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校本教学计划小学18篇(全文)

时间:2023-09-04 1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第1篇校本教材《合阳方言》编写及使用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实施我校语文组《方言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课题研究,根据实施方案,语文课题组要编写《合阳方言》校本教材,以有利于课题的实施与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教学计划小学18篇,供大家参考。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18篇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篇

校本教材《合阳方言》编写及使用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实施我校语文组《方言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课题研究,根据实施方案,语文课题组要编写《合阳方言》校本教材,以有利于课题的实施与应用。

一、目的与意义。

a)学习方言知识,传承乡土文化。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当地方言知识,领略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有利于更进一步地学好普通话和提高个人的习作水平。

b)体现课题成果。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主要有:课题研究报告、论文、宣传册,还有就是校本教材等。把教育科研成果编辑成教材,就能使我们的研究成果更系统化和科学化,增强它的适用性及推广价值。

c)有效地推进课题研究。把它编辑成教材,拿给老师和学生去用,这样关注的人就多了,对经验的推广就更有效;
此外,在试用教材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完善教材,促进课题的研究。而且师生要研究方言与写作的关系,首先要了解、掌握一定的方言知识,才能在实践是去应用并思考。

d)有得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就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就要认真学习课程理论,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这是一个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编写教材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必须要做到科学、周密。参与编写的老师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资料、精心设计、选材。认真去思考、认真研究。老师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老师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e)创建学校特色教育。是校本,就要突显学校的特色。校本教材就是学校特色的承载体,而且通过它一代一代的传承、发展。

二、编写原则。

1、目标性。我们校本教材的目标,提高学生应用方言习作的能力。

2、实用性: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利用母语的写作能力。

3、通用性:普遍适用于一线的语文教学,适用于初中普遍学生。

4、系统性:教材涉及到的知识点在编写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系统化,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思维特征,适当重叠和延伸,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有新意。

5、趣味性:兴趣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编写教材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爱好兴趣出发,选编那些身边的、看得见的、多数人感兴趣的东西,尽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6、独特性:在教材的编写中,从形式上应避免与科普类相区别,从内容上选取一些适合于师生的,从结构布局上有利于教学操作,从整体上突显我校特色。

三、编写过程:

搜集整理→编写成册→校正印发→师生试用→修正完稿。

四、编写步骤:

多数学校的校本教材都是“三合一”呈册(即教材内容、教师用书、学生读本合一)。按此模式,编写校本教材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主编。主编:吴文锋编委:孙新芳屈引丽杨晓丽郑晓玲王佛星顾问:马耀虎

第二步,初定框架。

《合阳方言》题纲

绪言

一、学说合阳方言(语音)

二、方言中的常见词缀

三、常用词汇(一)

四、常用词汇(二)

五、方言语法

六、民俗的镜子——熟语

七、合阳花花

八、璀璨的民间歌谣

九、合阳方言的时代变化

第三步,组员分工。

第四步,筛选资料。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商讨教材分类内容的多少比例,重点分析哪类的资料需要增减或修改,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这方面工作。

第五步,草拟初稿。初步商定板样模式,各成员按照分工要求,分类编写校本教材的初稿内容。教材每章节为一课时,共十课时。

板样模式:

1)导语。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本课内容的概念解释;
学习本课内容的基本意义(原因);
本课内容对学生的整体要求。

2)实践活动。此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悟本节知识内容,根据本课内容的要求适当选择2—4项构建教材内容——“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试一试”、“演一演”“想一想”、“练一练”、“找一找”、“做一做”、“写一写”等。

3)课后活动。

第六步,教学实验。这是编写校本教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制定好试验计划,选择合适的试验班,确定具体的试验时间,并准备好试验所需的教学材料和用具等。通过试验,着重了解和掌握以下情况:大多学生对校本教材内容的学习意愿与态度,哪些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比较适宜,设置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否适当,关于学习评价内容、标准和办法等。

第七步,丰富教材。把教学试验所了解和掌握的较成熟内容和图片,选入到教材之中,涉及到学分的内容可设计成模块,以充实教材。

第八步,编写定稿。校本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编写人员名单,学校编导人员名单,序或前言,编写说明,目录,教学内容,编后记,参考文献,封底。

五、编写还应注意的问题。

在准备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为更好,同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整体设计上要有思考要满足“四个有利”的原则:有利于丰富学生经历,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要做到:具有核心概念,反应学习过程,体现教育价值。

2)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梳理要明确:本教材建设的背景;
本教材的三维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包括内容的呈现方式、内容的框架结构,要做到心中有数);
课程的实施(大约需要多少课时,教学的具体形式和手段等);
评价的设想和做法。

3)先设计一个单元样张,在进行交流和研讨。每一个单元要有哪些板块组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把很多资料堆砌在一起,不能将所有的内容都呈现在教材之中,如果这样,就变成科普类的读物了。要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给教师留下引领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思想?

