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学反思第1篇上这节展示课之前,我曾在另外一个班进行试讲。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参与也很积极,但总感觉整节课显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不明显,学生过多的对语句进行生硬的支解性分析,而没有自己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幽径悲剧教学反思必备6篇,供大家参考。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第1篇
上这节展示课之前,我曾在另外一个班进行试讲。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参与也很积极,但总感觉整节课显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不明显,学生过多的对语句进行生硬的支解性分析,而没有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师生对文章的深层挖掘也不够深入。后来有幸请到了潍坊市教科院李科长,在他的的精心指导下,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是把字词、诗句展示过程省去。
因为这些已经在预习课解决了。只要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了,这也算是展示,何必一定要让学生再讲解一遍呢?展示课应该是解决预习课上没能解决的问题,它不是预习内容的翻版和再现,而是预习课的提升。这样我就把课堂重点放在对语句的评析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据此设计了两个学习目标:(1)通过品析语句,学习精练、雅致的语言特点;(2)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学生展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文章思路、佳句赏析和问题探究。这样可以使教学环节得以简化,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
二是赏析佳句和质疑探究过程的调整,这也是本节课教学思路的最大转变。
把学生对词句的琐碎讲解变为赏析,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话,必须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真实体验,最好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最好能联系印发的补充文章回答问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创新发言。在问题设计中,我把能引起学生争论的两个题目做为讨论重点,因为学生展示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引发争论,从而促成小组内、小组间的学生互动。如果设计问题如果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就引不起学生的争论。我在学生赏析完佳句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既然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了古藤的悲剧,那又为什么以“幽径悲剧”为标题呢?通过这一环节,就自然过渡到问题探究上,教师主动“挑起事端”让学生争论。第二个问题是:面对这样的悲剧,作者又是怎样做的呢?为什么作者在最后说要把这十字架背下去,而且要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学生讨论后总结出本文主旨。
三是对学生读写训练的调整。
在试讲时没能突出这一重点,本节课我重新做了调整。在学生充分赏析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来,读出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落实到口头上,落实到笔头上。尤其是读,可以非常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去充分体验课文语言的魅力。在激情与陶醉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们的语文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是繁琐机械的分析记忆还是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呢?我想答案应该是非常明确的。以上这三点不仅仅是一节展示课教学思路的调整,它更是一种教学观念的调整,我认为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本节课虽然是作为一节示范课,但由于准备时间仓促(周四下午接任务,周五下午调整备课思路,周六上午讲课),更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文章本身的挖掘不深。过分注重于课堂结构的完美,而把一些重要细节忽视了。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第2篇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教这篇文章,我用了两课时。这篇文章学生初步理解会有一些困难,教师要能够注意引导,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后反思如下:
一、目标明确,环节安排得当。
第一课时的目标是整体把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第二课时的目标是通过品析语句,学习精练、雅致的语言特点。根据两课时的目标设计课堂环节,朗读与分析结合,讨论与思考结合。课堂环节安排得当,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课堂目标达成情况较好。
二、赏析佳句和质疑探究的有效调整。
把学生对词句的琐碎讲解变为赏析,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话,必须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真实体验,最好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创新发言。在问题设计中,把引起学生争论的两个题目作为讨论重点。第一个问题是:既然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了古藤的悲剧,那又为什么以“幽径悲剧”为标题呢?通过这一环节,就自然过渡到问题探究上,教师主动“挑起事端”让学生争论。第二个问题是:面对幽径上这株古藤的悲剧,作者又是怎样做的呢?为什么作者在最后说要把这十字架背下去,而且要永远永远地背下去?学生讨论后总结出本文主旨。
三、对学生读写训练提出要求。在学生充分赏析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来,读出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落实到口头上,落实到笔头上。读,可以非常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去充分体验课文语言的魅力。在激情与陶醉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要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而绝不是说教。当然如何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第3篇
一: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有着无穷的人格魅力的学者、教授,他有着丰富的内心和爱心,《幽径悲剧》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历来为大家所喜欢。学习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对写作背景和作者有所了解,对“愚氓”这个词也要有了解。在教学本文时,我作了如下尝试,现作如下回顾反思。
一、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先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表现时间的词语,知道这棵藤萝经历过怎样的劫难,最后在什么时候被毁的。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
二、对比赏析,体会作者情感。
文中两次写到藤萝,分别对藤萝的美丽和被毁后的惨状进行了描写,在写藤萝的美丽之时,又将它与其他被毁的藤萝作了对比,针对这一点,我先让学生抓住具体语句,赏析领略藤萝之美,体会作者对藤萝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赏析被毁后的惨状,感受作者内心的悲伤。最后让学生以藤萝的身份和口吻,对那些“愚氓”控诉内心的悲伤。再次感受作者内心。
三、人物的比较分析
文中除了作者,还提到了另外几个人,“愚氓”、“伟人”、“世人”,对于这些人物,作者又是怎样的情感呢?我先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找到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互相纠正补充,最后明确,原来作者用了反语的手法,对这些人,作者都是持否定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再让大家探讨分析作者是怎样的人,并对中心有更深入的理解。
