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茶区刺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3-08-29 12:00:02 来源:网友投稿

贺望兴 张斌 谢小群 李延升 毛平生 朱运华 蔡海兰 杨普香

(1.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
2.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330202;
3.江西省茶叶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330202)

刺蛾(Parasaconsocia)属鳞翅目刺蛾科,俗称“痒辣子”,为杂食性害虫,是我国果树、园林、防护林和特种经济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西、山东、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近年来,随着茶旅融合产业的兴起,茶企在茶园间种起了多种绿化树和景观树,虽然美化了茶园,改善了生态,但同时也导致茶园出现了一些不常见的杂食性害虫。刺蛾是一类为害茶园的新型害虫,近年来,茶园刺蛾为害呈越来越重的趋势。刺蛾暴发时可将茶树及景观树冠层芽叶大面积吃光,甚至造成树木枯死,严重影响了茶叶产量和茶园景观。

1.1 南昌茶区刺蛾发生种类

茶园刺蛾在江西南昌地区1年一般发生2代,少数3代、4代,且通常第2代发生为害较严重。田间调查发现:江西南昌地区茶园刺蛾类害虫主要有茶刺蛾(IragoidesfasciataMoore)、扁刺蛾(ThoseasenensisWalker)、褐刺蛾(ThoseahaibaranaMatsumura)、丽绿刺蛾(ParasalepidaCramer)、黄刺蛾(CnidocampaflavescensWalker)和龟形小刺蛾(NarosanigrisignaWileman),其中尤以扁刺蛾发生最为严重。扁刺蛾频发于江西省凤凰沟生态观光茶园中,发生严重时将茶树食成秃枝,影响茶叶产量和树势。茶园刺蛾类在南昌茶区主要为害茶园夏秋茶,为害期为5月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中旬—9月上旬,各虫态具体发生时间见表1。

1.2 刺蛾为害

刺蛾是杂食性害虫,为害多种植物,尤以幼虫阶段为害植物叶片为主。1~3龄刺蛾的取食量极小,从4龄开始刺蛾取食量逐渐增大,6龄和7龄的刺蛾取食量分别占总取食量的19%和71.4%[1],整个幼虫阶段刺蛾一般可造成茶树叶片损失10%~15%,严重时可达30%以上[2]。虫害发生时可将茶树叶片吃成缺刻和孔洞状,仅留叶柄和主脉,虫害暴发时可将茶树及周边景观树树叶大面积吃光,影响茶园生态景观、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甚至可造成茶树枯死。此外,幼虫体表遍布毒刺,触及人皮肤会引起皮肤发炎、疼痛、红肿,伴有剧烈灼痛感,严重影响茶园生产作业,危害茶农身体健康。

2.1 农艺措施

2.1.1 清园灭茧

南昌地区刺蛾越冬虫茧历期平均可达180d以上,选择茶树越冬期进行清园消灭越冬虫茧,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当发现黄刺蛾、龟形小刺蛾、丽绿刺蛾和褐刺蛾的老熟幼虫开始在树干、枝条上结茧时,可组织人员敲碎树枝上的虫茧将其杀死,减少越冬虫口密度。茶刺蛾和扁刺蛾一般结茧于茶树附近浅土层中,可结合冬季施肥和翻耕措施,将茶园浅土层中的越冬茧挖出来集中处理,使其不能羽化,达到防治的目的。

2.1.2 修剪枝叶

刺蛾幼虫是一类具有群集为害习性的害虫,当在茶园发现有刺蛾为害枝叶时,可立即进行茶树枝叶修剪作业,并将修剪下来的枝叶带离茶园集中焚烧,消灭刺蛾幼虫,防止刺蛾幼虫扩散为害。

