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衣教学设计20篇,供大家参考。
雨衣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看一些漂亮的雨衣板书雨衣
2、谈话:下雨时看到同学们穿着漂亮的雨衣,像一副美丽的图画,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雨水竖着衣服的下摆流到裤腿上。有一个小林的孩子动脑动手想了好的办法。制作了一件充气雨衣补充课题16、充气雨衣。
3、齐读课题认识充平舌音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默读,边读边画不认识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老师”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3)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3、是啊!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得到大家的赞同。你能填上合适的词语吗?
1)区别发明发现
2)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语句训练
A:————————受到————————的称赞。B:—————————称赞————————。
(使语言文字正确运用)
4、自主识字。文章中的词语、带拼音单字、单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巩固识字1)游戏抢答
2)、合作交流,换词检查识字的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
(2)教师指名领读。“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6)
三、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1、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词,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徐徐、渐渐)
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2、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3、小组内交流、探讨。
4、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
(1)小林发明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
(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
(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
(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
5、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小林“看、想、做”的内容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体会一下小作者的情感。如“想”的句子应注意略带思考的语气;
“做”中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找同学读,个别处可教师范读。
6、说一说通过学习中感受到小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测查:小卷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想──改雨衣
做──①铁丝圈②气囊
自我反思:这是二年级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本课识记的生字很多14,在多种形式反复见面,巩固识记生字。但是还有2—3名学生对于生字还有读错的情况,课文的篇幅很长,个别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课文内容浅显学生易于接受,在学习过程中设计的多种形式训练很好。在最后测查部分多数学生完成的较好。
困惑:二年级是低年段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上好略读课?怎么过渡使学生在上高年级轻松上好阅读课呢?
雨衣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教材简说
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默读课文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小林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我感觉他有些像前面出现的阿切尔,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徐徐张开的裙子上得到启发,马上动手做。但是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解决了张开的事又出现了收不拢的事。也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吹气的救生圈上再次得到启示,他又动手完善了雨衣。在爸爸的帮助下,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做成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
本课作为略读课文,没安排写字任务,只要求认识十四个生字。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
“充、粘、差”是翘舌音,“剪、旋、联”是前鼻音,“充、泳、棒、囊”是后鼻音,要引导学生读准。特别是“膝”不要读成“qī”。
本课形声字有“嘿、泳、膜、胎、剪”等,可利用其表音表义的特点识记。“差”可与“着”对比识记。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二)朗读感悟
本文较长,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读书、思考、找答案,抓住“看”“想”“做”三方面,使学生了解到小林遇事能用心思考,不断实践。
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没什么深奥的地方,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我们却没有去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更没有动手去改进它,这就是小林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可以安排小组讨论:你佩服小林吗?为什么?
可参考下面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自学。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读好小林三次动脑思考的句子。
(1)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2)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3)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三)积累运用
1.“按音起名”。引导学生给多音字“缝、假”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2.做“找朋友”游戏。出示词语“慢慢”,课文中有两个词的意思与它相近,快找出来,让它们三个成为好朋友!(徐徐、渐渐)
3.课文中有三个带问号的句子,看谁能最快找出来!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4.建议积累以下词语: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
联欢会展览会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
(四)实践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
2.响应课后学习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为语文园地的交流展示活动做准备)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或与同学讨论解决。
2.检查生字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卡,“开火车”读。
(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义。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四)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五)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六)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雨衣教学设计 第3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看科学童话故事,能从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课时安排】
共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揭示课题
1、板书:
雨衣,常见吧!你穿过雨衣吗?
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看到过充气雨衣吗?
2、这就是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出示图片)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林是怎样发明这件充气雨衣的呢?你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卡片认读生字。
⑵ 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⑶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难题、一直、旋转、花伞、吹气、气囊、称赞。
2、请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设置悬念,学习课文
1、小林为什么想发明充气雨衣?
2、这么不方便,小林多么想解决这个难题啊?所以“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出示句子)请说说“一直”说明了什么?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小林是一直在想啊想的?
3、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就有了发明的灵感,他的灵感来自哪里?
说说“……”表示什么?小林可能还进行了怎样的试验呢?
