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吃饺子习俗11篇

时间:2023-09-07 15:10:02 来源:网友投稿

吃饺子的习俗第1篇冬至(WinterSolstice),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1]。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2],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就是说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吃饺子习俗11篇,供大家参考。

吃饺子习俗11篇

吃饺子的习俗 第1篇

冬至(Winter Solstice),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1]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2]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1]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现在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冬至的起源和历史渊源。

吃饺子的习俗 第2篇

说到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不得不说说这位“医圣”张仲景,相传东汉时,曾任长沙太守的张辞官回乡之时,正值冬至。他看到白河两岸人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于是让弟子在医棚,支起大锅,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做成“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人们喝下以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所以也有人说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冬至吃饺子,好处多

传说终归是传说,至于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也是有健康依据的

1、烹饪方式:
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保证了食品安全。

2、膳食结构:
馅料都包裹在饺子的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

3、营养角度:
饺子是通过水或水蒸气作为传热介质将饺子蒸煮而熟,不仅极大保留了饺子中的营养物质,而且饺子中淀粉类多糖也被充分裂解,更利于人体的吸收。

吃饺子的习俗 第3篇

猪肉芹菜饺子

用料

主料:面团一个

辅料:盐小半勺、油一勺、芹菜一根、猪肉200克、家乐浓汤宝半盒

做法

青菜和肉末混合,淋入适量油,拌匀

加入半盒浓汤宝

放入适量盐,拌匀

面团擀皮,包上饺子馅料

全部做好

放入蒸锅蒸熟即可

猪肉白菜香菇饺子

用料

主料:饺子皮750克、香菇200克、白菜100克、五花肉600克

辅料:盐3克、生抽2勺、胡椒粉4克、鸡精4克、姜1块、鸡蛋2个、葱适量、大蒜3瓣、小米椒5个、陈醋2勺、油2勺

做法

材料备好,鸡蛋后来加了一个,总共用了两个鸡蛋

先把五花肉剁馅儿,越细越好,用刀剁的绝对比机器打出来的好吃

香菇和白菜洗净后也稍微切细

剁好的肉馅儿和香菇白菜混合一起外加鸡蛋,加入盐和胡椒粉鸡精一起搅拌均匀上劲道

这是搅拌好的样子,可以尝尝有没有够味

准备饺子皮,也可以自己制作饺子皮

取一些肉馅儿包在皮中心

两个手把口捏住直接往中间捏紧即可,这个办法非常适合不会包饺子的人,而且包出来也挺漂亮的

包好的饺子

这个时候来准备调味料,大蒜沫姜沫葱沫小米辣切圈,淋入生抽

烧热油淋上做调味料待用

锅加水烧开后放入饺子煮至漂浮即可啦

吃的时候可以蘸,也可以直接放进味碟里面,味碟加点醋就行了

吃饺子的习俗 第4篇

1、冬至节气,团圆之日;共聚天伦,乐也融融;电话问候,话费不够;短信祝福,表我心意;祝你全家,身体康健,生活幸福,合家欢乐;提早祝福,免得占线!

2、冬至到了,送你至多的快乐,至多的财富,至多的健康,至多的好运,至多的平安,至多的如意,本来还想送你至多的朋友,但怕你把我给忘了,就没送。

3、冬至到了,送你一缕冬至的风,让你在严寒中感知我思念的刻骨铭心!送你一朵洁白的雪花,让你知道飘舞的精灵就是我对你圣洁的心!冬至的寒冷难挡我对你炽热的心。

4、冬至节气,祝福先行;发条短信,送到就行;如果在忙,不回也行;我思念你,知道就行;远方的你,顺利就行;记得想我,偶尔就行;看完之后,微笑就行。祝亲爱的,冬至快乐!


吃饺子的习俗 第5篇

1、衣着朴素,女性不必涂脂抹粉,家人带上香烛以及供品,不可在墓前杀生。如要献花,以菊花为宜,可把花瓣剥散洒在坟碑前。

2、上坟地后,先着手清扫墓地周围杂草,尤其要注意观察坟头上有无杂树,如果有树就要拔掉;再观察墓前有无杂土堵住小明堂,以及排水沟是否堵塞。

3、观察墓架以墓碑是否有塌陷以及破裂,发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请风水师前来指导采取措施弥补。

4、把供品奉上,点燃香烛和焚烧纸钱。一般要率家人向先人三鞠躬后读祭文,以表达后人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5、离开之前点燃鞭炮,公墓区也可在指定地点燃放鞭炮。

6、全家人可扫墓后聚餐,以素食为主,延续吃馄饨、饺子、吃汤圆、吃红豆稀饭等习俗。

7、无论是烧纸钱还是点鞭炮,都要注意个人安全,并应注意防火,应在火星燃尽之后方离开。

吃饺子的习俗 第6篇

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吃饺子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沈阳人自古就有好吃的习惯,并且是什么季节吃什么,在这方面东北沈阳人特别的在意和讲究。比如说立春那天吃春饼;头伏饺子二伏那天煮面条;端午时节包粽子;立秋包饺子,(意为抢秋膘、贴秋膘)。

