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作文第1篇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第一组:1、爸爸做工。爸爸在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指导学生作文必备17篇,供大家参考。
指导学生作文 第1篇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爸爸在工厂里做工。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小蜜蜂飞来。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孩子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指导学生作文 第2篇
想象作文的写作指导
想象,从心理学上讲,指的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文是作者在现实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又超越时间、空间和生活常规的限制所产生的奇思异想,并将其透过语言、文字描述出的文章。
想象具有博大的天地,任你去展翅翱翔。想象能够使同学们提前进入未来的社会,体验未来的生活。我们把透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特点编写出的适合于少年儿童欣赏的童话、梦境和科普幻想等事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带有讽刺、劝戒性质的寓言等等习作都称为想象作文。想象作文的写作,就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想象就应有一个大胆的构思,用心扩散和延伸思维潜力,使思路畅达、背景广阔,设想完美的未来和完美的事物。也就是说,想象允许虚构,是合情合理的虚构。这种"想象"就应具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现人类的进步,早晚能实现的、合理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想象。否则就是"瞎想","想入非非"。
二、写想象作文,务必掌握较丰富的文史知识和科普知识,知识的缺乏,想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想象要借助于联想,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在同一事物中进行类似联想,或对彼此关系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联想,这样这样才能使文章"创造出新形象"。
四、想象文的写作,要注入作者的全部情感。否则,就嗅不到文章那扑鼻的花香,缺乏情感的作文,更像折断翅膀的雄鹰,无力去遨游蓝天。因此,只有用饱含深情的笔,才能写出充满少儿趣味的想象作文。
指导学生作文 第3篇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指导学生作文 第4篇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观日全食有感
张宇豪▲
7月22日上午,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过程,那壮观美丽的奇景让我震撼不已。(五百年一遇,说明机会难得!)
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和家人一起赶到滨江大道去观看日全食。(交代清楚时间和地点。)
早上八点八分,日全食开始了。我拿着护目眼镜高兴地向上望,在护目镜下,耀眼刺目的太阳被滤去光亮,像一个巨大发亮的圆盘,悬挂在东边的天幕上。开始,太阳上还有一些阴影,不一会儿,这些阴影便不见了,可真是神奇。
“日全食开始啦!”随着一阵惊呼,等候在太阳底下的人们,借助各式各样的护目设备向天空张望,明亮的太阳突然被一丝阴影遮住边儿,接着阴影呈圆弧状向中间扩大。太阳是被天狗咬去一块,但光亮不减,仍然是那么明亮,那么美丽。太阳外的光彩非常刺目,肉眼无法直视太阳,在减光设备下,太阳越变越小,最后只剩下个月牙儿金边。(详写太阳慢慢被“吃掉”的过程。)
九点十五分,日全食发生了,人们顿时欢呼起来:“太阳不见了!快看啊!连星星都出来了!”忽然天空暗下来,灰白色的苍穹笼罩着滨江大道。从高处看去,整个南充市灯火通明,犹如夜晚。在纵横交错的大街上,亮着灯光的汽车像在黑色的大海里游弋。而天空的景色更加奇妙,炽亮的太阳被一层黑纱罩住,只是周边有一圈光环,明晃晃地勾勒出太阳的轮廓,奇妙的日冕在“夜空”中呈现。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颗星星。目睹这平常难以观测到的“水星”,如潮的欢呼声在滨江大道上此起彼伏,似乎每个人都在让自己的心跳与伟大的宇宙共振。(详写日全食发生后,整个城市及天空中的奇景。)
“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虽然这次日全食只有一个多小时,但它带给人们的却是一个让人激动不已的历史时刻。其实,在这美丽的世界中,还有许多未能发现的秘密,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
【老师评语】
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那神奇壮观、美不胜收的日全食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全文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比喻句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如“炽亮的太阳被一层黑纱罩住,只是周边有一圈光环,明晃晃地勾勒出太阳的轮廓”,形象地写出了太阳的变化。结尾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流露出小作者对未知领域的向往与探索。
指导学生作文 第5篇
(1)景象描写
所见:对看到的自然现象要写得细致,尽量具体化,不仅要点出它们的变化,还要着力刻画它们有吸引力的地方。
清早,一打开大门,浓浓的雾气漫进屋里。隔开十步远,就看不清人的面目了。好大的雾呀!
所闻:自然现象的微弱变化及其对周围事物的影响,我们可以轻易感知到,用文字描述出来即可。
你听,那欢快嘹亮的马达声,就是正在演奏着的建设进行曲。
(2)细节表现
对于置身自然现象中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可以侧面烘托该自然现象的特性;而刻画作者的心理变化,则可以表现对该自然景观的赞美或是某种感情。
望着那渐渐远离的仙境,我在心里喊着:“再见了大瀑布,你那美妙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刻画在我的脑海中。”
(3)修辞运用
运用富于形象化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可以将自然现象的变化和奇异景象描绘得生动可感、耐人寻味。
偶尔有几艘浮萍似的轮船,在大雾里忽隐忽现,不知是在水上漂,还是在空中飞。
就是那平日光芒四射的太阳,这时也只是像一颗珠子似的悬在空中。
(4)语言表达
在写自然现象的时候,要运用灵活细致且富于变化的修饰语言,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所述自然现象的特性,而且可以反映出小主人公的情感。
抬头望去,只见蛇山上空的太阳迷迷蒙蒙的,周围好像包着一团紫色的烟雾,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啊!