4、指导朗读。
三、复述课文,情感升华
1、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充气雨衣的发明经过吗?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总结激励
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日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2、总结激励:
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雨衣教学设计 第4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想 塑料救生圈
? → (板画) ? → (板画) 称赞
做 雨衣 做 充气雨衣
(板画) (板画)
作业布置: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本文较长,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由于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直到“复述”这一环节,学生才“死灰复燃”,活跃起来。可能自己高估了学生,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也有关系。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旨在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
雨衣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看科学童话故事,能从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课时安排】
共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揭示课题
1、板书:
雨衣,常见吧!你穿过雨衣吗?
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看到过充气雨衣吗?
2、这就是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出示图片)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林是怎样发明这件充气雨衣的呢?你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卡片认读生字。
⑵ 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⑶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难题、一直、旋转、花伞、吹气、气囊、称赞。
2、请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设置悬念,学习课文
1、小林为什么想发明充气雨衣?
2、这么不方便,小林多么想解决这个难题啊?所以“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出示句子)请说说“一直”说明了什么?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小林是一直在想啊想的?
3、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就有了发明的灵感,他的灵感来自哪里?
说说“……”表示什么?小林可能还进行了怎样的试验呢?
4、指导朗读。
三、复述课文,情感升华
1、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充气雨衣的发明经过吗?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总结激励
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日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2、总结激励:
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 一直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塑料救生圈
做 粗铁丝 塑料环
雨衣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卡片认读生字。
⑵ 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
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 游戏识字:
听音举卡片;
送信游戏;
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 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 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 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 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 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 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 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 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 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想 塑料救生圈
? → (板画) ? → (板画) 称赞
做 雨 衣 做 充气雨衣
(板画) (板画)
【作业布置】
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本文较长,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由于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直到“复述”这一环节,学生才“死灰复燃”,活跃起来。可能自己高估了学生,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也有关系。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旨在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
雨衣教学设计 第7篇
【学习目标】
1、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
3、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2、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
3、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二、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互相对读(同桌每人读一段),相互检查,遇到读不准的字音,相互纠正,碰到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大胆想象
1、朗读课文,想一想,当大家看到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后会怎么称赞他?
2、你对小林的充气雨衣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请你在小组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互评。
3、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
4、小组推荐好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评价。
四、动脑、动手,学会实践
1、再读课文说说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对你有什么启示?
2、你打算亲自动手做个什么小制作?
五、小结
小朋友们,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明,去创造吧!
【教学后记】
本文的主人公是与学生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与学生生活无形中拉近了距离,因此本文对学生的触动力更为现实,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解决。
雨衣教学设计 第8篇
学情分析
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要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内容分析
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默读课文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小林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我感觉他有些像前面出现的阿切尔,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徐徐张开的裙子上得到启发,马上动手做。但是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解决了张开的事又出现了收不拢的事。也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吹气的救生圈上再次得到启示,他又动手完善了雨衣。在爸爸的帮助下,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做成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认14个生字。
技能目标: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鉴于以上的文本以及学情分析,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设悬导入
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充气雨衣》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16、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2.学生读课题质疑,你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林的充气雨衣吧!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一)、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字词。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生字字形复杂,字音难记的特点,采用多种复现方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三、默读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如果一次没读懂,可再次默读思考。同时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粗知课文大意。)
2、小组长汇报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引导学生说出怎么想,怎样做的句子)
在汇报讨论过程中逐步出现以下句子:
(1)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2)小林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小结:小林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碰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真棒啊。
(3)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小结:他在生活中很善于观察,随时随地去发现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厉害。
(4)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做成了。
过渡 :瞧,他不仅想,不仅去看,还自己去做呢。
(5)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6)小林的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7)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膜,又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助压成一个气囊。
小结: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
四、信息交流 ,情感升华
1、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
2、在了解了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之后,我们开一个“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把你预先收集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人或事迹介绍给大家,好吗?ィ课件打出大字: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信息交流会)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把它写下来。
(课件出示:我的奇思妙想)
提示:1、在家里看电视意见总是不一致:爸爸想看新闻,妈妈喜欢看电视剧,而我则爱看动画片,此时你会想……
2、全家人都忘带钥匙,你们只能站在门外了。此时你会想……
3、洗碗时,你见洗洁精没有了。此时你会想……
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知识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告诉大家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3.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读出来给大家听。
六、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愿意和小林一样也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发明家,为方便人们而善于思考吗
七、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
2.响应课后学习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做雨衣
想办法 敢尝试
想 塑料救生圈 →做充气雨衣
雨衣教学设计 第9篇
一、教材简说
小林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默读课文后,可让学生想一想,小林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我感觉他有些像前面出现的阿切尔,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就积极开动脑筋,连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林一直在想啊想”。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徐徐张开的裙子上得到启发,马上动手做。但是发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解决了张开的事又出现了收不拢的事。也因为小林“一直”在想,他才能从吹气的救生圈上再次得到启示,他又动手完善了雨衣。在爸爸的帮助下,实用的充气雨衣终于做成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
本课作为略读课文,没安排写字任务,只要求认识十四个生字。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
“充、粘、差”是翘舌音,“剪、旋、联”是前鼻音,“充、泳、棒、囊”是后鼻音,要引导学生读准。特别是“膝”不要读成“qī”。
本课形声字有“嘿、泳、膜、胎、剪”等,可利用其表音表义的特点识记。“差”可与“着”对比识记。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二)朗读感悟
本文较长,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读书、思考、找答案,抓住“看”“想”“做”三方面,使学生了解到小林遇事能用心思考,不断实践。
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没什么深奥的地方,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我们却没有去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更没有动手去改进它,这就是小林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可以安排小组讨论:你佩服小林吗?为什么?
