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论文第1篇摘要:从学术意义上看,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而获得长期效益。尽管二者的发展历史、研究目的、理论方法即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并侧重于解决不同领域的相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论文集锦10篇,供大家参考。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1篇
摘要:
从学术意义上看,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而获得长期效益。尽管二者的发展历史、研究目的、理论方法即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并侧重于解决不同领域的相对性问题,但其在整个历史中密切配合。本课题对这种关联性进行了历史的总结,同时对基于现代知识经济和现代工业工程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进进行探讨,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企业
自人类生产活动开始,管理实践活动就一直存在和发展着,任何一个阶段管理学的新成果不仅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状态密切相关,也是汲取当代科学和文化发展成就的产物。管理正是这样走过了从粗放向精细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发展,从单一化向系统化发展,从工具理性向人文理性发展的历程。作为管理实践理论的两类重大研究课题,工业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交织着发展,二者的实践活动历史较长,但上升为科学的理论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而后发展中的每一次跨阶段的变革都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推动力的,而且二者的发展都始终对应祸合。工业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每一阶段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确切地说,人力管理与工业工程的发展密切关联,相互滋养,相互补充。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定位低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管理无非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尽管高层在企业培训中都接受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教程,尽管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尽管部门负责人也认识到了部门员工知识、技能素质差距严重地制约了工作任务完成和质量甚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在实践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位还是停留在传统行政性人事管理阶段。在访谈过程中,中层管理人员并不乏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但如何将这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公司可操作的体系,都感觉无从下手或表示力不能及。这一问题的基本成因一是公司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上升到战略性、系统性、决定性的定位,二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建设非常薄弱,三是没有探求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统领人力资源管理长期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2.公司战略目标不明确,相应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无法进行
企业自创立起就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因此随着市场机会,合作伙伴,产品和技术趋势的改变等等外部因素的快速变化,企业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甚至很多企业“以变为根本的战略”。尤其在快速扩张阶段,往往涉足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其中不乏许多新兴产业。而这些新兴产业在研发、营销、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一些新开拓的项目,定岗定编工作不像传统业务那么成熟。因此,企业一般缺乏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就无从谈起。
3.企业人力资源存量的现状无法匹配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目前我国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资源。从静态中来说劳动力资源数量多,但素质亟待提高。而企业的用人机制存在“任人唯亲”,“任人为近”的现象,对管理层,特别是核心员工,其多来源于企业家的私人社会络,这又在动态上致使本来拥有的人才资源流动普遍。人力资源存量的不足导致企业通常是根据机会和市场的临时需要选聘人才,而无力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对人才和组织的需要。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员工文化素质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据统计,全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0.46人,企业仅2.96人,只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
4.在许多企业之中,人力资源部门所处位置偏低,且经常由其他部门兼任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
1.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战略调整
由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总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战略变革和战略调整就成为必然。因此,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以支持企业战略的变化。
(1)初创期。此时企业组织应制定集中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应聚焦于专业型业务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激励上,为组织的顺利运行和成长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队伍。作为企业的创立者应当开始关注企业理念,战略目标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这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也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联想在发展初期通过对杨元庆、郭为、孙宏斌这些虎将的大胆任用,以及对倪光南的“造神运动”,而带来的企业大发展,可以说就是一个明证。
(2)成长期。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开始考虑多元化经营战略,尝试成本领导战略或差异化战略,而这些战略意味着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有不同侧重。组织扩张和有序管理并重是这个时期企业战略的关注点。因此,人力资源政策规划的侧重点就应该从过分强调企业家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转变到规范化、职业化管理上来。比如:在创业阶段,万科选人、用人基本上就是凭借王石和万科高管们优秀的个人判断和直觉。随着万科的快速发展,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因此,万科及时在自己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专业化、精细化的战略要求,并引入了具体的专业化管理工具――“人才资质模型”,并把它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万科通用资质模型”、“万科领导力资质模型”及“销售”、“设计”、“工程”、“客户服务”等六个分专业的系列资质模型体系。正是由于这种未雨绸缪的安排,才使得万科不仅满足了自己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向其它房地产企业输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因此万科也才有“房地产界的黄埔军校”的美誉。
(3)成熟期。在成熟阶段,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最可行的就是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聚集战略对企业来说非常有效,而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差异化战略必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对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专业性人才和能够审时度势、临机应变、制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人才的培养就成为这一阶段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战略目标。
从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角度看,企业就需要在自己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注意不同类型员工的性格、兴趣、素质、结构与组织战略、组织岗位的匹配;
注意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培训,强调员工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注意塑造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组织性,提高整体战斗力,从而推动组织继续成长。
(4)衰退期。需要的是摆脱历史的包袱,为企业注入更多更新的活力,以实现企业的“再生”。战略方向的调整就成为这个时期企业战略关注的重点。在这种状况下,人才的更新换代就成为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
2.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持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是革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为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必然蕴含着对人力资源管理旧模式的扬弃,甚至是全新模式的构建。这一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剧烈变革的过程。伴随着利益的调整以及对原有习惯的固守,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阻力。但是,只有实施有效的变革才能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建构运转良好的支撑平台。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支撑平台,除了其职能部门固有的职位分析、职位设置、绩效管理、激励机制、职业规划等工作之外,有些甚至超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比如计划与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等。
3.建立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开发机制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C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基业长青的一个核心原则:“造钟”而不是“报时”。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必须立足于“造钟”而不是“报时”。
“造钟”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的选拔、开发、成长和更新的管理机制。正如联想在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发中提到的“项链理论”中所述:人才竞争不在于把最大最好的珠子买回,而是要先理好自己的一条线,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没有这条线,珠子再大再多也还是一盘散沙。没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去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凝聚力,仅仅依赖高薪恐怕也很难留住人才。
“造钟”机制的形成和成功运用还在于要建立一套包括总体政策、具体制度和一系列配套措施在内的制度体系。由海尔倡导并经联想等企业发扬光大的“赛马不相马”的人才培育机制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机制认为,企业不缺人才,关键是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把每个人的最为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就需要“变相马为赛马”,建立一个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人才竞争机制。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培养,是消除人力资源规划危机的重要途径。外部环境的强烈竞争性,使得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更为复杂,这就要求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者应具有战略性思维与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加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提高其整体性的专业素质成为人力资源规划成败的关键。为了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培训计划中应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三、结语
通过对企业如何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要求人力资源规划主体在人力资源规划程序的所有环节中都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审视组织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组织外部环境,在组织愿景、组织目标以及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制定组织未来人力资源需求清单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计划,从而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促进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2篇
