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教学设计丰碑必备6篇

时间:2023-09-07 15: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教学设计丰碑第1篇【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第九册10课《丰碑》【教材剖析】《丰碑》记叙的是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由于没有棉衣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丰碑必备6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计丰碑必备6篇

教学设计丰碑 第1篇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第九册10课《丰碑》

【教材剖析】

《丰碑》记叙的是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由于没有棉衣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红军干部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关键时刻宁肯牺牲自己的优秀品质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揭示了红军所以能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教学时教师应抓住重点强化文章的内在联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语感的`熏陶。通过层层深入的读,使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激起情感的共鸣,加强内心的体验,使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得到和谐发展。

【学生分析】

由于《丰碑》中所描绘的事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所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学生理解体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应以读为主,通过图文结合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层层深入地使学生感知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激起情感的共鸣,通过换位思考加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创新设计】

为了激活学生的间接经验和情感,采用了一些中介手段,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及简笔画让学生从中获得完整鲜明的表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恶劣、思索、倚靠、辨认、晶莹”等词语;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军需处长的优秀品质,体会红军战无不胜的原因。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教师板书“碑”字,问:“碑”你见过吗?什么样子?

2、师简介碑的功能:一般地说,碑是用石头做的,上面刻有文字,是用来做纪念的,如果是革命烈士的碑就更有意义。另外碑还有记载的功能,它可以记载一些事情,例如:西安有一个碑林那里有很多碑,走一天都看不完。这些碑,有的刻的是文字,记录一些历史事件,有的纯粹就是书法家的作品,还有的上面刻的是图画。

3、师在“碑”字前面加一个“丰”字,问:“丰碑”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请举一个例子说说,这个“丰”字有时也当“高大”讲,可组词(丰功伟绩)

二、初读感知

师:“丰碑”又是一块怎样的碑呢?我们一起读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想一想:课文里讲的“丰碑”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课文中的“丰碑”指的是谁?你是从哪句中看出来的?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重点段(13自然段)

教师出示“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学生续续议议;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图文结合、细读理解

师:军需处长怎么会成为一座晶莹的丰碑的呢?为什么说他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请同学们再次自由阅读全文,理解题意、了解内容、感知形象,并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个记号。

1、再读课文,理解题意、感知形象。

2、边读边思考:军需处长为什么会成为一座晶莹的丰碑?

3、汇报交流: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导入课文第7自然段)

1、)反复朗读第7自然段,感受所描绘的情景。

2、)电脑投放军需处长的画面,让学生一起看这座晶莹的“丰碑”,指名读第7自然段,图文对照,谈一谈自己的所见所感。

“冻僵”什么意思?军需处长为什么冻僵了?找出相关的词语。再观察图上的环境,找出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恶劣环境。

写气候恶劣的: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写军需处长衣着的:单薄、破旧、贴。

师:读读这两组词语,结合自己对“严寒”的体验,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体会?

课文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破旧衣服紧紧贴在身上”这里为什么用“贴”而不用“穿”呢?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引导理解:能“贴”在身上的衣服一定怎么样?(单薄、窄小、被雪打湿了)

军需处长是什么人?他掌管全军的所需的给养、被服等怎么会被活活冻死呢?

请大家再读这段文字,想一想“贴”字透露出了军需处长的什么精神。

师: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而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多好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战士啊!多么崇高的精神啊?全体学生起立,深情的朗读第7自然段。

师: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可怕的,军需处长在死神面前表现得怎么样呢?观察图画中军需处长的动作神志并在书中划出重点词语(坐、夹、镇定、安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4、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将军深情变化的词语(一愣、发愣、愣住等)说一说将军神情为什么发生变化?

角色换位:如果你是将军你会怎么想?

师:是啊,军需处长是用自己的身躯,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灵魂,铸造了这座晶莹的丰碑。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四、拓展延伸

请以《军需处长的遗言》为题,说说写写他给战友和亲人留下的话。

师:军需处长,知道自己坚持不住了,当他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看着前进的战友,想到家中的亲人,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以《军需处长的遗言》为题,把他对战友或亲人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设计丰碑 第2篇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录象激情感

1、通过初读,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

2、观看录象,感受红军爬雪山时环境的恶劣。

3、自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当时环境的恶劣。

4、指名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读中体会环境的恶劣。并想像可能还有什么情况发生?

5、教师带读。

二、自读、自悟,理解文章内容

(一)提出问题:面对重重困难,红军战士们能否经受住考验的?