在山东,立秋的风俗是包饺子,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有意思的是,随着减肥的热潮,女孩子都很珍惜“苦夏”带来的成果,也希望在立秋吃饺子的时候被别人多抢走几个饺子,这预示着减肥成果会一直保持到冬天,不再发福。

莱西一带立秋日民间多吃饺子,有“立秋的饺子入伏面,吃了哽天不出汗”之说。莱阳还有个说法是“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所以到了这一天一般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

吃饺子的习俗 第7篇

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在传统的农历中,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搜索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吃饺子的习俗 第8篇

冬至吃饺子相传与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潦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勤奋好学,并且酷爱医学。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暴发瘟疫,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相传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内心不忍,于是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

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吃饺子的习俗 第9篇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饺子的习俗 第10篇

冬至习俗吃冬酿酒

冬至吃冬酿酒,此酒只在每年冬至前酿造一次,味道甜淡,清香扑鼻。斟酒入杯,酒香渐渐泛起、然后扩散,后满室皆是暖暖的甜甜的香气,让人不饮先醉。不过冬酿酒度很淡的,老少妇孺均能喝上两杯。旧时的苏州冬酿酒是一种米酒,与桂花一同酿制而成,口味甘甜,色泽金黄,隐隐地有桂花的幽香,十分爽口怡人。

冬至习俗吃羊肉

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高峰。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冬至里羊肉馆一天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冬至习俗吃冬至团

苏州人冬至夜吃“冬至团”。冬至团又称“稻窠团”,用糯米粉加馅料做成,馅料有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等,做成后用于祭祀、食用或赠送亲友。冬至团又称为“稻窠团”,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为团,以肉糜、菜果、豆沙、萝卜丝为馅,祭祀并互相赠送。现在仍有吃冬至团子的习俗。

冬至习俗吃馄饨

老苏州人吃的却是馄饨,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古人有“天圆地方”之说,觉得方方的馄饨皮代表地,中间包的馅就是天,包在一起是“天地不分、天地相融”的“混沌世界”,苏州人冬至夜吃“馄饨”,寓意吃掉“混沌世界”,让世界变得神清气爽、更加美好。

虽然后来历法变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开始了,但这冬至“过年”的习俗传承了下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苏州冬至习俗。

拜冬

苏州在宋朝时就形成了过冬至夜的习俗,那时候,家家都要祭拜祖先,小辈还要穿上新衣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贺冬”或“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大年一样,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至祭祀、拜冬的习俗已经淡出了苏州人的生活,但一顿丰富的冬至夜饭是必不可少的。

吃冬至夜饭

在苏州传统民俗中,冬至夜媳妇必须回婆家吃冬至夜饭,家家挂祖先像,祭拜祖先,小辈还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都和过年一样,所以称“冬至大如年”。

“团圆饭”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鸡鸭鱼肉,都要换上雅名,其中蛋饺叫“元宝”,肉圆叫“团圆”,粉条叫“金链条”,黄豆芽叫“如意菜”,鱼叫“吃有余”等等,每个菜都渗透着喜气。

吃酱方

到了冬至时就得吃酱方。所谓“方”,方肉,大肉也,无方不成肉。这酱方好不好,关键在于方不方,然后就是酥烂程度。主料是五花肉,采用腌、煮、焖、蒸等烹饪方法而成。这酱方肥肉爽滑不腻,瘦肉香而滋润,肉皮入口即化,吞下去满口余香。

吃饺子的习俗 第11篇

冬至是严冬季节,人们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经过数千年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节令美食传统,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狗肉羊肉等都作为冬至节令食品。而伴随着冬至食俗,还有很多汉族民间传说。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此俗由来已久。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祈求平息战乱,安享太平。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在南宋时,临安人也在冬至吃馄饨,也包含着对异族的憎恨和对太平的向往。

河南人在冬至有吃饺子的风俗,称为吃“捏冻耳朵”。这也有传说: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原为医官,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乡亲们服食后,冻烂的耳朵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而且混身发热,头上冒汗,于是称赞冬至吃狗肉真好。狗肉性热,冬天吃了确能暖身壮阳。从此在汉族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狗肉羊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在冬至至大寒的节令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补益身体,以求来年精神抖擞身强体壮。

在江南水乡,则有冬至之夜吃赤豆粥的习俗。这也缘于古代传说,南方的部族首领共工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因这个疫鬼最怕赤豆,所以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粥,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后来这种赤豆粥也称为“冬至粥”,其中除了赤豆以外,也加入红枣、核桃肉等,补益身体。


推荐访问:习俗 吃饺子 吃饺子习俗11篇 吃饺子的习俗(推荐11篇) 吃饺子的风俗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