝试突破却难寻破解之道,焦虑情绪在这一组矛盾中被进一步激化,最终整合形成了“躺平”心态。

三是集体过劳对个体生活的裹挟。“996”“007”“白加黑”似乎成了当代部分高压职场的现状写照,“集体过劳”成了对生存现状的注解。“钉钉”“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和便携式办公设备的普及,让工作的场域变大、职场的半径变宽、劳动的时间拉长。这种“技术驱动工作”进而“灌注压力”的现代职场特征,已渗透进青年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压力以5G通讯的速度追赶青年群体,为“躺平”心态的形成带来了压力策源。部分青年面对集体过劳式的生活压力,便会滋生“应激式”的焦虑和“反叛式”的抵触。

(三)基底性文化环境催生价值认同

一是部分传统思想为“逃离”当下提供精神出口。有部分青年认为,庄子的“避世隐居”,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诸如此类先贤的“教诲”,似乎给“躺平”加上了一层“文化传承”的“正当”色彩,让一些人觉得“躺平”是以恬淡面对世事沧桑、是以淡然抗争命运不济、是以避世抵拒外界压力,是传统思想对当下境遇提供的港湾和出口。部分青年因此获得了选择“躺平”义正辞严的理由,拿着“传统思想的盾牌”曲解“古今圣言的真义”,以“文化传承”为“躺平”心态提供正当性辩护。

二是当下社会环境对“躺平”思潮给予共生包容。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转型加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社会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也在悄然发生着观念的转型和改变,形态各异的“亚文化”竞相出现在意识形态的“花园”里,“躺平”等青年亚文化会被一些青年人接触和接受。

三是当代家庭结构为部分“躺平”提供先赋诱因。在独生子女政策实施4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社会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成长环境塑造了部分独生子女人际关系的简单和疏离,“血缘、地缘、学缘和社缘等人际关系不断弱化,青少年‘无缘化’现象凸显”。[11]部分独生子女因先赋性成长环境的“融入感”缺失,导致其“无缘化”“小家庭”观念根深蒂固,社会依赖性弱,甚至还有部分个体伴有社交恐惧心理,这也为形成消极离群的“躺平”心态提供了诱因。

奋斗精神是青年时代的主题词,是青年群体的主心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奋斗精神培育”是一条贯穿党和国家青年工作的重要主轴。面对青年群体中“躺平”等“反奋斗”亚文化的发酵和冲击,激发青年群体的奋斗意识,发扬青年群体的拼搏意气,不断推进奋斗精神培育显得尤其具有现实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对“躺平”现象的“治策”,其核心逻辑是青年群体奋斗精神的培育和引导,开展“分类引导”,避免“大水漫灌”。笔者以前文提出的“躺平”的“坐标轴体系”为基础,紧紧围绕“奋斗精神培育”这一主轴,根据“避世型”“陷落型”“调整型”“半成型”的不同“病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群体的培育和引导对策,以便帮助我们在“化躺平为奋斗”的青年“治躺”工作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让当代青年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避世型“躺平”群体的引导:培育不负韶华的进取精神

避世型“躺平”群体以“自我怠弃”的态度消极避世。在本文的坐标轴体系象限下,他们处于心理上的“出世”状态和行为上的无社会参与状态。“避世型”群体内部的心理秩序比较接近于自我价值否定或自主斗志瓦解,相比于“躺在家外”的其他三种“躺平”类型,针对“躺在家里”的“避世型”群体,对他们的奋斗精神培育,应着重激发这一青年群体“不负韶华的进取精神”。一是要帮助“避世型”群体重塑自强、自信的内心秩序。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家庭、社会、政府都应建立和强化针对青年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化解青年心理问题,帮助越来越多“躺在家里”的青年有志气“走出家门”、有骨气“走向社会”、有底气“走好人生”。二是要辅助“避世型”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建立健全社会帮扶机制,针对这一群体提供“迈出家门”后足够多的“社会接纳”岗位和“社会融入”机制,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的同时加码,激发“避世型”群体“劳动光荣”的获得感和“奋斗美丽”的进取感,引导“避世型”群体对虚耗光阴的“家里躺”产生羞耻体验,从而将不负韶华的奋斗精神内化为自身源源不断的进取动力。

