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洁 杜学元
摘要 学会自我管理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第一步,而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核心。通过调查可知,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缺乏时间管理意识、方法和时间管理意志薄弱等问题。随着“双减”政策在全国施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时间管理问题成为一个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己关注的重点问题。“双减”政策通过“减轻学业负担,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计划性和分配性”两方面对学生的时间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各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改革教育评价,发挥学校时间管理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家庭时间管理教育的协同作用,发挥学生时间管理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关 键 词 “双减”政策 小学 高年级学生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能力
引用格式 范玉洁,杜学元.“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23(14):6-9.
时间管理是个体为有效利用时间进行的计划和控制活动,其目标是要使人们从被动地、自然地使用时间转到系统地、集中地、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分配使用时间,从而进行高效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较重,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并感叹“这么多作业怎么做得完呢”“都没时间玩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缺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且时间管理能力较弱,未能合理利用时间。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为学生的时间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机[2]。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合理利用时间、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尤为重要。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意识
不少小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意识,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也妨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教师和家长一直耳提面命他们需要珍惜时间,但大部分学生缺乏时间价值观,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较弱,即使能利用空闲时间充实自己,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被动拖沓等问题,更遑论主动、科学、合理地分配和规划时间。
2.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方法
绝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对时间的系统的认知和正确管理时间的方法。有少数学生会主动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在笔记本上记录当天的时间安排;
又比如在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对每天要做的事情进行计划和安排,但这些基础的、零散的时间安排没有形成体系,自然也不能形成时间管理的习惯。同时,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学习任务比中、低年级重,时间管理更加混乱,因此更需要具备时间管理的意识和方法。
3.学生时间管理意志薄弱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有较快的發展,但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价值判断体系还不够健全,同时,他们的意志力比较薄弱,抗诱惑能力较差。现代社会上诱惑层出不穷,存在许多对小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信息。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不仅会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时间管理,导致他们时间管理意志薄弱。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时间管理的积极影响
1.外部影响:“双减”政策为时间管理创造条件
(1)减轻学业负担,学生可支配时间增加
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小学为了应付考试、升学,搞题海战术,频繁考试,加班加点;
另一方面是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法通过校内课堂发挥出潜力,获得充足的学习竞争力,于是求助于校外学习,学生奔波于补习机构间,苦不堪言[3]。长期的学业压力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学习效果并不乐观。
2022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表明,学生作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在家运动、劳动、阅读、社会实践总时间增加,睡眠时间增加[4]。“双减”政策的出台,在压减学生作业总量、规范校外培训的同时,也把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增多,空余时间学生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感兴趣和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2)营造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
在教育资源分布相对不那么均衡的情况下,有些父母受到片面成才观、育人观的影响,引导孩子一味追求分数[5]。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在周末不学习就等于浪费时间,宁愿花钱让孩子到补习班坐着,也不愿意让他们在家里“玩”,这样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时间管理。被安排中的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性,他们长期被安排“毫无目的”地做事,欠缺对自主时间管理的认知[6]。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学习,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时间管理。
“双减”政策指出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等等。由此可见,孩子的时间管理是“双减”政策关注的一个重点。“双减”政策明确老师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为孩子的时间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了家庭教育要呼应“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双减”政策“入法”,不仅意味着家庭教育从此“有法可依”,也更加坚定了推进“双减”政策的决心和信心。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校要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调整优化课程设置,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为“双减”政策和学生的时间管理提供支撑条件。
2.内部影响: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计划性和分配性
现在教育内卷现象日趋严重,小学高年级又处于升学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以及多方的压力下,孩子被“拉着”长大,被推着学习,缺少独立做事以及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忽略了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阶段。“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同时,也意味着能让学生有意识、有计划、有分配地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管理。善于管理时间的人能够快捷地完成工作,能给自己留出较多的时间来休息、娱乐、放松;
或者在空闲时间里进行身体锻炼、培养个人的爱好等,这些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7]。从政策本身可以看出,“双减”政策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进行独立思考,更多地思考完成作业的先后顺序以及如何有效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从而产生时间管理的倾向和内驱力,而不是只顾着“赶作业”。
三、“双减”政策下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1.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推动作用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颁布这项方案的背景是教育评价存在片面性。在“学历至上”和“升学率至上”的社会筛选机制中,学生、家长追求的是好成绩、名校,学校追求的是“办重点”和“提高升学率”,这种教育导向需要扭转[8]。如果教育评价不能正确进行,“双减”政策只是相对“减负”,那么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就不能得到真正解决,就不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时间管理。
“双减”政策指出要加大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力度,具体提出“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等措施。一方面,从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出发,通过改进考试和招生方式,转变社会中固有的“唯分数”倾向,使人们在注重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到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改变以往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出发,形成以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体的四维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特点以及发展潜能,教师也应该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声音,发现孩子的变化与进步,而不是仅仅依靠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9]。改革教育评价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它是“双减”政策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也事关学生能不能真正实现“减负”。只有真正地“减负”,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全面地发展。
