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第1篇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杨绛的《老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13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1篇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2篇
《兰亭集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修禊事也: (古代习俗,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2)引以为流觞曲水:(把……作为) (3)所以游目骋怀: (用来……的……)
(4)修短随化: (长)(自然)(5)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6)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同“取舍”)(7)信可乐也( 的确,实在 )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虚妄荒诞 )(9)终期于尽( 至,及 )
(10)向之所欣(以前,过去)(11)列坐其次(旁边) (12)因寄所托(依,随着)(所爱好的事物)
(13)以之兴怀(因,发生,引起 ) (14)感慨系之(附着)
2、解释成语
①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峻的山岭
②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③天朗气清: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④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⑤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⑥感慨系之: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今义: 怀里抱着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今义: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篇文章 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修禊事也: 判断句 (2)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3)其致一也: 判断句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 (5)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6)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
(7)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
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觞一咏足 名词作动词,喝酒 (2)以极视听之娱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5)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
(6)引以为流觞曲水 (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8)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
6、解释下面一词多词。
(1)之:
A暮春之初 的 B及其所之既倦到、到达C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以之兴怀 代词
E向之所欣 的 F不能喻之于怀 代词,悲伤的缘由 G兴感之由 的 H夫人之相与 取独
I悟言一室之内 的 J仰观宇宙之大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K后之览者 的
(2)一
一觞一咏 一点,少量 俯仰一世数词 悟言一室之内 一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相同,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3)致
家贫,无从致书一观获得,得到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情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修 茂林修竹 高高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修守战之具整治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
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
《赤壁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劝人喝酒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
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籍:凌乱
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女子。)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望: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4、指出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
③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侣,名词意动用法。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
⑤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⑥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歌咏
⑦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⑧渺沧海之一粟 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
⑨羽化而登仙 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古人称成仙为羽化
⑩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哭泣
⑾正襟危坐 正:使动,整理,端正
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横:这里为“笼罩” 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弃
③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 ④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
⑤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⑦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
⑧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zhú lú,这里指战船
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shī斟酒。槊:shuò长矛。
⑩举匏樽以相属 匏:páo葫芦
⑾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⑿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 藏:zàng,宝藏。
适:这里有享受之意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④、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⑤、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⑦、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⑨、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⑩、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⑾、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⑿、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⒀、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翻译下面的的句子。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④、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⑧、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游褒禅山记》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父:通“甫”,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却)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②、道:①有碑仆道(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制度)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③、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伞) ②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超过)
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大概)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恐怕)
④、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木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装点,掩盖)
⑤、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是)
⑥、以: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能至也(因为)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
③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此,由此)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
⑤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
①、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
②、名:以故其后名之曰(名作动(命名)
③、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作动,命名)
④、深、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作名,深度。穷:形作动,走到尽头)
⑤、见: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作名,见到的景象)
⑥、明:火尚足以明也(形作动,照明)
⑦、险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远的地方)
⑧、幽暗昏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作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⑨、谬、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使动,使……错。名:名作动,识其本名。)
⑩、至: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作名,到达的人)
4、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意义。
①、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①古义:不同寻常。②今义:很,十分)
②、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①古义:治学的人。②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③、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①古义:十分之一。②今义:指十一这个数目。)
④、于是:于是余有叹焉(①古义:于,对,介词;是,这件事,代词。②今义:一个连词。)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6、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译:现在所说的“华(huā)”念作“华(huā)实”的“华(huā)”,大概读音错误吧。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但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⑤、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译:因而人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的人不能到达那里。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达到。
⑦、其孰能讥之乎?
译:难道谁能讥笑他们吗?
⑧、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不存在,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本来的情况,哪里说得清楚呢?
