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蒙
摘 要:该文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出发,揭示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自我期望教育方面所存在的一些缺失,从而进一步探讨弗鲁姆期望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弗鲁姆期望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
期望理论作为心理学概念在很多学科中得到了结合,并不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界对于“期望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并常常与高职教育结合起来,但却对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研究的较少,事实上,期望理论对于普通高校学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试图从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中探讨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升大学生自我期望及自我教育能力的积极意义。
一、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弗鲁姆的激励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动机认知理论,并提到了一个著名的激励模式:激励水平高低=期望值*效价。激励水平高低是指动机的强烈程度。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指人们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1]个体对目标的把握越大,目标对个体的价值越大,激发起的动力就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
期望值*效价=激励水平高低
高*高=高(最佳效果)
高*低=低
低*高=低
低*低=低
2.弗鲁姆激励公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期望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在环境以及个人的内在情感都会影响期望心理的变化,并促使个体发生相应的行为活动。期望心理这一易变的特点也给予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被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内容,并对教育结果给予高度的期望,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后继学者的努力下,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进一步发展,关于期望值、效价的认知定位也益加完善,从而使得该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研究也更具可行性和科学性。影响期望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拟从弗鲁姆的激励公式出发,深入探索激励水平高低、期望值、效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期望值和效价的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
正确认识激励水平高低、期望值、效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激励水平是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也就是说只有期望值和效价都达到最高,才能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使激励水平达到最大值。较高的激励水平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终极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罗丽彤认为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自我教育法实施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自觉……自我意识越发展,自我教育就越自觉。”[2]而弗鲁姆的这一激励理论就是以调动个体积极性、激发个体内在潜力和自觉意识为目的的,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这一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达至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的自我期望教育方面存在缺失
大学生生理已接近常人,但是心理方面并未与生理匹配发展成熟,因而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以及品德行为的引导至关重要。目前,大学生由于自我教育能力纤弱、自我期望不当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方面的缺席是不无关系的。
1.在消费主义应对方面缺席,大学生自我期望结构失衡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作为一个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群体深受影响,具體表现为不加区分的占有、不具理性的攀比、不切实际的消费等不良现象。首先,受到当代社会一些不合理评价机制的影响,对一个体的评价似乎总在于他到底拥有了多少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是否适合并有益于个体的发展呢?这一问题被忽略了。其次,对比并不是全无好处的。宿舍、同学之间合理的比较有助于激发个体不断发展、完善自身的内在动力,但是,把比较发展成攀比则会走向疯狂。再次,对物质消费的强烈追求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需要,从而造成头重脚轻的“失重感”。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消费主义倾向做出明确抨击。
2.在不合理期望应对方面缺席,大学生焦虑情绪难以排解
大学是与社会相接轨的最后一站,因而大学生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压力,并极易在目标与现实的碰撞中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如在“学业”“择业”“恋爱”“人际”“声誉”等方面的焦虑,这是期待性焦虑的表现。所谓“期待性焦虑是指期待者对与之相关的将要发生的各种事件所形成的一种包括担心、害怕、紧张在内的消极的心理状态。”[4]这种由于期望不当而导致的情绪上的焦虑状态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目前高校每年因情绪失控所导致的暴力事件的比例逐年上升,如何合理调整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期望的确立,避免情绪焦虑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去关注的问题。
3.在原生家庭超越方面缺席,大学生自我期望易被禁锢
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吴桐在其《家庭资本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中明确指出家庭资本优厚的家庭,对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的设定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刘彦汶在其《心理资本、家庭资本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倾向和期望月薪倾向的影响——基于大连高校在校生调查的分析》中亦表明了同样的观点。家庭资本较低的学生可能对于自身的教育期望也较低,这会导致其无法全面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如何摆脱家庭资本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桎梏,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4.在系统性、长远性教育方面缺席,短期化、功利化弊端凸显
当前高校也已开设了有关自我期望教育的课程,以及相关培训活动,如大学生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以及考研培训等,旨在通过短期培训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实用的技能培训,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期望及自身发展的理性思考,并逐渐向学习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渗透。但是这种临时抱佛脚、充满功利化的行为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否具有重要意义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这种思想会让大学生形成扭曲的价值观,从而缺乏长期奋斗的意志,事实上,如果没有兴趣与努力做支撑,这种短期化与功利化的成果必会在长期的实践考验中消失殆尽。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在自我教育方面的缺失还有很多,在此不作过多赘述。显而易见的是自我教育、自我期望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更多努力、给予更多关注。
三、弗鲁姆期望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达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最高教育目的,就需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自我教育的理念,构建自我教育的体系,从而才能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能力。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对于较高自我期望的形成、自我教育能力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
1.从“期望值”的提升角度来看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立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大学生能破除限制自身的重重束缚,更加勇敢,相信自己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也正是弗鲁姆激励公式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在生活中具备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有效提升期望值与效价,促成较高效价的形成,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2)加强师生沟通,在良性互动中做好指引(辅导员)
有研究表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各科老师。尤其在高校中,老师与学生除了上课之外相处的时间很少,也很难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予以指导,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执行者之一,必须扛起这份责任,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在班干部的配合下适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约谈指导。但是辅导员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因而要着力打造多种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寻求建议,例如轮流谈话、匿名树洞、班级匿名吐槽大会、名信片交换活动等,从集体与个体、实名与匿名活动中充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期望。
(3)丰富渗透形式,巧用榜样带动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而言,也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渗透自我教育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如画画、写“遗书”等。要巧用榜样带动法,通过积极的榜样引导,帮助学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积极的规划、赋予积极的期望,从而不断绵延出自觉的力量,形成高度的自我约束力,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4)加强家校联合,统一教育合力
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家族传统等,这些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往往是潜移默化并且影响深远的,很多时候思想政治教育者花尽心思塑造出来的教育成果会被其家人的一句话所击垮。显而易见,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背景各具特色,其中也不乏一些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期望不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采用各种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建立联系,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及充分发展上建立共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合力。
2.从“效价”的提升角度来看
(1)外部激励提升效价
期望理论作为一种激发自我教育内在力量的有效体系,也需要与激励手段相配合。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使用激励手段时一定要避免物质激励手段的过度使用,避免学生功利思维的形成;其次,要把握好激励的时机,适时进行激励教育;再次,要不吝言辞,及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上的言语鼓励,帮助学生构建信心,坚定目标。
(2)内部激励提升效价
要使学生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除了外部激励使其关注、重视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要帮助学生从自身的亲身经历、情感体验和精神塑造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要加强精神激励和自我奉献教育,使学生形成从精神得失中去思考问题的惯性意识;其次,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确保情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精神满足的愉悦,在体验中强化目标期望。再次,期望的实现需要足够的量的积累,要提醒学生对于期望延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止期待性焦虑。
注释: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五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罗丽彤.浅析自我教育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J].理论观察,2013(07)
[3]陳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彭豪祥.大学生自我期待性焦虑及其处理对策[J].科教文汇,2016(10)
猜你喜欢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视阈中大学生责任感培育探究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青春岁月(2016年21期)2016-12-20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成才之路(2016年28期)2016-10-31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