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论文8篇【完整版】

时间:2023-09-11 18:10:03 来源:网友投稿

营改增论文第1篇税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税制发生变化后,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阶段,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需缴纳的流转税种主要有两种:营业税和增值税。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营改增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

营改增论文8篇

营改增论文 第1篇

税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税制发生变化后,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阶段,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需缴纳的流转税种主要有两种:营业税和增值税。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可减少重复征税(如表1所示),是现代服务业税收负担大大减轻,同时还可以使税收结构变得更加优化,对税收制度进行完善,可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

(一)有明确分工 在科学技术取得较大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现代服务行业在分工上也变得更加明确,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服务业有大量分支行业产生,从业者增加了对经营中间环节和外购服务的投入,降低了增值比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由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对企业组织进行管理,增加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有利于使交易成本降低,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现代服务业在分工上已经变得更加专业化与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

(二)产业联系更加紧密 随着服务业的进步与发展,产业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这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特征。就总体而言,现代服务业经营着很多业务,在企业规模有所扩大的同时,股东股权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出现了经营综合化的局面。除此之外,现代服务行业并非提供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其服务项目也逐渐变得更加综合化。产业间的紧密联系与其分工明确并无紧密联系,因现代服务业具备综合与细化的特征,这使其附加值增加,且技术含量也更高。现代服务业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服务产业间的紧密联系也表现为项目间的联系,伴随服务业的发展,产业、产品、企业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在产业紧密联系的过程中,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有明显融合,在制造业中,其外包活动推动了服务业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变得密切。服务业也加大了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除此之外,经营环节与产品也趋向于服务化,主要呈现为知识技术服务、售后服务、技术革新等。

(三)服务产业转型 服务产业转型后,出现了大量新型服务产品,服务行业崛起促使服务业表现出新的发展倾向,服务业态得以延展和推广。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支撑为信息技术,信息化与数字化均为促使产业能力提升的有效因素。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使新型服务业态不断细分,涌现出大量新兴服务业,为服务业发展给予更多空间。金融危机出现后,改变了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逐渐转移至西部,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服务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含量大大提升。在现代服务业中,服务创新属于其中的典型特征,它与传统服务业存在很大差异,服务业变得精细化,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有 提升,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应用了信息技术,使其业态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高新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包括证券交易、互联网服务、信息服务,这均对现代服务业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现阶段的服务业而言,科技创新与进步是其发展的基础动力,将科技与产业结构相互融合,可明确服务业的重要性,在现代服务科技中,其主要特征为系统性、应用性、集成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它还将呈现出新的特征。

(四)业务范围扩大 金融危机出现后,服务业发展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仍旧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在业务国际化中,服务机构国际化是其最先表现。我国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宽松,有很多外商进入中国,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更加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中,服务业地位一直呈现为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服务业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超过60%,对于服务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发展方向发生了较大改变,发展目标转移至咨询鉴证、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等行业。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但国内政府需对其进行管制,国外政府也同样需要管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跨国业务与国际交流有所增加,服务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出现了国际转移,其国际转移主要有三点,分别为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扩展业务。所谓项目外包,就是指企业把核心业务保留,把非核心业务委托至他国;
业务离岸化是指将业务转移作为主要手段,把企业部分业务转移至低成本过,便于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的;
拓展业务是指与跨国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为了使业务得以开展,向其提供配套服务,为国际新兴市场的开拓提供条件,便于通过投资手段使业务转移呈现出来。

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难度较大 我国的营业税、增值税分别为地税、国税进行征收,因企业经营活动比较复杂,对于某些经济行为,难以判断其属于营业税范畴还是增值税范畴,加大了税务征收的管理难度,并且使服务业财务税收负担加重。在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情况下,如果服务业务与生产业务出现了交叉,便会中断增值税链条,难以实现产业协调发展。

(二)税收重复现象严重 全部营业所得是营业税的计税,且在税收环节中,无法抵扣税额,这就导致服务业出现了重复征税现象。在现代服务业中,其产业链条逐渐拉长,重复征税现象日益突出。在营业征税内,重复征税现象在很多行业中都存在,服务业与产品间也出现了这种现象。随着企业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与扩展,生产企业和服务业相互渗透,使生产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这些组织十分专业,便于促进企业的扩张,使内部服务逐渐延伸至外部。企业发展至一定阶段后,通过专业化分工,会使其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税负增加后,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抵扣,导致企业发展遭到严重阻碍,税收负担加重。

(三)征税缺乏原则性 在商品增值税中,不断是出口商品,还是进口贸易,都需遵循征税规定,制定征税原则,通过征税原则,可避免出现重复征税现象。对于服务业而言,在营业税征税过程中,进出口贸易征税缺乏清晰的原则。在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中,我国有明显区别对待,这实际上属于税收歧视。

营业税是流转税中的一种类型,服务业是其主要税收来源,不过其无法抵扣、重复征税问题使服务业税收负担加重,不利于促进服务行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与国际化水平接近,在税制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我国税制进行优化,将税收过重问题解决,确保服务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转型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逐渐扩大,不过因受到税收制度的影响,导致服务业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出现了重复征税、征税管理难度大等现象,使服务业转型面临很大挑战,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协同与深度融合发展。