⑨、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p#副标题#e#两大妙计助准高三生获得语文高分
基础知识方面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积累。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等需要多读、多记;只有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这首先就需要同学们除了学高三的课本外,还要腾出时间多翻翻高一高二的教材。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不断地学习、整理、反思中,我们可以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其次,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书必须读好,因为它是掌握方法的“起点”,形成能力的“原点”;同时,要博览群书,没有广泛的涉猎,,就没有开阔的视野,更没有深刻的认识。可以说学习课内书的过程是对知识的积累和总结;课外阅读是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另外,还要注意精读与泛读相融合。精读是基础,一些名段名篇必须读懂读透,最好是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才能化为己有,信手拈来,灵活运用。泛读是拓展,面越宽,见识就越广。精读是求“深度”,泛读是讲“广度”。“深”“广”结合,语文的功底才扎实,语文能力才能形成。
应用写作方面
注重材料的积累。杜甫曾经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陆游也指出“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他们二人告诉后人的写作真谛。也就是朱熹在《观书有感二首》中所讲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大家”在告诉我们,只有广泛地阅读,拥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才能文思泉涌,提笔成文。所以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中外名著的阅读、报刊杂志的剪贴、人际交谈的聆听、影视欣赏的采撷、新闻信息的收集、专题报告的吮吸、哲理散文的札记等诸多方法,去广泛积累储存,从而使自己在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书法、篆刻、科技、财经、文学等各门类的艺术中得到升华,提高个人观察社会、感悟人生、阐发理念的能力。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作文其实就是说话,只不过它是把想说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平时口语的练习来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就可以化难为易,事半功倍。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抓紧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课内外、校内外、家内外的一切场合,主动积极、想方设法地创建与他人交流的平台,让自己在探究、辩论、演讲、对话、交流等过程中,都能寻找到表达自己观点、情感的时机,力求使自己的表达言之有物、物中有情、情中有理,这将为转化为精彩的文字表述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写多练。常言道:三天不说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写作也是一样,只做“嘴把式”是不行的,还需从不断地写作过程中去润色自己的语言,掌握写作的技巧。同学们可以从日记、周记做起,养成日日写、周周练的好习惯,并随时注意捕捉自己心灵的感悟与震颤,记录身边的人事。相信持之以恒定能练就“生花妙笔”。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3篇
第12课《唐诗五首》
文学常识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诗魔”。
文章思想内容
《野望》: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重点问题
(1)《野望》中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2)《黄鹤楼》中诗歌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乘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飘渺的感觉,其实苍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3)《使至塞上》中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含义?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字和“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5)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6)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理解性默写
(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与朱元思书(吴均)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王绩)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使至塞上(王维)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由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荆门送别》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4篇
一、生字组词
彤彤云红彤彤彤云密布
霞晚霞彩霞朝霞云霞
陪陪伴陪同陪练陪读
趁趁机趁钱趁热打铁
二、课文理解。
一、“太阳是大家的”,“大家”是指(世界上的万物)
二、我想对别的国家和小朋友说几句话
我想对别的国家和小朋友说:“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我们全世界的朋友生活在一片蓝天下,我们要和睦相处,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家里。
三、《太阳是大家的》这是一首儿童诗,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四、本首诗第一节是作者看到的,第二、三、四节是作者想到的,其中第三小节承上启下,回应第一小节。
五、太阳在一天中做了哪些好事?(文中有),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呢?(她使庄稼茁壮成长;她使动物有了温暖;她把金光洒在孩子们鲜艳的衣服上;她陪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她伴着晨起的老人锻炼……)
三词语解释。
红彤彤:形容很红。
戏水:玩水,在水里做游戏。
趁:利用。
睡梦:指熟睡的状态
近义词:欢乐——欢快 睡觉——睡眠 红彤彤——红通通
反义词:升起——落下 欢乐——忧愁 拔——压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5篇
送别:送行。
祝愿:表示良好的愿望。
严重: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倒塌:(建筑物)倒下来。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腐烂:课文中指人死后,尸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余震:大地震发生后紧跟着发生的小地震。
搜索: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事物)。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液压钳:利用液体传递压力的钳子。
纵横交错:竖的横的交叉在一起。
幸存者:侥幸活下来的人。
防护服:防备和保护用的衣服。
交口称赞:众口同声称赞。
下落不明:不知道所要寻找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协助:帮助;辅助。
属于:归于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有。
范围:周围界线。
狂吠:狗狂叫。
挣扎:用力支撑。
闻名遐迩: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大。遐迩,远近。
圆满:没有欠缺和漏洞,使人满意。
载誉:带着荣誉。
二.课文理解
1、《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通讯改写而成。
2、想对国际救援队的叔叔们说——你们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工作,你们太辛苦了!