4)在教材中选用的文本资料,要注明出处或来源。编写校本教材也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法》。不然会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六、校本教材的使用

首先,必须把校本教材纳入学校校本课程,进入班级课程表。

其次是,必须要督促检查。学校领导必须要加以引导、沟通,而且必须坚持原则,加强督促。

第三,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研发者和校本教材的主要编写者,要虚心听取使用教材的老师和学生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收集这方面资料,作好下次修改的准备。一套教材,不是一次就可以完善的,它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修改,最后才能真正成为一本完整的教材。

第四,我认为学校应该把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和各项教研活动中,形成制度,才能不断的挖掘学校本土资源,创建学校特色。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2篇

一、课程名称:简笔画

二、授课对象:三年级

三、授课时间:星期五

四、授课教师:张娜、李杨梅

五、授课时间安排:

常规课堂教学—节校本课(每周一节)

六、课程开发的背景:

1、课程特点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物象最典型、最突出的特点,以简洁的线条进行表现的绘画形式。小学生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因此,合理运用简笔画,在教学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学生从绘画的素质上看千差万别,有先天因素,有后天原因,有因地域不同而不同,造成他们对美术课兴趣的不同,所以,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便有所差别。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差距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简笔画课程的兴趣。

七、课程目标

1、让学生欣赏老师提供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学习优秀绘画技巧及绘画形式。

2、通过各种形式的简笔画,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表现能力、掌握多种形式的简笔画技巧。

八、教学措施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简笔画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绘画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

7、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简笔画教学。

8、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9、利用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3篇

一、教学内容

本册共设有20课,分别为:大家一起画、花花绿绿的糖纸、绕绕涂涂、有趣的拓印、我的太阳、奇妙的撕纸添画、做拼音卡片、小鸟找家、鸟语花香、小动物盖房子、数字变变变、会飞的娃娃、猜猜我是谁、变脸、穿花衣的热带鱼、寻找美丽、亮眼睛、美丽的铅笔头、花儿朵朵、小小食品店。

二、教学分析

本册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开始,课程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为依据,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关注与欣赏,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比如,有画画,有拓印,有制作卡片等;
重视学生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小鸟找家,小动物盖房子,鸟语花香,寻找美丽等;
同时在课目设计中注意到将观察力、想像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为依据,关注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与成长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义,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扩充知识的交融和通识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及保养;

培养学生大胆想像,画出或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自己动手去美化生活。

五、德育渗透

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美化环境等。

六、教法学法

示范模仿、动手实践、作品赏析及名作欣赏等

七、教具

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做相应的准备

八、教学安排

1、大家一起画

2、花花绿绿的糖纸

3、绕绕涂涂、有趣的拓印

4、我的太阳、奇妙的撕纸添画

5、做拼音卡片

6、小鸟找家

7、鸟语花香

8、小动物盖房子

9、数字变变变

10、期中考试

11、会飞的娃娃

12、猜猜我是谁

13、变脸

14、穿花衣的热带鱼

15、寻找美丽

16、亮眼睛

17、美丽的铅笔头

18、花儿朵朵

19、小小食品店

20、期末考试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探索小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

二、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

小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校习惯、好的社会习惯等。

三、实施的方法:

(一)实施思路

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

(二)实施方法

1、教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

(3)采用强化办法。

(4)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

2、与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

(2)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3)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4)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5)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7)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三)实施步骤

1、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

2、在小组内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讲故事、小品、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几条好习惯。

3、班级将定期进行小组好习惯评比,选出习惯最好的小组和学生进行奖励。

(四)检查督导

1、设立督导岗,设立执勤岗,从好生活习惯、好学习习惯、好学校习惯、好社会习惯等方面进行检查。

2、充分利用教师博客这个交流平台,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沟通,并听取家长的意见。

(五)及时总结,评选表彰

1、评选“文明小标兵”、优秀小组等。

2、开展好习惯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并评选出优秀好习惯标兵。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5篇