营改增论文 第2篇

营改增是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我国在20xx年出台的税收政策。营业税与增值税两项税种在我国有很长的使用历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两税制在施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很多现实的缺陷和问题,例如:重复纳税、纳税混乱等现象,因此,营改增政策的施行,具有内在的必要性,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企业在这项政策下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其内部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1、对于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

企业在过去的纳税模式上,是以两税制的模式进行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核算也是对营业税和增值税分开进行的,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化操作,对于企业整体来说,形成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1.1会计核算的思路和方法的影响。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具体资金核查与反馈。实行营改增政策后,会计核算方式会由传统的分开式转变为合并式,对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纳税金额计算统一于一个整体,因此在短时间内,会计核算人员的计算思路和方式都会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变化后的核算方法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悉。

1.2成本核算方面的影响。成本支出在任何企业经营中都是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因素。在以前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条件下,企业在进行分开纳税核算时,可以有所侧重点,对增值税发票问题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营改增政策施行后,两税制变为一税制,营业税直接变为增值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会把增值税发票的多少作为基础,大多数的企业基本上可以慢慢适应,但对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还不具备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资格,这样就会对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可能引起成本的大幅度提升。

1.3对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效益产生积极影响。营改增政策下,企业的纳税机制改变,在对于纳税行为的发生时间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改变了过去纳税直接作用于企业现金流的模式,为现金流提供了很大的灵活空间,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政策对于企业的现金流运作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发挥其最大化的经济价值。

2、对企业税收的影响分析

2.1对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影响。纳税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的考虑内容。企业税收筹划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会有很大程度的影响,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改变了企业的纳税筹划构成,使增值税的比例大大增加,纳税筹划的基础也就转变为了增值税发票的数量,这样就改变了纳税筹划的思路和模式,使纳税筹划人员的观念意识发生改变,而且也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的日常运作以及未来合作伙伴的具体选择。另外,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收集上缺少强有力的实施,会不断的增加负税程度,降低了纳税筹划的具体安排工作的积极性,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发生逃税、偷税现象。

2.2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营改增政策实行后,由于营业税直接变成了增值税,在纳税时营业税直接加入到了增值税当中,使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会对纳税的核算进行重新的确定,在“节税”工作上也少了一个重要的考虑点,加上增值税的特殊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纳税的资金支出力度,在效益利润方面,改变了利润的构成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经济效益,缩小了利润空间。

3、在营改增政策下,对企业税收的思考

上述分析可知,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作用是有利有弊的,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因为规模的差异而不尽相同,但是,税收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税制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用辨证的思想正视营改增改革,采取合适的对策完成过渡。

第一,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从长远发展来考虑,正确认识营改增的重要性,优化企业内部纳税部门的结构构成,使纳税筹划工作逐渐与营改增相符合。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时要与违法避税区分开,加强纳税制度的管理工作。

第二,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落实,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把新政策新形势的变化及时的与员工工作模式相结合,促进财务核算队伍的素质提高,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

第三,严格落实纳税筹划工作,在制定纳税筹划工作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最大化的“节税”原则,确保筹划内容的科学性、实效性、合理性。营改增实质上对于会计核算的影响更直接更深远,因此也要协调处理好纳税筹划与会计核算两者间的关系,使之高效配合。

第四,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对企业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方面的严格审查,保证企业可以最大化的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进项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索取时,要充分考虑到其所抵扣的进项税与企业成本涨跌之间的关系,要保证发票的索取有足够的价值空间。

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相关制度,对违法索取发票现象进行坚决严厉的处理,对发票的具体开具要严格审查,确保发票的开出时间和盖章的真实性,避免虚假现象蒙混过关。

4.结语:

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核算方法和模式,促使企业不断优化内部财务结构,在企业税收方面,营改增把企业的纳税方式改变了,强化了增值税的作用,从而使企业自身加强税收工作,完善纳税筹划工作。总之来说,营增改政策是有利于经济建设的,企业应该不断优化自身,完成过渡。

营改增论文 第3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它比大型企业相比人员数量较少,资产规模较小,经营规模不能与大企业比肩。这类企业通常是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值雇用较少人数的员工,营业收入也相对较低,所以通常被业主直接管理经营,一般不受外界干涉。20xx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依据企业的员工数量的、营业收入等为指标,结合各行业的特点划定中小企业标准。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保持着高速度,高质量的健康发展势头,不断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中小企业的数量的大幅增长,在我国技术创新、进出口贸易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努力发展壮大,如戴尔、格力、oppo、酷派等都是通过在中小型时期积蓄经验和力量发展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不仅如此,中下企业还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灵药,对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对科学合理发展我国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994年我国增值税改革在设计上遗留了对部分中小企业实行按全部收入额为税基计算征收营业税办法,我国中小企业承担着高税收负担和税收歧视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中国中小企业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相比高了近3个百分点。企业税收负但过重既使企业的成本上升,在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投资能力,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中小企业税负的影响分析

