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第1篇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发展规划和20xx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为主题,以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深入落实“学本·高效”策略、教师团队业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8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发展规划和20xx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为主题,以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深入落实“学本·高效”策略、教师团队业务水平提升为重点,通过常规管理的抓实、校本教研的深化、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完善,巩固实践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常态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创新性原则
三、工作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校本教研和教师团队学习活动,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质有所提高。
2、教学质量目标:通过抓实常规管理,使常态教学工作效果更加突显,通过教与学的变革与优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3、课程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与个性化落实”。建立课程优化机制与教学监控评价机制,部分校本课形成精品课程。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在原有教研组、集备组基础上,建立新型学习型团队组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坚持开展专业研读,促进学习型团队建设以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为基础,成立相应的学习型团队,将专业学习与分享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引导教师注重“学习、思考、运用、创新”的有机结合,注重常态集备的有效开展合。
2、推进和细化主题校本教研,落实《学校教学常规标准》和《校本教研规范》,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教研处协同教研组以团队专业技能竞赛、青年教师邀请课活动、青年教师“三三制”培训活动以及常态课为载体,结合《教师教学工作手册》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制定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促进常态教学质量的提升。
(2)扩大小初衔接联合教学研讨活动范围。延续上学期小初衔接教学研讨,进一步完善我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整合方案》,有效开展我校学部间教研活动,解决我校小初衔接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致的教风、学风,提高教学效率。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解决我校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为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鼓励并引领骨干教师成立学习型团队,并以青蓝工程、集备互助小组活动为载体,有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地开展校本、校际间研修活动,并适时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有价值的引领和指导。
(4)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引领青年教师通过交流、分享、论坛等形式有选择性地开展区域内主题研修活动,解决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在活动中发挥青年教师的创造力,促进青年教师自主发展。
(二)优化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管理,提高常态质量
教研处协同教研组、年级组严格落实《学校教学常规标准》、《校本教研规范》、《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等,引领教师围绕“轻负高质”这一核心,精心备课、上课、设计作业、组织质量监测与评价、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教研处对常规落实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调研和有效评价,并面向团队和个人通过座谈、网上互动、表格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及时反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有效落实“学本·高效”即学生本位、学科本质、学堂本真”的要求。
2、深化作业管理,落实尊重理念
巩固教学方式改革的实践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班级学生作业的管理及完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完善学生作业评价体系和分层作业方案,有效落实作业管理,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特色更加鲜明。
3、完善评价,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根据素质教育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加强学科活动育人评价功能,提升学科活动的品质,完善我校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4、科学地进行教学监控,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进一步明确教学监控目标,科学地制订教学监控方案,细化监控职责,加大教学监控的力度,尤其是教学过程监控,并通过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分析,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5、做好九年级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科研一体化,推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1、不断完善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建立课程优化机制与监控评价机制,进一步推进必修校本课的系统化开展,加强写字课、阅读课和经典诵读课的有效落实;
完善选修校本课程的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选修校本精品课程,部分学科形成精品社团。
2、继续加强资源网使用,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应用。
3、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大力加强体育、艺术学科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体育学科:深入研究和实施体育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艺术学科:继续提升乐器进课堂的质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要强化对学生生活能力的指导;
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要加强整合与实践创新,注重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科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突出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等素养。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国家、湖北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落实教育部、省、孝感市、陆安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活动精神,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努力实践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课改推向新的高度。使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教学研究工作
