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第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2、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2)一般方程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知识点20篇,供大家参考。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篇
1、圆的定义:
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
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2篇
逆推验证法(代答案入题干验证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择支而得出正确选择支的方法。
例:设集合M和N都是正整数集合N_,映射f:M→把集合M中的元素n映射到集合N中的元素2n+n,则在映射f下,象37的原象是()
正难则反法: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择支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特征分析法:对题设和选择支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例:256-1可能被120和130之间的两个数所整除,这两个数是:,,,,127
解析:初中的平方差公式,由256-1=(228+1)(228-1)=(228+1)(214+1)(27+1)(27-1)=(228+1)(214+1)·129·127,故选C。
估值选择法: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3篇
1、忘空集致误
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B=空集时也满足B真属于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
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3、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4、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5、判断函数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6、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7、导数的几何意义不明致误
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值是函数图像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但在许多问题中,往往是要解决过函数图像外的一点向函数图像上引切线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设出切点坐标,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写出切线方程.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其他条件列方程(组)求解.因此解题中要分清是“在某点处的切线”,还是“过某点的切线”。
8、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致误
f′(x0)=0只是可导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即必须有这个条件,但只有这个条件还不够,还要考虑是否满足f′(x)在x0两侧异号.另外,已知极值点求参数时要进行检验。
9、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对于函数y=Asin(ωx+φ)的单调性,当ω>0时,由于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sin x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sin x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ω<0时,内层函数u=ωx+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sin>
10、图像变换方向把握不准致误
函数y=Asin(ωx+φ)(其中A>0,ω>0,x∈R)的图像可看作由下面的方法得到:(1)把正弦曲线上的所有点向左(当φ>0时)或向右(当φ<0时)平行移动|φ|个单位长度;(2)再把所得各点横坐标缩短(当ω>1时)或伸长(当0<1时)到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3)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当A>1时)或缩短。
11、忽视零向量致误
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2、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
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
13、忽视零截距
解决有关直线的截距问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求解时一定不要忽略截距为零这种特殊情况;二是要明确截距为零的直线不能写成截距式。因此解决这类问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掉截距为零时的情况。
14、忽视圆锥曲线定义中条件致误
利用椭圆、双曲线的定义解题时,要注意两种曲线的定义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如在双曲线的定义中,有两点是缺一不可的:其一,绝对值;其二,2a<|F1F2|。
如果不满足第一个条件,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而不是差的绝对值为常数,那么其轨迹只能是双曲线的一支。
15、误判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过定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基本的解决思路有两个:一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确定,但一定要注意,利用判别式的前提是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当二次项系数为零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或重合),也就是直线与双曲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
二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图形,根据图形判断直线和双曲线各种位置关系。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抛物线和双曲线都有特殊情况,在解题时要注意,不要忘记其特殊性。
16、两个计数原理不清致误
分步加法计数原理与分类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最基本的原理,故理解“分类用加、分步用乘”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前提,在解题时,要分析计数对象的本质特征与形成过程,按照事件的结果来分类,按照事件的发生过程来分步,然后应用两个基本原理解决.
对于较复杂的问题既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又要用到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一般是先分类,每一类中再分步,注意分类、分步时要不重复、不遗漏,对于“至少、至多”型问题除了可以用分类方法处理外,还可以用间接法处理。
17、排列、组合不分致误
为了简化问题和表达方便,解题时应将具有实际意义的排列组合问题符号化、数学化,建立适当的模型,再应用相关知识解决.