摘 要:
摘要 :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本质为人才竞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尽管很多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点,但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具体落实上仍存在问题。本文针对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提出建议,以供
关键词:人力资源;
战略规划;
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途,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竞争资本。理论与实践证明,人力资源战略规范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要与各个层次的发展规划相协调,保持平衡发展。唯有这样,企业的长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纷纷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但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体实施环节仍存在不足,还需进一步改善。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
1.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含义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所谓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在企业高层决策者指挥下,各个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参与下,通过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诊断,同时结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需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估计,从而对人员配置、岗位编制、人力资源政策、绩效考核管理、技能培训以及招聘人才等内容进行全局、系统、长远的科学规划。
1.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的和作用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的一是规划企业人力发展,一方面了解企业目前的人事动态;
另一方面科学预测企业未来人力需求,便于企业未来人力增减需求。二是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助于改善人力分配不平衡的状况,确保人力分配合理化。三是配合企业发展需求。人力资源的获得与运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能够适时、适质、适量地为企业选拔各类人才,以配合多变因素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四是控制和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工资是企业人力成本最大的支出,工资的总额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分布情况,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人力成本会逐渐上升,为避免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现象的出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有计划地调整企业人员分布状况,把人力成本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作用一是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在人员需求量、供给量、岗位任务以及职位提升等方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都能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二是有利于人事决策。人事决策持续时间长,调整有困难,且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人事决策提供准确的第一信息,能有效避免人事决策失误。三是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每位员工提供展示平台,让其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从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努力争取,实现个人价值,这同时也有利于稳固企业发展。
2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方案
2.1人员选聘
人员选聘规划分四个阶段:一是选择招聘渠道。首先要在日常工作中多积累、多渠道建立人才库,尤其是企业核心岗位人才、中高层岗位人才必须适时跟踪计划,为其提供发展平台;
其次要与专业招聘网站、人才交流中心、专业猎头和管理咨询公司等保持良好互动,以便招揽人才;
最后是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园招聘上选拔优秀人才。二是面试和选择。建立人才素质模型可结合公司战略发展和企业文化要求,同时参考面试者的工作背景,对其进行选拔、评价、晋升等。三是适用跟踪阶段。人力部门为体现企业人员关注员工成长理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确定岗位试用期限和工作目标,并定期对试用者跟踪访谈,使其尽快融入到集体工作氛围,同时还要了解试用者工作中产生的疑惑或者工作意见,学习其他公司好的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四是试用期转正评估。对试用者的转正评估需用人部门、人力资源部共同参与,结合对企业文化认同、工作能力、工作目标完成等方面制定转正评估标准。
2.2员工教育与培训规划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成长则是企业成长,为了给企业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型组织氛围,人力资源部门要积极鼓励员工自学自修与岗位职责有关的教育活动。对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其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成企业整体战略性目标中起到动力源作用,因此人力部门要严格按照胜任力素质模型要求,鼓励他们以自学为主,同时积极参加企业技能培训,强制达标。在考核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绩效时,人力部门需要具体量化负责人对本部门职员专业素质提升的考核标准,这能有效帮助职员快速实现自我成长和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此外,对于企业外训工作,人力部门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挑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参加企业外训活动,同时按照企业相关规范制度管理外训活动,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外训效用。
2.3评估与考核体系规划
首先,评估体系规划选聘人员过程中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招聘评估程序,不仅要考虑应聘人员的专业素养,还要重视求职者的非专业素养,如学习能力、职业操守个人性倾向等。其次,试用期转正评估时,人力部门和试用者双方均需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能力以及企业期望值等。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3篇
摘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管理主体基于组织战略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战略布局与筹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仅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一种谋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较强的前瞻性、易操作性和可控性,更有着可评估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之必须,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人力资源;
战略规划;
旨归;
效用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人力资源管理得以有序进行的前提,更是人力资源管理有力推动组织发展的战略保障。它的诞生有着漫长的历程,而人们对其的认知也经历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产物,更是其理论升华的结晶。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理论层面得以广泛普及,在实践层面得以广泛应用。当下“在哲学视角下全面地探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探寻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规律成为时代的迫求。”基于此,我们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内在规律的探知也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不断改变,人力资源管理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而管理主体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审视与解读也变得越发重要。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旨归
( 一)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管理主体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战略布局与筹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质上就是一种谋划,它是管理主体基于组织战略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战略布局与筹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同企业的其它职能规划一样,它是组织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 见图1)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在“人”的层面上的全方位考量。同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建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对实践环境的透析成为重要的环节。事实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面临着两个层面的场域,即系统内部环境与系统外部环境。前者是对人力资源内部构成要素的概述,后者则是对人力资源系统外所有环境的总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既要考究过去的管理历程,又要考量当下所处复杂的内外环境,在此基础上,它更重要的是谋划人力资源的未来。当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基于历史与现状考量的结果,是对未来组织发展的一种有目的性筹划,而绝非是一种预知或预测。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管理主体是指具体从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制定及管理的人,管理的客体是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对象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事务。实际上,管理主体在制定与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往往还需要借助某些介体,而这些介体是指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制定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理论成果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全面的指导。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科学性直接地影响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切实可行性。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内在层面上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它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需要而进行的规划。由此,它绝非有着战略与规划的分野,在人力资源场域下,战略与规划有着共同的旨归。战略意义上的规划是一般意义规划的升华,更是其高级阶段。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它是迎合了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它是组织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与延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管理主体从宏观层面出发对人力资源全面反思与审视的结果。此外,从时间维度上考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侧重于长期的谋划,它有着较长的时间间隔,而不是追求于短暂性的计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长期性直接地影响了其建构的长期性,更关系到它在某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一种谋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一种谋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全部,它渗透到人力资源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两个层面。事实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传统意义上,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职能的迥异,它又被人为地划分为各个子系统的战略规划,如:
招聘规划、培训规划、绩效考核规划等。现在看来,这种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直线职能式的分割存在很大的弊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有着很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而人为地割裂势必造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肢解,更会造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系统性之丧失。可见,以往直线职能式的建构范式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系统性大相背离。管理主体应当遵循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规律,应当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有着诸多特征,恰恰是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很强的目的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更是组织战略发展的一项重要部署。可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细化,它承担了满足组织战略规划在人的层面上的谋划需求。实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战略规划的展呈,它的使命是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运营,更是为了组织战略规划的具体贯彻与执行。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较强的前瞻性
前瞻性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生命所在,更是其意义所在。它通过对人力资源历史过程性的考察及对所处复杂环境的透析,强调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评估与判断。由于建构在大量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这种评估与判断也有着极强的客观性,它不同于主观层面的臆测与推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前瞻性特征适应了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需要,更对其有着指导性作用。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易操作性和可控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一种谋划,对于管理主体而言它属于可操作与可控的。可操作性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在必然,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项职能支撑,它的易操作性才能使得管理主体全面地把握其内在的精髓,进而才能够被贯彻执行。否则,抽象性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必被束之高阁。此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可控性是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谋划是可控的,它强调对其过程的可控性,而绝非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结果的可控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可控性更多地在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可调整性。
(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可评估性的特征
可评估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又一突出特征,它是指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执行过程及结果的评估。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评估是对谋划本身的一种检测与考量,更是对战略规划本身的一种全面反思。可评估性促使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趋向于更加科学和规范。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四个特征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很强的目的性必然使得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有易操作性和可控性,前瞻性的特征又使得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有可评估性。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效用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和重点,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即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评估与判断,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着宏观层面的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正常运营及有序进行离不开战略规划的指引,事实上,只有在战略规划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满足当代组织发展的需要,离开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变得无序及无效。实然,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实践活动皆建构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只不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基于现实的需要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做出适当地调整。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未动,战略规划先行。此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基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要求人力资源规划主体在人力资源规划程序的所有环节中都应当站在战略高度,充分审视组织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组织外部环境,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促进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之必须
科学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追求与发展趋势,而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则应然要求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1.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必然要求规范化。规范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建构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彰显出科学化。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流程等有序化和标准统一化。由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起点,它的出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活动在一定框架内有序进行。此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又对管理实践进行着理论的指导,基于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承担了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首要重任,它的效用自然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进程之必须。
2.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必然要求系统化。系统化则要求管理主体要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一个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必然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前瞻性谋划,也必然诉求对其历史进程的考察,对其所处环境的分析,也必然诉求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未来进行评估与判断。由此,这必然诉求于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必然要求规范化及系统化,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又诉求于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为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之必须。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因素的合力,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则在这个合力中占据着重要的份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它的科学、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大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然诉求于对未来的谋划,其必然诉求于在战略规划层面的超群领先。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指引下,管理主体变得更加自信,管理实践也变得更加有效。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以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为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基于管理实践的需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主体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旨归的审视与把握极大地促使了管理实践的深化,同时,也全面地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升华。为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起点,更是人力资源管理在宏观层面的一种前瞻性指导。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4篇
一、概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化已经有了近乎五年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前资本主义时代,现代资本主义为主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结构变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金融经济的发展成熟,世界已经出现了以商业和信息为主导的两大发展潮流,并引领了当今时代的发展时尚。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从国内的具体环境看,社会中的主体,即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传统型、现代型、二者混合的类型等都有所表现与发展,但事实上,总体的现代化企业发展模式还有待完善,并且需要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与可靠的生产过剩与商业化背景所决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指的是以人才为依托的智力支持与知识复用水平的可靠应用,对企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估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意义
1.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企业的发展与传统企业的发展的区别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现代企业更加注重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加动态化,尤其是认识到了人才的发展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技术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根据是对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另一个是由于时代精神的推动,现今人类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人类最庞大的战争与技术发明、领教了现代化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与困境,因此,这也是一个时代对问题进行解决的内在推动因素之一,推动了企业形式的发展。
2.提供决策依据
在企业的运行与发展中,任何一个决策对其整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都有着较大影响,然而在做出这些决策时,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企业会对自身的人力资源能力进行一定的评估,并对所行项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比如,对当前项目、人员数量、企业员工结构等进行一个总的测评,并对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奠定基础,从而实现人员的合理安排。以现代企业发展来看,在决策时更加注重人员的合理调配,即对于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合理配置,同时也更加注重员工在知识结构方面的组合与优化。
3.可以有效的调动员工
人力资源从表面上看只是进行人员的引进与安排、管理,但实际上,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对于员工的发展方向的可能性进行一定的评估与监管,一方面培养其才能,加强适应力,并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更注重培养员工的个人认同感与对公司认同感,总的来讲,是将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进行了协调与部署。从这个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催生员工的主动性发挥、培养其创造性与可发展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也有了明确的目标。
4.可以有效的控制人力成本
企业中的各种成本构成不同,人力成本也属于成本之一,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就有对应的人力成本核算管理项,当然这是通过对于企业发展中的成本与利益认真考虑的结果,不仅是让公司有充分的人力资源,还应该使这一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并使这一社会功能性实现释放与表达的最大化,从而为企业的总体收益带来创收与增益。当然,这一成本管理并不单单停留于数学计算,还需要对未来可靠的、以人力为载体的知识进行复用可能性估价,虽然比较困难和棘手,但对于企业人力成本的控制与利益增长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三、应用分析
1.提高认识,转变理念,加强重视