表1 南昌茶区刺蛾发生种类及时间

2.2 杀虫灯诱杀

利用刺蛾类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性,在成虫羽化期间,采用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或黑光灯等在茶园诱杀成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李剑勇[3]在茶园比较了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和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对茶刺蛾、丽绿刺蛾和扁刺蛾的诱杀效果,结果发现: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刺蛾效果更好,对茶刺蛾、丽绿刺蛾诱杀量分别提高了437.5%和700%。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是茶园应对突发性及大规模虫害暴发时的一种应急手段,化学药剂一定要选用在茶树上取得登记,并且属 A 级绿色食品可使用的农药。这类农药有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茚虫威、除虫脲、氟啶虫酰胺和辛硫磷等[4],但要注意使用化学防治刺蛾的最佳用药期应在刺蛾卵孵高峰后幼虫分散前进行,以防止刺蛾幼虫扩散为害。试验表明,4.5%的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对黄刺蛾和扁刺蛾的防效最佳,校正防效分别高达98.5%和99.2%[5~6];
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 3 000倍液、8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20%灭幼脲胶悬剂6 000倍液和90%敌百虫晶体等对刺蛾类害虫的防效也较好,均在80%以上。

2.4 生物防治

2.4.1 生物病毒防治

生物病毒制剂防治茶树害虫具有防效高、药效持续稳定和残效期长等优点。我国已从茶树害虫中分离到81种病毒,包括45种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和24种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 Virus,GV)[7],目前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防治刺蛾病毒种类主要有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hosea senensis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TsNPV)和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Iragoides fasciat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IrfaNPV)。TsNPV在扁刺蛾种群内自然感染率一般为43%,高时可达70%~87.2%,甚至达 100%[8]。李万明[5]喷施8.76×108PIB/mL浓度TsNPV对刺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88.4%;
王金昌[9]从自然死亡的扁刺蛾虫尸中分离到一株TsNPV,并以1×105PIB/mL浓度感染扁刺蛾幼虫后 8~9d 内,扁刺蛾幼虫死亡率达到了100%。IrfaNPV是控制茶刺蛾种群的重要天敌,唐美君[10~11]在茶园示范应用IrfaNPV防治刺蛾防效高达87%,将IrfaNPV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混配使用,混配后其协同毒力指数为2.1%,虽没有产生增效作用但扩大了杀虫谱,提高了杀虫速度。

2.4.2 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植物源生物农药和微生物源生物农药,截至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已登记102 种有效成分,共登记1 453 个产品[12]。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杀虫广谱性、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天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13]。谢小群等[14]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苏云金杆菌(BT)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A)等3种应用最多的微生物农药为筛选药剂,探讨了单一药剂及两两混配药剂不同浓度下对扁刺蛾幼虫的防效,结果表明:药后 24 h,BB在不同浓度下的平均校正死亡率最高为61.11%,显著高于BT(46.67%)和MA(32.96%),稀释100倍的BB和稀释1 000的BT的混配药剂在药后 24 h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为 72.2%。杨朝霞[15]对市售的5种防治刺蛾的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乳油、1.3%苦参碱乳油防治刺蛾效果最好,7d后防效达到85%以上。李万明[6]在生态茶园分别喷施包括病毒制剂、植物源生物农药、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和苯甲酰脲类农药等12种供试药剂来防治茶园刺蛾,结果表明:4种植物源农药表现最优异,0.3%印楝乳油、1.1%烟百素乳油、1.3%苦参碱水剂和0.88%双素碱水乳剂的毒力分别是对照药剂的84倍、17.9倍、21.2倍和18.4倍。但生物农药速效性表现较差,提高植物源农药速效性的农药混用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2.4.3 天敌防治

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是我国提倡的一种绿色防治方法。目前常利用的刺蛾天敌主要有上海青蜂(ChrysiesShanghaiensisSmith)、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 Mat)、刺蛾紫姬蜂(ChlorocryptuspurpuratusSmith)和黑小蜂(EurytomamonemaeRuschka)等。其中上海青蜂是黄刺蛾的主要寄生蜂,主要寄生黄刺蛾的幼虫,林间寄生率可达58%[5];
魏成贵用松毛虫赤眼蜂对刺蛾进行生物防治,防效达90%以上[16]。

猜你喜欢生物农药菊酯杀虫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国农业科学(2022年15期)2022-08-09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2年3期)2022-04-15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2年1期)2022-01-194种不同品牌杀虫灯对遵义烟田昆虫的诱杀效果农技服务(2021年4期)2021-07-14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10期)2020-05-11“杀虫专列”环球时报(2019-09-02)2019-09-02小学生发明杀虫剂做人与处世(2017年22期)2018-01-26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7年10期)2017-12-02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今日农药(2016年7期)2016-05-14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今日农药(2016年6期)2016-05-14

推荐访问:综合防治 南昌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