我一步步走在雪地上,身后的脚印好似跳动的音符,又像童心写出来的诗行。我躺在雪地上,身子下面的雪软软的。雪轻柔地吻着我,落在脸上,凉丝丝的;落进衣领里,麻酥酥的,让我心醉。我闭上眼睛,觉得自己就是一片巨大的雪花,在山坡上留下一个痕迹,使树不再寂寞。
作文写精彩
★景象描写
★细节表现
★修辞运用
★语言表达
指导学生作文 第6篇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我们劳动。(谁,干什么)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孩子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指导学生作文 第7篇
传统的作文往往依赖老师批改,老师批改后,学生往往只是看看等级和评语,往书包一塞就完事。教师受教学时间与教学进度的限制,往往注重材料的收集,作品的构思,写法的运用等方面的指导。而疏忽学生对自己作品修改这一环节。至于修改哪些地方,为什么要那样修改,师生都很少仔细研究。这就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写作方法指导,授的终究是“鱼”,培养学生主动的处理自己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作文的修改。
一、影响学生修改的几大因素
1、文前指导对修改的影响
作文教学是一个有序的、长期的训练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作文的过程。教师的指导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写作前的指导是整个作文教学的步骤。作文前,教师要通过指导,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应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件愉快的事并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中去。情景设置如何,选材思路是否拓宽,习作要求明确程度,都影响学生修改的兴趣与质量。文前指导是批改与讲评的基础与前提,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文修改质量的高低。
2、学生的自身体验对修改的影响
学生每逢作文无事可叙、无话可说时,就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中,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在家庭中,总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写作题材是否接近学生生活,是否能让学生吐露真情,也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作品修改的推动因素。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种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并体悟这种变化的种种感受,让学生在真情中修改,在身心感受中修改,完成与作文的第二次沟通,也直接影响作文的内涵。
3、教师的态度对修改的影响
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喜好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爱心批语”是学生进行二次修改的动力。每一篇作文中都有学生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视角,学生天生好奇,有着极强的参与欲,教师利用这一欲望,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生才会认真对待写作。教师片言的许可和赞同,能激发学生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就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境,随机进行作文的修改。一般可以在学生初稿后或在作文评讲后进行。
1、示范
有些学生写作文很马虎,打完草稿,不经修改,就急着抄进作文本里。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学生说:“手艺工人制作木雕,需要花一番功夫精雕细刻,才能使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我们作文也要经过反复琢磨,认真修改,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并且给学生讲:贾岛琢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典故;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的修改过程。有一次,我把自己写的一篇三易其稿的文章,一份一份地张贴出来,让学生翻阅、对比。学生看过以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一篇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文句通顺的文章,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出来的。
2、自改
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待老师批改的作文从不过目,而有些看一下等级、评语就算了事,不去过多的分析和研究。为了使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习惯,我出作文题,不让学生当天就写在作文本上,最少要给几天时间,有时还长达一周,留有充分的余地让学生反复修改草稿。有一次,我发现本来作文基础不好的张敏同学,作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写作过程中征求姐姐的意见,反复修改。于是,我请张敏同学在班上介绍了修改体会,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经过这次作文讲评课后,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我提出几点要求:
(1)、把写好的文章读给自己听
学生在习作时,不善于作全篇的构思,往往是想一句写一句,语句不连贯,结构不严谨。因此,让学生把自己写好的草稿读给自己给自己听,连续几遍是会发现问题的。
(2)、读给自己的父母听
当学生写好记人文章时,我要求学生必须把他的文章读给父母听或其他亲人听,看符合不符合人家的特点,让他们听后给提出修改意见,然后重新修改草稿。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
3、齐改
作文后,鼓励学生找出文中的得意之笔,自己写评语。然后,把自己的作文贴到班里的习作园地,由班上组织评论团,评论作文的优劣。或者通过作文讲评课,我选择各种类型的作文,组织学生分析、讲评,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共同把文章修改好,以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水平。
有一次,我选抄一篇中等水平的文章《妹妹练字》张贴了出来。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认真地细读这篇作文,先看看哪些字、词、句或标点符号用错了,想想应该怎样修改,让大家各抒已见。有的说:“妹妹‘东倒西歪’地写着,应改为‘歪歪扭扭’地写着。”有的说:“妹妹‘使劲出力’地握着笔,‘使劲’和‘出力’重复,再说用‘使劲’和‘出力’形容握笔不恰当,还是改为‘妹妹认真地握着笔’来得好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显得非常活跃。接着,我要大家评评文章的优缺点。我的语音刚落,安慧第一个举手发言:“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真实,他把妹妹练字的过程有次序地写出来,只是个别词语用得不恰当。”浩然接着说;
“《妹妹练字》有真情实感,语言也符合人的身份。这是作者平时认真观察的结果。但是有的句子写得不够精练,如‘我看她也在生我的气’这一句。”在集体修改中,突出重点,找出了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生很受启发。
4、互改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组织学生互改。学生之间把自己写的草稿或批改后的作文互相交换。我认为:看别人的习作,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容易看出好坏,能起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作用。在互改之前,我要求学生注意两点:一、要细读文章,批改的字力求工整;
二、要虚心向人家学习,修改后要写出评语。在互改过程中,首先,我选出十来篇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文,让他们交换修改。改毕,我逐本翻阅,好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不妥之处,打个记号,让他们再思考修改。改后,我分发给全班学生传阅,让大家仿效。接着,又让中等水平的学生交换修改;
优等生一方面互改,一方面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修改。这时我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作文本子交上来了,我逐本细读,发现有错误的地方,立即找学生面批,给予等级评定。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批改作文也一样,“改”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改”。在作文教学中,我努力打破过去学生“写”,教师“批”的旧形式,给学生留下自己修改的时间和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一般都能重视修改作文,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想改、乐改、能改、善改”的习作氛围,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学生写作更加用心,分析能力和作文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指导学生作文 第8篇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指导学生作文 第9篇
一、外貌描写式开头
即人或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形状、举止习惯、衣着打扮等作为开篇形式的写作内容。肖像刻画要生动逼真,使人或物的形象丰满,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如:我,一个贪吃懒惰的孩子,顺理成章地长成了一副猪八戒模样,日趋膨胀的肥脸,把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挤得越来越小了,每次都要费劲睁开眼睛,才能看清这美好可爱的世界。(选自《懒的报应》)
二、性格特征式开头
