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美感教育课程内容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3-08-31 12: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程度逐渐增加,美感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纯然形式,已成为当下中学教育重点。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学生美感教育的课程内容实践价值,并从多个角度展开中学阶段美感教育课程实施路径分析,旨在推进美育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美感教育;美育课程内容

引言:美感教育并非单纯的审美提升,而是渗透在各学科中的艺术思想,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备素质,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思想水平,对于中学教育而言,美感教育课程不仅可优化现有教学结构,更可引导学生塑造健康心灵与健全人格,激发其内在美感潜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学生美感教育课程内容研究的实践价值

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不断强调综合素质与陶冶情操,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美感教育应实现教育阶段的全面渗透,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道德价值观念重要形成期,美感教育课程内容不仅可有助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提高,更可在美育课程教学中发展自身兴趣,培育学生发散式思维[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中学生美育课程内容价值逐渐突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相较于传统学科,美感教育形态更为自由,即可实现学科渗透,又可自成体系补充课程内容,美感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思想,逐渐引导学生产生行为美、心灵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便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二,中学生美感教育课程内容便于学生在寓教于乐过程中形成多元化思维,通过感受形象美感提升审美认知,基于美育课程内容优化心理结构,并逐渐将知识转变为道德智慧,便于学生在后续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避免成为“书呆子”;第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学教育作为教学基础,更需立足于世界,面向未来展开教学活动,中学生美感教育课程内容可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将各科知识相融合,形成中学知识网络,规避单一学科、单一知识造成的死板教育。

二、中学生美感教育课程实施路径分析

中学是青春期的开始,学生在这个阶段喜欢萌发希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追求个性,渴望能够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喜欢,自身爱美,希望别人也喜欢美的自己,所以中学是开展美感教育最好的时期。对于中学生而言,美感教育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可借助多元化美育课程、学科教学美育渗透、落实美育与德育结合、家校共育深化课程、深化美育文化传承等方式完成课程探索。

(一)多元化美育课程

对于中学生美感教育课程而言,但在现阶段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中,美育课程较为单一,在全面落实中学生美感教育内容时,可集审美、知识、观念等为一体,结合现有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美育课程。例如:面对单一化美育课程,可结合实际教学条件拓展美育课程内容,受到教学计划与目标限制,可在大数据支持下,学校可面向中学生调查其美育课程喜爱度,根据美育课程比例选择学生较为喜爱的美育课程开展,除此之外可定期展开美育课程知识讲座,教师结合自身经验普及美育知识,可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与美育课程热情,教师可于讲座过程中,积极展开师生互动,提高美育讲座有效性。

(二)学科教学美育渗透

中学生美感教育不仅可通过自身学科体现,更可将其融入到传统科目教学中,实现美育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更便于学生加深学科间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例如:美术课是与美育教学直接接触的学科,因此在美感教育与学科融合过程中,应于美术课堂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审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就语文教学内容实现美感教育渗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中学必学古诗词,“枯藤”、“老树”、“昏鸦”中通过各种意象呈现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学生通过品读诗句即可感受到凄凉悲苦的意境,可以通过绘画表现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的情感,以此实现美育渗透[2]。还可以通过制作地理课程教学中需求的地球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的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记忆创造条件。通过制作细胞膜模型,把抽象的微观结构宏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好理解细胞膜的结构。

(三)落实美育与德育结合

美感教育课程中,可充分融合实践活动强化中学生美育与德育教学。例如:强化学生健康美育意识,开设校园“爱国”、“抗疫”、“感恩”等主题手抄报比赛活动,实现美感熏陶的同时,调动学生美育积极性,引导想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加强对“真”、“善”、“美”的追求,提高国民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不仅可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增强学生艺术自信,继而深化学生审美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美感教育与品德教育,以此彰显美感教育价值。

(四)家校共育深化课程

中学生美感教育不仅受学校课程内容影响,家庭教育观念同样为关键性影响因素,受到传统教育观念限制。家长普遍认为美感教育课程并非主要学习内容,不可过多浪费教育资源,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家庭氛围与家长观念影响较大,而且美不仅和艺术专业有关,它理应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落实美感教育课程过程中,应得到家长支持与认可,以此实现家校共育深化美育课程。例如:为转变家长传统观念,可通过座谈会形式深化家校沟通,以此引导家长参与到美感教育课程建设中。除此之外可选用家长易于接受的美感教育课程,实现美育、德育融合教学,例如:采用生态美育内容吸引家长注意,结合当下垃圾分类等生态问题开展“大手拉小手”生态美育活动,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绘制“垃圾怪物”信息卡片,将生活垃圾按照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标准进行分类,卡片绘制过程中,需融合美术材料、审美观念,通过“垃圾怪物”形象与色彩运用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充分彰显美感教育课程内容。

(五)深化美育文化传承

中学生自身的理解和逻辑能力相比小学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可以在中学生美育课程中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美感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文化认同,在美育教学过程中,可基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例如:设置文化美育课程,由老师围绕湖南 “湘绣”、“铜官窑”等本土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展开针对性美育教学,教授学生感悟湘绣针法变幻与色彩运用,通过赏析湘绣经典作品实现美感教学,此外可结合当地铜官窑特色了解彩陶文化,从彩唐桥、“梦回大唐”瓷板文化长廊中感受唐代版画与官窑瓷器美感,突出美术教学美育渗透。可提供教学选项由学生选取课程主题,定期更换教学内容,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落实美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美,并提升学生审美观念,激发其美育学习热情,推动经典文化的传承,以此全面深化中学生美感教育课程内容。

结语:综上所述,中学生正常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思想道德与价值认知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美感教育课程作为全面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应因材施教塑造美感教育文化氛围,实现美育元素的各学科滲透,结合看课程实践活动,以文化传承为基石,推动中学美育教育课程内容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方霞. 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现状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2]承国萍.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J].科学大众,2008(03):29-30.

作者简介:

叶菡(1979-)女;汉,籍贯:湖南株洲;最高学历:研究生;目前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文化。

猜你喜欢中学生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20年3期)2020-02-29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9年10期)2019-11-27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9年9期)2019-11-07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9年5期)2019-05-24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9年4期)2019-04-25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9年3期)2019-04-25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8年8期)2018-12-27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8年9期)2018-12-24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8年10期)2018-12-21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17年11期)2018-03-07

推荐访问:美感 中学生 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