(二)陷落型“躺平”群体的引导:培育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

陷落型“躺平”群体相较于避世型“躺平”群体,其心理状态更为“入世”,社会分工参与度也较高。他们“迈出家门”,曾经树立一定的志向且付诸行动,但因现实际遇的不顺遂,导致这部分青年因挫败而选择“躺平”。针对这部分陷落型“躺平”青年,应着重引导这一群体练就“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一是要切实提升“陷落型”群体的抗挫能力。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手抓,增强青年的抗挫折教育质量,预防和避免青年群体因可能的挫折事件而消弭其内心的奋斗精神。只有让青年人掌握无论“境遇高低”都能“锲而不舍、愈挫弥坚”的坚韧精神,才能让青年“正确地认识失败,辩证地看待失败,将失败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成功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12]二是要设计打造“容错友好型”的社会激励机制。全社会要倡导积极健康的“成功观”“失败观”文化,杜绝“成功焦虑”蔓延,增加“挫折包容”供给,鼓励创造与创新,包容失败与挫折,适当减轻和缓释青年所背负的社会评价压力,为青年奋斗者投身社会实践,打造一个真正对“挫败”宽容、对“奋进”友好的实践环境。

(三)调整型“躺平”群体的引导:培育久久为功的实践精神

“调整型”群体比“陷落型”群体的心理状态更显积极,社会分工参与度也稍高,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的“奋斗指数”进行“降维”调整,却也带有重新找准“奋斗节奏”的预期。需要警惕的是,这一类“调整型”群体一旦未能完成心理状态的调适,将极可能从暂时性的“调整”滑向常态性的“陷落”。这是在着手“治躺”工作时尤其需要关注的一类青年。针对这部分调整型“躺平”青年,应着重引导他们发扬“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一是要有效增强“调整型”群体的实践苦干能力。全社会要加强对“勤学苦干”文化的宣传和倡导,以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干在实处”的“梁家河精神”为指引,引导广大青年养成“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的正确奋斗观,[13]练就“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的踏实作风。二是要向青年提供增强实践技能的社会辅导机制。全社会要着力破解青年“所学”与“所干”的“两张皮”困惑,在“校门外”“职场内”为广大青年提供实践技能的培养机制,引导青年在“干中学”和“学中干”中“常实践”“做久功”,牢牢把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这一主线,在“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14]中不懈奋斗。

(四)半成型“躺平”群体的引导:培育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半成型“躺平”群体虽“半只脚”已踏入“躺平”的大门,但总体仍然保持“在压力下实践”的姿态。防范“半成型”群体陷入其他类型是全社会打赢“治躺”战役的关键环节,只有有效剪除“半成型”群体内心“奋斗无用”意识的萌芽,才能保证青年在奋斗精神的感召下“精神振奋、砥砺前行”。针对半成型“躺平”青年,全社会应聚焦指引这一群体践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一是要加大媒体乱象整治力度,为青年形塑一个具有“激浊扬清”正确导向的舆论环境。必须切实发挥媒体平台作用,铿锵有力地推崇“奋斗价值”,旗帜鲜明地反对“去奋斗化”。要加强网络正面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风气宣导,“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1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青年人心,让当代青年成为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精气神饱满的先锋群体。二是要形塑一个健康、融洽、和谐的劳动工作环境,为有志于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16]的青年提供一个上升管道通畅、工作环境舒畅、奋斗氛围和畅的“拼搏激励型”劳动环境。全社会应从源头上拓宽就业路径、活跃劳动市场、加大就业扶持、关心青年成长,通过在劳动中宣扬“拼搏”正面价值,引导青年在不懈奋斗中绽放青春的绚丽之花。

猜你喜欢躺平群体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机电安全(2022年2期)2022-09-03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共产党员·下(2022年4期)2022-05-17躺平 花香自来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躺平金山(2021年10期)2021-11-02躺平,都能更好的起飞中学生博览(2021年18期)2021-09-23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20期)2021-07-15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中国火炬(2014年9期)2014-07-25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推荐访问:坐标轴 透析 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