即以人物的性格、习惯、品质等特征作为文章的开头,直接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点。语言要简练、准确、精彩。如:我有一个怪妈妈,待我好时温柔似水,什么“宝贝儿”“乖乖”“娃娃儿”对我亲不够;可待我孬时,咬牙切齿胡吼乱骂,甚至拳打脚踢还嫌不解气。(选自《多面妈妈》)
三、开门见山式开头
即指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文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或什么道理等。如:王加丽是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她。(选自《我的好朋友.》)
四、环境描写式开头
即开篇就描写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场面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心情,或表现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如:傍晚,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霎时间,狂风呼啸,黄沙伴着灰尘弥满了整个天空。每个车站点里都站了许多候车人。(选自《那天,我真后悔》)
五、巧设问题式开头
即作者开篇就巧妙地提出问题造成悬念,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开头形式通常分为三种:1、反问式开头。2、设问式开头。3、疑问式开头。不管用哪种形式开头,都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要有神秘感、新奇感。如:奇怪!“母子上车处”怎么站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而一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却被挤在栏外?难道那些男人不识字?(选自《假文盲》)
六、心理描写式开头
即以人的思想、心情作开头,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准确的语言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心理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第一次看到自已的文章变成铅字被刊登在报纸上,第一次握着凭着自已的本事挣来的稿费,激动、骄傲、自信等等一切幸福的感觉一涌而来。我真了不起,同学们一定会羡慕我,我要好好地祝贺祝贺自已。(选自《第一次登报》)
七、形象比喻式开头
即写在文章时不直接描写人物或叙述事物,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描述有关的内容或人物,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写内容。大体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开篇。比喻力求生动、贴切。如:老师,您是永不叫累的园丁;您是输送养料的树根;您是燃烧自已照亮我们的蜡烛;您是天下最伟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自《老师颂.》)
八、妙用排比式开篇
即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组连用在一起,表达统一思想的修辞手法叫作“排比”。排比式开头对表现人物特点,叙述事情经历,表达思想感情,充分展示道理都有特殊的效果,强烈的语言气势,工整的词句韵律,情与美的完美结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如:我即将告别生我养我的故乡,告别亲我昵我的亲人,告别亲切善良的乡亲,踏向南下的列车,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我的灿烂明天!(选自《走出家门》)
九、对比渲染式开头
即在开头把对立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同一事物的相反两个方面并列出来,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手法开头,可以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对人物或事件的印象。如:我有一个经常竖着大拇指夸我“精彩极了”的妈妈,还有一个经常皱着眉头训我“糟糕透了”的爸爸。正是有这两种极端的爱才让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选自《两种爱》) 1
十、揭示中心式开头
即在文章开头就将人物的思想品质,或事件的意义,或景物的特点,或揭示的哲理等交待出来,以突出作文的中心。如:我要将自己“嫁”给书。是书教给我许多知识,是书教会我怎样做人,是书给我了许多的喜怒哀乐??(选自《我要“嫁”给书》)
如何指导五年级学生写好写物作文?相关
指导学生作文 第10篇
(1)写自然景观
风霜雨雪、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都是很好的话题。
夏夜既是宁静的,又是热闹的。夏夜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乐趣,它那份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我陶醉!
(2)写自然知识
大自然是个无字的课堂,能告诉大家许多知识。
我还知道是在阴历初一这天,淘气的月亮跑到了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三者成了一条直线,完全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芒,于是便发生了日全食。
(3)写情感或感悟
大自然带给我们太多的美妙和神奇,你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和感悟随时记录下来。
我喜欢突如其来的雨,虽然它没有春风的恬静和温柔,也没有秋雨的喜悦,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豪爽。
作文写什么
★写自然景观
★写自然知识
★写情感或感悟
指导学生作文 第11篇
作文常见“死穴”
无名穴:漏写标题,文章无名
脱轨穴:或内容与话题无关,或内容与标题无关,或违背字数校名人名等要求
僵尸穴:没有思想,没有灵魂
笼统穴:叙述笼统,描写粗略
空洞穴:议论、抒情空洞,没紧扣材料
模糊穴:中心不集中,潦草穴:开头就有,书写潦草,笔画逾格,涂改满篇
错字穴:开头就有,繁体字,胡乱“行草”
病句穴:常识错误,“白话”句,又臭又长句
长头穴:大头怪胎,不会分段
侏儒穴:字数严重不足,自取灭亡
无尾穴:来不及结尾,或过于草率
审题的重要性: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在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审题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作文的得分就比较低。
我们在审题时,要在找准题目中好的关键词句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写什么”。因为在应试作文是确定“写什么”远比确定“怎么写”要重要的多。“写什么”一指题目要求写什么。二指根据题目要求,“我”可以写什么。
我们在审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审清题目的限制。
要仔细阅读题目以及相关的话题、材料、写作要求、提示语等,作文的限制就在这些“部件”中有所体现。一般包括:字数(600字以上)、文体、话题、保密性(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人称、数量、时间、空间、中心等。
[审题训练]
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
这道题限制了写作对象:事
这道题限制了写作数量:一件事
这道题限制了取材范围:我身边的事
这道题限制了文章中心:趣事
这道题限制了文章体裁:记叙文
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哦:
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写出来,而《一件难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
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2、审清题目的重点:捕捉、推敲题眼。题眼:就是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
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
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暑假里的一天》,题眼是“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的时间范围。
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审题训练] 1:
《他(她)真美》的题眼是
是“美”,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抓住“美”,写出体现“美的”事件或细节,明确“美”在文中的含义,揭示“美”的本质。
[审题训练] 2:《战胜自卑》的题眼是
是“战胜”,写作时就必须交代是什么使主人公“战胜”的,“战胜”的过程如何,在“战胜”的过程中获得怎样的感受。
审题训练3:《不寻常的考试》的题眼是
是“不寻常”,说明这个“考试”是与众不同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考试,也可以指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考验,因此要选好写作的对象和材料。
审题训练4:《师生之间》的题眼是
这个题目不应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而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
审题训练5:《他也是我的老师》的题眼是
题眼是“也”这个虚词。“也”字说明“他”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学校里给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而是指在生活中或社会上给自己教诲、技能、处世的道理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选准对象,然后重点写出“他”不是老师,却像老师一样教育了我。
3、领会题目的隐含意义。
审题训练1:《在阳光下成长》的题眼是“在阳光下”。写作前就必须思考这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很显然,这里的“阳光”不是指自然界中的阳光,而是指像阳光一样使人感受到温暖的人或事等。在思考“阳光”如何是主人公成长,在成长中“阳光”给予了什么。这样写文章时才会紧扣题目,立意深远。
审题训练2:《我的梦》这个题目关键在于对“梦”的理解。如果只是把“梦”理解为睡觉时做的梦,就很容易写成一篇想象文章。其实,这里的“梦”还指“梦想”、“理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立意更深,选材范围更广
4、围绕题意,找准写作的空间。
审题训练1:《掌声响起来》这个题目可以写什么?
