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山区崩塌落石运动特征及危险性分析——以远安县瓦坡崩塌区为例

时间:2023-08-29 0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黄维,艾东,胡胜华,许汇源,寇磊,周宝,袁晶晶,夏冬生

(1. 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湖北省宜昌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湖北 宜昌 443000;
2.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00)

崩塌落石是鄂西山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具有分布零散、发生偶然、运动不规律、破坏力强等特征[1−2]。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崩塌落石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威胁着鄂西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6 月19 日上午8 时40 分左右,远安县瓦坡崩塌区发生坠石险情,现场可见6 处落石,最大直径约2.5 m,总体积约4.0 m3,造成村级公路多处路面损坏,所幸本次崩塌坠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村民房屋损毁。但根据现场调查,崩塌区发育较多危石、孤石,严重威胁下方20户65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G347 国道的安全运行。

崩塌落石灾害一直是国内外地质灾害研究的重点[3−5]。胡厚田[6]归纳总结了国内典型崩塌落石灾害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运动特征及规律。唐红梅等[7]研究了三峡库区危岩落石,分别探究了坠落式、倾倒式、滑塌式危岩的初始运动状态、碰撞阶段、碰撞过程及滚动阶段,获得了危岩落石的运动轨迹方程,并在工程中得到验证。Palma等[8]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数值模拟,在二维平面中分析了落石的运动过程。Lan等[9]通过Rock Analyst 软件,在三维空间下模拟了崩塌落石的运动过程,并基于GIS 平台对崩塌落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目前落石运动过程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崩塌落石灾害的运动特征具有一定局限性[10],而三维空间下的轨迹模拟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落石运动过程中的空间特征,在崩塌落石的预防与治理中具有更加实际的指导意义[11]。

因此文中以远安县瓦坡崩塌为例,通过地质调查、野外测绘、无人机航拍,建立了瓦坡崩塌三维模型,基于Rockfall Analyst(RA)分析软件,模拟了瓦坡崩塌区大量崩塌落石三维空间下运动路径、高度、能量等要素,研究坡崩塌区落石的三维运动过程及威胁范围,为瓦坡崩塌区落石灾害的风险管控及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研究区位于湖北省远安县洋坪镇余家畈村一组(图1),距洋坪镇直线距离约8 km,距远安县城约20 km。属长江中游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957—2000 年)为1 080.2 mm,最大24 h 降雨量418 mm,最大年降雨量为1 586 mm(1964 年),一年中降雨量多集中在4—9 月,其中7 月降雨量最大,1月、12 月最少。

图1 研究区位置图Fig.1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研究区地貌单元属于侵剥蚀低山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植被茂密。区内出露地层有石炭系黄龙组(C2h)、泥盆系黄家蹬组(D3h)、志留系纱帽组(S3s)及第四系崩坡积物,第四系残破积物。研究区位处远安地堑西侧,属弱震活动区,弱震活动频繁,震级小,大部分小于3 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研究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裂隙水、岩溶水。崩塌发育区出露灰岩具一定的含水性,由于裸露岩体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的完整性差,为地表水下渗提供通道及储存空间,是该地区的主要含水层,下部泥盆系和志留系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水动力特征多属浅层短循环无压流。研究区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陡峭坡度大,有利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大部分以坡面流形式自北向南排泄至公路下坡面,就近向低洼地带,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

崩塌区位于北高南低的单面斜坡上,下部地形稍缓,坡度为35°~45°,顶部坡度为近直立,坡体表面植被覆盖较茂密,中部为一村级盘山公路,坡脚为G347 国道。根据现场勘查,该崩塌所处斜坡为东西走向,总体坡向约180°,斜坡坡顶距余家畈村村委会垂直高差约250 m,坡脚高程为250~270 m,坡顶高程为540 m,崩塌区出露岩性为石炭系黄龙组(C2h)灰、灰白色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角砾状及条带状灰岩,岩层产状95°∠8°,为崩塌体母岩,岩体呈块状结构,节理裂隙极为发育,结构十分破碎。下部出露地层有:泥盆系黄家蹬组(D3h)浅黄绿色、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及砂质页岩;
志留系纱帽组(S3s)上部为黄绿色薄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夹页岩,下部为砂质页岩与页岩互层,岩层产状90°∠13°,中等—强风化。坡面与岩层组合为横向坡,斜坡体上部基岩裸露,中部残坡积覆盖层较薄,厚度约0.2~1.0 m。危岩体分布高程480~539 m,高差为30~50 m,主崩方向180°,节理裂隙十分发育,主要发育与坡向相同的裂隙,主要倾向为92°~270°,倾角为60°~90°,岩体裂隙宽2~15 cm,岩体裂缝宽0.5~1.5 m。该崩塌平面分布长度约320 m,平均高度约35 m,均厚约10 m,体积约5×104m3。