企业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站在时代精神的浪尖,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对企业进行发展部署,尤其应该在商业化较为普及的当下,抓住人力资源这一有效手段,及时走上更高的发展道路,建立起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认真研究它对企业发展的核心意义与重要价值,应该认识到知识转化为再生产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认识到人才对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重要性,明确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最有效的武器。
2.以人为本,将企业利益系统化、全面化
企业应该利用人力资源这一有效手段,去建设并完善企业文化,因为当代社会活动范围的增加与扩展,人才的可选择性在逐渐增加,其自主性要求其向更具有文化、实力和魅力的企业转向,所以,企业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从爱人才、会用人才到懂得与人才共谋发展,为社会发展尽职尽责,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文化,而且要认识到文化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利益增长点及企业全面发展的最大可能性方向。
3.从制度上进行具体完善
人力资源从招聘、培训、奖惩等等环节对人才进行干预与影响,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应该认识到制度的完善对于其人力资源自身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应该从各个环节上进行完善,从整体上进行部署,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结果的可能性原因进行细化分析,从而使惩罚与奖励变得更有根据,更有利于企业制度的完善和整体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其应用过程中更应该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内容为依托,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使企业文化得到有力的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综合竞争力提供一个可靠的提升手段。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5篇
摘要: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由于市场经济起步晚,所以在面对国际市场的冲击时,科学的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企业要不断地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探索,科学规划,充分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以期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加强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日益地凸显,成为其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要素。大量的事实证明,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住脚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人力资源关乎企业的稳定发展,然而,各行各业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所以要不断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如此才能很好地应对新时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核心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的核心是要突出人在社会、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思想解放还没有完成,所以对于人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在生产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所以,人力资源的规划要以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政策制度,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其中政策的制定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合理政策的制定可以有效的使一个集体紧密的团结起来。
2、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的核心是要注重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断进行创新是应对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企业的主体——人的激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与创新欲望,也就是把握全局,拥有战略眼光,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整合:首先,从基本管理层面进行整合激励。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指导员工在规定范围内从事各项活动。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奖励优秀的员工,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塑造一支拥有战略眼光,能够实施战略决策的团队,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设计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生产经营结构,确保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高效、和谐的运营环境。其次,从产权制度层面进行整合激励。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尊重人才的氛围,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提升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切身利益紧密联合起来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提高他们对企业奉献的积极性。最后,从企业精神层面进行整合激励。这就要企业拥有自身所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培养员工形成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思想观念,并以这些观念去指导员工生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充分把握好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设计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划方案,如此才能很好的在企业发展进入新时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综合分析国内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国内企业领导集体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总结企业出现的战略规划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企业要及时的改正。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未被认识,表现为企业招聘人才的盲目性,不合理性,招聘的人才脱离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对于人才的获得和人事的安排,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经常是在职位空缺时才急于寻找专业性人才,有时求而不得,便退而求其次,这会损害到一些人才的积极性,对于企业的奉献不再那么积极,同时这也使得企业更容易失去人才,并且企业的生产效益变得低下。
2、企业缺少系统的培训,许多企业照抄照搬别的成功企业的培训方法,对于员工进行培训时,没有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甚至有些企业为追求最大利益,一些员工未经过岗位的培训便开始上岗,企业这种把岗前培训当做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虽然在短期能迅速获得效益,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会酿成很多差错。
3、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表现为人管人、人管事,而不是用制度来管人管事。企业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励员工一心一意为企业谋发展,只是通过短期的高薪试图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然而真正有才能、有理想、有抱负的员工,不会因暂时报酬便安于现状,他们追求的是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有些企业对于员工的监督过于严格,使得企业与员工之间没有感情的联系,只是简单的利益关系,完全没有人情味可言,员工无法在企业中产生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对员工苛责使得在企业内部很难形成一种凝聚力,同时由于晋升制度的不合理,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人才的流失成了必然。
4、员工考核制度不完善,对于员工的考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主管的个人看法,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在员工看来努力工作却不如主管的一句话,这样就打击了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工作效率低的员工因为和主管熟识便可以躲过处罚,这就变相的鼓励、纵容了他们的行为。这样的企业不能让优秀员工看见发展前景,企业必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一败涂地。
我国正步入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做为科学技术的载体——人的作用就应该被企业更加的重视。通过对国内国外一些大型的成功企业的分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三、实现战略目标的策略
1、变革现有的管理体制,新时期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要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在企业中要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满足员工参与管理企业的愿望,领导者要转变角色,不只是简单的监督、控制、下达指标,要转换角色为指导激励员工,组织员工能够参与学习并施展他们的各项才能,以充分调动做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人的潜能。
2、企业要改变现有臃肿的机构,现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管理层次过多,协调不畅,造成了信息传播渠道的极其不畅通。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全局的发展动向,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沟通,达到知识交流、学问共享的目的,信息络的全方位覆盖能够使得员工在了解全方位的信息之后,群策群力,综合多方面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寻找到一条最佳的发展路径。
3、要加大对在职员工的素质培训,将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提升职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的潜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根据人才的特点或者他们所在岗位的特殊性,进行实用性、注重能力的技能培训。从企业角度考虑,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任职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制度,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同时从员工角度考虑,通过培训不断的充实自己,成为企业中的骨干力量,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此自己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企业要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运用战略的眼光,通过管理手段,对企业员工实施长远的职能培训和技能开发。
4、要发挥薪酬福利制度的激励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合理的人才薪酬体系,提高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建立与人才成长相配套的薪酬增长机制,薪金的发放金额根据在于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大小,对于优秀的人才要给予最顶尖的报酬。建全完善的奖励制度,完善各类优秀人才的奖励制度,树立一些优秀典型,从优秀的员工中,评选出青年骨干、优秀技术能手等进行表彰,树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与业绩挂钩、鼓励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业务能力强的人才,给予重用、深造等激励。日常生活中多多关心职工生活,时常与职工谈心,与职工联系好感情,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在职工与领导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有助于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的良好与否,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是企业健康发展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保障。人力资源规划要深刻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变革以往不适合模式,改进和加强现今的管理模式。新时期下的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的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进行探索,才能很好的把握住发展机遇,迎接各种挑战。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做为企业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每一家企业都应思考的问题。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6篇
一、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匹配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战略规划为导向,指引企业未来发展,但是在企业未来发展中人力资源能够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难以协调的核心资源,渗透于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管理。