一、教材内容介绍

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走跑与游戏、跳跃与游戏、投掷与游戏、技巧与器械体操、小球类与游戏、对抗角力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这一学期基本学习一些简单的内容,初步掌握一下,主要是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技巧和球类。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

2、引导学生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
初步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与技能;
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3、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逐步养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

5、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四、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

一周:

1、始业课;
上体育课的安全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
一切行动听指挥。

3、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

二周:

1、韵律操。

(一);
狮子和老虎

2、韵律操。

(二);
快快跳起来

3、注意力集中练习。

三周:

1、踢毽子;
踢毽比多。

2、30米快速跑;
接力游戏。

3、站立式起跑;
游戏:越长江。

四周: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理论):个人卫生与健康.

2、前滚翻。

(二):摇小船

五周:

1、自己扔球自己接;
“红军过草地”游戏。

2、熟悉球性;
预备姿势。

3、双手垫球;
熟悉球性。

六周:

1、复习技巧;
素质练习。

2、模仿动物操;
模仿动物爬。

3、各种仿生动作表演;
创造性练习。

七周:

1、武术基本手型;
柔韧性练习。

2、跳小绳;
跳绳接力。

3、跑步走、立定;
基本队列队行练习。

八周:

1、拍手操;
传球接力。

2、投准;
投掷徒手练习。

3、游戏:齐心协力;
人力拔河。

九周:

1、原地拍球;
拍球比多

2、原地投篮;
运球接力。。

3、搬物赛跑;
开火车。

十周: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理论):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2、立定跳远;
跳远接力。

3、单脚交换跳;
游戏。

十一周:

1、600米耐力跑;
放松操。

2、有趣的拔河;
比谁力量大。

3、队列和队形练习;
耐久跑。

十二周:

1、拍手操;
夹球接力。

2、走跑交替(变速跑);
报纸接力。

3、掷垒球;
游戏:贴膏药。

十三周:

1、障碍赛跑;
听号反应。

2、游戏:叫号赛跑;
喊数抱团。

3、投准练习;
小游戏。

十四周:

1、复习、总结。

2、身体素质测试。

3、身体素质测试。

十五周:

1、复习、考试。

2、期末考试。

3、期末考试。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6篇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班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我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 总体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三、 具体措施

(一)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我班将以讲座、自学、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为课本课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切实抓好实验进程

我校校本课程以《塞外明珠---官厅湖》为教材,学生的参与面广、可开发空间大,课程研发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的管理与督导,不断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三)切实组织好学生展示

依据不同年级所学校本课程内容的"不同,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评比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使用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以此促进我班新课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7篇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表现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践,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显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际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

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个性化原则。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

2、谭坊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全校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大型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个体主动化;评价方式质性化;评价行为日常化;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8篇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面、灯笼等上面,以表达喜乐的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剪纸为“剪书”或“窗花”。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所以根据本学期学生年龄特点,我在选材方面作了调整选择了剪纸。

一、指导思想:

提高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我校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积极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努力开拓我校校本课程的广阔空间与美好前景。

二、内容及目标:

1、认知:了解剪纸的发展、工具、步骤及表现手法、技法、种类

2、操作:能熟练使用剪刀,明确对称图形的特点和不同的折纸方式,会用折-画-剪的方法剪双喜、树木叶子花鸟鱼昆虫动物图案、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简单的人物、服装、建筑、灯笼、水果、蔬菜、食品等。

3、情感: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中渗透剪纸的相关知识。

剪纸是手工制作中的一种,,本学期主要训练学生用剪刀、刀刻的能力。我根据不同学年设定了不同内容与要求。学期初剪刻简单的植物、剪刻简单的花鸟、剪刻人物,本学期分别上缴两份作品。

为了让家长看到,了解到孩子在校本课程中有哪些收获,在学生每做完一份作品时,我会将其缩封好后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看看学生的作品,更进一步了解我校校本课程。

三、在为学生评价时,我从一下几点进行:

1、学习态度,上课的参与状况。

2、学习效果,作品的上缴情况。

因为本科涉及到剪刀与刻刀的使用,所以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学生的安全,强调安全第一。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9篇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为了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的教学,特制定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本学期三年级的校本教学将以《三字经》为主要内容。它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字经》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二、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三字经》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说说习惯

