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历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3-09-17 12:10:02 来源:网友投稿

端午节的来历幼儿园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活动准备:1、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来历幼儿园教案,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来历幼儿园教案

端午节的来历幼儿园教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30号;
《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

2、ppt,粽子;
香袋;
长命缕;
雄黄酒;
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

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端午节的来历幼儿园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粽、檐、囊、辅、措、诬、颂”7个字,会写“佩、戴、措、诬、颂、驾、尸、俗”8个字,掌握“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尸体、习俗”等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学习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或访问家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

2、自制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课文吧!

二、展示与交流

1、汇报生字词。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学生提醒注意:“施”和“尸”是翘舌音。“颂”和“俗”是平舌音。

(2)理解词语:

辅佐:协助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流放:将罪犯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生活或劳动的刑罚。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祈祷:宗教仪式之一。本文中包含有“恳求”的意思。

3、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4、学生从两方面来汇报:

(1)端午节的由来。

(2)爱国诗人屈原。

(学生说出大概的内容既可,不做更细的要求。只是大致的了解。)

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是由何而来的呢?课文的中的哪部分作了简要的说明呢?

2、学生自由读文1——2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

3、学生汇报。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艾叶等。

由来:纪念屈原,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感情朗读。

三、反馈与检测

1、读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戴——

辅佐——

诬陷——

流放——

四、课堂小节,置留问题

为了纪念屈原,这些习俗以有两千多年,那么课文是如何细致的来记叙端午节的由来的呢?相信在下节课的学习中,你就会找到答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0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复习导入

1、读词语:佩带、爱戴、措施、诬陷、传颂、驾船、尸体、习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端午节的由来你了解了多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二、展示与交流

1、默读课文,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投江后人们是怎样做的?人们为什么要向江里投粽子?想一想、画一画,并做好批注。

2、围绕上面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3、组织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时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和老百姓对屈原的爱戴、怀念之情。]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点拨。

●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引导学生通过3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

(从这句话中不但要体会到屈原的才干,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他爱国爱民,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们的疾苦。他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

(此处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补充一些屈原的爱国诗歌,进一步体会出屈原的忧国忧民。)

●投江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4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因秦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悲愤万分,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

(这部分内容写出了投江原因,也更突出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想象屈原投江时的情景,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屈原的爱国之情。)

●人们的做法:

(引导学生通过5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想去就他。

(通过“放声大哭”“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十分爱戴屈原,来就他的人很多。)

(2)他们把船上的大米……想药昏江中的蛟龙,使它们无法张口。

(这些也都体现了对屈原的爱戴,指导学生读出百姓的悲痛之情。)

●投粽子的原因:

(引导学生通过6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1)因有人梦见“屈原的容颜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办法,让屈原能够吃到。

(2)……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一句说出了人们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个办法让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一个好办法。要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出这一点。)

小结: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时候,人们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

5、全班有感情地齐读7自然段。

三、反馈与检测。

1、通过同学们的理解与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个忧国忧民诗人——屈原,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收获真是不小。那么你能把端午节的由来复述出来吗?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复述。

3、指名在全班复述。

四、总结全文,置留作业。

1、师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

2、把端午节的由来说给家长、好朋友听。

板书设计:

30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百姓——爱戴——纪念屈原

教学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通过播放端午民俗片段、精心制作的图片文件和实物挂件等形式,让孩子们对民俗文化能有直观的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显然,同学们对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是喜闻乐见的。

端午节的来历幼儿园教案 第3篇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等风俗。

2、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

3、通过手工制作感受端午节的气氛,萌发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兴趣。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

1、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

2、通过PPT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

活动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来历,赛龙舟、艾草、粽子、挂香包图片,艾条等;

2、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图片;

3、手工材料纸杯子,五色彩线,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看图猜节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师:这是什么节日?谁来告诉老师一下这个节日里我们都要做什么?

3、师:知道了前面那些图片是描述春节的。那我们现在再看一下这几张图片,图中有什么?是什么节日?

二、基本部分

1、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端午节。端午节是哪一天有没有人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有谁知道端午节的故事?

2、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端午节的来历》来进一步了解下端午节。

3、师:看了短片以后谁来告诉老师一下端午节是哪一天,都有哪些习俗?

4、师:端午节吃粽子,你们吃过吗?谁来说一说?

5、师: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一种游戏叫划龙舟。那在我们这个地方是很少见的。

6、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视频来看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

7、师:(让配班老师悄悄点燃艾叶)大家闻到什么味道没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来是艾草呀!谁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会有很多蚊虫,点燃的艾草有这样一股特殊的味道,它可以赶走虫子。刚才我们只闻到了它的味道,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样子。(图片)

8、师:今天呀,我们小朋友一起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事情,谁来给老师说一下我们当地是怎么过端午的都有什么风俗习惯?(插柳条,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9、师:小朋友们现在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了吗?它是为了纪念谁的节日?

三、手工制作

1、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手工,制作一个漂亮的荷包送给我们的爷爷奶奶祝我们的爷爷奶奶节日快乐。

2、师:好,荷包做好了,我们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说了这么多小朋友们再来说一下端午节师几月几日,是纪念谁的节日?

四、听老师讲故事师:讲了好,最后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然后活动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

但是活动中看来,孩子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我还给幼儿丰富了一些其它的经验: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动还是比较投入的。

端午节的来历幼儿园教案 第4篇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

2、准备端午节的资料、风俗。

3、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4、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活动前环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

3、游戏区: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4、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活动过程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3、学习端午节的儿歌,《快乐的端午节》儿歌五首。

(1)

五月五,是端阳;
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
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
咚咚锵;
咚咚咚咚锵。

(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3)

五月五,过端午,

赛龙舟,敲锣鼓,

端午习俗传千古。

(4)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5)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4、动手操作: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端午节的来历幼儿园教案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手段、方法:

朗读、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

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爱戴"

(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

(3)"悲愤"近义词是什么?

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

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

(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1)出示课件:

屈原万分悲愤,就在……

(悲痛悲伤)

(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

(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

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

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四、通读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1、回顾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填写题词。

(1)题词:

端午节的习俗有()()()()。

端午节是为纪念:(1)屈原为楚国()。

(2)屈原为百姓()。

(3)屈原()屈原投江后,百姓们()、()、()现在的端午节()。

3、自由的依据题词的顺序,试着复述课文内容。

4、全班交流。

三、资料扩展

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小报。

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推荐访问:端午节 来历 幼儿园教案 端午节来历幼儿园教案 端午节的来历幼儿园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的由来幼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