应该说,这篇文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个挑战,但在充分的预习和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还是能体验感受,并较好地进行理解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中心。如果能适当地补充课外关于藤萝的材料,再次进行对比阅读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第4篇
20xx年xx月xx日,我在青州师范附小讲市优质课《幽径悲剧》。回来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有值得自己发扬的地方,更有许多需要修正的地方。
1、以读贯穿全文,并且体现读的三个层次。
《幽径悲剧》是一篇散文,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是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设计不同的读的形式的基础上,我重点是设计了读的三个不同的层次。
首先,在读中感知。这个层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大体结构。如学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悲剧?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在读中感受。这个层次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去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感情,同时把自己感受融入其中,形成学生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如:阅读课文,找出写幽径中美的事物的句子,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读文章的第11段,谈谈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请找出你感到痛心疾首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这几个题目的设置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触摸文字的温度。
最后,在读中感悟。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明白文字,更要引导学生领悟文字背后的内容,要培养学生深刻的思想。如,藤萝被毁,令人悲痛。那么,有没有令作者更痛的原因?这样的题目就是在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联系写作背景,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这是感悟社会;
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养,修正自己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这对学生来说,是更深刻的感悟与收获。如设计的“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季羡林悲天悯人的情怀,学习他关心天下的胸怀。
2、抓住关键词,进行个性化解读。
《幽径悲剧》这篇文章,内容深厚,主题多元,这既给教师提供了拓展的空间,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在设计教案之前,我熟读课文,力图找到文章的关键词,找到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后来,我把“悲剧”作为文章的关键词,用“微笑”和“绝不会有任何人”两个词来解析“悲剧”的内涵。“微笑”,一词写出了藤萝花开得灿烂如笑脸,而此刻,它的根部被人砍断了,它并知道已经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源,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藤萝的悲剧;
而一连三个“绝不会有任何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们对藤萝所代表的所有美的事物的漠视,通过分析,学生就可以挖掘出文章的内涵。
有待修改的地方:
1、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不透彻。
《幽径悲剧》这篇文章写于1992年,属于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年代;
文章中还牵扯到一段历史。对于这两段历史,学生都不熟悉,造成了理解作者情感的障碍。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把学习任务在一节课内完成,我没有深入分析写作背景,使得学生对“藤萝成为我的精神支柱”一节的理解处于真空状态,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就达不到预期的深度。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将在下一次学习本文时,把这段背景加入分析的行列,效果会更好。
2、课堂生成缺少精彩。
语文课理想的状态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并带着新生成的问题走出课堂。而这一节课,学生通过预习,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课堂上却没有形成争论、辩论的精彩场面,学生思维碰撞没有形成灿烂的火花,也没有形成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思考玩味的新的问题,这是很大的遗憾。在以后设计问题时,还需要再琢磨更贴切的角度,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思维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有些可能自己一时没有察觉,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需继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第5篇
本文是着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语言精炼,含义丰富。课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对于这样一篇涵义极为深刻的文章,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是很难理解的。因此,选择文章的切入点是很重要的。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从内容上开始层层深入。
首先,在读中感知。这个层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大体结构。如学生阅读课文,主要针对前后对“美”的书写,以及后文对“悲”的描绘。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幽径悲剧教学反思 第6篇
这节课从总体上来说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对“人与环境”这一主题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较深的感悟,并能用合理的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意识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
从教学的几个环节来看,同学对主题学习材料的体验感悟要比对课内文章的体验感悟深。
一方面,就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而言,新鲜的、有趣的、丰富的材料活跃了他们的思维,所以他们的感受就显得丰富、真实、生动。从学生的讨论来看,可以说达到了全员参与,组内同学能够积极的发言,认真的倾听,真的做到了畅所欲言而又能“说有所获”;从学生的发言来看,他们对材料的感受和体验还是很敏感的,能在不脱离主题的前提下从更广的范围内谈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并一定程度的结合了历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将自己了解到的东西互相联系,融会贯通,这也是学好语文必须的,而且发言时语言的表达都很顺畅流利,可见真的是有所感触,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但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主要集中到了几篇文章上,所以在课前预习时,应征集一下同学感触较深的几个单元或几篇文章,让他们讨论时就可围绕这几篇文章来谈,这样感悟认识的能更深一些,回答也许能更集中一些,而同学们听时,也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而另一方面,对课内文章的体验却未到好处,同学更多的关注的是内容方面的认识与感知,过多的交流的是文章客观表达出的东西,而较少的说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这与这篇文章本身比较难理解有关,同时我觉得这也是课内文章学习习惯带给学生的思维定式的结果,学生通常对课内的文章更多的关注了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掌握,而较少的关注了情感的体验。)。对这一点,我却没有作出适时的正确的引导,以后还要多加注意——教师的引导应该是能使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用与主题的有关的信息去回答,使学生的思想既不受单一思路的禁锢,又能及时的适时的回扣到主题,能对学生的回答做一针见血的指导,对这个目标,我以后还应多思考,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