可参考下面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自学。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读好小林三次动脑思考的句子。
(1)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2)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3)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三)积累运用
1.“按音起名”。引导学生给多音字“缝、假”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2.做“找朋友”游戏。出示词语“慢慢”,课文中有两个词的`意思与它相近,快找出来,让它们三个成为好朋友!(徐徐、渐渐)
3.课文中有三个带问号的句子,看谁能最快找出来!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4.建议积累以下词语: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
联欢会展览会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
(四)实践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
2.响应课后学习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为语文园地的交流展示活动做准备)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或与同学讨论解决。
2.检查生字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卡,“开火车”读。
(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义。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四)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五)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六)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雨衣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会认“充 膝 联 旋 暑 泳 囊 剪 膜 胎 差 粘 嘿 棒”14个生字,读准翘舌音字:充、粘、差。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前预习:了解与充气雨衣相关故事,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小组预习汇报,会认我会认的14个生字词,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2.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合作交流,检查预习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互考,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看识字卡片)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
结构相近:羞、着
多音字:缝(fénɡ)假(jià)得(děi)
易读错字:膝(xī)
(5)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词语
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
三、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四、小结:
七:作业:
(1)连线:
xī bāng pǐn zhān tāi
胎 粘 膝 棒 品
六、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嘿 泳 膜 胎 剪 充
粘 差 缝 假 得 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积累字词。
摘苹果,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二、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组内交流、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
(1)小林发明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
(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
(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
(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从小林发明中想一想,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怎样使设想变成现实?
四、品味课文,表达情感
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放录音。
(雨中的孩子们穿上了充气雨衣,既漂亮又实用,一个个可神气了!)
五、激励创新,实践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
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
六、小结
八、作业
1、组词:
fēng( ) jiǎ( )
缝 假
fèng( ) jià( )
板书设计:
16 充气雨衣
普通雨衣旋转起裙子
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看)(想)(做)
雨衣教学设计 第11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 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并主动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
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
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
(3)交流识记字形。
(4)引出多音字 转 假 缝 差
(5)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 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 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朗读这一段。
(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这个难题指什么?
“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
(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
(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
(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
(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
(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雨衣教学设计 第12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 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并主动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
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
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
(3)交流识记字形。
(4)引出多音字 转 假 缝 差
(5)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 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 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朗读这一段。
(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这个难题指什么?
“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
(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
(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
(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
(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
(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雨衣教学设计 第13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作业布置: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本文较长,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由于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直到“复述”这一环节,学生才“死灰复燃”,活跃起来。可能自己高估了学生,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也有关系。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旨在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
雨衣教学设计 第14篇
【教材分析】
《充气雨衣》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后一课,是一篇默读课文,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充气雨衣》这篇课文描写了小林在下雨天穿雨衣弄湿裤脚而想到要把雨衣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边想边做,终于制成了“充气雨衣”的过程。小林是一个爱动脑子的好孩子,而且勇于付诸实践,值得我们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学情分析】
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要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各段在内容上的联系。
4.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2.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
1.大家在下雨天都使用什么雨具?穿雨衣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举手回答)那同学们想不想改变这种让人烦恼的事呢?接下来我们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小林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发明了一种新式雨衣,名字就叫做“充气雨衣”。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次默读,整体感知
1.指明默读的要求,(指名回答)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默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谁能告诉大家默读的要求?