第二,利于实现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匹配契合可以在企业战略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确保在企业各发展阶段下二者的一致性和适应性。企业以战略规划为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企业责任感,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最终在人力资源优势支撑下实现企业战略规划,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二、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匹配的基础
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匹配需要获得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企业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核心管理资源,是二者高效匹配的基础;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还需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战略能力。三、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的关系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配置优秀人员,而人才作为信息资源载体,进而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高效实施提供信息资源与智力支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包括对同行业人力资源流动状况、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还包括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等,这些都是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笔者就企业人力资源和战略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 企业人力资源对战略规划的支撑分析
第一,企业战略规划需要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发展需要各领域、各专业的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凝聚管理,为企业战略规划制定实施提供支撑力量。企业高效人力资源管理应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于企业各岗位,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助推力。
第二,企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利于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企业只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才能保持企业高效的市场竞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整合共享各项资源才能构成企业市场竞争力,但是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各项资源的智力载体,就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焦点。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拥有优秀人力资源才能实现市场竞争力,对于优秀人才而言,只有配置于企业各职能部门,成为企业发展的优质资源,才能高效的实现自身的资源价值,而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为企业人力资源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契机。
(二) 企业战略规划对人力资源提出的要求
第一,企业战略规划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新定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大体可以分为操作性管理和战略性管理,其中操作性管理是指传统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战略性管理是指对企业长远战略有影响的导向性战略政策内容。因此,需要结合企业战略规划的实况,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实现传统人力资源职能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第二,企业战略规划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包括战略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国际化能力。其中,战略能力是指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工作,为企业各部门战略目标设置提供服务; 协作能力是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工作,必须是基于与企业其他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为企业战略规划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确保各部门战略规划目标的一致性; 团队建设能力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团队建设能力,建立以任务结果为导向的团队群体,在企业内部建设高绩效的团队,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能;反应能力是指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及时对市场环境进行预测,掌握动态性的市场发展态势,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并采取敏捷性的措施;国际化能力是指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推进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分析考察企业国际化运营思路,具备国际化战略能力。
三、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的匹配研究
(一) 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的匹配模型
笔者针对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的匹配状况构建包括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组织特征以及战略人力资源能力四个因素在内的企业匹配模型。企业战略,需要结合市场环境和企业特征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大体可划分为增长战略、稳定战略和预防战略三种类型。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行为受战略规划的引导,因此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为企业指引正确的市场竞争方向。在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招聘甄选、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智力支持。战略组织特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匹配模型的中间推导机制因素。企业战略规划制定后,企业就需要在各部门配置优秀人力资源配合组织行动特征,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以及企业行为导向三方面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战略人力资源能力,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规划匹配模型的又一中间推导机制因素。战略人力资源能力不仅直接负责于战略组织特征,也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战略人力资源能力包括个人特征要素、知识技能要素以及业绩技能要素三大要素。
( 二) 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的匹配途径
第一,健全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匹配的战略规划。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并吸取企业战略管理成果,遵循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框架,对企业战略管理内容进行研究。企业不仅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规划需求,还要将人力资源管理融入企业战略规划,进而实现二者的匹配。
第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匹配的组织机构。企业应从组织层面为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匹配提供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整合,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履行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并结合企业实况制订相应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提供基础条件。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作为信息载体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因此,企业在制订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人力资源因素的影响,以实现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的匹配为契机,让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订,并严格制订战略规划目标,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与战略规划的匹配,形成企业市场竞争力。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7篇
【摘要】
被西方誉为“顶级商业布道师”和“商业教皇”的全球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汤姆·彼得斯曾说:“企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由此道出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正在迅速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工具。
【关键词】
战略规划;
SWOT;
企业应用
一、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确定了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所要采取的人力、财务、营销等方案。企业战略决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最后通过人力资源规划来实现。
二、人力资源环境分析
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来获取未来可能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信息。
内部环境包括:
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目前对此的实现必须要立足于开发现有的人力资源;
企业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应与企业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在实践中配合整体目标的实现;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到激励、凝聚和规范企业员工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是对员工的心理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等也有较大的影响。
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方面有政治、法律、经济、劳动力市场、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
微观方面有国家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生命周期、市场状况与进入退出市场障碍。
三、人力资源存量及预测分析
1、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2、人力资源预测分析
(1)需求预测:依据组织的发展前景、组织能力及岗位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未来所需员工的类型进行估计。
(2)供给预测:一个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自身的人力资源可供量。可从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分析。
四、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规划流程:
五、评价和控制规划方案
制定科学的评价和控制体系,通过对规划的监控来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在全面进行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人力资源规划标准以及事先预想的结果和具体的实践不断地进行比较、选择和修正偏差,以确保人力资源规划的成功实施。人力资源规划评价是通过对企业实施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在基础的考察分析,将人力资源规划的预期结果和实际贯彻的反馈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和分析的管理活动。人力资源规划的控制是针对企业所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实际贯彻执行过程进行动态调节,纠正偏差,确保战略有效实施和适应的过程。
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西式快餐厅进入中国后,在短短几年之间风靡全国。有关资料表明,自1998年初起,国内餐饮业每年以10%的成长率迅速增大,年营业额近400亿人民币。而其中,以西式快餐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各种国际著名快餐连锁机构在国内的成功经营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但是许多快餐大都投资巨大,或采用直营的形式,技术及配方均不外传,投资者只得望而却步。然而,“多美奇”炸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使每一位投资者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因为,“多美奇”实行的是“特许经营”。特许经营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业者最“酷”的经营方式。只要操作规范,快餐店特许经营向您展示无限美好的前景。那么,由此而带动的相关的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怎样的情况呢?