(一)、抓关键,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严格按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管理。在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测试、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及监督检查要严格按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即教学上要坚持“三严”、“六认真”。“三严”是: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行为严谨,教学程序严格。“六认真”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测试、认真评价。
3、规范教学行为。教学常规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严格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将组织学习、检查、监督、通报活动。
(二)、突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加强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开展切实可行的训练,使教师从课堂教学达标,进而创优;
重点地开展:
①备课的研究: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备课内容研究: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②上课研究:上好五课——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试卷讲评课(综合课)、实验课。
③积极开展说课、听评课活动。
大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青年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即同备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观一节课,同思一节课。在这一活动中,寻找优课、培养名师。
(三)、加强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全程高效
1、建立教学过程管理的监督机制,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每月对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学习测试、学生评价分析、听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等常规教学工作进行大检查,检查结果将记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
2、建立严格的听课、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月听课至少2节,每学期听课至少10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至少12节。听课后必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要作好听课记录和评析语,主讲教师要写好教学后记,及时总结和反馈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自讲课要有课后反思。
3、以“三课”为载体,形成浓厚、活跃的教研风气。广泛、扎实地开展“三课”达标和“三优”(优质课、优质教案、优质论文)评比活动,切实把“三课”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两个重点环节(备课、上课),突破两个难点环节(说课、评课),规范三个基本环节(作业设计与批改、单元测试与考评、课外辅导与培优转差)。
4、加大评价力度: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的个体评价、学生小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四)加大课题研究力度
对申报的四个课题,收集整理材料,申报结题,形成果实。
英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物理:分层式物理课堂的创建研究
生物:初中生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广泛开展小课题研究:做好“问题即课题,效果即成果”
校本培训工作
(一)加强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
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形成学校的研修文化。继续实施四种教研方式,(即学习型教研,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和网络型教研。)打造优秀的团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积极参加国培活动,以及其他教学教研活动。
1、学习型教研: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学”永远大于“教”。
2、教学型教研:以课例为载体,围绕着如何使教师“教”的策略,服务于学生“学”的策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3、研究型教研:以问题为载体,以组内研讨为主要手段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4、网络型教研:就是给老师创设一个更快成长的新型平台,便于教师的研讨交流,上传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每月上传教学反思,互相学习浏览,达到资源共享。
5、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抓好校本培训。
(二)继续深化校本教研,创新教研工作。
1、以教研组为龙头。通过学校领导联系各教研组,教研组长要有改革创新的思维,组织、协调、管理教研组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小结、期末有总结。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发展规划和20xx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为主题,以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深入落实“学本·高效”策略、教师团队业务水平提升为重点,通过常规管理的抓实、校本教研的深化、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完善,巩固实践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常态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创新性原则
三、工作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校本教研和教师团队学习活动,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质有所提高。
2、教学质量目标:通过抓实常规管理,使常态教学工作效果更加突显,通过教与学的变革与优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3、课程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与个性化落实”。建立课程优化机制与教学监控评价机制,部分校本课形成精品课程。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在原有教研组、集备组基础上,建立新型学习型团队组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坚持开展专业研读,促进学习型团队建设
以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为基础,成立相应的学习型团队,将专业学习与分享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引导教师注重“学习、思考、运用、创新”的有机结合,注重常态集备的有效开展合。
2、推进和细化主题校本教研,落实《学校教学常规标准》和《校本教研规范》,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教研处协同教研组以团队专业技能竞赛、青年教师邀请课活动、青年教师“三三制”培训活动以及常态课为载体,结合《教师教学工作手册》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制定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促进常态教学质量的提升。
(2)扩大小初衔接联合教学研讨活动范围。延续上学期小初衔接教学研讨,进一步完善我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整合方案》,有效开展我校学部间教研活动,解决我校小初衔接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致的教风、学风,提高教学效率。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解决我校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为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鼓励并引领骨干教师成立学习型团队,并以青蓝工程、集备互助小组活动为载体,有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地开展校本、校际间研修活动,并适时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有价值的引领和指导。