生: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默读完之后提问:课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给大家说一说。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课件)(提问反馈)
三、学习生字1.出示带拼音词语
充气、膝盖、联欢会、旋转、暑假、游泳、气囊、剪刀、塑料膜、压成、内胎、差不多、粘在、用品、嘿哟、真棒(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不带拼音生词
充气、膝盖、联欢会、旋转、暑假、游泳、气囊、剪刀、塑料膜、压成、内胎、差不多、粘在、用品、嘿哟、真棒(同桌互读)
3.出示生字
充 膝 联 旋 暑 泳 囊 剪 膜 压 胎 差 粘 嘿 棒 品(学生领读、开火车读。)
重点是“囊、粘、差、假、膝”几个容易出现错误的字。
4.和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A.拆和法识字:联 暑 剪 胎 粘 嘿 棒(出示课件)
B.组词记忆:囊(图片展示)旋膝(实物展示)
C.出示多音字:差 假 缝 称(出示课件,做选一选)
四、再次默读,感悟课文内容
1.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小林遇到几次难题,分别是什么,他又是怎么解决的?请在文中画出来。
2.全班交流
问题一:
PPT展示: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1)这是充气雨衣制作的(原因)。
(2)他是如何解决的?
PPT展示: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就做成了。
(3)他是如何想到这个办法的呢?
PPT展示:“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女同学表演了舞蹈。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摆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a.大家说这些语句描写的好不好?好在哪?(指名回答)那谁能给大家读一下?(指名读、齐读)
预设:徐徐、渐渐;
比喻句
(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这些句子描写得也很优美,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积累优美的词汇和语句,在以后写作的过程中加以运用。)
b.这样的雨衣好用吗?为什么?
预设:不好用,无法折叠。
PPT展示: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问题又来了:这样的雨衣怎么折叠呢?
问题二:新式雨衣无法折叠。
(1)那对这个问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PPT展示:用能够充气的塑料塑料环代替铁丝环代替铁丝圈,不就折叠起来了吗?
(2)这个办法好不好用?他是如何想到的呢?
PPT展示:放暑假了,小林和同学去游泳,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塑料环代替铁丝环代替铁丝圈,不就折叠起来了吗?
(3)想到这个好办法后,他有没有付诸实践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了?
PPT展示:他没心思游泳了,换好衣服往家跑。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摸,有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忙做成一个气囊。气囊吹起来,和充了气的自行车内胎差不多。爸爸帮着小林把气囊粘在雨衣的里面。
a.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动作描写
b.小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爱动脑筋、爱动手
c.到现在为止,小林最初的问题解决了吗?
PPT展示:充气雨衣做好了。充起气来往身上一穿,嘿,别提多棒了!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你觉得大家会怎样称赞小林呢?
预设:小林,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真爱动脑筋,我要向你学习……
那这句话应该是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预设:满意、高兴(用你的语气来表现你们的满意与高兴吧。)
五、回顾总结
1.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小林制作充气雨衣的全部过程,谁能总体来说一下小林制作雨衣的全部过程?大家先讨论一下。
2.课件展示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并由学生(或老师)讲解。(重点第5段 剪下游泳圈的气门儿,买塑料膜,压成气囊,给气囊充气,粘在雨衣上)
3.介绍小林。
大家想不想知道小林是谁?
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小林发明充气雨衣时仅仅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可见发明家并不是距离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远,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动脑,多思考呢?)