1.一般纳税人营业税和增值税最大的区别为二者的计税方法不一致:增值税中,一般纳税人采用的是购进扣税法,以销项税额减除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纳税额;营业税按照营业额乘以规定税率来计算应纳税收额。二者是税收系统中两个重要税种,对其他税收也具有一定影响,根据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是以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为税基进行计算的。福建龙洲运输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6月于深交所中小板块上市,营业范围涉及客运货运等方面,20xx年上半年货物运输营业收入5921万,货物运输营业成本为5067,其被核定为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税率25%。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在某企业一定会计区间,其营业收入,营业支出是确定的,在营业支出中存在一定量外部购进可进行进项税抵扣的部分,在该企业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总额相等时会出现一个税收平衡点。营业支出中可进行进项税抵扣部分/营业支出=税收平衡点时,企业税负在改革前后总税额不受影响,而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营业税和增值税具体税额各自都有变化。营业支出中可进行进项税抵扣部分/营业支出>税收平衡点时,税收改革后企业税负总额减少,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营业税、增值税都有所下降,企业营业利润和所得税有所上升。营业支出中可进行进项税抵扣部分/营业支出<税收平衡点时,改征后企业总体税负上升,对营业利润、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营业税、增值税总额和单种税额有较明显影响。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企业并没有从营业税改革获利。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总体纳税金额的影响需要结合企业的现状和行业特点而定。交通运输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我国施行消费型增值税税制后,对于新开办的交通运输中小企业,占投入成本主体的新购置交通运输设备的相关进项税可以直接被扣除,新开办的企业负税相对过去有所下降。对于早已完成投资建设的中小企业,因为占可以抵扣主体的运输设备成本进项税不能抵扣,则税率大幅提高定然会带来税负的增加的结果。从行业整体来看,物流运输中过路费,燃料费等并没有被纳入“营改增”范围,以及小规模运输企业存在的联运业务受到差额征税取消的影响,这些都将导致从事运输行业的中小企业的税负增加。对于现代服务业中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企业,“营改增”之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提供租赁服务的企业在提供服务时,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承租人可以跟据发票金额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从很大程度上使通过融资租赁增加可控资产企业的税负。对于除租赁行业外的其他现代服务行业的企业,一般纳税人由缴纳税率为5%的营业税改为缴纳税率为6%的增值税,名义税率有所提高,但关键看名义税率高的部分是否能够被进项税额所抵减。其中研发和技术服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型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和鉴证咨询企业的固定成本投入都较少,主要包括电脑、办公桌、打印设备等,主要投入成本包括管理、研发、人力等方面。“营改增”后,这些无形成本支出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得到进项税抵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获得税收优惠。

2.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单纯从税负角度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试点的中小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十分有利的:试点范围内小规模纳税人原来的营业税税率3%至20%,改征增值税后则缴纳税收的名义税率是3%,对于试点的小规模纳税来说,税负减少幅度至少能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所以试点中小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必将从本次“营改增”中最大程度上的受益。四川西昌市添翼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就是小企业从“营改增”获利的典型代表,据该公司经理所说20xx年公司营业收入才20万元,除去企业所得税,其他各种税收支出总额达营业收入的9%,企业即将倒闭,但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公司由以前向地税部门交5%的营业税变为缴纳3%的增值税,纳税不到过去的一半,公司也得以继续运行。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整体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后,中小企业为了要进行增值税抵扣或者降低纳税税率,纳税人需要设立较完整的会计账册和核算制度,增加相关会计核算成本。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促进了没有独立完整会计账册和会计核算制度的中小型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增加会计核算主体和会计核算总量。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410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76万户,小规模纳税人334万户。截止20xx年9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户同比增长98.5%,文体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户也增长70%。从细节来看,营业税改增税后资产负债表方面,由于营业税税金构成价格组成,而增值税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所以在“营改增”前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确认无形资产入账价值时,以包含营业税的买价为入账价格;“营改增”后,入账价值不含增值税。对于利润表来说,营业税被增值税取代使包涵营业税的营业税及附加科目金额数量减少,从而增加了利润。同时,“营改增”也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对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由于“营改增”会促进投资活动会导致现金流出量增加,但是营业税的减少会使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减少。在营业税体制下,只有在计提和缴纳营业税时才进行相关业务核算,对于应税服务只要开具服务业发票即可,但是增值税税制下,各环节可能都涉及增值税的相关核算,而且发票种类发生了变化,发票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会计核算上要求更加规范更加复杂,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三、中小企业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策略

(一)充分学习了解的税收政策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对于政策信息敏感不高,没有相关意识,但政策是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法制环境影响巨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营业税改增值税与其说是机遇,不如说为挑战,所以中小企业应当密切关注税收部门的相关政策动态,熟悉营业税改增值税相关政策内容,了解试点区域,涉税行业,税率变化等,结合企业特点分析营业税该增值税对自身的影响,积极主动同相关税收部门联系探讨,争取相关财政扶持,最大限度地获取税收优惠。