建立模型的关键是判断所求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其依据主要是看元素的组成有没有顺序性,有顺序性的是排列问题,无顺序性的是组合问题。
18、混淆项系数与二项式系数致误
在二项式(a+b)n的展开式中,其通项Tr+1=Crnan-rbr是指展开式的第r+1项,因此展开式中第1,2,3,…,n项的二项式系数分别是C0n,C1n,C2n,…,Cn-1n,而不是C1n,C2n,C3n,…,而项的系数是二项式系数与其他数字因数的积。
19、循环结束判断不准致误
控制循环结构的是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循环结束的条件.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弄清楚这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其次要看清楚循环结束的条件,这个条件由输出要求所决定,看清楚是满足条件时结束还是不满足条件时结束。
20、条件结构对条件判断不准致误
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中对判断条件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其中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在解题时对判断条件要仔细辨别,看清楚条件和函数的对应关系,对条件中的数值不要漏掉也不要重复了端点值。
21、复数的概念不清致误
对于复数a+bi(a,b∈R),a叫做实部,b叫做虚部;当且仅当b=0时,复数a+bi(a,b∈R)是实数a;当b≠0时,复数z=a+bi叫做虚数;当a=0且b≠0时,z=bi叫做纯虚数。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4篇
三、时间的安排要注意合理化
要制定计划是很容易的,但是最难的还是在于是不是能够真正有效的去执行这些计划。如果要想让你的计划很完美,需要两个方面的支撑:一个方面是这个目标是可以量化的;另一个方面是目标制定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
需要明确下目标制定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就是把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当作大大小小的任务,而这些任务不要一开始就是内容多难度大,而要从小处着手,然后再一级一级的增加。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高效的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点?小编提醒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激励和鼓励,要懂得从学习中寻找成就感,这样才能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抱有热情。高考是有难度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只要有信心有热情,就能够达到制高点。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5篇
分层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方法
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最后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1)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分层的比例问题
(1)按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中的单位数目占总体单位数目的比重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层抽样:有的层次在总体中的比重太小,其样本量就会非常少,此时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子总体进行专门研究或进行相互比较。如果要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时,则需要先对各层的数据资料进行加权处理,调整样本中各层的比例,使数据恢复到总体中各层实际的比例结构。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20XX相关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6篇
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有些考生只知道一味求快,往往题意未清,便匆忙动笔,结果误入歧途,即所谓欲速则不达,看错一个字可能会遗憾终生,所以审题一定要慢,有了这个“慢”,才能形成完整的合理的解题策略,才有答题的“快”。
2、运算要准,胆子要大
高考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反复验算,更不容你一再地变换解题方法,往往是拿到一个题目,凭感觉选定一种方法就动手做,这时除了你的每一步运算务求正确外,还要求把你当时的解法坚持到底,也许你选择的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如回头重来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当然坚持到底并不意味着钻牛角尖,一旦发现自己走进死胡同,还是要立刻迷途知返。
3、先易后难,敢于放弃
能够增强信心,使思维趋向,对发挥水平极为有利;另一方面如果先做难题,可能会浪费好多时间,即使难关被攻克,却已没有时间去得那些易得的分数,所以关键时刻,敢于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有些解答题第一问就很难,这时可以先放弃第一问,而直接使用第一问的结论解决第2问、第3问。
4、先熟后生,合理用时
面对熟悉的题目,自然象吃了定心丸,做起来得心应手,会使你获得好心情,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留下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那些不熟悉的题目。有些题目需花很多时间却只得到很少分数,有些题目只要花很少时间却有很高的分值。所以应先把时间用在那些较易题或分值较高题目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7篇
二、要按照任务来划分计划
把高中数学知识点进行了分类,接下来要把各个类别的知识点分配给自己,也就是给大脑分配任务,只有大脑完全掌握了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每个类别的知识点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掉,我们需要有计划性的去攻克它们。
要注意把各个类别的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和内容的差异性来制定计划,比如这个类别的知识点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另一个类别可能会花的时间会更长或更短,可以把每天的学习时间中的一部分用来制定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上。当然最好是把你的计划写出来,列出大纲,这样就可以目标明确的去执行了。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8篇
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顺推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例:银行计划将某资金给项目M和N投资一年,其中40%的资金给项目M,60%的资金给项目N,项目M能获得10%的年利润,项目N能获得35%的年利润,年终银行必须回笼资金,同时按一定的回扣率支付给储户.为了使银行年利润不小于给M、N总投资的10%而不大于总投资的15%,则给储户回扣率最小值为()
%%%%
解析:设共有资金为α,储户回扣率χ,由题意得解出α≤×α+×α-χα≤α
解出≤χ≤,故应选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9篇
一、把知识点进行分类
高中三年所学的知识点并不少,但是如果进行分类的话,总的来说也不过八九个系列。所以要想更高效的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点,可以通过把知识点进行分类的方法来达到。你可以想象 ,不同的知识点系列分别放进不同的箱子,把每个箱子里的知识点挨个解决掉,就能够有很不错的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点了。
二、要按照任务来划分计划
把高中数学知识点进行了分类,接下来要把各个类别的知识点分配给自己,也就是给大脑分配任务,只有大脑完全掌握了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每个类别的知识点不可能一次性解决掉,我们需要有计划性的去攻克它们。
要注意把各个类别的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和内容的差异性来制定计划,比如这个类别的知识点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另一个类别可能会花的时间会更长或更短,可以把每天的学习时间中的一部分用来制定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上。当然最好是把你的计划写出来,列出大纲,这样就可以目标明确的去执行了。
三、时间的安排要注意合理化
要制定计划是很容易的,但是最难的还是在于是不是能够真正有效的去执行这些计划。如果要想让你的计划很完美,需要两个方面的支撑:一个方面是这个目标是可以量化的;另一个方面是目标制定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
需要明确下目标制定的时间是可以控制的,就是把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当作大大小小的任务,而这些任务不要一开始就是内容多难度大,而要从小处着手,然后再一级一级的增加。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高效的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点?小编提醒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激励和鼓励,要懂得从学习中寻找 成就感,这样才能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抱有热情。高考是有难度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只要有信心有热情,就能够达到制高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0篇
一、三角函数题
三角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两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有关内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相互交汇,是高考中考查的热点.