“掌声”在何时何地响起?是谁给谁“掌声”?“掌声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掌声”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内容。
审题训练2: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回答不出,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入大海试试。”根据这则材料,请以“一滴水与大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联系生活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就像“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一样。“一滴水”在“大海”中永不枯竭,那么一个个体也只有融入到集体、社会、国家之中,才会永存。有了这样的思考,写作文就不会感到太难了。
审题方法:
(1)推敲法。
就是逐字逐句推敲题目规定的范围和要求。有些题目在时间、空间、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或说明事理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要通过推敲,准确地把握。以命题《我了解的一个人》为例,该题是要求写人的文章,抓住“了解”“一个”等词,我们应当明白该文要求写“我”熟悉的、了解的人,不能写偶遇的人,而且在写作时必须突出描写“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又如《暑假趣事》,要求我们写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必须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
(2)引申法。有时我们碰到一些文题含义比较深刻,除了本义之外,还包含着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等。如《明灯》一题,该题并不是要求我们来写一盏灯,而是要我们写出具有明灯一样作用的人,即能在别人遇到挫折时给人指引道路、排除困难的人。根据这个意义,我们在选材时就要努力回忆在自己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谁帮了你,或者谁用他美好的品行指引你成长的道路,这样选材就合题了,而且中心也容易阐明。
(3)比较法。所谓比较法就是找几个与要写的作文题相似的或容易相混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准确地理解题意。如:
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好老师 教师,辛勤的“园丁”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三个题目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要求写老师的,但它们又各自有自己的特点。第一题是要求写刚入学时的启蒙老师。第二题要求写在所有老师中你认为好的一位老师。第三题要求突出“辛勤”二字,这位所要描写的老师应当是一位辛勤的、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爱着学生的老师。
(4)补充法。有的作文题只给我们一个词或是词组、短句,它的意思并不完整,限制的条件也少,选择的余地很大,所以可以采用前拓后补的办法,使题目范围变窄,题意更具体。如《在放学路上》《午后》等文题,只限制了时间、地点等,至于什么人、干什么都没有明确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补充成《(我)在放学路上(帮人推车)》《我在午后(给交警送水)》等,这样文题变得具体明确,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5)自问法。就是拿到作文题,对题目设计几个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审清题意。如:
①这个命题属于哪一类作文? ②写作的对象是什么? ③中心思想是什么? ④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⑤以第几人称来写?
(一)
以“带着微笑出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以)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审题指导:
这是20XX年江苏南通市中考作文题目。“带着微笑出发”是一道能够拨动考生心灵的命题。它从社会生活中来,从人生体验中来。注重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
由于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使得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甚至是对生活和前途的无望。作文“带着微笑出发”,启发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见闻,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信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带着自信上路,带着微笑写作,对学生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要写好这篇文章,可以从以下儿个方面着手:
审题要准确到位文章标题为“带着微笑出发”,属偏正短语,但“偏”与“正”的两个词语都不可偏废,如果只关注“出发”难免莽撞,如果只把“微笑”当作一种表情,更是注定落俗。
《带着微笑出发》,题目中的“微笑”不仅指一种看得见的面部表情,更是指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品性,一种信念,一种胸怀。所以写作时我们不能就“微笑”写微笑,必须“由外见内,寓内于外”,表现“微笑”的深层意义。题目中还有一个概念“出发”,这给我们什么信息?“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微笑”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程。只有这样把握,构思才有了创新的基础,文章才能凸现“微笑”的魅力。
(二)
经常想起你对我的种.种呵护,经常想起你对我的不断叮咛,经常想起你对我的时时牵挂,经常想起你对我的关心照顾。如今,业已长大的我仍然时刻铭记着那种呵护的温暖,耳边时时回想着那些叮咛的温暖,眼前时常浮现起那些牵挂的身影的温暖,时常记得那对我的悉心照顾的温暖……
请以“想起你时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记叙,可以抒情,要倾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题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话题提示语,第二段为作文题目。第三节为作文要求。
考场作文一般就由这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提示语,而是作文题目,三是作文要求。
审题时,我们要密切注意这些作文提示语和作文要求,有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提示语,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就本次作文来看,我们首先审读提示语:
经常想起你对我的种.种呵护,经常想起你对我的不断叮咛,经常想起你对我的时时牵挂,经常想起你对我的关心照顾。如今,业已长大的我仍然时刻铭记着那种呵护,耳边时时回想着那些叮咛,眼前时常浮现起那些牵挂的身影,时常记得那对我的悉心照顾……
这段提示语内容丰富,为我们展示了四个方面的情境:呵护、叮咛、牵挂、照顾……我们写作时可以就其中的某个情景展开叙事,叙事“你”对我的那次无微不至的呵护,悉心的照顾,我外出时你对我的牵挂,和耳边的时时的叮咛,这些提示语其实已经为我们考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作文素材。当然,我们还可以顺着提示语的思维展开来思考,选取其他的一些作文素材展开写作。
审读题目“想起你时很温暖”。这个题目由这样几个词语组成:想起、你、时、很、温暖。我们要对这几个词语逐一落实。“想起”是事情的缘起,“你”是本文倾诉的对象,“时”表明时那个特定的时刻,是“想起你”的特定的时刻,“很”表明程度,是“非常”、“十分”的意思,“温暖”是本文的情感的落脚点,是文章感情的基调。
因此,老师建议,写作本文,要在下列方面狠狠着力:
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你”的,为什么会在那种情况下“想起你”,起因要交代清楚。
为什么感觉“很温暖”,这个尤其要叙写清楚。
要对那些感人至深的场面作深切的描绘,要描绘出特定的感人的画面,要对画面作具体细致的描绘,最好要安排特写镜头,写出来的文字要给人画面感,要亲切感人,给人留下温暖的感动。
对“温暖”这个词语要浓墨重彩地加以渲染。“温暖”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是“想起你时”的那种特定情境下的感受。写作时,应该用一定的文字加以表达,加以抒情议论。
(三)
题目:总有一个理由让我们微笑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有这样几个关键词“总”、“有”、“一个理由”、“让”、“我们”、“微笑”。