(二)准确分析税负情况,合理确定纳税人身份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下,首先需要通过了解自己的企业支出中可抵扣进项税的支出比例,取得增值税专业发票的情况,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来确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中税收是否减少。对于在“营改增”后税费支出的企业,要保持积极态度应对新政策,不能被动,企业可以针对自身经营特点,向熟悉相关政策的税务专家咨询,获取意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税务筹划,使得企业最大程度的避税,达到税收减轻的目的。“营改增”后,以前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可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者小规模纳税人,中小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经营业务特点做出选择以达到降低税收的目的。与过去的营业税税率相比,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上升幅度较大,只有大额的进项税额的抵扣可以与因税率上升而增加的税负抵消。若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比例较大,为了达到减税的目的,企业可以选择申请税务机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而对于可抵扣进项税比例较少的企业,如果申请税务机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会使企业失去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的减税效应,应该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一定要避免盲目认定自己的纳税身份,可以通过精确计算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平衡点(即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纳税额=选择一般纳税人应缴纳税额)来确定。若进项税/营业收入高于纳税平衡点,各行业中小企业应选择申请税务机关核定本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若若进项税/营业收入低于纳税平衡点,各行业中小企业应选择申请税务机关核定本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

(三)合理选择经营方式,谨慎选择供应商

“营改增”后,对于中小企业中发展规模较大,分工较为细致的企业,可以采用将业务重组,外包业务,调节企业组织结构等经营方式合理降低税。比如,一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其主要成本为人力成本,但由于这些成本不能抵扣,该企业可以选择将非核心业务承包出去,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承包出去的业务如果交由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去做,则原来不能进行进项税抵扣的部分现在可以抵扣了。在上述例子中,供应商的选择对于“营改增”涉及企业也相当重要,试点中小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在购进原材料、租赁机械等资产等方面应当把增值税进项税额和相关产品服务价格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在可以实现的前提下,如果不同的供应商提供产品、服务价格相同,只有纳税身份不同时,把一般纳税人供应商作为最优选择审慎选择交易对象,在交易时及时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在源头上规避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得的难题。但一定不能为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购买超过预算的产品、服务,这样会使公司成本上升,失去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减税效应。

(四)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发票管理

“营改增”后,由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一般不够完善,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以及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对增值税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和营业税业务相比,要求更高,过程更加复杂,相关会计科目和核算方法都发生变化,增值税的申报流程对于许多企业也是陌生的,所以“营改增”后,企业应当对增值税业务涉及的会计核算给予高程度的重视,特别是收入和进项税额方面。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人员处理业务的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学习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具体内容和相关会计处理,尤其注重企业主动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要注意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同于普通的服务发票,其涉及增值税税收的抵扣,如果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错误或违法使用,将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风险。

营改增论文 第4篇

摘要:自从“营改增”税收模式在20xx年1月1日上海试运行以来,其动态一直处于各界人士的关注当中。企业应该及时了解营改税的益处,了解政府制定减税的相关制度。

关键词 :“营改增”;企业;财务影响

一、概述

自20xx 年1 月1 日在上海针对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实行营改增试点以来,“营改增”税收模式现已逐渐向全国其他省份扩展,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所谓“营改增”就是国家对大部分行业征收的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简称为“营改增”。“营改增”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的税收模式,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国家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充分利用增值税的抵扣机制,避免企业重复交税,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在“营改增”这种税收体制改革之前,营业税和增值税是并存的,存在着重复征收和原材料不抵扣的现象,增加了企业的税负,推行“营改增”后,在减轻税负的同时还增加了其它行业的收入水平,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1“. 营改增”有利于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其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简单来说就是服务行业,“营改增”对从事服务行业的企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税收负担,避免了重复交税的现象,使这些服务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有利于产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是国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的具体体现,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2“. 营改增”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劳务输出和出口货物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提高。征收增值税后,进行劳务输出和出口货物的企业能够得到退税,改变了营业税制下,出口不会进行退税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成本,有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地位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话语权。

3“. 营改增”减少企业的重复交税,提高了企业的纯利润。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的税制结构中很重要的流转税税种,两者分立并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税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两种税种并存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最主要的表现是重复征税,因为营业税是针对企业的全部营业额,增值税是针对本次的增值额,由于营业税的流转环节过多,在其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

4“. 营改增”从整体上调动了企业技术改革的积极性,有利于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中都有大量的生产设备,这都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其价值很高,是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时期,这些固定资产是不能用于企业折旧的,导致一些企业长期使用陈旧、老化的设备,企业的能耗增加,环境污染加重,但这些企业仍不愿更新设备,就是为了减少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营改增”之后,在征收的增值税中,这些固定资产是可以用于企业折旧的,这就提高了企业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的积极性,使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能够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能够降低企业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从理论上讲,“营改增”能够减轻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的税收负担,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并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能减轻,相反对于有些企业,其税赋可能不会减少,甚至会有所增加,所以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发展规模、经营模式的不同,“营改增”对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减的情况也不会相同,对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最为明显。

三、“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1“. 营改增”对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推行“营改增”后,对小规模的企业的纳税人和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来说是绝对有好处,这类的服务行业营业税是不能抵扣税额的,而增值税就存在抵扣税额额度与范围,并且营业税为3%-5%,而实行增值税后,能够使税收负担降低到2%,所以“营改增”对企业的税收负担具有明显的影响。