二、数列题
数列题重点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的综合应用,常与不等式、函数、导数等知识综合交汇,既考查分类、转化、化归、归纳、递推等数学思想方法,又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运算、推理论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这类试题的位置有所前移,难度明显降低.
三、立体几何题
常以柱体、锥体、组合体为载体全方位地考查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如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线面角、二面角问题,距离问题等,既有计算又有证明,一题多问,递进排列,此类试题既可用传统方法解答,又可用空间向量法处理,有的题是两法兼用,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由自己的长处和图形特点来确定.便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往往选用向量法,反之,选用传统方法.另外,“动态”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新亮点,三视图的巧妙参与也是立体几何命题的新手法,要注意把握.
四、概率问题
概率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三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必然与或然思想,因此近几年概率题常以概率与统计的交汇形式呈现,并用实际生活中的背景来“包装”.概率重点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等;统计重点考查抽样方法(特别是分层抽样)、样本的频率分布、样本的特征数、茎叶图、线性回归、列联表等,穿插考查合情推理能力和优化决策能力.同时,关注几何概型与定积分的交汇考查,此类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难度有所提升,考生应有心理准备.
五、圆锥曲线问题
解析几何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后三道题的位置上,有时是“把关题”或“压轴题”,说明了解析几何题依然是重头戏,在新课标高考中依然占有较突出的地位.考查重点:第一,解析几何自身模块的小交汇,是指以圆、圆锥曲线为载体呈现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如不同曲线(含直线)之间的结合,直线是各类曲线和相关试题最常用的“调味品”,显示了直线与方程的各知识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第二,圆锥曲线与不同模块知识的大交汇,以解析几何与函数、向量、代数知识的结合最为常见.有关解析几何的最值、定值、定点问题应给予重视.一般来说,解析几何题计算量大且有一定的技巧性(要求品出“几何味”来),需要“精打细算”,对考生的意志品质和数学机智都是一种考验和检测.
六、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导数题考查的重点是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或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往往将函数、不等式、方程、导数等有机地综合,构成一道超大型综合题,体现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鉴于该类试题的难度大,有些题还有高等数学的背景和竞赛题的味道,标准答案提供的解法往往如同“神来之笔”,确实想不到,加之“搏杀”到此时的考生的精力和考试时间基本耗尽,建议考生一定要当机立断,视时间和自身实力,先看第(1)问可否拿下,再确定放弃、分段得分或强攻.近几年该类试题与解析几何题轮流“坐庄”,经常充当“把关题”或“压轴题”的重要角色.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1篇
题型1、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3、集合的运算
题型4、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与证明
题型6、求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的参数范围
题型7、判断命题的真假
题型8、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题型9、结合命题真假求参数的范围
题型10、映射与函数的概念
题型11、同一函数的判断
题型12、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题型13、函数定义域的求解
题型14、函数定义域的应用
题型15、函数值域的求解
题型16、函数的奇偶性
题型17、函数的单调性(区间)
题型18、函数的周期性
题型19、函数性质的综合
题型20、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题型21、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实根分布及条件
题型22、二次函数"动轴定区间"、"定轴动区间"问题
题型23、指数运算及指数方程、指数不等式
题型24、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题型25、指数函数中的恒成立的问题
题型26、对数运算及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
题型27、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题型28、对数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
题型29、幂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题型30、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
题型31、判断函数的图像
题型32、函数图像的应用
题型33、求函数的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
题型34、利用函数的零点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35、方程根的个数与函数零点的存在性问题
题型36、函数与数列的综合
题型37、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38、函数中的创新题
题型39、导数的定义
题型40、求函数的导数
题型41、导数的几何意义
题型42、利用原函数与导函数的关系判断图像
题型4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题型44、含参函数的单调性(区间)
题型45、已知含参函数在区间上单调或不单调或存在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
题型46、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
题型47、方程解(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
题型48、不等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题型49、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题型50、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题型51、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与识别
题型52、等分角的象限问题
题型53、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的计算
题型54、三角函数定义题
题型55、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
题型56、象限符号与坐标轴角的三角函数值
题型57、同角求值---条件中出现的角和结论中出现的角是相同的
题型58、诱导求值与变形
题型59、已知解析式确定函数性质
题型60、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
题型61、三角函数图像变换
题型62、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证明
题型63、化简求值
题型64、正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65、余弦定理的应用
题型66、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题型67、正余弦定理与向量的综合
题型68、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题型69、共线向量的基本概念
题型70、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71、平面向量的线性表示
题型7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应用
题型73、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
题型74、利用向量法解平面几何
题型75、向量的坐标运算
题型76、向量平行(共线)、垂直充要条件的坐标表示
题型77、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题型78、平面向量的应用
题型79、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基本量的求解
题型80、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
题型81、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
题型8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
题型8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