2、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3、姿势正确,书写认真

4、良好的站立姿势

5、文明礼貌,微笑待人

6、卫生习惯我知道

7、今天的`事情今天做

8、正确坐姿我知道

9、尊敬老师,友爱同学

10、做个认真听讲的好孩子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小组交流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具体目标:

1、让学生知道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尊敬国旗,会唱国歌。

2、使学生知道正确的书写姿势、站立姿势,了解不良姿势的危害。

能真正做好。

3、懂得生活中要懂礼貌,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4、能够建立讲究卫生的意识,使学生认识细菌的危害,注意卫生保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5、知道“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养成今天的事今天做的好习惯。

6、了解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真正做到。

7、知道只有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才是一个好学生。明白养成好的习惯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益。

六、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孩子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如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

3、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

4、持之以恒地练习。行为习惯需要持久的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都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5、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

6、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如在班级里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在班里就得到鼓励、支持、欣赏;
谁有不良行为出现了,就受到反对、批评。在家庭中同样如此。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1篇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在语文学科中试编《古诗文诵读》、《名人警句集锦》等。

课程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择为主,选修课以学校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 长:宋新停(校长) 全面负责语文科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樊磊(教导主任)。

审议教师申请的《校本课程纲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

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 员:语文教师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购买有关课改的书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我们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面向21世纪, 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
新型的教学观;
新型的学生观;
新型的质量观;
新型的课程观;
新型的人才观;
新型的教学方法观;
新型的过程教学观;
新型的教学手段观;
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2篇

教学内容

学习校本教材51—101页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把诗文诵读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和综合素养。

周次

内容安排

第一周

教学《九九歌》。自学《采莲曲》。

第二周

教学《绝句》(一)。自学《绝句》(二)。

第三周

教学《忆江南》。自学《鸟鸣涧》。

第四周

教学《出郊》。自学《芦花》。

第五周

教学《咏华山》。自学《古朗月行》。

第六周

教学《寻隐者不遇》。自学《遗爱寺》。

第七周

教学《送员二使安西》。自学《鹿柴》。

第八周

五一放假

第九周

教学《长干行》。自学《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第十周

教学《古谣》。自学《蚕》

第十一周

教学《三字经》(一)。自学《三字经》(二)。

第十二周

教学《三字经》(三)。自学《三字经》(四)。

第十三周

教学《三峡谣》。自学《听弹琴》。

第十四周

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自学《赋新月》

第十五周

教学《明日歌》。自学《相思》。

第十六周

教学《送兄》。自学《山中送别》。

第十七周

诵诗文擂台赛

第十八周

总结、评比。

教学评价

通过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写、画古诗文等评价方式检查和了解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3篇

一、课程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信心,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学会多种交往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境界,培养明理诚信、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充分体现我校“学生为本,发展至上”的办学理念,着眼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学生学会倾听,能大胆、主动与人交往,乐观、开朗、自信;

6、认识”美丽的凤城------宁夏银川”,热爱家乡。

二、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

1、习惯养成

2、”美丽的凤城------宁夏银川”回族文化。

三、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 小组交流 汇报表演 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四、课程管理

1、构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网络,确保课程教学落实到实处。

2、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实施的能手。

3、努力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五、课程评价:

1、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在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尤其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从每个学生的说话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赞美与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对学生的语病也要及时纠正。

2、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的能力

3、具体实施:

1)学习兴趣浓厚,想说,爱说

2)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6)能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和他人合作。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4篇

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所以,我们选用《弟子规》为媒介,在向学生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思想的教育。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美术课堂主要以弟子规为媒介,继续进行漫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淡化画种,以造型要术为基础,鼓励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造型要术及其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造型要素与不同的媒介、用不同的方法来重新组合或进行创造的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欣赏、表现、应用为一体,注重美术学科与德育的相互渗透。

二、教学技法与时间安排:

1、2周加强油画棒的画法,学会渐变色和对比色的画法。

2、4周加强线条的练习。

5、6制作简单的泥工模型。

7、8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9、10对四格漫画进行系统的学习

11、12、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制作。

13、14用撕或剪等方法制作动物、画框、帽子等。

15、16撕纸贴画的学习。

17、18学习剪纸。

19、20水粉画动物

三、工具准备:

1、油画棒

2、黏土

3、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生宣纸、毛毡

4、剪刀、彩纸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5篇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方面还很幼稚,有待加强。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向学生介绍我们的介休文化,通过对这些介休风俗的了解,增强对介休文化的热爱,对介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包括《爱我介休》的文化篇、名人篇、风景篇、风俗篇、特产篇五部分内容。