(4)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引领青年教师通过交流、分享、论坛等形式有选择性地开展区域内主题研修活动,解决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在活动中发挥青年教师的创造力,促进青年教师自主发展。
(二)优化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管理,提高常态质量
教研处协同教研组、年级组严格落实《学校教学常规标准》、《校本教研规范》、《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等,引领教师围绕“轻负高质”这一核心,精心备课、上课、设计作业、组织质量监测与评价、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教研处对常规落实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调研和有效评价,并面向团队和个人通过座谈、网上互动、表格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及时反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有效落实“学本·高效”即学生本位、学科本质、学堂本真”的要求。
2、深化作业管理,落实尊重理念
巩固教学方式改革的实践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班级学生作业的管理及完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完善学生作业评价体系和分层作业方案,有效落实作业管理,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特色更加鲜明。
3、完善评价,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根据素质教育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加强学科活动育人评价功能,提升学科活动的品质,完善我校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4、科学地进行教学监控,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进一步明确教学监控目标,科学地制订教学监控方案,细化监控职责,加大教学监控的力度,尤其是教学过程监控,并通过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分析,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5、做好九年级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科研一体化,推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1、不断完善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建立课程优化机制与监控评价机制,进一步推进必修校本课的系统化开展,加强写字课、阅读课和经典诵读课的有效落实;
完善选修校本课程的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选修校本精品课程,部分学科形成精品社团。
2、继续加强资源网使用,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应用。
3、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大力加强体育、艺术学科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体育学科:深入研究和实施体育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艺术学科:继续提升乐器进课堂的质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要强化对学生生活能力的指导;
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要加强整合与实践创新,注重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科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突出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等素养。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发展规划和20xx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为主题,以发挥九年一贯制优势,深入落实“学本·高效”策略、教师团队业务水平提升为重点,通过常规管理的抓实、校本教研的深化、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完善,巩固实践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常态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连续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
三、工作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校本教研和教师团队学习活动,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素质有所提高。
2.教学质量目标:通过抓实常规管理,使常态教学工作效果更加突显,通过教与学的变革与优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3.课程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与个性化落实”。建立课程优化机制与教学监控评价机制,部分校本课形成精品课程。
四、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在原有教研组、集备组基础上,建立新型学习型团队组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坚持开展专业研读,促进学习型团队建设
以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团队建设为基础,成立相应的学习型团队,将专业学习与分享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下去,引导教师注重“学习、思考、运用、创新”的有机结合,注重常态集备的有效开展合。
2.推进和细化主题校本教研,落实《学校教学常规标准》和《校本教研规范》,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教研处协同教研组以团队专业技能竞赛、青年教师邀请课活动、青年教师“三三制”培训活动以及常态课为载体,结合《教师教学工作手册》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制定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促进常态教学质量的提升。
(2)扩大小初衔接联合教学研讨活动范围。延续上学期小初衔接教学研讨,进一步完善我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整合方案》,有效开展我校学部间教研活动,解决我校小初衔接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致的教风、学风,提高教学效率。初步探索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解决我校幼小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3)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为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鼓励并引领骨干教师成立学习型团队,并以青蓝工程、集备互助小组活动为载体,有效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高质量地开展校本、校际间研修活动,并适时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有价值的引领和指导。
(4)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引领青年教师通过交流、分享、论坛等形式有选择性地开展区域内主题研修活动,解决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在活动中发挥青年教师的创造力,促进青年教师自主发展。
(二)优化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管理,提高常态质量
教研处协同教研组、年级组严格落实《学校教学常规标准》、《校本教研规范》、《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等,引领教师围绕“轻负高质”这一核心,精心备课、上课、设计作业、组织质量监测与评价、指导学生课外学习与生活、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教研处对常规落实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调研和有效评价,并面向团队和个人通过座谈、网上互动、表格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及时反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有效落实“学本·高效”即学生本位、学科本质、学堂本真”的要求。