2.发挥学校时间管理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也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
(1)和学生共同制定合理的校内作息时间
儿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处于核心地位[10]。学校要全面回归“育人为本”的教育初心,纠正育人初衷之偏,扭转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观,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休息权、健康权等基本权利作为其学业竞争的筹码[11]。《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要求学校应当按规定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休息和参加文娱活动以及体育锻炼的时间。因此学校应合理安排在校作息时间,并取得学生的认可。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适合学生个体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监督其认真完成,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时间管理的益处,增强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
(2)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学会时间管理
为了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和培养学生时间管理的能力,学校可以发掘教材中的时间因素,在小学高年级开设时间管理特色课程,使学生在特色课程中学会时间管理。比如说“发现时间”(发现生活中跟时间有关的事情,让学生感知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知道时间的宝贵)、“时间管理指导课”(让学生学会时间管理的方法,培养时间管理的能力)。并且可以结合主题班会,让学生自主设计时间管理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时间管理。
同时,“双减”政策聚焦小学课后服务,通过课后服务来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12]。在课后服务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安排课后服务时间来观察他们的时间管理情况,并给予恰当的指导,以培养和巩固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发挥家庭时间管理教育的协同作用
家长是学生校外时间的主要参与者和陪伴者,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进行时间管理。
(1)跟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校外作息时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从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学校里孩子可能已经了解了时间管理,学会了时间管理的方法,放学后家长可以针对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带领孩子一起制定适合他的校外作息時间表,同时家长也可以制定作息时间表,起到陪伴和示范的作用。
(2)不能给孩子安排太多的学习任务
未来孩子的竞争力不是单纯的解题,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考得多少分,而是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13]。自我学习的能力体现在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保持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合适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才是至关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另外,很多家长会利用空闲时间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也是“双减”之后的一个主要趋势。笔者认为,孩子感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兴趣班才会发展为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孩子不感兴趣并且过多的兴趣班同样也会成为孩子的“学习任务”,这样反而给孩子增加了负担。所以家庭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会“变通”。
(3)为孩子创建良好的时间管理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时间管理环境分为两部分。第一,在孩子做事的时候,父母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当孩子在一个采光良好、安静、无干扰、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学习时,他们的时间利用率会大大提高[14]。第二,“双减”政策施行后,父母可以让孩子利用“减”出来的时间对自己进行管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学习。
4.发挥学生时间管理的主体作用
时间管理的主体是学生自己,他们只有在平时把时间管理落到实处,才会真正地掌握时间管理。
(1)提升时间管理倾向
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抽象逻辑性逐步显现出来,能够区别概念中本质和非本质、主要和次要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具备时间管理的智力因素。同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在让学生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双减”政策施行后,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增多,他们知道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更应该增加时间管理的倾向。
(2)学会时间管理方法
①设置目标。所谓合理的目标,首先,必须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其次,是能够实现、可以预测的,最好能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
最后,要设定一个完成期限,以防拖延。
②制定计划。可以通过计划表来呈现每天或每段时间的计划,小学生应该学会根据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来安排完成这些事情的顺序。
③自我監督。可以通过在每项计划后打勾的方式显示计划完成情况,也方便筛选未完成的部分。
(3)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体现在能够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并且在中途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总的来说就体现在较强的自制力上。而提高学生时间管理的自制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做事和时间管理的积极性,学生感兴趣了,就会更有效率。完成同样的事情效率高了,学生也会获得成就感,也会增强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兴趣与自信,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总之,“双减”政策为学生的时间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何利用这些条件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同时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24.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3-03-17].http://www.gov.cn/xinwen/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
[3] 胡茜茹.“双减”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J].山西教育:管理,2021(09):80.
[4] 中国社会科学网.《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发布“双减”政策受到普遍赞同[EB/OL].(2022-03-04).http://www.cssn.cn/zx/bwyc/202203/t20220304_5396974.shtml.
[5] 朱宁宁.家庭教育立法如何助力“双减”政策落地[N].法治日报,2021-08-31(006).
[6] 杨小秋,黄颖.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时间的管理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36(12):75-78+83.
[7] 谭宏.时间管理能力培养与青少年成才[J].青年探索,2003(02):29-30.
[8] 马陆亭,郑雪文.“双减”:旨在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01-113.
[9] 于伟.“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的加减法[J].中小学管理,2022(03):61.
[10] 黄海瑛,章乐.儿童立场视角下“双减”政策的价值坚守与实践指向[J].中国教育学刊,2022(05):68-73.
[11] 李荣华,田友谊.“双减”,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J].教育家,2021(36):19-20.
[12] 马开剑,王光明,方芳,等.“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笔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14.
[13] 范一斐.做“儿童友好型”家庭里的“智慧型家长”:“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J].杭州,2021(18):66-67.
[14] 李德毅.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时间管理方式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双减政策评价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政策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10期)2021-03-02助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0年2期)2020-03-08政策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9期)201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