题型84、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
题型85、数列的求和
题型86、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
题型87、不等式的性质
题型88、比较数(式)的大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题型89、求取值范围
题型90、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题型91、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
题型92、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题型93、不等式的证明
题型94、有理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9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题型96、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题型97、平面区域的面积
题型98、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值
题型99、求解目标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100、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运用
题型101、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题型102、函数与不等式综合
题型103、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题型104、球的表面积、体积与球面距离
题型105、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
题型106、直观图与斜二测画法
题型107、直观图?三视图
题型108、三视图?直观图---简单几何体的基本量的计算
题型109、三视图?直观图---简单组合体的基本量的计算
题型110、部分三视图?其余三视图
题型111、证明"点共面"、"线共面"或"点共线"及"线共点"
题型112、异面直线的判定
题型113、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
题型114、证明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
题型115、倾斜角与斜率的计算
题型116、直线的方程
题型117、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
题型118、有关距离的计算
题型119、对称问题
题型120、求圆的方程
题型121、直线系方程和圆系方程
题型122、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题型123、圆的一般方程的充要条件
题型124、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
题型125、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题型126、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题型127、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
题型128、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
题型129、直线与圆的相离关系
题型130、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题型131、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题型132、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
题型133、焦点三角形
题型134、双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题型135、双曲线的渐近线
题型136、离心率的值及取值范围
题型137、焦点三角形
题型138、抛物线的定义与方程
题型139、与抛物线有关的距离和最值问题
题型140、抛物线中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问题
题型14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142、中点弦问题
题型143、弦长与面积问题
题型144、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题型145、定点问题
题型146、定值问题
题型147、最值问题
题型148、已知流程框图,求输出结果
题型149、根据条件,填充不完整的流程图
题型150、求输入参量
题型151、算法综合应用
题型152、算法案例
题型153、古典概型
题型154、几何概型的计算
题型155、抽样方式
题型156、茎叶图与数字特征
题型157、直方图与数字特征
题型158、频(数)率表与数字特征
题型159、统计图表与概率综合
题型160、线性回归方程
题型161、独立性检验
题型162、归纳推理
题型163、类比推理
题型164、综合法与分析法证明
题型165、反证法证明
题型166、复数的分类、代数运算和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
题型167、复数的几何意义
题型168、相似三角形
题型169、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应用
题型170、四点共圆
题型171、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题型172、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
题型173、普通方程化参数方程
题型174、极坐标方程化直角坐标方程
题型17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题型176、不等式的证明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2篇
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
很多同学都知道好高务远就是眼高手低、不自量力的代名词,但却不知道什么是好高骛远。
有的同学由于自己觉得成绩很好,所以,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双基是浪费时间;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定位较高,认为自己研究的应该是那些高于其它同学的,别人觉得有困难的东西;有的同学总是嫌老师讲得太简单或者太慢,甚至有的同学成绩不怎么样,也瞧不起基础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好高骛远。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简单的事实之中。一切高楼大厦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论,都是由基础理论总结出来的。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分析老师讲的课,无论是多难的题目,最后总是深入浅出,归结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无论是多简单的题目,总能指出其中所蕴藏的科学道理,而大多数同学,只听到老师讲的是题目,常常认为此题已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的关键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双基,千万别好高务远。
四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3篇
一、随机事件
主要掌握好(三四五)
(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与B的逆的积。
(2)四种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种关系: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相互独立。
二、概率定义
(1)统计定义:频率稳定在一个数附近,这个数称为事件的概率;(2)古典定义:要求样本空间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个数与样本空间所含基本事件个数的比称为事件的古典概率;
(3)几何概率: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有无穷多个,每个元素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则可以将样本空间看成一个几何图形,事件A看成这个图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过子集图形的大小与样本空间图形的大小的比来计算;
(4)公理化定义:满足三条公理的任何从样本空间的子集集合到[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质与公式
(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别地,如果A与B互不相容,则P(A+B)=P(A)+P(B);
(2)差:P(A-B)=P(A)-P(AB),特别地,如果B包含于A,则P(A-B)=P(A)-P(B);
(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别地,如果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
(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它是由因求果,
贝叶斯公式:P(Aj|B)=P(Aj)P(B|Aj)/∑P(Ai)P(B|Ai).它是由果索因;
如果一个事件B可以在多种情形(原因)A1,A2,,An下发生,则用全概率公式求B发生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经发生,要求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则用贝叶斯公式.