根据现场调查,崩塌区共分布7 处危岩体,总体积为493.8 m3,斜坡带分布较多危石、孤石,总体积约15 093.8 m3。崩塌区危岩主要破坏形式为倾倒式,以1 号危岩为例(图2),1 号危岩长约1.5 m,高约3.5 m,厚约0.5 m,体积约2.6 m3,剖面形态呈柱状,主崩方向180°。该危岩体岩性为石炭系黄龙组(C2h)岩性为灰、灰白色块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岩层产状95°∠8°,中等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坡体主要发育2 组裂隙,裂隙①:185°∠89°,长3.5 m,宽0.1~0.3 m,0.5 m/条;
裂隙②:270°∠82°,长2~4 m,裂隙张开2~5 cm,1.5 m/条;
坡面与岩层组合为横向坡。危岩后缘裂隙张开0.1~0.3 m,几近贯穿,下部基座已劈裂。根据《崩塌防治工程设计规范(T/CAGHP032-2019)》,1 号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232,欠稳定,在50 年一遇暴雨(饱水状态)工况下稳定系数为1.123,为欠稳定。

图2 1 号危岩体基本情况Fig.2 Basic information of No.1 dangerous rock mass

近年来,无人机航拍结合野外测绘技术,可以获得崩塌区高精度地形数据,建立仿真三维模型。同时,借助三维运动轨迹模拟软件,可以开展崩塌落石三维运动轨迹模拟,为崩塌落石的运动特征、精准预测及风险管控提供科学参考。

3.1 三维运动轨迹模拟软件简介

此次落石三维运动轨迹模拟采用Rock analyst(RA)软件,RA 是基于ArcGIS 开发的落石三维运动轨迹模拟软件[12],能够模拟崩塌落石的3个主要运动过程:坠落或飞行、碰撞反弹和滚动滑行。可模拟落石的三维滚动、滑动、碰撞、飞跃等复杂运动特征,合理预测运动距离、影响范围和破坏强度等[13]。RA 基于GIS 平台开发,可兼容利用GIS 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与展示等功能。同时采用流程化的操作模式,仅需简单点击即可获得初步结果以供后续优化。

3.2 三维运动轨迹模拟基本原理

RA 计算模型采用如下假定条件:(1)边坡为光滑的坡面;
(2)落石简化为质点模型,质量分布均匀;
(3)落石和坡面均为刚体;
(4)不考虑落石与落石之间的相互碰撞,同时假定落石始终保持完整。落石运动过程中满足牛顿运动定律和碰撞理论,为确定性理论模型。

在落石飞行阶段,落石运动过程满足抛物线方程。落石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图3),初始位置为(X0,Y0,Z0),满足方程:

图3 飞行阶段示意图Fig.3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ockfall fly

式中:S——运动距离/m;

V——速度/(m·s−1);

t——落石飞行时刻/s;

Vx0——X方向初始速度/(m·s−1);

Vy0——Y方向初始速度/(m·s−1);

Vz0——Z方向初始速度/(m·s−1)。

落石在碰撞反弹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在ArcGIS 平台中,根据落点与栅格相交位置,通过质点碰撞反弹模型,可以计算质点碰撞后的弹跳矢量速度(图4)。满足方程:

图4 碰撞阶段示意图Fig.4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ockfall collision

式中:VrDip——碰撞后倾向速度/(m·s−1);

RT—切向向上恢复系数(无纲量其数值大小在 0~1 之间,可通过野外现场试验或工程类 别判断);

VDip——碰撞前倾向速度/(m·s−1);

VrTrend——碰撞后走向速度/(m·s−1);

RN——法向上恢复系数(无纲量其数值大小在0~ 1 之间,可通过野外现场试验或工程类别 判断);

VTrend——碰撞前走向速度/(m·s−1);

VrN——碰撞后法向速度/(m·s−1);

VN——碰撞前法向速度/(m·s−1)。

在落石的滚动过程中(图5),落石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速度逐渐减小,满足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满足公式:

图5 滚动过程示意图Fig.5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rockfall roll

式中:a——加速度/(m·s−2);

θ——坡度/(°);

φ——内摩擦角/(°);

Vt——t时刻速度/(m·s−1);

V0——落石初速度/(m·s−1)。

3.3 三维运动轨迹模拟过程

根据野外测绘及无人机航拍,获得研究区地形资料,建立研究区三维地形模型,模型栅格大小为5 m×5 m。根据地质调查,将崩塌落石区下部坡面划分为3 类:基岩(植被发育区)、居民生活区、碎石区。设定了崩塌落石源区,落石点以折线形式分布于危岩顶部岩石临空面上(图6)。

图6 研究区坡面分类Fig.6 Classification of slope surface in the study area

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崩塌落石区覆盖层厚度,植被发育情况,参考前人研究结果[14],确定了崩塌落石下部坡面法向恢复系数(RN)、切向恢复系数(RT)和动摩擦角(φ)等计算参数,根据现场堆积区落石的调查,估算了落石的最大落石质量(m)、密度(ρ)及初始运动状态(V0),落石坠落一般具有一个较小初速度(V0),三维运动轨迹模拟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三维运动轨迹模拟基本参数Table 1 Basic parameters of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trajectory simulation