“总”表明无论如何都会有这样一个理由,表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有”表明客观存在,只是可能我们未必能发现,能知道这个理由。“一个理由”,表明肯定有这样的理由,但不是几个理由,而是一个理由。“让我们”表明这个理由让我们微笑;“我们”是微笑的主体,是“微笑”动作的发出者。“微笑”本文的主体情感,是一种对事物充满信心的坚强信念,是一种从容和坦荡,是大度和乐观。
本文宜写记叙文,可以记叙自己亲历的意见感人的事情;可以记叙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感人的情景,可以描写一个感人的场景,叙述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讲述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的场景。
就选材来说,可以选取身边的素材,就亲情、友情、师生情、邻里情等角度选择材料,比如记叙自己逆境中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同学对我悉心周到的关怀,顺境中老师对我善意的提醒,父母与我一次深入的交流,同学对我一次力所能及的帮助。
就立意来说,可以正面陈述使我微笑的事情,也可以侧面讲述令人感动的故事。
要有点睛之笔要。不少同学随处情议论,以为这样的笔墨能吸引阅卷老师的兴趣。其实不然。抒情议论性的语句要巧妙地安排,要安排妥当。可以在叙事过程中增加议论的成分,可以运用名人名言,增加议论的力度,让文章思想感情有深度;在文章倒数第二段,要点题,抒情和议论是文章情感得到升华,抒情和议论要很明确,要有独特的体验,抒情议论不能大众化,要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是中学生,不能混同于小孩子(过于幼稚),也不能混同于成人(过于成熟)。
段落安排要巧妙。文章的段落不能太少,那样不清爽,太满。精彩语段要独立成段,标志性的语句也要独立成段,给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的感觉。要合理安排段落,精彩的对话描写和提示性语句可以独立成段。
语言表达要有文采。不少考生作文语言单薄,没有文学味道,吸引不了阅卷老师的兴趣。在中考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要努力锤炼自己的作文语言,可以大量摘录优美的文学性很强的语言,背诵一些精彩的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在考试中能巧妙地嫁接到自己的作文中来。也可以选择几个重要的参考话题如“团结”、“亲情”、“责任”、“财富”、“感动”等尝试让学生自己去表达着去写,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提高学生作文的文采。
指导学生作文 第12篇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一些孩子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孩子,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你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写作文时,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指导学生作文 第13篇
(1)写好开头
开门见山:清早,一打开大门,浓浓的雾气漫进屋里。
巧妙引用:“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这首歌把我心目中的夏夜给真切地唱出来了。
对比引出:我喜欢春天的绵绵细雨,我喜欢夏日的团团绿叶,也喜欢秋天的金色田野,更喜欢冬天纷扬的白雪。
渲染气氛: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在校园里,高大挺拔的杨树、婀娜多姿的柳树,都沐浴在晨光之中。小伙伴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背着心爱的书包,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2)写好结尾
引用诗句:黄山日出真不愧天下奇观,怪不得诗人称赞:“六六峰头曙色开,清凉台上瞰蓬莱。一轮红日凌云起,万仞朱崖照眼来。”
抒发情感:那时,我是多么迫切地想让时间停下它那急促的脚步,让那迷人的景色永远驻留。
自然收尾:我用手捧起一捧雪,顿时,有的雪花在我的手中化掉了,水从我指间滴落到地上。过不了多久,雪融化的地方就会长出红的花、绿的草、翠的藤,雪的痕迹就会化成一片五彩的春光图……
(3)安排结构
总—分—总结构
开篇点出雾之浓。
中间详写户外的雾景。
结尾心生感叹。
总—分结构
开篇总述风的脾气古怪。
接下来分述一天中风力的强弱变化及“我”的亲身经历与愿望。
以时空转换来行文。
早晨,我和表姐去野外玩儿。
远远望去,一抹淡红色的云霞挂在天边……我蹲下身去,把手伸进路旁的草丛里……我伏在草丛里,凝神地看着……我站在粒粒露珠面前……
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作文怎么写
★写好开头
★写好结尾
★安排结构
指导学生作文 第14篇
1、以教材做范例,找到写作的方法。
教材是编者精心选择的,是最好的范文。孩子们在读课文的时候,包括老师和家长们都应该指导找到写作的方法,真正的做到读写结合。
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作者就是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的几件往事,抓住伯父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我自己的心理活动表现,表现了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
我们就可以以此作为示范学习写人的文章:选择典型事例,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体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每学一个类型的文章,老师家长都提醒孩子抓住文章的特点揣摩写作方法。然后进行仿写练习。
2、利用好教材进行小练笔训练。
教材里面有许多可以补白的地方。家长和老师以及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好教材的空白处进行小练笔练习。
3、在生活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及时记录。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紧张而有意思的学习、 有趣的体育锻炼、给人启示的劳动体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大家的互相帮助、惊险而有趣的旅游 等等,都可以成为同学们写作的素材。
奇妙的大自然也是我们写作很好的素材。花开花谢、月圆月缺、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皑皑白雪、蒙蒙细雨、瓜果飘香、稻谷收成、蔬菜生长等等都可以成为作文的材料。
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还应该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及时记录下来。
4、多阅读,积累语言。
有了好的素材,还得用好的语言来进行表达,所以孩子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有条件的要读整本的书或者进行群文阅读。
读书一定不能单纯的看故事情节,还要注意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作者如何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在阅读中边读边积累语言, 边读边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边读边想象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还可以续写故事,找到让你感动的地方,学会赏析句子,写读后感。
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我们要贵在坚持,每天坚持阅读,每天坚持。
指导学生作文 第15篇
美丽的晚霞
肖枝倩▲
傍晚,吃完饭,我就来到屋顶上,向天空望去,我惊奇地发现,晚霞好漂亮哦!(点明晚霞出现的时间:傍晚。)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两朵洁白的云朵,可瞬间又被霞光染红了,它们还是继续向前移动,离我越来越近了。呀!晚霞的色彩变化多端。眨眼间,晚霞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一会儿变成许多青灰色的小块,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一会儿变成金色,犹如探照灯射出的光柱一样,从天边射向天空;一会儿又变成了紫色,犹如一片美丽的丝绸;一会儿,整个西边一片焰红,犹如一面火红的旗帜。那红彤彤的晚霞织成了美丽的锦缎,装扮着天空和大地,美丽极了!(比喻与排比手法连用,写出了晚霞色彩的变化多端。)
晚霞不仅颜色五彩缤纷,形状也各不相同。放眼望去,一会儿像美猴王的金箍棒,当空挥下,令人害怕;一会儿又像温顺的小绵羊在吃草;一会儿像凶猛的大老虎在寻找食物;一会儿又像一只贪玩的小猫,正追着自己的尾巴团团转……这形态各异的晚霞,带我进入了无限神往的境地。晚霞的形状更是令人无法想象,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八戒吃西瓜,有的像雄伟的山峰,还有的像奔腾的江水。真是好看极了!