2“.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审核影响。“营改增”对企业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财务审核,原来企业营业税的核算是根据企业收入或收支差额和税率,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但推行“营改增”后,增值税的计算要复杂的多,相对营业税的核算多了销项税的核算及成本抵扣进项税的核算,应交的税金是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之间的差额,账务收入入账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就要对账务审核作出相应的调整。

3“. 营改增”对发票的影响。税制的改革必然也会引起发票的改革,取消营业税后,增值税由于存在进项税和销项税,原来的营业税发票不能满足增值税的需要,现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还要区分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所以需要税务发票进行必要的改革,设立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并明确两种发票的适用范围,防止发生不正规使用情况的发生。

4“. 营改增”对企业账务管理的影响

全面推行“营改增”后,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便更好的实现为企业减税负的目的。当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以后,在企业上、下游会形成一条良好的产业链条,这个链条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抵扣的税额也就越多,企业的税收负担已经会越小,相应的也就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改革,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的财务制度进行改革,以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税收制度。不仅要把握好“营改增”在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这三个方面产生的的影响,还要在企业的经营模式、市场营销管理、对外服务质量、对内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推行“营改增”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对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要高度的重视国家的“营改增”改革,充分的了解与分析“营改增”政策对本企业的影响,分清楚其中的利与弊,并对此提出的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加强公司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税收知识,才能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税收筹划,才能更好的降低税收成本,好好利用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带来的机遇,大力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营改增论文 第5篇

一、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目前实行的营改增税收制度主要是从以往增值税17 %的标准税率与13%的低税率两个税率的基础上增加11 %与6 %两个低税率,这次的税收改革虽从一方面减少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属大中型的生产企业以及规模属中小型的服务企业的税负,可另一方面却增加了规模属大中型的非生产服务企业的税负,令该部分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详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增值税的税率偏高二营改增的税收改革使得试点企业现在实行的增值税率大于原来实行的营业税税率二比如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业以往所实行的营业税税率分别为3%与5%,但在实行新的营改增税收制度后,交通运输业所要缴纳的税率变为11 %,而有形动产租赁业所要缴纳的税率则变为17% .使得该部分企业所要缴纳的税大大增加二因为营改增税收制度所实行的税率大幅度地上升,一般的纳税人无法得到相对应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进而使其所要承担的税负加重;对于这两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因为采取简易计算税负的方法,虽然也没有相应的进项税额抵扣,可因为现行所实行的税率是3%,与原来所实行的税率相同,亦或者稍低于原有的税率,所以就较少发生税负不减反增的问题。

2.能抵扣的成本项目权重较少二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成本项目有外购产品与服务成本和人工成本,而可以实行抵扣项目的只有外购产品与服务成本,且要具备相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方可抵扣,而对于劳动密集型的非生产服务企业,其所产生的人工成本较多,可这部分成本又无法实行抵扣,进而导致该部分企业的税基就偏高,就等同于增加其税负。

3.固定资产更新历时长二部分企业在实行营改增税收制度之前进行了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更新工作,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是不会再次进行固定资产更新项目,所以就不会有较大的进项税额来抵扣,进而导致企业的税负加重,该现象在交通运输业与有形动产租赁业尤其明显二比如在交通运输行业,该行业的企业主要生产物是汽车、轮船等,这些生产物的使用时间长,一般情况下短时间内是不用进行更新的,主要的业务成本是日常的燃料费用、维护维修费用以及人工成本,这无疑就显示了该部分企业缺乏较大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也表明了该部分企业的税负是大大地加重了。

4.取得增值税抵扣发票较难二目前,较多的试点企业表示,因为诸多的缘故,在实际的企业运作当中时常会碰到取得增值税抵扣发票较难的问题,而这样的情形尤其在交通运输业发生较多二比如交通运输业的修理费用,若给予交通运输业企业相关修理服务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它是不能直接给予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这些小规模纳税人是不想前往税务机关为交通运输业企业开相应的发票的。

二、营改增仍存有的不足

1.营改增所涉及的范畴较少二营改增所涉及的范畴较少令此次税收改革实行的真正目的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重叠征税的现象仍有出现二现行的营改增税收制度的试点企业只规定交通运输业和一些服务行业,这样就会使得一些行业仍然存有营业税和增值税重叠征收的问题,例如建筑行业,建筑行业的企业是根据3%的税率实行征收营业税,可是建筑行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又以17%的税率征收了增值税,而企业的营业税并没有相应抵扣税额的机制,进而导致建筑行业的企业要重叠缴纳增值税与营业税。

2.非生产服务型企业的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相差较大二比如在服务型的企业,在未实行营改增税收制度之前,其所要实行的税率大概为5%,但实行税收改革后,服务型企业所要实行的税率就要按照企业的销售额划分一般纳税人以及小规模纳税人,依据财政厅与国家财务局的有关规定,如果企业销售额没有达到500万元则划分为小规模纳税人,所要承担的税率为3%,如果企业销售额高于500万元则划分为一般纳税人,所要承担的税率为6%,因为非生产服务型企业所能够抵扣的进行税额较少,进而使得该行业一般纳税人与和小规模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相差加大。

三、对改进营改增税收改革的相关建议

1.拓宽简易计税的涉及范畴二对于部分以劳动力为生产动力或者劳动与知识密集型的非生产服务型企业,能够实行较为简易的计税方式,减少营改增税收改革给该部分企业所引来的税负加重的情况,尽量与国家的相关政策相统一。

