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第1篇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集锦,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 第1篇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
4、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二、动乱中的教育
三、教育的复兴
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
(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 第2篇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青年》的诞生:
背景:政治:对内打压,对外卖国,袁世凯恢复帝制 思想: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尊孔复古 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人物:蔡元培(北大校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白话文运动的意义: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开启民智,有利于扩大民主社会的群众基础)
意义: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气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冲击正统,宣传西学,传播马列,鼓动五四,催生中共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他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非把知识阶级同劳动工阶级打成一片不可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 第3篇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XX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XX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2、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 第4篇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政治状况:民族危机加深,名牌救国方案失败,创立革命理论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个人因素:孙中山努力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增长的归国家所以,由国民共享
影响: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局限性:时代局限: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阶级局限: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因而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根本原因:半殖半封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原则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背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都失败,要有新途径,新力量俄国十月革命,孙中山看到希望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手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内容:对外独立,对内平等
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一般平民所以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约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 第5篇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看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背景:鸦片战争失败,惊醒了中国一些有知识的人,使他们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举措:设立译馆,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理志)
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炮船,以抵抗英国侵略者
1842,魏源,编撰《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为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影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促使人们开阔眼界
局限:带有封建纲常(维护封建统治)
尚未付诸实践或基本未付诸实践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纲常名教 西: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背景:内忧外患
人物: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
内容: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学为体),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根本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举措:创办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启示:只学习器物,不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是不能救中国的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新派的探索)
背景:洋务运动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物:王韬,郑观应
内容:经济上:主张发展民主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早起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出实践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背景:经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社会: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重
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传播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利用孔子的权威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依据)
中西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想结合,借孔宣新
为什么借孔子的旗号变法:封建势力强大,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如此可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梁启超:《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只有变法才能图存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1898年,在维新变法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影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悟,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推荐访问:知识点 必修 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集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集锦5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