我看着看着,眼前模糊了,当我再次仰望天空时,只见天边“尘土飞扬”,数百匹被晚霞染红了的“马”向前飞奔着,随着云朵的移动,似乎还可以听到它们奔跑的嘶鸣。眼前这幅万马奔腾的画面太精彩了,一时恍恍惚惚,又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一会儿工夫,晚霞便收敛起最后的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下。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依依不舍地和晚霞再见了。(过渡自然,用诗意的语言,写了夕阳落山前晚霞最后的身影。)
多神奇的大自然啊!我爱这美丽的晚霞。
【老师评语】
这是一篇写晚霞的作文,小作者以时间为顺序,把夕阳西下之前的晚霞美景呈现于读者面前。晚霞之美,在于它色彩的绚丽与形态的多变,小作者为了把这份变化多端形象地展现给大家,采用了比喻和排比句连用的手法,展开瑰丽的想象,把我们带到了同一片天空下,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惟妙惟肖地还原了晚霞的神韵。
指导学生作文 第16篇
想象有多方面的作用:透过想象能够将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联起来;能够开拓思路,推动构思;能够突破时空界限,重现历史,展现未来;能够大胆虚构,塑造新颖生动的形象,让我们与名人对话,让文学形象“活”起来;还能够让自然万物开口说话……总之,作者主观的虚构、想象能够增添文章的神奇色彩。
1、推测想象
在《道士塔》中,余秋雨对王道士粉刷壁画的描述就是典型的推测想象。作者首先望见的是已经被粉刷的墙壁,然后推测想象出王道士干活的情景和当时的心态。
2、超时空想象
想象,能够突破时空、重现历史、展望未来。因此从想象的时空角度,能够把想象分为:追述式想象和幻想式想象。
(1)追述式想象,就是把过去的物、景、人事写的仿佛如在眼前。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中:“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的诗句就是追述越王过去宫殿的繁华景象的。
(2)幻想式想象就是将未来的人事设想得好象已经摆在眼前一样,给人的感觉是就应如此,将来可能是事实的。
3、假设想象
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大胆的假设想象。在写作中,假设想象也是经常用到的。《假如我是语文老师》、《假如我是市长》、《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假如不让马谡守街亭》、《假如路瓦栽夫人当初没有丢掉项链》等等都是假设想象。
(1)换位想象,即换取原先事实中的人物,事件来进行想象。对于换位想象,广大同学就应熟悉,实际上从小学开始,就写诸如“假如我是班长”、“假如我是语文老师”、“假如我是联合国秘书长”之类的作文,这种主角的换位让我们抛开真实的自己而转成别人,让一些本来不适合我们主角的话语借别人的口讲了出来,获得新的感觉。
《我若为王》也是换位想象,虚拟假设的成功范文。作者换位设想自己如果是“王”,则妻就是“王后”,儿子就是“太子或者王子”,女儿就是“公主”,亲眷都是“皇亲国戚”,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他的任何欲念都将“实现”,他将“没有任何过失”,所有的人都将对他“鞠躬”“匍匐”,都转成他的“奴才”,这种奇思异想,把对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否定巧妙地表达出来了。
(2)拟人想象,就是让一些动物甚至没有感觉的植物来开口说话,来到达意想不到的效果。拟人想象能够无所顾忌,让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可能转成可能。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能够说是拟人想象的成功运用者,他在名作《地洞》中,就透过一只老鼠打洞的心理的展示,反映了现代人生存中的不安全感。
指导学生作文 第17篇
想象作文写作技巧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作文意在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好处的资料用文字表达出来。一篇作文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综合思维的语言表达潜力的体现。迄今为止,许多学生把作文练习视为畏途,教师把作文教学当作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两个盲点:第一、认识的误区。他们觉得培养学生作文潜力的做法是:按照“记叙——说明——议论”的序列,采取与讲读课文同步训练作文。但是这样的话,盲目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训练重点。第二、训练的盲目。教师单纯地在写作技巧、方法上进行概念传授。他们没有顾及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一味地追求“蛮练”,奉“功到自然成”为玉律,所以收效甚微。
根据对本校学生作文和教师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1、对教师的状况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作文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童趣。
(2)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不够强。只照本宣科,不注重自身想象力的发挥。
(3)教师作文教学单一的模式框死了学生,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对学生的状况
(1)学生不会仔细观察、善于想象、过分依靠教师。
(2)学生没有生活积淀,缺乏生动的想象力。
在上述状况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端:教师一味地强调了写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写作的过程。只有善于培养学生写作综合潜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分析潜力、想象力等,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没有去过桂林,那么我们读完《桂林山水》的课文后,脑海里会出现一幅幅桂林山水的图画。漓江的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清,那样的绿;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奇,那样的秀,那样的险,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想象的作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
小学生作文,虽不是什么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想象。例如: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生动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某个人的形象,就需要对他的内心活动作某些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好处,就更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基于对想象作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故以“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研究为切入口,有意识地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在全新的作文教学中体现“求新、求趣、求美”。
二、研究目标
1、本课题旨在构建想象作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过程。主要是依据心理学中有关想象力的培养发展策略,以“想象手法教学”和“想象篇章练习”为着重点,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充实文章的资料,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透过想象作文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并由此丰富学生写作的题材。
三、研究过程