反义词:得到﹙失去﹚ 容易﹙困难﹚ 生存﹙毁灭 或 死亡﹚
园地七
我的发现:积累AABC式的成语,试着用这些成语说句子
读读认认:会认这些生字,并学习通过熟字加偏旁认识生字
读读背背:五句名句都是表现友谊的,要会背诵默写
三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语文知识集萃
△ 词语搭配
红彤彤的晚霞 欢乐的浪花 快乐的小朋友 收拾背包
做工精致 行动方便 表示无奈 说明处境 景色壮观
构思新奇 遗憾的神情 仔细地挑选 出售工艺品 游览大瀑布
△ 词语积累
1、ABB重叠式叠词:
绿油油 黑乎乎 灰蒙蒙 金灿灿 黄澄澄 黄灿灿 黑黝黝 白茫茫 白花花 红彤彤
2、ABAC(含有“无”字的词语:)
无缘无故 无影无踪 无穷无尽 无依无靠 无声无息 无法无天 无拘无束 无时无刻
3、AABC(带重叠词的成语:)
洋洋得意 彬彬有礼 赫赫有名 跃跃欲试 头头是道 姗姗来迟 振振有词 井井有条 心心相印 孜孜不倦
△近义词
收拾—整理 防止—预防 周围—四周 平等—公平
精致—精美 凝视—注视 安心—放心 芬芳—芳香
游览—游玩 壮观—壮丽 陈列—摆放 诚恳—恳切
反义词
漆黑—雪白 犹豫—果断 精致—粗糙 端正—歪斜
清晰——模糊 常见——少见 沉甸甸——轻飘飘
辨字组词
胆﹙ ﹚ 辩﹙ ﹚ 辫﹙ ﹚ 掏﹙ ﹚ 坚﹙ ﹚ 换﹙﹚
担﹙ ﹚辨﹙ ﹚ 瓣﹙ ﹚ 淘﹙﹚ 竖﹙﹚ 唤﹙﹚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6篇
《劝学》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一.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③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吃
二.特殊句式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过秦论》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喝”)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
①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②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⑤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
因遗策。遗留
⑥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被动句
③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结构后置
6、成语
同年而语 度长絜大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7篇
文学常识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诗魔”。
文章思想内容
《野望》: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重点问题
(1)《野望》中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2)《黄鹤楼》中诗歌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乘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飘渺的感觉,其实苍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3)《使至塞上》中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含义?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字和“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5)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6)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理解性默写
(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与朱元思书(吴均)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王绩)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使至塞上(王维)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由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荆门送别》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8篇
卖卖货买卖卖弄热卖
售出售零售售后销售
驮驮运驮轿驮马
构结构构成构图构造
端端正端庄开端发端
掏掏钱掏洞掏耳朵掏腰包
馆宾馆旅馆饭馆图书馆
饭晚饭稀饭米饭粗茶淡饭
辨分辨辨别辨识辨认
堆土堆堆积堆放堆砌
模mú模板模具模样
mó模仿模型
付支付交付付钱对付
标标志标准标尺标新立异
齿牙齿齿轮锯齿儿口齿伶俐
二、课文理解。
一:理解词语: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活泼,好像活的一样。
爱不释手:喜欢得舍不得放下。
语无伦次: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二、少年是一个有美好心灵质朴善良的人。
三、读句子,体会想法。
1、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少年想:希望这单生意可以做成,让这个游客带走一个纪念品。
2、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少年想:自己的工艺品不能被游客带到中国真是遗憾。
3、“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少年想:他这么喜欢木雕,我不能让他带着遗憾回国。
4、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画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少年想:中国人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是我们的朋友。我不能要他的钱。
四、文中第九自然段两个“遗憾”
我的“遗憾”是因为不能买下自己喜欢的象墩;少年的“遗憾”自己的工艺品不能被游客带到中国真是遗憾
五、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亲爱的少年,你的善良、纯真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中,中非两国的友谊也会在我们手上延续。欢迎你到中国来做客。)
三、词语解释。
游览:从容行走观看(名胜、风景)。
工艺品:具有高度技巧性、艺术性的手工艺产品。
名不虚传:传播的好名声一点不虚假。形容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很多,来来往往。
壮观:景象雄伟。
出售:卖。
摊点:一个一个的售货摊或售货点。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给人看。
琳琅满目:形容眼前充满了多种多样美好珍贵的东西。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
构思:做文章或工艺品时运用心思。
栩栩如生:形容非常生动,像活的一样。
观赏:观看欣赏。
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即将:将要;就要。
沉甸甸:形容沉重。
诚恳:真诚而恳切。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猜测:推测;凭想像估计。
流露:(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遗憾:1、感到悔恨或不顺心的事。2、不称心,感到惋惜。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
精美:精致美好。
宾馆:较大而设施好的旅馆。
清晰可辨:清楚,可以辨别出来。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衣襟: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标准:1、衡量事物的准则。2、符合准则的。课文中取第2种意思。
近义词:陈列——排列 构思——构想 观赏——欣赏
游人如织——人山人海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
反义词:名不虚传——徒有虚名 清晰可辨——模糊不清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9篇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落空,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祥子与车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车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老马的感叹。
《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拉车。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骆驼。
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虎妞。