三、教材分析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编教学讲义,教学内容以“了解介休”“爱我介休”为主题,引导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介休的古文化、认识了解出自介休的名人及事迹、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2、通过学生诵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3、通过对介休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介休的情怀。

2、了解介休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习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4、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乐趣。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次介休历史沿革、孝文化、水文化

第二次瓷文化、古堡文化及晋商文化

第三次介子推、郭泰

第四次文彦博、介休历代名人简介

第五次介休绵山、张壁古堡

第六次介休后土庙、其他风景名胜简介

第七次风俗篇的“醋仙”王来福——认干亲

第八次风俗篇的兜肚肚——清明节的习俗

第九次特产篇的贯陷糖、洪山陶瓷

第十次特产篇的银条菜、介休鹿茸、义安老黄酒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6篇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课程改革会议精神,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

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1、总目标

导语: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2、具体目标

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教育人文化改造,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符合课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校校本课程的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我们把它分为:尊重他人、认识自我、勤于反思、善于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主要有“课程整合、课程新编和课程选择三种。

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学科间的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两方面。

课程新编: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先在语文学科中试编《古诗文诵读》、《名人警句集锦》等。

课程选择:选修课和活动课,教材以选择为主,选修课以学校开发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教材。

除以上四门课程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多样化的。

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机制

(一)学校成立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

组长:宋新停(校长)全面负责语文科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樊磊(教导主任)。

审议教师申请的《校本课程纲要》,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具体发展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其中教科室:负责课程实施的设计指导和理论指导。教务处:负责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

组员:语文教师

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二)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纲要或教材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校本课程的构建中,编写教材或纲要,是最艰难、最关键的环节。校本课程研究

小组,要组织一批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善于思考问题的、文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三)采用“三板块”形式,进行全员性通识培训。

(1)理论学习

购买有关课改的书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课程实施探索》。我们采取自学和辅导、分散和集中、讨论和测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树立大教育观,并用大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面向21世纪,要树立十种新型的教育观即新型的教师观;
新型的教学观;
新型的学生观;
新型的质量观;
新型的课程观;
新型的人才观;
新型的教学方法观;
新型的过程教学观;
新型的教学手段观;
新型的终身学习观。

(2)专题研究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使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新课改意识,及时捕捉信息,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活动实践

每学期,我们都计划按两个环节进行。

①年段研讨:每学期要以年级或年段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实践研讨。

②对外展示:每学年结合市级的各种教研活动对外展示,努力倡导新教材要活用,旧教材要再创造,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都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训的特点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发挥网络的作用

(四)建立以“四定四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确保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建立了三个机制:

1、激励机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对会教能编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及时进行表彰和鼓励。

2、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并与学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要恰当的采用行政手段,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者。

3、投入机制:要有基本投入,要舍得投入,要优先投入。以上计划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适时进行调整。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7篇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名称:思维潜能开发—顿悟拓扑及规划运筹类类

2、课程范畴:蓝色科技类

3、课程内容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的顿悟拓扑及规划运筹类类游戏器具的操作。

4、开发依据: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游戏器具。借鉴前几个学期老师们精心设计、反复修改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力求让参加的孩子们都能在动手中提高智慧,在玩乐间拓展思维。

5、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熟练操作顿悟拓扑类的游戏器具,初步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让孩子们受到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

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把原有的图形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图形。将游戏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初步渗透排列与组合、等量代换等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触摸、比较、拼摆,反复尝试、评价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敢于突破定势思维,寻求新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的拼摆和重新组合,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开发学生大脑,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突破常规和定势、寻求发散思维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实施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比较自由、丰富,还没形成一些定势的东西,开展这类游戏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孩子们平时就很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摆弄一些学具,所以便于教师操作课堂的活动过程。

2、具体实施内容

三、成果展示形式及效果

1、成果展示形式:现场展示每款游戏的操作。

2、效果:学生边操作、边口述、边思考,达到手、口、脑的并用。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 第18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1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22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会认的字;
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
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
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
可贵的亲情、友情;
神奇的科技世界;
国际理解和友好;
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1、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写话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方向

继续进行作文片断的练习。

七、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差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推荐访问:校本 教学计划 小学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18篇 校本教学计划小学(集合18篇) 校本课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