2.对营改增税改进行合理、科学、全方位的评定二增加营改增税改的涉及行业范畴,竭力完成社会全面实行税改的工作任务,从根本上处理增值税抵扣项目不滞后,全面消除行业重叠缴税的问题。

3.适当实行税收制度转换二对于部分主要依靠人力成本或者固定资产成本进行经营的企业,比如交通运输业、有形资产租赁业等,在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的项目上尽量使用新旧税收制度相搭配的方法,提供较为特殊的税收优惠制度,进而尽量减少因为营改增税收改革的实行而加重该部分企业税收的现象。

4.在适当实行税收制度转换之际,财务部门也要加大对营改增税改的宣传力度二企业应当实时地注意有关财务部门所出台的相关制度,实时地对企业内部的进行整理、核实,做好有关部门所需要的文件,让企业可以在新税收政策出台下获取较大的优惠,真正、务实地减少企业税负二与此同时,企业应该特别注意且仔细探究财务部门所出台的相关制度尤其是针对本行业的政策,预测税收改革前后自身企业的税负情况,完成好企业自身的税收筹划任务。

现行的营改增试点计划虽使部分企业所承担的税负不减反增,但要真正地落实相应的税收制度,降低企业的税收负重,则需更深一层地探究评定税收改革对相关企业税收负重、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有关的对应策略,与此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面进行长期探索,给予往后税收改革试点行业相关的经验,实实在在地降低企业税负。

营改增论文 第6篇

一、“营改增”的论述

1、“营改增”的含义

“营改增”,一般指营业税改增值税,通俗来讲就是改变对产品征收增值税、对服务征收营业税的方式,对产品和服务一律征收增值税。营业税是指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其所得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就是对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营改增”的实施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而且降低了增值税的税率。

2、“营改增”的意义

“营改增”可以说是一项减税政策。在我国推行“营改增”,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
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推动企业的发展;
有利于优化国内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二、“营改增”对交运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1、交运企业作为“营改增”的试点单位的原因

我国的“营改增”在国务院的规划下,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进行试点;
第二步扩大试点范围;
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在交通运输业试行“营改增”原因有:一、交通运输业与生产流通的联系最为紧密,在生产性服务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运输费用属于现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运费票已纳入增值税管理体系,改革基础较好。

2、“营改增”对交运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绩效是指企业的战略以及实施和执行是否能够为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创造业绩、经营效益。财务绩效主要体现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营改增”对交运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也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对交运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盈利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企业在合法经营的过程中获取利润能力,盈利能力也是保证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知道企业的财务绩效的评价核心是企业盈利能力,当然盈利能力这一关键要素也就有很多财务指标参与衡量,比如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一个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都是通过这些指标的数字来反映出来的。因此“营改增”能够将这些评价盈利水平的指标升高,那从理论上也就说明营改增政策能够使交通运输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而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则是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差额,而收入和成本的财务数据就是决定这一指标的重要数据。对于交运企业来说,企业所能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就是主营业务。“营改增”对财务绩效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的价值数据上。“营改增”政策使交运企业的应税收入变为含价外税的收入,举例可知,某交运企业运输营业收入为100万,在不计算其他税额之前,其应税金额也就是100万,而在“营改增”之后就要扣除其中所包含的增值税销项税额,那么这样营业收入额计算为100÷(1+11%),实际确认的营业收入就会降低。“营改增”政策导致企业的机器设备入账价值减少,相关燃油等变动成本也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再计入变动成本,因此从总体来看交运企业的总成本是降低的。这两个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都相对减少,但是收入和成本中使用税率不同导致减少成本幅度也不同,因此在理论上看,主营业务的利润率是呈现增高趋势的。(2)对交运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资产管理和营运状况,即公司资产的周转能力。营运能力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企业收入和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百分比,这一指标数值高则反映出企业的营运能力。营运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也是服务量和服务单价的乘积。而交通运输业与生产行业联系紧密的行业,不会受“营改增”的影响而产生供求价格的变化,因此相对来说,营业收入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平均固定资产净值是由固定资产净值大致确定的,固定资产净值是扣除计提的折扣和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余额来表示的,其中营改增后购置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要减去购置价款中所含的进项税,因此营改增政策会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减少,因此导致固定资产净值是减少的,所以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整体增长的。由此可见“营改增”对也是能够提高营运能力。

三、应对“营改增”所带来影响的建议

“营改增”为企业的财务绩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扩大了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减少了企业重复纳税,减低了企业税负,但是针对在“营改增”在交通运输业试点以来,因为交运企业可抵扣项目不多,且税率设置偏高,导致很多专家表示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税负增加。面对“营改增”所带来的这种不良影响,措施如下:

1、选择申请纳税人类别

按照“营改增”政策试点规定,交通运输业的纳税人分为两类,即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是11%,按照这种计税方式计税,即当期的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就是应纳税额。一般纳税人购进商品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售商品时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征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应纳税额为不含的销售收入与征收率的乘积,购进商品的进行税额不得抵扣,在销售商品中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计算可得当交通运输业不含税销售额计算确定的实际进项额税抵扣率大于8%时,选择认定一般纳税人,反之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营改增”试点之前,纳税人应税服务销售额满500万元的都应当申请一般纳税人,而且无特殊规定,一般纳税人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对于在试点之前就已经申请一般纳税人的交运企业来说,在这方面的筹划空间很少。