多美奇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快餐店,其商品价格比KFC、麦当劳低。该公司餐饮有汉堡类、炸鸡类、套餐类、米饭类、饮料类以及小食类。公司每个门店配有一名餐厅经理,餐厅经理按公司要求可以进行招聘,共设有服务、收银、后厨接待员四个岗位。DMQ工作人员深受企业文化熏陶,秉着“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用心服务每一位顾客。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快餐店消费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也带来了一部分就业。DMQ不如KFC之类较为老牌,因此发展压力也很大。当前劳动力市场状况又如何?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是这样的:新生劳动力增长快,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劳动力使用成本偏低,技能型人才总是严重不足,供需结构性失衡和信息不畅。
人力资源存量分析反映了员工会存在过剩或短缺情况。当外部劳动力市场不能进行有效供给时,企业则需要考虑在内部通过调动补缺、培训、工作轮换,提升等方式增加劳动力供给,尤其是关键性岗位的人力资源配置。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通常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保险福利规划、劳动关系规划、工资规划、保险福利规划和退休规划等。
S:每一家餐厅每天都以崭新的姿态、悦目的装潢、舒适的设计、训练有素的服务人员,加上风味迥异、营养丰富的比萨、汉堡、新鲜饮品等美食招待喜爱它的顾客。餐厅的氛围从视觉、心境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W:在推广上,商品价格处于弱势,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使得价格偏贵,导致一部分顾客流失,以至于市场份额不大。另一方面,消费群体多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消费过少,市场有所限制。
O:在文化上下功夫。餐厅里没有呛人的油烟,没有令人作呕的蚊蝇,有的只是干净的桌椅和明亮的窗户,顾客心情自然舒畅愉悦。在客人被服务员领到餐台前坐下后,服务员并不在顾客左右,这就是距离式服务。
T:有强大的竞争对手肯德基。肯德基大规模的开店,已经进入三线城市,选址通常在当地的大百货超市,人流量大的地区。全球有12000家左右店铺。肯的品种越来越丰富,而且很多东西都在往中国人的口味上做,或者更改,一直致力于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产品,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总之,人力资源战略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获得企业最大绩效的关键。研究和分析人力资源战略,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是达到人力资本储存和扩张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实施过程中必须服从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形成的实际中也必须积极考虑人力资源因素,二者只有达到相互一致、相互匹配,才能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8篇
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冲击的影响, 钢铁产能过剩加剧, 需求增速持续放缓, 供求关系的根本逆转已成为钢铁产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主要运行特征。
抓紧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钢铁企业突破市场重重围困的唯一途径。邯钢经过 2008 年-2012 年的发展,基本完成了"产业转型、装备升级 ",为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年来,邯钢在职工总数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全员劳动生产率由 2008 年的 256.6 吨/人·年, 提升到 2012年的 508.7 吨/人·年,劳动生产率增幅近 1 倍,为传统国有钢铁企业尽快走出困境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邯钢 1958 年建厂,经过 50 多年的建设发展,尤其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邯钢经验"享誉全国。2008 年河北钢铁集团的组建,为邯钢的战略发展制订了新的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一五 "期间 ,邯钢依据国家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制定了以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精品板材为主要方向的 《邯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总体规划》,于 2005 年底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实施。
2008 年邯钢与唐钢两大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河北钢铁集团,邯钢与宝钢合资兴建的邯钢新区一期工程全线贯通。
在"十一五"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邯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装备升级改造"的步伐,到 2010 年的"十一五"末,在管理模式、装备水平、技术指标、产品结构、 盈利能力和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基本达到科学发展示范企业目标。
2011 年是邯钢发展 "十二五 "规划的开局年 ,公司 "十二五"总体战略目标是:"着力打造国家循环经济样板,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瓶颈,创新推动河北钢铁发展模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效益型企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国内前三名,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挖潜增效为主线,市场定位做精钢铁主业,拓展钢铁功能,成为精品钢材和转变发展方式示范企业。
建立精准高效与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同心同力与共创共享的企业文化,全面实现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战略目标".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司总体发展规划战略的延伸,是公司战略管理活动的职能组成部分,属于嵌套关系,见图 2.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减少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有效配置。
1.人力资源"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邯钢人力资源管理根据行业发展形势及公司发展战略,明确规划,明确定位。
总体思路: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深化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主要目标:推行现代劳动组织模式,强化培训提升整体素质,造就尖端操作技能人才,科学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持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控制主业人数:新区达产之后,本部钢铁主业职工总数控制在 20000 人以内。
"十一五"末,人均产钢本部达到 550 吨 / 年。
具体措施:一是实施"集中一贯"管理和机构设置扁平化,两级机关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 6%以下,技术业务人员为 10%以内。
二是优化素质结构,适应建设国际水平现代化邯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是完善薪酬体系,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实现职工收入持续适度增长。
积极探索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十一五" 末,职工平均收入达到 5 万元 / 年,其中关键岗位、特殊人才等群体达到 7 万元 / 年。
2.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河北钢铁集团及邯钢公司的"十二五"规划,邯钢人力资源"十二五" 规划的战略目标是全力打造支撑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发展的人才基地。
具体措施:一是根据省国资委和集团"金、橙、蓝"人才实施计划,依托公司"十二五"总体战略规划,打造资源结构合理、素质结构优良的国内领先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的人才基地,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邯钢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
二是围绕公司 "主业做精,功能拓展、打造精品钢材企业和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的总体战略规划,实施"素质提升、降本增效、人才强企"战略,深化争当河北钢铁航母"先锋号"主题活动和"6S"精益管理活动,实现"绩效一流,薪酬一流"的目标。
三是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培养,为各类人才成长搭建阶梯。
四是结合邯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需要,合理平衡人力资源,科学组织,深入挖潜,重点落实"优化机构,简化岗位,强化配置",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和技改技措项目基本需求。五是"十二五"末将钢铁主业人数控制在 1.5 万人,人均产钢达到 800 吨/人·年,劳动经济技术各项指标达到或保持国内先进钢铁企业水平。
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在 2008 年-2012 年连续五年的滚动跨越发展中,明确定位,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系统联系,以供求预测为核心,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采取滚动计划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运筹技术方案设计,克服资源结构缺陷、离岗人数骤增、人员补充受阻、周边环境压力等不利因素,有效解决了 "新区建设、老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岗位需求与供给缺乏难以匹配的矛盾。
通过职能战略定位、管理流程再造、组织机构优化、定岗定编定员、薪酬体系激励、绩效考核评价、劳动用工改革、人工成本控制、培训开发创新和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准确把握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卓有成效地推动了邯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修订与实施,对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人力资源规划实施。
依据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邯钢经过 2008 年的战略起步到 2012 年的战略成熟连续五年的滚动跨越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在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邯钢人力资源规划应用滚动技术,实施动态规划,在滚动跨越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三步。
第一步,2008 年公司战略发展之初,全面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力资源盘活"期;
第二步,2009 年公司战略实施之中,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节能减排的"人力资源挖潜"期;
第三步,2011 年公司战略日渐成熟 ,全面推动钢铁主业 、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涵养"期。
1.表观资源盘活期。按照工程建设进度,邯钢新区一期工程于 2008 年底建成投产,根据人力资源滚动发展计划,新区建设用工成为 2007 年-2008 年度人力资源运作的重点。
如何实施动态规划,科学运筹优选组合可控资源要素,消化内部自然减员、历史性缺员及结构性缺陷,形成有价值、能操作的最佳动态规划路线和可预见、 能控制的最佳动态规划效果,已提到邯钢人力资源管理的议事日程。
动态规划是管理运筹学的基础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尽力实现当前环节动态选择最佳。
当前环节动态最佳选择既不受制于上一环节的决策结果,也不作用于下一环节的决策行为,具有即时性和高效性。
应用动态规划原理,我们对公司当年所辖资源结构进行了系统盘点, 对新区一期工程所需岗位定员进行了系统调研。
在充分考虑现代装备技术应用替代效应,深化完善《邯钢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坚持"凡国外引进设备比照国外定员,国内设备按国内一流定员" 的原则,对新区初步设计的编制定员方案进行了严格审定,经公司管理、技术和操作等层面的专家充分酝酿,最终核定编制定员为 3806 人。
新区所需人员以老区抽调为主的原则, 决定先期从老区抽调2000 人,支援新区建设,按照工程项目进度分批分期进行,骨干力量按新区所需人员总数的 20%~30%先期配齐, 其他人员在 2008 年底试生产前 5 个月到位。