(5)二项概率公式:Pn(k)=C(n,k)p^k(1-p)^(n-k),k=0,1,2,,当一个问题可以看成n重贝努力试验(三个条件:n次重复,每次只有A与A的逆可能发生,各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时,要考虑二项概率公式.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4篇
=2a ③e= ;④实轴长为2a,虚轴长为2b,焦距为2c;渐进线 或 c2=a2+b23、抛物线 :①方程y2=2px注意还有三个,能区别开口方向; ②定义:|PF|=d焦点F( ,0),准线x=- ;③焦半径 ; 焦点弦=x1+x2+p;
4、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的弦长公式:
5、注意解析几何与向量结合问题:1、 , . (1) ;(2) .
2、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它们的夹角为,则数量|a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5篇
顺推__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逆推验证法(代答案入题干验证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择支而得出正确选择支的方法。
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20XX年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6篇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nnA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nnA,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7篇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
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p(p-a)(p-b)(p-c)](海伦公式)(p=(a+b+c)/2)
和:(a+b+c)_(a+b-c)_1/4
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r/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4r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8篇
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第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第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
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六: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是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最高的题,这一类题有以下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是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这也是20XX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计算量十分大。
第七:压轴题
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是高考所考的七大板块核心的考点。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19篇
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例:△ABC的三个顶点在椭圆4x2+5y2=6上,其中A、B两点关于原点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k1,直线BC的斜率k2,则k1k2的值为
√5/5
解析:因为要求k1k2的值,由题干暗示可知道k1k2的值为定值。题中没有给定A、B、C三点的具体位置,因为是选择题,我们没有必要去求解,通过简单的画图,就可取最容易计算的值,不妨令A、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上的两个顶点,C为椭圆的短轴上的一个顶点,这样直接确认交点,可将问题简单化,由此可得,故选B。
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2022高考数学知识点 第20篇
一、高考数学试卷题型分布
高考数学的试卷结构是12个选择题(每个5分),4个填空题(每个5分),6个解答题(总共70分)。按以往的试卷分析基础的部分是有90分的占比的,所以拿到85分真的没那么难。
其实高考数学试卷中的解答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题。好多同学遇见大题更是懵了,心情要放轻松。高考数学大题是比较有难度,但它也有基础问题的设置。一道解答题不只一个问的,它可能设置2到3个小问题在里面。所以高考数学试卷中大题部分该得的分也不可以丢掉。
二、高考数学试卷知识内容
五个小考点:这五个小考点基本上是会出现在高考数学试卷选择填空题中的,那也就是5分分值的考点。分别有选择第一题经常会出现的集合,其次是复数相关的题,如果你是一名高三生,程序框图题一定会有的,相信说道这里高三的你一定也很有共鸣。还有就是平面向量题,不等式考点的题。其实高考数学试卷中12道选择题的难度是比较简单的,当然可能最后的一题或两题会有些难度,但没关系,可以战略性放弃难度高的选择题。填空题也是一样啊,4道填空题前2道总该得分了。这样至少我们可以得到12道题,每道题5分,也就是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总分已经60分得到了。
解答题考点:其实解答题的考点也属于前面填空选择的考点,所以掌握这些知识点不只为了答对部分解答题,也是在获得基础分。所以要真的学会、学透。三角函数、数列这两个在解答题比较前面出现,之后是概率统计,然后是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最后是函数导数。高考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是选修题,选修题有10分,它也属于基础的,这10分是可以的到的。现在总分已经70分类,剩下5道解答题15分是可以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