雨衣教学设计 第15篇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小林细心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动手发明充气雨衣的事。文章较长,识字量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要注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引导学生在默读中识字,在默读中感悟。
对于小林遇到的难题,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中要以此为凭借,进一步培养学生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充气雨衣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导入
1、图片导入:
出示充气雨衣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这种雨衣遇到雨天再也不会淋湿裤腿了,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
2、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学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3、指名读文,正音评价。相机学多音字“假” “缝”。
二、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针对本课生字字形复杂,字音难记的特点,采用多种复现方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三、默读
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如果一次没读懂,可再次默读思考。同时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粗知课文大意。
四、交流
1、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 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 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 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 一件件雨衣。
③ 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 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⑶ 读好小林做的句子,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
抓住课文重点,通过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内容,学生深刻感悟到“小林爱思考”和“勤实践”的好品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练习
1、写出和“慢慢”意思相近的词语。
2、课文中有三个带问号的句子,看谁能最快找出来!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
3、把本课中优美的词语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
2、读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
二、复述
1、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
2、采取多种形式复述:训练──指名复述──分组竞赛。
在默读的基础上,让低年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的大致意思,有利于提高默读的速度,培植语感,积累语言。
三、拓展
1、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通过小林的发明“充气雨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勇于实践的好品质。
四、实践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动手改进一下。
2、响应课后交流伙伴的倡议,做个小制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此环节进一步开发文本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实践。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走马灯为什么会转
茅以升七岁那年的元宵节,他们家买了很多灯笼,有圆形的,方形的,还有两个棱柱形的走马灯。走马灯一个挂在墙上,一个挂在堂屋中央。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轴上有个可以旋转的小轮子,轴心插上红通通的蜡烛,轮子四周插上彩色的纸人和纸马。蜡烛上方有个风叶,蜡烛点燃以后,热气往上冲,使风叶转动,带动轮子旋转起来,轮子四周的纸人和纸马也飞快地旋转起来了。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在灯壁上,像活动的电影一样有趣。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脖子,抬着头,不眨眼地盯着走马灯,越看越入迷。
“小人、小马怎么会转呀?”茅以升好奇地问大人。大人告诉他:“是蜡烛的热气熏的。”
听了回答,茅以升把挂在墙上的走马灯拿下来,噗的一声,吹灭了蜡烛,小人、小马越跑越慢,终于停了下来。
“那么,怎么才能让小人、小马跑得快一些呢?”他又提出一个问题。大人告诉他:“热气大,小人、小马跑得就快。”于是,他又拿来一支蜡烛,两支同时点燃。果然,小人、小马飞一样转起来……
这天晚上,茅以升过得特别高兴。虽然,他不完全懂得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是,走马灯引起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他开始想:科学,多么有意思啊!
雨衣教学设计 第16篇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雨天你们都使用什么雨具呢?在使用雨衣的过程中,当雨衣不够长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的情况呢?那你想过解决的办法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小朋友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发明了充气雨衣。
出示课题:16 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主识记生字。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在班上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
5、检查识记情况:
⑴ 合一合:耳──关(联) 前──刀(剪) 曰──者(暑)
⑵ 比一比:膜──摸 胎──抬 棒──捧
差──羞 粘──粒 泳──冰
⑶ 读词语:旋转 塑料气囊 膝盖
⑷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个自然段。
2、下雨天,小林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想怎么改进?
〖板书〗
16、充气雨衣
遇到问题──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动脑筋,做小制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明白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词语:
充满 联欢会 旋转 暑假 塑料气囊 内胎
剪刀 差不多 真棒 膝盖 粘上去 游泳
二、学习课文四到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⑴ 小林的充气雨衣的怎样发明出来的?经过了几个过程?
⑵ 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⑶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课文。
3、齐读四至六自然段。
三、齐读全文,说说你认为小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你想怎样改进?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讨论。
3、评选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
〖板书〗
16、充气雨衣
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发明充气雨衣
雨衣教学设计 第17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 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并主动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
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
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
(3)交流识记字形。
(4)引出多音字 转 假 缝 差
(5)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 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 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朗读这一段。
(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这个难题指什么?
“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
(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
(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
(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
(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
(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雨衣教学设计 第18篇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
2、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
2、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默读或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由默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再自由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
1、找出生字词,自由拼读,会的就划掉。
2、出示不会的词语。
3、互帮互学,降低不会的量。
4、针对不会的教。
5、讲识字方法。
6、出示无音节生字卡测读。
7、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五、正确、流利地默读课文。
六、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想想小林是怎么改进雨衣的。
2、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讲讲读懂的内容。
2、汇报、总结。(以练习形式出现)
————————————————
因↑为
小林改雨衣
看↓到
想↓到
——————————————————
3、再默读课文,找出小林的问题。
问题(1)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问题(2)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4、再默读课文,讲讲小林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5、读了课文,你觉得小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学习。
1、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用品需要改进?
2、讨论讨论要怎样改。
3、汇报一两个。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因(雨湿裤腿)→发明新雨衣
————看表演
雨衣教学设计 第19篇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雨衣教学设计 第20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推荐访问:雨衣 教学设计 雨衣教学设计20篇 雨衣教学设计(推荐20篇) 雨衣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