(一)在丰富学生的表象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在我们指导孩子写想象作文时,我们通常强调资料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展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可这一切并不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指导他们写出好的想象作文之前,务必丰富他们的表象,增加表象的贮备。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写作打下基础。
1、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想象力。
(1)创造性观看电影、电视节目。
在每周一次的观看电影、电视节目中,充分利用校园红领巾影库,播放一些生动、活泼,孩子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节目,比如《猫和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在看完一遍后,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段,消去声音后,让学生观看,据画面中一些小动物的动作、神情,想象它们的语言,并能把它比较逼真的模仿或者在创造。最后,再和原画面的声音和故事情节进行比较。
(2)从参观、访问中寻找灵感。
每月一次的参观或访问是孩子们个性喜欢的。如何恰好地利用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为重要。在历次的参观中,做到参观前有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春秋游的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分组活动,明确本次活动的主要项目,要求学生写好参观笔记,把印象最深刻的详细记录下来,在班中进行交流,以备在今后的想象作文练习中积累生活实际。在访问军营基地时,鼓励学生用心参与,除了观看军队训练,更应深入军营,多看看、多摸摸、多走走,回校后能模仿解放军叔叔的队列练习,回家去试着折折被子、摆摆生活用品,在体验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3)在劳动、活动中进行创造。
每周一次的劳动,我们的安排颇为独具匠心,它不同于一般好处上的劳动,它要能使学生在劳动中进行创造。比如:为娃娃添眼睛——钉纽扣。在为卡纸娃娃美化的同时,学会了钉纽扣,并且使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纽扣的妙用,感受到了原先可爱娃娃的眼睛像黑黑的纽扣,产生了比喻的想象。再有就是拆装玩具。学生生活中喜欢的玩具人人都有几件,他们的想象也是随着这些玩具的刺激而引发的,因此,我们让学生几人一组,分配给他们一些可搭筑的条条块块,如何有创意性地搭建,成了这次活动的评分标准。
(4)利用十分钟队会,发挥想象,激发真情。
在队会中,能结合课题,有机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次以《爱》的主题队会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
情境一:你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已有三年没回家了,如今中秋节临近,许多在外的游子都已回来。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情境二:正当你准备把写好这些话作为一封信投寄给你父亲时,他却突然出此刻你的家门口。这时,父子(女)相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说说。
情境三:正当你们相见时,爸爸从包中掏出了你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电脑,这时你又是怎样想的说说。
这种连续性的情境,用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步步深入地进行想象训练,在无意识中让学生体验情感,刺激想象,为今后“为情而造文”铺设道路。
2、阅读文学作品,积累素材。
文艺作品的特点是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突出特点是形象性。透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具体形象,同时还能够获得超多词汇,这些形象的词汇在想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鼓励学生借阅书籍,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做好记录,切实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巧读书。
(二)凭借想象手法,进行想象片段训练
想象作文的训练,不像一般的记叙文那样强调写真人真事。它要求学生以自己丰富的表象——已有的生活和知识基础。以“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准则,恰当运用虚构、夸张、比喻、幻想等手法,构思出具体、生动、新颖、奇妙的情节写成段。因此,进行想象手法的训练,对于下一步想象作文整体的训练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想象手法有许多,我们着重比较喻、拟人、猜测、象征、比较、回忆、幻想这七种进行有序地指导。
1、关于想象手法的训练
(1)形象地讲明每种手法的特点
关于比喻想象
比喻想象,是指在写甲事物的时候,想到乙事物有相似的地方,就用乙事物来比喻甲事物。比喻是在事物的相似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着重让学生明白“相似”是个极广泛的概念,能够指色彩,也能够指形状、声音、气氛、作用等。如“池塘里的小蝌蚪想一个个欢快的音符”,这是形状的相似。“吱悠吱悠、叮儿叮儿的响声,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这就是声音和气氛的相似。同时,向学生传递另一种状况:对于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在比喻中能够证明,也能够含蓄着不说。如:荔枝皮像胭脂一样红,就证明了“红”的这个相似点。
关于比拟想象
比拟想象分拟人和拟物。拟人想象是指在写物的时候想到它的某些特点与人相似,就把物当作人来写,直接移用写人的词写物。如“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这句话就是用写人的贪婪来写杨梅的。拟物想象是指在写人的时候想到他的特点与物形似,就把人当作物来写,直接移用写物的词语写人。如:“东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夹着尾巴逃走了,”用写狗的“夹着尾巴”来写人的狼狈相。
关于猜测想象
猜测想象是指在写人或写事物的时候,对同它有关的问题,做出猜测性的描述或叙述。如:《威尼斯小艇》中“去做生意、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上教堂去做祷告”,就是对“商人夹着一大包货物”、“小孩有保姆伴着”、“庄严的老人夹了圣经”的有关问题——去做什么——的猜测。
关于比较想象
比较想象是指在写一个事物的时候,想到与之性质不同的另一个事物,就描述或叙述出来相比较;或在写一个事物这个侧面的时候,想到状况与之完全相反的另一个侧面,就描述或叙述出来想比较。如:我的爸爸是一个教了二十年的普通的老师,他不象黎明的爸爸,整天有应酬不完的宴请;也不象工容的爸爸,常常有买不完的便宜货。他呀,有批不完的作业本,备不完的课”。
关于回忆想象
回忆想象,是指在感知甲事物的基础上,回忆起与之相关、接近或相反的乙事物,并描述或叙述出来。在常见的“每当我看到……时,就会想起某某来”。
关于象征想象
象征想象是指对某事物的具体描述,来反映另一事物的好处或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时,对所“借”事物的描述要不找痕迹,不露锋芒。不着痕迹就是衔接自然,天衣无缝;不露锋芒就是真实描述,意在言外。如:“开学第一天,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小鸟在枝头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小朋友们胸前的红领巾,也变得更加鲜艳夺目了。”这段话中,主要表现了小朋友上学时的快乐情绪,但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透过蓝天、白云、红领巾的描述,这种快乐的情绪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关于幻想想象
幻想想象是指对未来的想象,它表现为描述人对未来事物的期望、幻想、对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思想感情都是很有作用的。通常有两种思路。一种从幻想到现实,一种幻想到幻想。如《书包减肥记》就属于前一种思路。文章开头,写小作者“我”用小秤称出了自己的书包足有8斤重——晚上睡觉时,梦见书包瘦了,轻了,自己感到个性的简单,快活,课余时,和同学们一齐玩阿笑阿——一觉醒来,发现书包依旧是鼓鼓的。文中对“书包减肥”的幻想,其实正是对学习压力过重的一种呼吁。