1、自读课文并画出重点语句,边读边体会,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

(1)将军

A、将军让马(与士兵同心协力)

B、听说士兵被冻死,很伤心。(一愣步履踉跄眼睛迷离)

C、面对冻死的士兵,很气愤。(阴云密布肌肉抽动肌肉抖动)

D、第13自然段:吃惊——自责、内疚——伤心——崇敬。(怔怔泪珠闪烁缓缓地庄严的军礼)

读中通过理解词语感悟将军的情感变化。

(2)军需处长(读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军需处长的精神。(一尊塑像倚着单薄)

B、想象军需处长在牺牲前会想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理解题目、解题。

1、理解题目、解题:此时,你对题目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

2、教师小结:军需处长像一座丰碑,矗立在长征路上,指引道路。

四、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1、齐读最后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看录象,分享红军胜利时的喜悦。

五、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2、向学生介绍一本书《二万五千里长征》。

3、教师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

教学设计丰碑 第3篇

一、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能体会出军需处长自我牺牲,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和红军队伍为人民而奋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丰功伟绩。

2、理解:严峻、思索、安详、晶莹、丰碑(本义、喻义)等重点词语,重点理解四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从读中悟出情、重点体会军需处长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将军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战士,好干部而沉痛和崇敬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打开书本,一齐读课题《丰碑》。

二、下面就让我们一边看课文一边用心来聆听课文范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

他的什么事?结合回答(板书:军需处长)

三、细读课文,理解中心

1)读1、2小节。

2)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狂风呼啸,一支红军队伍在云中山行进,云中山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由于海拔很高,山峰犹如在云雾中而得名,山高路远,天寒地冻,这时队伍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出示卡片()的考验,什么是严峻?(艰难、困苦、严厉、严肃)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冰天雪地、大冰砣、装备差,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3)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可能,这是什么句式?(说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困难重重,困难大)。

4)红军战士在行军途中不仅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有恶劣的环境,更有可能遇到残酷的战斗,而对这样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出示(思索),思索是什么意思?

5)与其说将军在思索,还不如说将军是在担心他的部队能否经受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一齐读出将军的忧虑(稍缓疑问的口气)学完一、二小节,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主要写了什么?这一部分与后文写出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有什么关系呢?前因后果,写作技巧(简介伏笔)

(一)读讲第二部分(接着,队伍中发生了一件事,自己轻读下面的课文,用笔“——”圈画出描写将军的动作和几次神态变化的词句,并想想分别表达了将军的心情和感情。

1、听说有人冻死,将军的第一次神态、动作是怎样的?读(将军愣住了……)愣是因为……来得突然,你从将军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了将军是怎样的心情?(急切关心战士)

2、当他看到一位衣着单薄破旧,被严寒冻僵的老战士时将军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读(稍快)他的动作、神情,语言又说明了将军怎样的心情?(悲痛气愤认为军需处长的失职)(理解了将军的感情和心情的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放大图片投影军需处长的形象。

引讲3、当将军要需处长跑步过来受训时,可是没有人应声,不是战士们没听见,也不是警卫员不愿顺从将军的命令,此时,战士们似乎凝固了,泪往心里流,他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为他们都知道眼前这冻僵的老战士,他正是负责发棉衣的,他们可敬的军需处长啊!(出示第七自然段,配乐)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高贵品质,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七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哪几个方面来写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样子。

(1、动作2、神态3、衣着)

他的动作自然(神态镇定安详)(衣着单薄破旧)出示卡片一个人当严寒逼近,被活活冻死时其痛苦不言而喻是十分大的,但军需处长的神态却十分(镇定安详)没有丝毫的痛苦和恐惧,由此,你能体会到军需处长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他是负责发棉衣的,但自己却衣着单薄、破旧,从中,你又觉得军需处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可贵的品质?板书: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小节,(敬佩、深情、崇敬、悲痛)练读。

5、当将军明白真相后,又一次愣住了,这是为什么?(震惊,没有料想到)引讲,将军震惊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为失去这样的好战士,好干部而痛惜,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千言万语,无尽的哀思、化作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段落出示)(拉近图片,将军的形象)

这个军礼饱含着将军怎样的思想感情?

(愧疚、激动、自豪、崇敬、追悼)

朗读指导:由悲痛激动(语速缓慢)

6、这是一个特殊的追悼会,一起读,(风更狂了,雪……)(出示段落)

板书:晶莹的“晶莹的丰碑”是什么意思?(透明洁白的石碑)为什么说……?