2.深化作业管理,落实尊重理念
巩固教学方式改革的实践研究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班级学生作业的管理及完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完善学生作业评价体系和分层作业方案,有效落实作业管理,使“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特色更加鲜明。
3.完善评价,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根据素质教育和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加强学科活动育人评价功能,提升学科活动的品质,完善我校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4.科学地进行教学监控,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进一步明确教学监控目标,科学地制订教学监控方案,细化监控职责,加大教学监控的力度,尤其是教学过程监控,并通过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分析,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5.做好九年级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科研一体化,推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1.不断完善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建立课程优化机制与监控评价机制,进一步推进必修校本课的系统化开展,加强写字课、阅读课和经典诵读课的有效落实;
完善选修校本课程的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选修校本精品课程,部分学科形成精品社团。
2.继续加强资源网使用,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应用。
3.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大力加强体育、艺术学科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体育学科:深入研究和实施体育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阳光锻炼1小时,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艺术学科:继续提升乐器进课堂的质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要强化对学生生活能力的指导;
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要加强整合与实践创新,注重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努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科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突出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科学等素养。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5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们班共有孩子21名,其中男孩12名,女孩9名,有一名新生,是从蒙中班转上来的。孩子之间年龄相差比较大,因此各方面的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孩子自理能比较差,有的孩子比较拖拉散漫,依赖性比较强。
2、本班幼儿发展状况:
大部分孩子的体质相对去年增强了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提高较快,能自己收拾书包,更换衣服,能帮助老师擦桌子,整理阅读区等。大部分的孩子比较有个性,很有自己的想法,也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游戏中学会了商量。部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喜欢阅读图书,有部分孩子的识字量比较多,有的孩子能读简单的文字故事书。
3、班级目前存在问题,新学期如何做(如:幼儿动手能力比同龄班级表现出来的比较差)
有部分孩子吃饭比较慢,有厌食挑食的现象,有的孩子会丢三落四,要老师时常提醒。部分幼儿上课时的常规比较差,很散漫,注意力不集中。也有部分幼儿动手能力比较差。班上普遍孩子对数的认识比较差。
新学期,针对孩子们的不良习惯和班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实施以下针对性的措施:
1、针对厌食挑食的孩子进行多鼓励,多给孩子讲些饭菜的营养故事,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食欲。
2、对于丢三落四的孩子,我们会时常提醒,加强要求,并组织一次护蛋活动,让孩子更加爱护自己的物品。
3、对于上课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们本学期进行分组上课,确保关注到每个孩子。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尽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本学期我们也将着重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并请家长在家里一起配合,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每天还会请2位小朋友当小老师,加强孩子的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我约束力。
4、个别幼儿情况分析:
蔺xx、黄xx、李xx等,吃饭比较慢,比较爱挑食。
措施:
1、饭前进行节约教育,尽量多鼓励孩子。
2、让孩子自己装饭,能吃多少就装多少。
陈金卉:思想比较细腻,比较多忧愁。
措施:
1、多与此幼儿聊天,说一些开心的话题,让孩子知道老师们都很关心她。
2、多让卉卉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感受同伴一起时的`快乐。
3、与家长沟通,因为家长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二、本学期教育教学主要目标:
1、进一步学习自己整理衣服(系鞋带),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2、提高用餐的速度,尽量做到“三净”(碗干净、桌面干净、地面干净)
3、学习解放军叔叔勇敢的精神品质,敢于尝试挑战各种体育游戏,遇到困难不退缩。
4、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规则,懂得在活动中互助合作。
5、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6、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7、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8、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并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自信心。
9、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讲述,不乱插嘴。
10、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
11、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映。
12、学习目测数群,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
13、学习概阔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级分类以及序数的认识。
14、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15、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三、主要途径和措施:
1、通过做值日生加强幼儿的自理能力,以及为别人服务的意识。
2、家园配合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为上小学打好基础。
3、每个周五,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手工,加强孩子小肌肉的发展,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4、课前一些音乐小游戏,加强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吸引孩子的兴趣。
5、进行分组上课,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6、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发展孩子的表述能力,及尊重孩子的选择。
7、在节日进行对幼儿教育,让孩子知道传统节日的来源意义,并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