《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10篇
第9课《三峡》
文学常识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字词
字音:
阙处( quē ) 襄陵(xiāng) 绝巘(yǎn) 属引(zhǔ) 沿溯(sù)
飞漱(shù) 御风(yù)猿鸣(yuán) 曦月(xī)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郦道元(lì)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g)
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动词,消失)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特殊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重点问题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第10课《短文两篇》
文学常识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文章思想内容
《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重点字词
字音: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yuè)与其奇者(yù) 未寝(qǐn )
相与(yǔ) 遂(suì)藻(zǎo) 荇(xìng)
竹柏(bǎi) 猿(yuán)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重点问题
(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重点字词
字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飞(yuān)戾天(lì) 经纶(lún)
窥谷(kuī)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第12课《唐诗五首》
文学常识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诗魔”。
文章思想内容
《野望》: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通过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重点问题
(1)《野望》中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2)《黄鹤楼》中诗歌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乘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飘渺的感觉,其实苍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3)《使至塞上》中怎样理解“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含义?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字和“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5)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6)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理解性默写
(郦道元)
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7、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记承天寺夜游》中表露作者复杂而又旷达心境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与朱元思书(吴均)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深、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野望(王绩)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使至塞上(王维)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由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荆门送别》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11篇
(一)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里,弹琴复长。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啸(肃萧)
(二)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
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园(圆)
(三)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所以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漫(曼)
(四)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解漫天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寻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不为无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的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吗?由此可见,韩愈对他所创造的“杨花榆荚”形象,未必不带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说,诗人是以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诗人对“杨花榆荚”是爱而知其丑,所以嘲戏半假半真、亦庄亦谐。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惟(唯)作(做)
【练习巩固】
《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一诗中借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诗人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12篇
阿长与《山海经》
惶huáng急:恐惧,慌张。
诘jié问:追问,责问。
疮chuāng疤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痂。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
渴kě慕mù:迫切地希望,殷切盼望。
絮xù说:絮絮叨叨地说。
霹pī雳lì: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孤gū孀shuāng:寡妇。
疏shū懒:懒散而不习惯受拘束。
倘tǎng使shǐ:假如,如果。
惧jù惮dàn:害怕,畏难,畏惧。
憎zēng恶wù:憎恨,厌恶。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zhuō:粗糙低劣。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情有可原:根据实情,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掳lǔ:俘获,抓获。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老王
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
荒huāng僻pì:人迹罕至且偏远。
塌tā败:塌陷破败。
骷kū髅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镶xiāng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愧kuì怍zuò:惭愧。
滞zhì笨:呆滞笨拙。
伛yǔ:弯(腰)曲(背)。
肿zhǒng胀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台阶
凹āo凼dàng:周围高中间低的水坑。
晌shǎng午:中午。
尴gān尬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fán躁zào:烦闷焦躁。
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神不定。
涎xián水:口水。
大庭广众dà tíng guǎng zhòng: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13篇
一、句式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语文知识点:高中语文句式
二、句式变换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选用句式的方法技巧:在考试试题中选用句式一般为选择题。一般从陈述对象一致、排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另外还有句式一致、风格情调。
二、关联词造句五大方法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