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初中考点集锦8篇

时间:2023-08-23 18: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考点第1篇会变色的花很多。例如红喇叭花,它初开的时候是红色,开败的时候就变成紫色了。杏花含苞的时候是红色,开放以后逐渐变淡,最后几乎变成白色了。最有趣的要数“弄色木芙蓉”。它的花初开是红色,第二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考点集锦8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考点集锦8篇

初中考点 第1篇

会变色的花很多。例如红喇叭花,它初开的时候是红色,开败的时候就变成紫色了。杏花含苞的时候是红色,开放以后逐渐变淡,最后几乎变成白色了。最有趣的要数“弄色木芙蓉”。它的花初开是红色,第二天变成浅红色,后来又变成深红色。到花落的时候又变成紫色了。这些变化看来很玄妙,其实都是花内色素随着温度和酸、碱的浓度变化所玩的把戏。

说说“弄色木芙蓉”的“最有趣”表现在哪里?

文段中“这些变化”指的是哪些变化?

花色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这段文字紧扣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初中考点 第2篇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5、“为人所占有而做奴隶的人都应有那时(指1863年元旦)以后永获自由---”

(1)这一文件名称? 颁布时间? 颁布者?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 、林肯

(2)该文件颁布的作用?

扭转了战局,有利于美国的统一。

初中考点 第3篇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描写了当时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和冲突,有明显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刘备: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青梅煮九论英雄 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人爱民。

诸葛亮: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星坛借东风、空城计智退司马懿、造木牛流马运粮草、智慧的化身,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妙计无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关羽: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 英武神威、义薄云天,忠肝义胆。

张飞:桃园三结义 刚烈耿直、疾恶如仇、机智勇猛。

曹操:青梅煮九论英雄 阴险、狡诈、专横的一代枭雄。

推荐理由:它全景式地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百年间历史,描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成功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结构宏伟,故事曲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初中考点 第4篇

1、封建帝制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属于政治制度。始于秦始皇,辛亥革命后结束(没有完全推翻封建制度)。

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从战国时代开始,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没实现;1952年底土改完成,彻底解决,从经济方面彻底推翻封建制度。

2、儒家思想: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汉武帝时期开始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空前冲击,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3、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指边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新疆:西汉时设西域都户;西藏:元朝设宣政院;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

4、惠农(民)政策是指减轻人民负担,开明的统治的政策。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唐太宗轻徭薄赋;孙中山民生主义;新中国的土改;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民族英雄是指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

6、民族工业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于洋务运动时期,包括洋务派办的一些民用工业和私人创办的企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张謇。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司合营和赎买的政策。

7、东西方交流一般是指中国与欧洲的交往;丝绸之路;郑和;马可波罗。

中外交流:中日、中印等。

8、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保护通商,其实就是保护鸦片贸易(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工业化的英国借此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进一步扩大市场。

9、中国近代史开始于鸦片战争。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现代史开端是新中国成立。现代化探索起步于一五计划。

10、事件的性质与历史地位: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位: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化的开端。

五四运动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地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时代潮流、主旋律、时代要求、时代主题:

近代:发展资本主义,为推动它发展而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自由化。洋务运动不符合此潮流。

12、认识、启示、感悟是指事情本身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

如工业革命启示:科技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学习科学技术。

13、历史转折:

党史上的转折: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其它转折: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社会性质改变的一定是重大转折,转折不一定改变社会性质。

14、所有制与私有制、公有制:

1952年底土地改革: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改为农民所有。

三大改造中农业的集体化改变了所有制,农民私有改为集体所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集体所有制。

15、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是说受十月革命影响,中国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是通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

16、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弱国无外交。

旧中国为什么没有外交地位?弱。

为什么弱(落后)?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内有腐朽的统治(长期闭关锁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外有列强的侵略。

1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在哪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18、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体现在:力主并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主张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尽可能地争取和平与民主,赴重庆谈判。

19、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与孙中山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联合国民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0、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判断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没有推翻军阀统治,没有改变中社会性质。

革命是否成功:是否完成革命任务。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因为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失败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1、八一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来源于南昌起义)。

军队名称变化: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秋收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八路军、新四军;解放: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

22、西安事变:客观(外部)原因:民族矛盾加深;主观原因:受到抗日浪潮感召。

23、雪耻与结束屈辱历史:

雪耻:

(1)抗日战争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洗刷了近代以来的屡败耻辱,洗刷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割让台湾的耻辱,洗刷了全面侵华首都被攻陷屠城的耻辱。港澳回归洗刷了百年国耻。

(2)香港回归洗刷了鸦片战争战败香港岛被迫割让的耻辱。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

24、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广义:成立革命组织、宣传三民主义、发动起义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但没直接领导武昌起义。

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4月,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国民政府的垮台与中华民国的终结:渡江战役后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垮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时38年的中华民国随之宣告终结。

25、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直接: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开始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工业文明成果进入中国,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流通、丰富了人们生活。


初中考点 第5篇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初中考点 第6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马的诗句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桥的诗句

1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 咏梅》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莲的诗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春天的诗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雨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酒的诗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杜牧《赤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月的诗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花的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雪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思乡的诗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雄心壮志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哲理性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日的诗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忧愁的诗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关于树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初中语文老师花2天总结的文言文常考点!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d、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文言文句式之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问句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

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不……乎”

“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何以……为”

“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

如:(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

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古今异义(部分)

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

初中考点 第7篇

stop to do 意为“停下来去做另一件事”,stop doing 意为“停止正在做的事”例如:

You’re too You’d better stop to have a 你们太累了,最好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The teacher is Let’s stop 老师来了,咱们别说话了。

初中考点 第8篇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法等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7、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中国近代史清朝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落后、腐朽。

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没有依靠和充分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手中无实权,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13、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黑暗政治的必然结果。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19、黄埔军校的办学目的——创建革命军,以挽救中国的危亡

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长征的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长征胜利的原因——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持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件

东北三省沦陷的原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西安事变的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借口——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

中国共产党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

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中国共产党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因为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顺应了抗战后和平与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民意的战争。

渡江战役的目标——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我国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推荐访问:考点 集锦 初中 初中考点集锦8篇 初中考点(集锦8篇) 初中考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