2008 年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资源表观盘活具体措施。
2.沉淀资源挖潜期。由于历史原因,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缺乏创新、缺乏活力。
适值邯钢与宝钢合作建厂之际,我们顺势而为,以新区建设为契机,打破了多年的沉寂,全面学习宝钢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推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2008 年的工作重心确定为"盘点资源、盘活资源". 下发了《关于规范劳动组织工作意见》《邯钢设备点检定修推进初步方案》和《邯钢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重视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制定"人才强企"前期规划。
由于激励政策对路和制度措施严格,2008 年人力资源管理在合并低效能岗位、公辅集中巡检、设备点检定修、在线承包和机构精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邯钢人力资源"浮财"几乎扫尽。
在消化"入不敷出"因素的基础上,为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及紧缺岗位供给3134 人 ,其中盘活资源 1687 人 ,人力资源滚动推进计划 "表观盘活"人力资源"沉淀挖潜"期,人力资源管理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
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全面开展了有机优化、职能整合及岗位精减工作,明确以《邯钢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以控制岗位劳动效率为手段,凡达不到 6.5 小时/人·班作业时间标准的岗位,一律实施精减。
在"抓软肋、定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在合并低效能岗位、岗位操检合一、工序区域协作、工种拓展培训、推行作业长制度、公辅集中巡检制、设备点检定修、在线设备承包制和机构精简优化等层面加大攻关力度,在人力资源"沉淀挖潜"期,经过对可控资源的平衡优化和置换,累计为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及紧缺岗位缺员提供 2848人。
其中挖潜 1574 人,人力资源滚动推进计划"沉淀挖潜"取得明显成效。
2009 年-2010 年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资源沉淀挖潜具体措施。
3.人才资源涵养期 . 邯钢人力资源管理经过 "表观资源盘活""沉淀资源挖潜"两个阶段的发展,2011 年进入公司"十二五"的规划发展期,随着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正式出台,邯钢人力资源适时调整部门规划战略, 动态修正实施方向,"人力资源涵养 "成为邯钢人力资源 "十二五 "规划期 2011年-2012 年动态规划的具体目标。
为此制定了"管理体制全面创新,大力推动人才强企,科学完善绩效考评,扎实推行精益管理,继续深化分配机制,开拓创新培训模式,有效保障职工权益、提升信息网络功能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措施。
全面落实省国资委和钢铁集团"金、橙、蓝"人才实施总体计划。
围绕公司"主业做精,功能拓展、打造精品"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体要求,实施"素质提升、降本增效、人才强企",强化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及专家体系的建设。
平衡资源,涵养资源,重点推进优化机构、简化岗位、强化配置、保障供给和控制从业人数,引进紧缺人才辅以配套政策的激励,有效推动了厂际之间人员的自主调动、组织调拨和资源调剂,为新区竣工后期、老区零星改造及关键岗位缺员解决 537 人,其中人才涵养措施贡献 1078 人。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构成及人才资源涵养具体措施参照见表1. 动态规划决策路线。
四、规划实施效用分析。
2008 年-2012 年邯钢人力资源的动态规划与实施 ,是企业管理运筹学的具体应用。
规划与实施的动态过程跨越了公司两个五年计划,经历了"表观资源盘活"期、"沉淀资源挖潜"期和"人才资源涵养"初期,通过五年的动态规划与实施,累计为公司新增岗位提供劳动力 6519 人。
其中方案实施获取直接效用 4339 人,按人工成本 8 万元/人·年计算,直接效益 3.4712 亿元。毋庸置疑,在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殊时期, 邯钢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经验依靠实践创造,理论依赖实践创新。
实践证明,邯钢人力资源的动态规划与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规划后期实施方向。
随着人力资源滚动计划的循序推进,时间又将邯钢人力资源管理带入了新的一年,"人才资源涵养"亦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3 年是邯钢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是为加快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公司将以"绿色转型、创新创效"为主旋律,以"系统综合创效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发展"邯钢经验"。
邯钢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创新,为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公司转型升级中的基础作用,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支撑和人力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创新转型理论,掌握转型技术,取得转型方法。
以优越的管理制度激励人、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人、美好的发展远景凝聚人。
继续推进"人才资源涵养"计划,继续深化精益管理集训、技术专题特训和操作人员轮训等针对性培训教育计划,实现质量顶替数量。
适时创建虚拟组织,组建技术或技能专家团队,以较少的人工投入获取更好的人力资源效益,强化一贯管理,优化编制定员,进一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十二五"末邯钢公司劳动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钢铁企业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9篇
当今时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再单纯地只依靠物质和资金投入的多少来换取企业利润的增长,而是更大程度上开始依靠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提升人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依靠人力资源推动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维收到全世界企业家的关注,企业纷纷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为企业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保障企业能长远的发展。
1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求
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同时,员工素质需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充实提高。企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知识型员工的依赖性将会持续加剧,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作为一种持续的战略在企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网络的普及程度已经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便捷的知识搜索和信息传播对人们的记忆能力要求不再那么高,但是对人的综合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明显提升。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知识产品已经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知识产品的生产除了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理念带有较强的依赖性之外,还对人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需求不断增长的驱使下,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应当致力于创新性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以保持企业旺盛的持续发展能力。
2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以往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时代的变化也对人力资源工作产生了新的要求,企业应当积极应对这种新的挑战,将人力资源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
2.1人力资源管理层次的战略化
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不高,员工在企业生产中也只是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因此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工作也只是一些简单的、重复的人事管理工作。但是,在新经济时代下,这种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需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应当从日常管理工作上升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地转变角色,他们不再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而是长远战略的制定者。他们应当拿出更大的精力研究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以及如何更加高效地整合人力资源部门的优势等任务上。至于那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可探索人力资源外包路径实施完成。
2.2营造创新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的影响重大。它通过对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施加影响,使得员工的想法能与企业的发展目标高度统一,从而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必将产生积极的效果。
具体而言,企业文化中的公平精神和创新精神能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工作方法上更加注重创新,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在创新的影响下更具活力。企业应通过人力资源工作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每一个员工都来创新,对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很大的推动。员工的发明创造对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能够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创新精神要求创新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思维,人力资源工作应当制定各种具体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挑战新问题、难问题,形成一种迎难而上的整体精神风貌。
2.1改造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只满足职工物质条件而忽略他们自身的职业发展,同职工深入交流沟通少,对水平较低的人才不够重视,无法让员工得到心理满足,是造成企业人力资源流失的另一危机。新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行业、学科还是企业部门都表现出一种新的特征———融合性,即各种行业和部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的产生为人们从事生产和研究上的合作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的历史过程。因此,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表现出极强的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性。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大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不但能大大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同时还能更大程度上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确性和规范性。
3结语
新经济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成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战略。未来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人的发展,人才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工作难以代替的。
