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时间:2023-08-29 15:15:02 来源:网友投稿

候莉 魏丽勤 卢勋 韩湘 郭素玲 贾锋 顾海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乡村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原动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支撑,而农业产业又是乡村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脱离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就会失去物质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国农业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还处于“散、弱、小”的发展状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致使农产品出现销售、转化和增值困难等问题,农业产业化的多元价值和功能难以充分体现,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步履艰难。目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最根本性的挑战是如何用越来越少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水资源、越来越贵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农业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农业产业模式的创新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2.1 产业生态化不充分

都市休闲农业己成为都市人调节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拓展休闲空间和特色服务面临着资源不足的困境,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农业生产资源要素短缺。庞大的市场、消费群体迫切需要新的发展模式统筹城乡融合发展,重新定位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凸显农业的生态功能和休闲价值。

2.2 龙头企业带动不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特色鲜明,但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根据这些特色资源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并拥有加工基础和良好的销售渠道的企业,但是依然存在着生产规模小、附加值不高、产品品类单一和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2.3 产业集聚效应不足

农业产业集聚效应会带来农业产业的规模效益,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与国外产业集聚相比,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不同,各参与主体利益没有理顺,产品同质化、低端化、基础设施落后、集聚资金短缺、资本缺乏投资意愿、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不足、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普及不够及产业体系服务薄弱等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的障碍,农业产业集聚停留在初级层面。[1]

2.4 产业高效集约不够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经营权分散到了一家一户,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但这种小农经济的经营导致农业过于分散,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分散经营方式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排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生产、资本的社会集聚、大型机械的应用以及技术的更新。由此可见,农业产业高效集约化不够,不适于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产融合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资源过度流失,农村经济发展令人堪忧。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造成的产业分割、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条块分割等机制体制问题仍然存在。由于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尤其是精深加工,自始至终是一个短板。休闲农业总体水平发展偏低,无论从休闲农业总量,还是从农业园区规模、开发的形式等,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农业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覆盖面不广,最后1公里的问题任然没有解决,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业务工作网络化仍处于起步阶段。

3.1 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更注重的是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少从生态价值的角度来发展农业产业。农业产业生态价值的具体内容,虽因主体不同而呈现不同,但是最基本的内容是不变的。除了生产农副产品以外,农业生产还有生态调节、生态净化、生态保护等一系列的功能作用[2]。农业产业的发展基于生态功能价值,发展成为一种集观光、休闲、体验、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研学、会展等产业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业态、新产业和新动能。

北京蟹岛集团近几年发展迅速,形成了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蟹岛模式”。依托都市消费市场,充分挖掘农业生态价值功能,从1.0版本的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到升级为2.0版本的集会议、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

3.2 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集中力量,为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辟了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3]。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组织者、带动者和市场开拓者,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可追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捍卫者;
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对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和需求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广大农民增加收入,都具有积极意义;
龙头企业在产品走向市场,推进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和标准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产业龙头的培育,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品牌显示度强、规模体量巨大、带动力显著的龙头企业,如乳业的蒙牛、伊利、光明等;
养殖行业的牧原、新希望、正大等;
肉食加工行业的双汇、顺鑫等。

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特色优势不一样,应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艾草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南阳艾”发展更为迅猛,艾制品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产品标准化等方面走在产业的前列。这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培育龙头企业密切相关。政府在1500多家从业企业中,选择3-5家信誉良好、品牌知名、重视创新的企业重点培育,集中打造艾草产业集聚区-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集聚区,引导资源聚集,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合理竞争、有序发展,把产业做特、做精、做强,形成了特色产业发展的“南阳模式”。

3.3 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模式

我国农业产业的起步较晚,农业产业集聚是推动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抓手。农业产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将传统农业的分散发展转为现代农业集中经营,进而拓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加强服务链,形成四链合一的“四位一体”的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我国的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产业强镇等形式多样的产业集聚项目应运而生,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集群和南阳艾草的产业集群。这几年我国对农业产业集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2020年农业农村部及财政部批复了50个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和第三批3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通过财政投入,在“新基建”重大机遇的驱动之下,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搭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的“快车”。

除了不断完善农业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功能之外,还要聚焦“平台+产业链”,在流通领域建立电商平台,打通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产品上下行通道;
借助5G网络建立直播带货,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种养殖领域建立遥感、预测及天气数据和物联网相结合平台,对规划、种植、防治和收获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在生产加工领域建立智能化平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提供稳定性服务,提高管控水平等;
以数字化创新为核心打造新的生产系统,实现产业发展模式迭代升级,加速产业融合发展。

3.4 高效集约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高效集约发展就是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集约化经营活动,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以提升农业生产率或农业集约化水平。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农业人口还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还有农民把土地收入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离开土地就面临着失业。因此,我国农业的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在农业自然资源刚性约束不断增强、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形势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

农业产业高效集约化发展要利用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大中城市郊区的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如北京昌平农业嘉年华就是利用高效集约的模式,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会展经济,带动了当地草莓产业的发展。北京密云极星农业利用荷兰技术,生产西红柿等带动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

3.5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推动产业兴旺、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以农业织底,以新型经营组织为引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融合、要素集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在拓展产业融合链上下功夫,使农业生产加工和观光、休闲、体验、科普、研学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拓展延伸和农民增收致富。

从国内近年来实践来看,通过挖掘乡村资源,都市周边出现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植物工厂等新型业态,将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将三产完美串联,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出现了农业内部融合型、产业链延伸型、功能拓展型、新技术渗透型、产城融合型、多业态复合型等多种三产融合模式,促进了产业链一体化和价值链的提升,让“农村美”又能达到“农村富”有了实现的可能,为农业增值、增效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指明了道路。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产业必兴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势必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而农业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当前,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业龙头带动不够、产业化运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目前农业产业面临着疫情和国内外市场波动叠加的风险挑战,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和经营体系现代化,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的作用,稳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本文就立足区域特色资源,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经济战略思路下,通过完善政策措施、搭建平台环境、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融合、农村金融助力和完善利益联结,实现大农业、大产业、大企业、大基地“四大战略”,打造大链条、打响大品牌、实现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农业产业产业化农业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9期)2021-10-14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中国化肥信息(2019年4期)2019-01-17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甘肃农业(2018年4期)2018-04-08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甘肃农业(2017年13期)2017-08-17

推荐访问:高质量 浅析 我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