(2)在阅读中加深想象手法的理解
要求学生作好想象手法的摘录本,每一天摘录一条。
课前五分钟小组交流讨论。
抓住课内阅读篇目中的想象手法,进行有目的的分析,讲解。
讲明各种想象手法的运用范围。
(3)设计想象句式训练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想象手法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想象作文的成效,因此,教师务必设计出超多句式的练习。要求句式练习务必能做到以下几点:
要求明确,有针对性。
题型多样,形式丰富。
资料创新,有时代性。
例如:运用比喻想象手法的练习。
给本体写喻体。
浦东的金茂大厦像。
给喻体写本体。
像一条东方的巨龙。
给一个主题,自己运用比喻的想象手法写句。
沉重的书包
(三)想象作文的整体训练
想象作文也是作文,但是是凭借想象手法,以所创造的新形象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观点或见解的作文。因此,它具有一般作文的共性,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作文的特征。这就是:它的基本资料是想象的,它的整体结构是用想象的情节组成的。但是,所写的非实在事物有又总用来表现或说明此刻的事物。
1、针对不同年级的作文水平,想象作文的针对性也就不同。
年级训练重点
四年级观察笔记、看图作文
五年级扩写、续写
2、想象作文的训练过程
(1)指导学生理解各种想象作文的特点。
观察笔记:在仔细观察事物后,能运用想象手法来描绘一种事物或景物。
看图作文:根据所给的一幅或多幅图,展开合理想象来写出文章。
扩写与续写:都属于给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一小段文字,自己透过想象,加以展开。
(2)课外拓展阅读各类想象作文,加深印象。
推荐书籍:《十大名师教作文》(小学版)之《看图作文》、《给材料作文》、《状物作文》、《写景作文》、《想象作文》、《小学材料作文》、《王老师和同学一齐写作文想象篇》、《中国小学生看图新作文分类精评》等。
(3)分类分层指导,有的放矢。
观察笔记: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教师定期拿来新鲜的事物,或结合课堂状物作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定期的参观访问中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指导学生“怎样看”——关于看的顺序。
指导看不同的事物。譬如:物件、建筑物、植物、动物、景物。
学会用已有的想象手法适时地融入作文
从说到写,学生自己独立创作。
看图作文
单幅图
观察图画,用一、两句话说出图意。
这通常是事情的经过,是作文的主要部分,再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往前想,说出事情的起因;往后想,说出事情的结果,分别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然后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列出提纲。这就是作文的基本框架了。
学会说具体,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
有顺序地逐一对图进行局部观察和具体分析,弄清图上所表现的时、地、人、事,抓住画面的主要资料,观察的顺序能够是先观察环境,再观察人物等。在此基础上说说具体。
经整理后有条理、连贯地写下来。
这是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说前两步是引导学生从资料展开想象的话,那么在这个步骤中,则鼓励学生重视想象手法的运用,尽量有选取地采用一些想象手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多幅图
给每幅图说一句话。
先把几幅图大致地看一遍,看看大概说了什么,整体资料是什么。随后给每一幅画用一句话来概括。
想想图与图之间有什么联系。
细致地观察每幅画,把几幅连起来看,个性注意前后有什么变化,如:人的动作、神态;哪些东西没有了,又增添了什么东西,想想这些和画意有什么关系。
仔细观察画面,透过合理想象,把重点图说具体。
确定画面中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联系每幅图中的人和物的关系,确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确定表达文章主要意思的图为描述重点,根据画面资料,进行合理想象。如:事情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的,画中人物是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的,事情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如何。
经整理后,连贯、通顺地写下来。
透过上述三步的准备,之后就该进行资料的有机整合。这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引导孩子在写时务必融入想象手法,合理的安排好各个情节。
扩写与续写
指导学生剖析原文,把握要点。
要指导学生在写前先认真阅读,剖析原文,领会原文的思想资料和形式特点,在充分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上,确定每个层次的要点。
广开学生思路,合理想象。
指导学生扩写、续写时要围绕原文的要点,进行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地想象和联想,这是最主要的一环。
编写写作提纲,理清顺序。
为了使学生易于展开想象,在指导时,可根据原文的要求,协助学生编拟出要点提纲,供学生借鉴,便于学生展开想象。
谋局布篇,完整地写下来。
在此基础上,学生假设处在这种环境中,为篇章合理安排好结构,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中心,运用学过的写作方法,写出贴合要求的作文。
四、研究成效
两年的实验和研究,对小学语文想象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有了较熟的操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表此刻:
(一)教师角度
两年的实验和研究,使教师树立了新的作文教学观念,提高了想象作文课堂教学的潜力,取得明显成效。
透过对该课题的探索,教师逐步能够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个性是在对作文的技巧、方法上采取模糊教学,更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等作文的综合潜力。善于找出自身教学中的弊端,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经常性的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练习,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独创性。
(二)学生角度
1、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
在教师们辛勤地辅导下,孩子积累了许多生活积淀,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了,在想象作文中更善于运用想象的手法进行写作,资料生动了,搞笑了。在未进行想象练习时,学生曾写过云这一自然景物,很多学生基本上都只会从形状上来进行必须的描述,诸如:天空上的云朵白白的,像团团的棉花,又像厚厚的棉被。而进行想象作文教学后,大大丰富了资料。如:天空上的云朵像顽皮的小孩,一会团在一齐玩游戏,一会又为了一点小事而闹别扭,各奔了东西,这可把天空妈妈急坏了。很明显在比喻的同时又加上的拟人的想象。还有:天空中的云朵白白的,柔柔的。既有雪花的纯洁,有又棉被的柔和。摘一朵捧在手重,轻轻的,感觉肯定很舒服!这中夹杂着比较和猜测的想象句子充满了童趣。
在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中,潜意识里教会了孩子写生活作文。在课间的小作文里,孩子对身边事物的描述善于运用想象了,因此,资料就显得充实了,完整了,形象了。
2、学生学习作文兴趣盎然。
实验班对上作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问卷,学生对想象作文的兴趣已上升至75%。上课时情绪高涨,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想象用心,发言踊跃。两年里,学生阅读了无数文学作品,参观了不少地方,进行了无数次的有创意劳动。他们中的一些优秀想象作文在各类杂志上刊登。
3、学生写作题材丰富了。
学生透过一系列的想象练习,想象潜力提高得很快,表此刻能很快地由一个物想象到另一个物,由单种手法的描述逐渐使用多种手法。这样学生的题材慢慢就随之拓宽了,丰富了。
推荐访问:必备 指导 学生作文 指导学生作文必备17篇 指导学生作文(必备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