2、筹划经营模式的转变

目前,交通运输业实际推行的是挂靠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车辆所有权归属于驾驶员本人,他只需要向企业缴纳一定的费用,车辆运营期间的一切费用均由个人承担,因此实际上交运企业只承担车辆的管理收入。“营改增”后这种经营模式无法实现进项税的抵扣,客运业务按照挂靠经营的模式测算税负,税负率上升幅度较大。因此要筹划转变经营模式,实现公车公营。公车公营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企业规模,推进企业大而强地发展,同时在强化运输业整体的组织化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有利于规范运输行业的竞争秩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做好新增税收负担的转嫁工作

在“营改增”试点期间来看,因为相关企业在税收制度改革后抵扣链条不足、财务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出现税收负担增长的趋势,为给相关企业一个缓冲期,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针对“营改增”试点区域,按照政策缴纳的增值税比原来计算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均可以申请补助。因此企业可以做好税额的核算,并准备好其他资料以方便申请政府过渡性财政支持,降低企业税负。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还是要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优化,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加强财务监管等税收筹划来降低税负负担。

营改增论文 第7篇

摘要:随着营改增的进程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营改增的大环境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前,企业缴纳的税负比较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营改增之后,我国企业的税负明显降低,而且企业的经济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营改增的实施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笔者就在本文中着重对营改增下会计核算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营改增的概念

营改增政策指的是,企业将营业税转变成为增值税。通过这种转变方法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企业重复缴税的情况发生。而且企业能够通过进项税与销项税之间的抵扣来减少税负。在企业进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时,能够在避免重复征税的前提下,减轻增值税的作用约束,给我过企业税质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在实行营改增之后,企业的优势就能够充分的显示出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通过营改增这个契机,改革企业的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能够保障企业在经济市场中保持不败的地位。

二、营改增的实施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企业需要承担着营业税和增值税,两项税负。由于我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税收权衡问题,导致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存在本身就出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在我国,由于营增同收的导致重复征税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因此承担着巨大的税负压力。在营增同收的环境下,中小型企业利润点急剧压缩,导致企业难以充分利用资金进行创新和发展。这种税收模式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实施了营改增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我国尚处在发展中的阶段,飞速发展的经济需要合理的税收政策来刺激企业发展和创新。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就我国第三产业来说,其行业税基变得十分广泛,方便了企业的纳税。对于服务行业来说,营改增政策有效的规范了其行业内部行为,使得服务行业内部竞争更为公平有效。

三、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

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积极方面首先是会计的成本核算方式受到了影响。在企业进行营改增之前,企业的成本就是价税合计的值。在营改增之后,会计成本和算的方法就发生了改变,企业成本核算方式成为利用进项税与销项税进行抵扣的方式进行。其次是企业的现金核算制度发生了变化。在营改增之前,企业的现金核算主要是取决与企业的收入和成本以及营业税税金的变化。在这种前提之下,当企业的现金流增加的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负,反之,则会增加企业的税负。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这种纳税方式的弊端更是显露无疑,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进行营改增之后,我国企业的纳税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企业在项目完成后,获取应收账款之后在进行缴税,这对改善企业开支状况,提高企业经营质量,加快企业的现金流频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极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虽然营改增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税负,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少,收到客观条件的影响,企业难以获取足够的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就这样来看,企业营业税通常是3%,一般企业的增值税为17%,因此如果想要实现税负降低,就要保证企业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总额要达到企业总收入的14%。现如今,企业在营改增之前因为缺乏相应的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因此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正,对专用发票的使用管理上十分不理想,而且由于现在企业的经营范围都比较广泛,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专用发票的使用,在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过程中,本身就由于企业的不重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就目前而言,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管理上,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阶段,如果不及时的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将会导致企业的税负压力持续的增长,最终难以实现营改增的最终目标,导致事与愿违。

四、案例分析

在我国现如今的企业税收制度改革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有效的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因为利润得到了夸大,因此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产业结构和产业型的转变,并扩大投资规模。下面笔者就以某建筑企业作为案例对其税务活动进行分析。案例:某建筑企业在20xx年年末确定收入20亿元,再次区间增值税的可抵扣进项税总额为11亿元,其他成本6亿元。下面笔者就分别对未实行营改增之前企业税负和营改增之后企业税负进行分别计算。(1)营改增之前:营业税:20*3%=0.6亿元所得税(20-6-11-0.6)*25%=0.6亿元营业税+所得税=1.2亿元(2)营改增之后:销项税额:20/(1+11%)*11%=1.982亿元进项税额:11/(1+17%)*17%=1.598亿元增值税应交=1.982-1.598=0.384亿元所得税:(20/1.11-11/1.17-6)*25%=0.654亿元增值税+所得税=0.938亿元从上述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企业进行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负明显的降低。