8、多给孩子讲故事,看绘本,让孩子养成一个爱看书的好习惯。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郊区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发展大计和教科研的工作要点,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同时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教书育人的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开展科学教学工作,用心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而使我校的科学教学有进一步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1、透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
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
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资料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善观察方法的`过程。
4、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5、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6、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
7、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一样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透过对水的观察,持续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措施:
为了较好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科学学科存在的实际状况,结合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突破教材难点,解决重点,结合此刻三四年级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措施:
(一)教学工作方面: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我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4、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习。
6、课堂常规有序:课本、笔记本准备好摆放在书桌上,铃停准时上(下)课,互不侵占时间。
7、课堂中随时提问评价给分:加分资料(发言、倾听、猜想、敢于提出不一样意见、合理的推荐、创新的设计等),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让学生即时掌握自我的平时状况。
8、实验实行评分考核:为了使每位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发展,实行小组长、实验员、记录员轮流制,实验记录考核制。
9、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且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或几个生活问题,真正实现科学的生活化。
10、实行课课资料当堂理解掌握,下节课提问打分制度,单元一练一测验的模式,课堂作业,及时批改,让学生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而且作业也实施评定。
(二)教师成长方面:
1、认真参加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促使自我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带给有力保障;
2、认真参加《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
经常进行科学研究,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潜力;
(三)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活动资料:低年级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好处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潜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潜力。透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活动资料:学生能够利用身边的物品,自我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资料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7篇
这个学期我们还是要继续在上学期的工作下,努力教学,实现我们学校教学成绩的大爆发,为即将以来的建国60周年做贺礼。
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仍然是十分的繁重,需要我们全校师生的集体努力,才能完成。
为了成功度过这个学期,特别值得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一、思路与目标:
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教委及教研部门的工作计划,在学校整体计划的指导下,坚持、贯彻中心校“134”(即一个宗旨,三个根本,三个重点,四项措施)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加强流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管理上,以课堂质量评价的深入实施为重点,以加强流程管理为手段,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引领,以营建和谐教学氛围为纽带,以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
二、策略与措施:
1、提质量,一切工作聚焦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抓常规,加强基础环节管理,不断增强管理系统性。
3、 树典型,加大骨干教师培养使用力度,突出教学骨干示范作用。
4、促学习,落实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5、重研究,加强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研究,整合教研科研工作。
三、具体工作:
(一)课改与科研工作
2、作为“xx”市级课题《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分化问题研究》的成员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积极完成所承担任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1、课改年级继续以教研组为依托,坚持集体研究,做好教学随笔的整理反思工作,课改年级教师每月写一份教学案例、课例或论文,不断积累经验。
(二)继续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向教学研究要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1、校本教研
整和校本教研、科研和培训工作。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质量标准、课程标准、各科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加强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继续抓好北正试点,积累校本教研方法。完善教师成长记录,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确定专题,引导教师做好教学随笔。
2、教研组建设(设置及组长同上学期)
活动时间:中心组每单周四下午活动,学校组每双周四下午活动(保证1、5小时)
活动要求: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要保证活动时间,有教研活动纪录。
活动内容:课题研究、听评课、教学反思等。
初步设想:定期组织教研组长会,交流教研活动经验。
(三)继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1、将评价结果纳入到教师考核之中,使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继续引导教师学习《课堂质量评价标准》,运用《标准》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使《课堂质量评价标准》真正成为教师备课、讲课评价小组评课的依据。
3、第二周开始各评价组组继续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本学期重点是教师自荐课的评价,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自报学科(不能与上学期推门课相同)按教学进度自定内容。中心校统一组织(先听六年级语数学科)
4、组织优秀课展示活动。(根据实际确定科目及教师)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加强骨干教师考核与使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1、定期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进行重点的训练和指导。引导教师苦练内功、提高质量。
