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活动反思第1篇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镜头一师:(教师出示已折好的大象)今天我们来折大象,你们喜欢吗?幼:喜欢。师: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张正方形的纸跟老师学折大象(每个孩子都按老师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折纸活动反思,供大家参考。
折纸活动反思 第1篇
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镜头一
师:(教师出示已折好的大象)今天我们来折大象,你们喜欢吗?
幼:喜欢。
师: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张正方形的纸跟老师学折大象(每个孩子都按老师的要求拿了相同的纸)。
师:跟老师一起将正方形对折,你们折好了吗?
幼:折好了(教师巡视一下幼儿折纸情况,又继续)。
师:再把正方形的边向中线对折,折好了吗?
镜头二
a、幼儿很快跟着老师折好了大象,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老师走过来对a幼儿说:你真棒!折得真不错!之后就去指导其他幼儿。
b、幼儿跟着老师折到大象鼻子时,试了几次也未成功,便请求老师:我不会折大象鼻子。老师走近他说:你再试试。幼儿无可奈何又去试了几次,结果仍未成功,索性请另一幼儿帮折。
c、幼儿拿着原封不动的纸大声说:老师,我不会折,你帮我折。老师边讲边帮他折了一只大象。
从以上两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目标似乎得到了落实,也似乎让幼儿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本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越来越依赖于教师而懒得自己思索,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是重知识技能的灌输训练,而轻视幼儿的主体意识、学习兴趣以及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培养。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是否越来越热爱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折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那怎样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折纸活动,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呢?
首先,“授之以渔”
通过镜头一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通常采取教师示范、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重视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根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折纸活动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认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小班幼儿的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而且随意性很强,教师可让孩子自由折,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中班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可尝试让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
大班幼儿处于抽象思维萌芽阶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渐渐引导幼儿从看步骤示意图过渡到图示示意图。
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其次,“分层指导”
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如案例中,a幼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教师应从不断创新的高度予以启迪,促使其再创新。如启发幼儿:你试试,能变成其他的物体吗?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还能把大象变成了天鹅、小鸟等。此时,教师对于幼儿的创造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折纸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中大班幼儿可以尝试制作“我的折纸步骤示意图或图示示意图”。这样,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同时也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成功感。当幼儿停滞不前,原地踏步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如案例中b、c幼儿,可再次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图示的异同和特征,逐渐完成作品。
再次,“交流提高”
在折纸活动中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
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
折纸活动反思 第2篇
折纸活动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形式,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发展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概念。随着幼儿园纸趣特色活动的深入研究,折纸教学活动模式也随着研讨的深入而变化,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幼儿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的是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主动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方法的掌握,强调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否从活动中获得自尊、自信,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复制。小班幼儿思维还不够活跃但他们有强烈的操作欲望,因此,在活动中我有意识的把折纸步骤图拍成照片做成PPT。在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折纸的过程,促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的进行探索与尝试。
在本次活动的设计中,充分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注意幼儿的能力差别。因此,活动的难度也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降低,我希望能在每一次折纸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大的探索与尝试的空间,放手让孩子们进行独立的尝试;
给予幼儿展示自己以及获得成功的快乐与自信。
在折纸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是一种引导启发,幼儿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并能促进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有的幼儿遇到困难后,就迫不及待地喊:“老师我不会,”有的折出作品后情不自禁地向大家喊:“我折出来了。”我觉得幼儿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手工折纸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协作精神,也使能力较差的幼儿得到一定互补作用。
有时我用竞赛的形式,加强幼儿对折纸的积极性。我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来找一找,评一评,你最喜欢哪张画,并说说理由,这样可以培养幼儿欣赏作品的水平。
总之,通过各种感官,幼儿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幼儿通过折纸活动不仅能获得折纸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探索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
折纸活动反思 第3篇
我们班的折纸活动,我会指导幼儿折飞机、折小船等,有时候会让幼儿自己折,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幼儿碰到困难不会折的时候,就会不停的要求老师帮助他折,或者索性让会折的同伴帮他折。在幼儿园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是否越来越热爱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折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那怎样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折纸活动,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呢?
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通常采取教师示范、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模式,在折纸活动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中班的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可尝试让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还能把改折的小船变成了手机、石头等。此时,教师对于幼儿的创造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折纸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同时也让幼儿获得极大的成功感。当幼儿停滞不前,原地踏步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在折纸活动中应注重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而不是单纯让会折的小朋友帮不会折的幼儿折纸。幼儿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
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幼儿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认为教学反思很重要,教学反思不仅仅是上课的反思,幼儿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是教学过程,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冲动的行为中解放出来,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程序、教学结果等,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纠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消除困惑,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折纸活动反思 第4篇
原来可以这样玩纸,可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事物,纸能画画、折纸,报纸能读,能包东西。你知道吗,报纸还能变成雪,团成雪球,打个雪仗、堆个雪人呢。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那欢笑声、满屋飘雪的景象,是会感染身边的你一起快乐、一起飞舞的。
这节科学活动《玩纸》,孩子们玩的尽兴、玩的痛快、玩的自在,是使我收获最大的:原来课堂中孩子可以这样玩。
整个活动都是环环相扣的,一直贯穿于冬日雪景中。一个一个的游戏吸引着孩子们来参与,吸引着孩子们来感受。
通过操作——撕,这一过程,锻炼了幼儿手指前三指的灵活性;
通过玩雪——抛,这一过程,发展了幼儿双手向上抛及向下洒的动作,感受了下雪所带来的快乐。
通过雪球——团,这一过程,锻炼了手部的力量及对球形的感知。
通过打雪仗——投,这一过程,练习了幼儿投掷的准确性,并感受了游戏的娱乐性。
通过堆雪人——收,这一过程,让幼儿意识到玩具玩完了就要收好的"良好操作常规。
我喜欢这种活动,喜欢看到孩子能那样开心的笑,尽情的玩。这样的童年才是孩子们需要的,我们应该多为幼儿提供这种愉快课堂、有效课堂的机会,让孩子们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与欢笑中。
折纸活动反思 第5篇
折纸是一个幼儿们都喜欢的一种手工活动,而挂灯笼是我国每个节气的节日气象习俗之一,有过好几次经验的孩子们对灯笼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孩子们对于这一做灯笼的纸工活动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兴趣!刚开始,我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灯笼的形状!经过这一环节,孩子们对灯笼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这是个非常好的现象!接下来教师进行示范。最后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然后进行同伴间的相互欣赏!通过这一活动,幼儿掌握了制作灯笼的方法,能对灯笼进行装饰,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但是在孩子操作的环节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差。
1、孩子们对于手工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幼儿们的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手、眼、脑的动作都很不协调。
2、幼儿日常生活中手工活动方面缺乏锻炼,对于手工方面的一些技巧都不太熟悉,控制能力也不强!
二、缺乏自信,依赖他人。
原因:个别孩子在折的过程中不敢尝试,总是希望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师帮忙。通过这个活动我进行了反思,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孩子对手工活动想做,敢做,会做并做得很好呢?进过思考我想出了几个改进的方法:
1、在选材的时候要注意简易性,难易度符合我班孩子的现有水平。
2、多关注那些不自信的孩子,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以鼓励为主的方式。
3、可以分别部教学,把每个步骤用照片的形式展示,让孩子能更清楚明了的看到步骤。免去了幼儿反复询问教师对错的时间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在我们班的孩子有很多都已经可以照图自己着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