引讲:大雪覆盖,军需处长与高大的云中山化为一体,从形象上来看确实是晶莹洁白、高大的,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与高山同在,与日月共存,在战士们的心中,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一起读最后一段(出示段落)

此时,将军的忧虑还存在吗?(不,我们可以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你听(那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已经能够证明)为什么说那脚步声是沉重而又坚定的.?那声音从表面上来看是(战士们的脚步声)其它是战士们怎样的心情和信念的体现?(他们既为军需处长的牺牲而悲痛,又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鼓舞,他们再也不会为严寒所畏惧,再也不会为死亡而害怕)所以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是句(反问句)它所表达的感情比肯定句来得更为强烈,更为肯定。一齐读出强烈的语气。

四、学完全文,让我们来深思本文的主题(中心)。(出示填空)

课文的中心要赞美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为了表达这一中心,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并通过对将军的动作,语言和几次神态变化的描述,突出表达了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尽力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述)

五、请同学选读最受感动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22丰碑(晶莹的)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延伸阅读——丰碑课文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
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教学设计丰碑 第4篇

目的要求

1、了解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详写与略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介背景。

二、学习课后生字。

三、听录音,注意读音

四、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五、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

第二段(2 自然段)

第三段(3—13 自然段)

第四段(14 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从哪里看出部队在艰难地前进?

2、讨论。“冰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说明了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讨论:

(1)“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说明了什么?

(2)面对这些困难,将军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布置自学思考题:

(1)将军的神态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2)说说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

(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3、学生按思考题思考以上问题。

4、指名回答问题。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将军还有疑虑吗?

2、讨论:

(1)为什么“将军什么话也没说”?

(2)“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3)“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回答问题并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设计丰碑 第5篇

教学目的: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

1、文字投影片二框

2、音乐一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丰碑(bei)

“碑”字正音、辨形。

“丰碑”是指什么?

课文中的“丰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找找答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2、师范读课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教流

问:知道军需处长是做什么工作的?

军需处是一个怎样的部门呢?

4、介绍时代背景

《丰碑》这是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为了革命不少革命战士倒下了。课文中的军需处长就是其中的一个。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

6、指名分段,讨论分段段意:

一(1)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一(1—2)

二(2)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二(3—7)

三(3—13)讲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三(8—11)

四(14)讲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四(12—14)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这一段的一个中心词。什么叫艰难?

2、讨论:从哪儿看出红军在艰难地前进?你找了哪些词语?

(1)“冰坨”是什么意思?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吞掉”说明风雪之大,大得要把这之队伍吃掉。

3、同学们已经有所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4、小结:这一段的天气描写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亏困难?把描写这些困难的句子找出来,自己站起来读一读。

2、灯片出示第三句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1)释“恶劣”、“袭击”

(2)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指名读。

板书:遇到的困难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a、提示:“吃不上饭”时说什么呢?

“睡雪窝”呢?

“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呢?

“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呢?

b、那么,你能想象一下,红军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c、这句话,一连串用了四个“可能”,写出了红军前进中将会遇到种种困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是的,读了这个句子,红军战士所遇到的一个一个困难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朗读、

(4)这个长句写得也很有顺序,它按什么结构来写的呢?我请全体同学读总述的句子,四个大组分别读分述的四个可能。

3、小结引读第四句

困难实在太多,任务实在太艰巨,这不是一般人能经得起的,将军陷入了沉思,他想些什么呢?——————

板书:严峻的考验

4、齐读第二小节

5、配乐感读1、2节

四、作业

1、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经受住各种( )的考验。

(2)李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一贯( )。

(3)对待工作,我们的态度要( )认真、不能马马虎虎。

(4)爸爸的目光变得( )起来,弟弟惭愧地低下了头。

2、抄写词儿。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丰碑 第6篇

目的要求

1.了解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详写与略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介背景。

二.学习课后生字。

三.听录音,注意读音

四.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五.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

第二段(2 自然段)

第三段(3—13 自然段)

第四段(14 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从哪里看出部队在艰难地前进?

2.讨论。“冰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说明了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讨论:

(1)“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说明了什么?

(2)面对这些困难,将军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布置自学思考题:

(1)将军的神态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2)说说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

(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3.学生按思考题思考以上问题。

4.指名回答问题。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将军还有疑虑吗?

2.讨论:

(1)为什么“将军什么话也没说”?

(2)“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3)“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回答问题并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推荐访问:丰碑 教学设计 必备 教学设计丰碑必备6篇 教学设计丰碑(必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