2、抓住“手拉手”活动有利契机,与展览路一小开展拜师结对活动。学习先进校的管理经验、教研经验、课堂教学经验。
3、建立外出学习汇报制度。各学校派出学习的教师,要把握学习机会,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学习结束整理好学习笔记,向主管领导汇报。若有必要各完小要安排一定规模的二级培训。
4、加强现任骨干教师考核与使用,开展骨干教师“四个一”活动,即:讲一节示范课,指导非骨干教师一节课,做一次专题讲座或教材分析,写一篇高水平论文或案例。
5、没有获得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学骨干,要对照骨干教师评选标准,查找不足,确定目标,争取尽快成为骨干教师,提高我校骨干教师比例,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基础环节管理,规范干部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
1、使学生明确学习流程
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学习流程(预习、上课、复习、做作业、知识整理、检测)
2、细化干部教学管理流程
明确管理得基本程序,以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以目标为导向,以绩效为标准,进行过程控制并取得预期结果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明确、绩效的实施、绩效的评价和诊断、绩效改进的措施等四个阶段。
(1)策划与计划
各校要在认真分析学校近几年教学情况(成绩、经验、不足)、教师现状(人员构成、优势、不足)、发展趋势等要素的基础上,对学校近几年的发展作精心策划,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对学校教学工作要有指导意义,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教学活动,要有学期教学工作的目标。
(2)执行与实施
将教学计划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年级,落实到各个时段。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每次活动要注重实效,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记录、有小结,要积累活动的原始材料。在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对计划和目标作灵活的调整。
学校下学期工作教学计划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国家、湖北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落实教育部、省、孝感市、陆安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活动精神,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努力实践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课改推向新的高度。使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教学研究工作
(一)、抓关键,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严格按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管理。在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测试、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及监督检查要严格按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即教学上要坚持“三严”、“六认真”。“三严”是: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行为严谨,教学程序严格。“六认真”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测试、认真评价。
3、规范教学行为。教学常规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严格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学校将组织学习、检查、监督、通报活动。
(二)、突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加强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开展切实可行的训练,使教师从课堂教学达标,进而创优;
重点地开展:
①备课的研究: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备课内容研究: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②上课研究:上好五课——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试卷讲评课(综合课)、实验课。
③积极开展说课、听评课活动。
大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青年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即同备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观一节课,同思一节课。在这一活动中,寻找优课、培养名师。
(三)、加强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全程高效
1、建立教学过程管理的监督机制,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每月对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学习测试、学生评价分析、听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等常规教学工作进行大检查,检查结果将记入教师教学业务考核。
2、建立严格的听课、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月听课至少2节,每学期听课至少10节,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至少12节。听课后必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要作好听课记录和评析语,主讲教师要写好教学后记,及时总结和反馈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
自讲课要有课后反思。
3、以“三课”为载体,形成浓厚、活跃的教研风气。广泛、扎实地开展“三课”达标和“三优”(优质课、优质教案、优质论文)评比活动,切实把“三课”与专题研究结合起来,突出抓好两个重点环节(备课、上课),突破两个难点环节(说课、评课),规范三个基本环节(作业设计与批改、单元测试与考评、课外辅导与培优转差)。
4、加大评价力度: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的个体评价、学生小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四)加大课题研究力度
对申报的四个课题,收集整理材料,申报结题,形成果实。
英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z)
数学: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z)
物理:分层式物理课堂的创建研究(z)
生物:初中生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培养(z)
广泛开展小课题研究:做好“问题即课题,效果即成果”
校本培训工作
(一)加强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
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形成学校的研修文化。继续实施四种教研方式,(即学习型教研,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和网络型教研。)打造优秀的团队,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积极参加国培活动,以及其他教学教研活动。
1、学习型教研: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学”永远大于“教”。
2、教学型教研:以课例为载体,围绕着如何使教师“教”的策略,服务于学生“学”的策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3、研究型教研:以问题为载体,以组内研讨为主要手段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4、网络型教研:就是给老师创设一个更快成长的新型平台,便于教师的研讨交流,上传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每月上传教学反思,互相学习浏览,达到资源共享。
5、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抓好校本培训。
(二)继续深化校本教研,创新教研工作。
以教研组为龙头。通过学校领导联系各教研组,教研组长要有改革创新的思维,组织、协调、管理教研组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小结、期末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