3.4 模拟结果分析

研究区崩塌落石三维运动轨迹如图7 所示,模拟运动轨迹与已有落石点基本重合,说明此次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崩塌区落石主要集中在崩塌区下部冲沟及公路区域,部分落石运动达到居民区。落石最大运动距离为450 m,最大弹跳高度为30 m,在居民区附近最大弹跳高度为2 m,最大冲击能量为1 000 kJ。典型落石点2 运动轨迹如图8 所示,落石运动轨迹可划分为3 个部分:(1)碰撞弹跳;
(2)自由飞落;
(3)滚动。运动过程中以碰撞弹跳、自由飞落为主,落石2 最大运动距离为320 m。在落石运动初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与坡面发生碰撞、弹跳。当运动速度大于30 m/s 时,落石脱离地面,开始自由飞落。当落石与地面接触时,速度达到最大值50 m/s,然后与地面发生碰撞,速度迅速降低,以滚动为主,直至速度降为0,落石停止运动。

图7 崩塌落石三维运动轨迹Fig.7 Three-dimensional trajectory of rockfall

图8 落石点2 运动轨迹Fig.8 Trajectory of rockfall 2

3.5 崩塌落石危险性分析

模拟获得崩塌区落石三维运动轨迹后,通过RA 软件,将落石运动轨迹栅格化,栅格大小为5 m×5 m,选取落石的轨迹交叉频数、弹跳高度、运动速度三种评价因子,分析每个栅格落石的轨迹交叉频数、弹跳高度、运动速度。根据前人研究,三种评价指标权重A、B、C分别为0.5、0.2、0.3[15]。将栅格图层叠加计算(式7),并按照自然间断点法进行分级,获得崩塌落石影响范围危险性评价图。

从落石危险性评价图(图9)中可知,在崩塌落石区下部公路、冲沟及崩塌区右侧危险性较高,结合落石三维运动轨迹,大部分落石停留在崩塌区冲沟中,但少量落石会运动到公路及居民生活区,对崩塌区下方居民、行人车辆及建筑物的安全构成威胁,需对崩塌落石体进行防治。

图9 危险性分区图Fig.9 Hazard zoning map of the study area

针对瓦坡崩塌落石结构特征及灾害体发育特点,防治工程以“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便”为总则,尽可能避免因施工对崩塌落石区地质环境条件造成恶化、破坏。因此,崩塌落石防治工程建议采用危石孤石清除+被动防护网。鉴于危岩的岩性硬脆,危石孤石清除可根据危岩结构的自由面而定或尽可能多地创造自由面,对不同自由面采取不同的布孔方法。采用风钻、钢钎等工具将危石分解破碎,直接用挖机装车外运,危岩清理应严格遵循自上而下开挖原则。被动防护网拟建在公路内侧及斜坡下方,共设置2 道防护网。根据上文崩塌落石三维运动轨迹可知,公路内侧被动防护网处的落石弹跳高度绝大部分小于5 m,最大冲击能约1 400 kJ,故设置高5 m,抗冲击力2 000 kJ 的被动防护网能对大部分落石进行有效拦截;
在斜坡下方落石弹跳高度均小于3 m,最大冲击能最大约1 000 kJ,故在斜坡下方设置第二道高3 m,抗冲击力2 000 kJ 的被动防护网可有效拦截其余落石。设置被动拦网后,落石运动轨迹如图10 所示,2 道防护网能有效拦截落石。

图10 设置防护网后落石运动轨迹Fig.10 Rockfall movement trajectory after setting the protective net

(1)崩塌区危岩主要破坏形式为倾倒式,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

(2)基于RA 模拟的落石三维运动轨迹与已有落石点基本重合,说明本次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3)落石运动过程中以碰撞弹跳、自由飞落为主。落石主要集中在崩塌区下部冲沟及公路区域,部分落石运动达到居民区。在崩塌落石区下部公路、冲沟及崩塌区右侧危险性较高。

(4)落石最大运动距离为450 m,最大弹跳高度为30 m,在居民区附近最大弹跳高度为2 m,最大冲击能量为1 000 kJ。

(5)崩塌落石防治工程建议采用危石孤石清除+被动防护网。在公路内侧、斜坡下方分别设置5 m 高、3 m高抗冲击力2 000 kJ 的被动防护网,可有效拦截落石。

猜你喜欢落石危岩防护网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危岩勘查中的应用建材与装饰(2022年34期)2022-12-07崩塌落石冲击埋地输气管道数值模拟研究化工设计通讯(2022年7期)2022-08-11危岩集合体激振特性试验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22年1期)2022-04-06落石撞击下钢混组合梁桥上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1年6期)2021-12-14“警侨联动”织密为侨服务防护网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不同典型形状落石冲击砂垫层试验与量纲分析*爆炸与冲击(2021年7期)2021-07-30风荷载作用下钢管脚手架新型外挂防护网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2021年1期)2021-03-11某高速公路边坡危岩调查和稳定性评估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9期)2019-11-29基于计算模拟的危岩落石危险性研究新生代(2019年16期)2019-10-18人蚁边界防护网小猕猴智力画刊(2017年6期)2017-07-03

推荐访问:崩塌 安县 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