营改增论文 第8篇

一、“营改增”政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的积极影响分析

首先,“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有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负担。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开发成本较多,涉及到土地、建筑安装、政府规费、拆迁安置、供电配套、规划设计、装修装饰、园林绿化、广告宣传、销售代理、财务费用等较多的成本支出项目。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如果这些成本支出内容能够全面的进行抵扣,形成完整的抵扣链条,将会有效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特别是,如果国家政策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土地专用收据等作为抵扣凭证,则可以有效的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进项税抵扣问题,这对于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优势明显。其次,“营改增”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企业经营发展的命脉就是资金问题这也是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根源,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以及现金流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常运转。因此,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营销上大多采取期房销售的形式,这就要求在预售收入的当期就要按照5%的税率缴纳相应的营业税,资金支出数额较大。而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营改增”以后,由于对于房地产项目土地购置、前期工程等业务在前期阶段会产生较大的进项税,因此在商品房的预售阶段,一般无需缴纳或只需缴纳较少的增值税,这非常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资金支出,确保企业资金流的充足。最后,“营改增”政策有利于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核算水平。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率主要是营业税,按照销售额乘以5%税率,税务业务处理的非常简单。但是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准确核算进销项,进项税中还涉及17%、11%、6%等不同的税率,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部门必须提高自身的财务核算水平,尤其是必须及时对销售、工程招投标等环节提出合理的涉税建议,进而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成本。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对财务的不利影响

第一,税负同样有增加的的风险。房地产开发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利息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利息成本能否成为抵扣成为税款抵扣的难题之一。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销项税率设定为11%,由于国家在土地出让金、相关规费等方面的进项税抵扣上,仍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就会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进项税抵扣不足,必然造成企业税负的增加。第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营改增”政策而言,降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负关键就在于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国土部门一般开具财政监制专用票据,但是能不能作为进项税抵扣的凭证,仍然是未知数。此外,在房地产项目建设中,对于一些公共配套设施等政府规费,在房地产项目投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是这些政府规费的票据能否作为进项抵扣,同样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造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税负升降的不确定性。第三,“营改增”政策实施前的业务抵扣问题。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建设工期一般比较长,“营改增”后出现试点前开发项目未完工情况将会很普遍。如果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等发生在试点前,因当时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没有进项税额可抵扣;
而收入发生在试点后,需要按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这就会造成税负的增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的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面对“营改增”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应对策略分析

第一,依据“营改增”政策要求明确财务及税务管理的重点。房地产“营改增”以后,很有可能会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的强化自身的纳税意识,特别是要确保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保证原材料的采购以及劳务接受等环节,必须取得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于进行后期的抵扣;
其次,全面加强对项目建设决算的管理,尤其是与施工企业决算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能够及时足额的取得相应的发票,避免由于拖延造成税务筹划的被动;
紧接着,还应该进一步的强化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不断地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确保实现账目、原始依据合法合规齐全,发票抵扣合理,并尽可能的提高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同时,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税负根据分析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下降,随之也可能会带动造成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注意避免大量的采购原材料以及捂盘惜售的现象,以免在房地产行业市场出现竞争劣势。第二,解决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期初税款抵扣相关问题。当前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精装修的营销策略,在“营改增”大的税制改革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营销策略。同时,也应该在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以及土地增值税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重点是做好增值税发票的收集、整合以及整理,以确保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营改增”以后期初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可以顺利实施。第三,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以及税务控制制度。这是企业应对“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了账务处理更加复杂、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更加严峻。因此,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尤其是强化成本管理,加强对各项成本发生凭据的管理,这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账务处理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成本扣除的基本依据;
其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完善合同管理,由于不同的付款方式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义务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合同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第四,提前做好相应的财务核算准备。为了避免由于“营改增”政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造成不利影响,首先,应该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账户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在“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专栏、“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等相应的科目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确保会计处理的正确性,重点是全面的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水平,强化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管理,以免由于不能抵扣进项税造成自身进项税抵扣的风险。第五,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水平。在“营改增”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及时的对自身的经营流程进行梳理,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可以依据进项税抵扣的方式来减轻纳税负担的项目,进而合理的制定税务筹划方案,特别是积极地采取一些外包企业产品和项目来帮助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费转移;
其次,当前国家正全面的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享受的合法税收优惠政策被清理。此外,当前我国增值税税率体系包括17%、13%、11%、6%以及3%、4%、6%的征收率,因此在项目的核算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涉及的混业经营项目分开核算,以尽可能的采用较低税率,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税负成本。第六,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适应“营改增”政策以后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首先,应该完善财务管理部门的设置,整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税务部门等,共同制定“营改增”的应对措施。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对自身“营改增”前后的业务运行进行差异分析,发现销售、供应链、结算及发票管理、会计处理、内控制度、业务流程、计算机系统等方面的增值税风险点,制定系统完善的应对策略。此外,应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特别是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会计核算制度及流程,发票及申报管理及流程、定价策略以及增值税的主要税务以及会计处理等工作流程。

四、结语

房地产行业的“营改增”,将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营模式、市场行为等产生巨大的影响,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以及税务处理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的新的形势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措施,以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推荐访问:论文 营改增 营改增论文8篇 营改增论文(汇总8篇) 营改增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