因此,企业应当将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结合信息化战略和企业文化战略,不断完善和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第10篇
一、概要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同于人力资源的规划,正是由于战略两个字的特殊性,导致两个名词概念之差。"战略"一词最先应用于军事行动上,而如今被引用到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战略本身指的就是对全局观念的把控和谋划,因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于整个现代企业来说,一旦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竞争环境、企业的发展定位发生较为巨大的变动,人力资源的使用也要随之变化,提供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人力资源。同时为了企业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企业的员工做出相应的评测,及时替换掉较差的员工及不需要的员工,较少人力资源的储备。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张做出相应的改变。如今在学者的研究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四种:首先,现代企业已经不再需要繁多的员工来维持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更加需要的是高精尖的人力资源来帮助企业发展,因此人力资源的战略需要更加精简的规划。其次,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多变性和市场变化的多元性,企业通常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来适应自己的需要,这就要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需要关注企业组织的环境变化。第三,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的时候需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或者不同的数据进行规划和整理。最后,人力资源战略不能只停留在规划的层面上,只有实施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现代企业的发展的益处才能显现出来。同时只有实施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才能对实施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为企业以后人力资源的使用带来启示,或者及时修改不合适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问题及对策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面临的问题。
(1)人力资源激励方式单一。在现代企业中,对于人力资源的激励力度不足,其次,即使现代企业对人力资源有相应的激励,激励方式也过于单一。大多是以奖金的方式激励员工,但在管理学中可以知道,金钱等物质性的激励效果是最低的,一旦员工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金钱激励将不再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应建立更加多员的员工激励方式,确保激励的有效性,以此来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2)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现代企业大多只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招聘,一旦招聘到较为优秀的人力资源,企业就很少再对人力资源进行后续的培训,很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的技能退化。企业这种将投资培训看作企业成本的观念其实是错误的,投资人力资源的培训其实是为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前期投资培训的费用,后期的人力资源不仅会补上费用,更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假如现代企业没有培训,加上员工较大的流动性,很容易导致一些追求自我实现和价值的员工离开企业,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为其他企业白白送去的人才。
(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同步。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来说十分重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但是现代企业往往忽略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因此即使招聘到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在其进入企业工作后,往往缺少对自己的定位,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无法较好的展开。
(4)缺少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实施后,往往忽略了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情况的有效评估。这样人力资源部门就无法有针对的进行下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无法发现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对人力资源有较好的把我和改造。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策略。
(1)树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意识。现代企业应当改变以往只顾企业自身发展而忽略人力资源发展的观念,树立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重的理念,将人力资源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加强对人力资源部门的放权,保证人力资源部门的独立性。不止在招聘中如此,在员工的培训方面更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长远的计划。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企业自己的文化理念,加强企业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建设不仅是对企业风气的健康发展有利,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在招聘到员工后,员工可以很快的融入企业,确定自己的定位。这样一来,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
(3)多元化人力资源激励方式。改变以往多以奖金激励员工的方式,使人力资源激励方式更加多元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奖金是满足人力资源最低级的生存需求,而这种激励方式在人力资源生存需求不满足的情况下,必要的奖金激励可以为员工提供工作动力。但是一旦员工的生存需求被满足后,奖金激励将起到很小或者不再起到作用。这时的员工需要自我实现,因此对员工的肯定和认同将显得十分重要。
(4)健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结果的评估机制。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阶段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认真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规划,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后,需要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结果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估。遇到问题或者麻烦后及时的更正,以便在下一次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的时候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只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断进步和改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竞争环境和组织结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
1.减少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投入。
利润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的词语,而利润与两项东西有关,一是收入,二是成本。企业如果想提升自己的利润,一方面要增加收入,一方面要控制生产成本。从企业竞争的角度来说,短期内大幅提高收入十分困难,但是,有了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企业可以在成本方面尽可能的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以更多的掌握每个企业员工的价值,对于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尽早的发现缺少上进心的某些员工,及时的替换掉,减少企业的损失。加上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以使企业减少人力资源的储备,降低企业的员工薪酬支出,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2.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来说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这个计划是从人力资源的招聘开始,一直到员工结束任职。良好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从员工入职开始就会给员工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由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员工情况的充分了解和掌握,使企业能更好的在派发任务和分配职位方面任用员工。为员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如此一来员工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企业和自我的认同度会大大提高。员工的到合适、喜欢的工作职位,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可以更好的在企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光发热。
3.方便企业的高效管理。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事实上是对人事管理系统的条理化和规范化。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充分了解企业员工的情况后,不仅可以发掘员工的潜能,也可以让管理者了解员工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难点,有针对的提供帮助。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以使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管理目标更加清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这个企业的运作效率。在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为企业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决策要考虑到企业方方面面的情况,这其中就包括,企业的员工任职情况。在传统企业中,缺少对企业的全局把控,往往导致人力资源反面欠缺考虑,从而做出的一些决策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仅对企业的的员工情况有详细的梳理和分析,使企业在决策中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的情况,同时,通过对员工才华和潜能的发掘,也为企业的决策建言献策,提供了比较合理、全面的智力支持。往往企业职员才能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及时的提出建议,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有利于企业更加稳定和良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适合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需要不断地改善。传统企业缺少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认识,容易导致人事管理混乱,企业的运作效率也就十分低,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即使是比较成熟的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及外部竞争环境和企业员工招聘情况具体的制定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从企业的全局出发,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拉大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保持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的优秀性,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在竞争中获得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