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吉雯 李晓珏
摘 要:地方非遗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区域性和活态传承为主要特点。20世纪50年代,非遗资源进入高校课程,随着时代发展,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开发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但是依然遭遇发展困境。正视非遗价值,转变教学理念,更新培养模式,以促进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开发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地方非遗资源;美术课程;课程开发
注:本文系昭通学院校级课题“昭通《孟孝琚碑》在云南高等书法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018xj19)阶段性成果。
非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造型艺术是非遗的重要物态化方式。地方非遗资源是指存在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非遗项目,如以秦岭与淮河一线为界划分的南方非遗与北方非遗,以省份为区域划分的如贵州省非遗、云南省非遗等,以生活在某区域的民族为单位划分的如贵州苗族非遗、广西侗族非遗等。地方非遗资源具有明确的地方性、区域性、独特性和民族性。非遗资源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活态流变、以人为核心是非遗的存在方式和特点,在民间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依托的美术类非遗资源在高校美术专业备受青睐,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往往将其放置在课程体系的“民族民间美术”模块中作为高校课程的补充。
地方非遗资源有多元化、多样性以及丰富性和传统性的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传承传统文化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对其价值的认知理解和实践应用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高校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具有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国民教育中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地,更是创业创新的孵化平台。如何有效地将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助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校的美术课程开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开发中的发展
地方非遗资源进入高校并不晚,从发现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到成为美术主体课程的补充,逐渐发展成为美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将民间年画作为创作和学习的对象,1956年,泥人张、面人汤、皮影路的传统技艺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20世纪8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成立民间美术系,1994年,民间美术系改为民间美术研究室。地方非遗资源进入高校的课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国家对于非遗资源越来越重视。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后又主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对非遗进入教育体系进行认真研讨,会议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从此,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而系统地被列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带动作用下,全国高校纷纷将非遗资源纳入自己的美术教学系统,依托地方非遗资源展开项目研究并吸纳创新,逐渐形成各地方高校的特色。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地方非遗资源有自己的另一种身份,惯例上称之为传统民间美术或民族民间美术,两者在操作实践上的差别不大。而且正是因为地方非遗资源的美术类项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美术课程的对接显得更自然和顺畅。两者还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非遗的认定需要有国家非遗机构严格的认证,非遗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甚至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和信念。而民族民间美术则不用太在意文化意义,造型、色彩、构成、工艺是民族民间美术的主要关注点,在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成立上显示出民族民间美术与非遗本质上的区别。如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设立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建立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和山西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都无一例外地将两者进行区分。但是两者并不是不可以融合,民族民间美术往往都是非遗资源,鉴于此关系,不少高校将眼光放到了非遗资源上,将非遗资源真正变成课程资源,如云南艺术学院就是较早将非遗资料融进课堂的成功案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將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不仅让大学生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而且大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还承担相关科目的教学工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教学成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在非遗的传承、传播、创新上都取得不俗的成绩,这些都是高校对地方非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高校作为专业学术研究和教学机构,承担着地方文化建设的重任,承担着文化现象的研究与发展的重任,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15年开始,各地高校在文化部的启动下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根据自身所长,发挥优势,有效提升传承人群的职业素养,高校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开发中遭遇的困境
云南艺术学院这样成功的教学案例在实施中还存在着重重困难,从整体课程结构上来看,高校美术课程开发同质化严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同质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学理念固化。一些地方高校教师在对地方非遗资源的认知中,并未将地方非遗与课程开发联系起来,更多地停留在传统学院教学的理念上,忽视来自民间的非遗资源。理念上的固化结果是明显的,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偏重于素描、色彩等基础教学,强调造型、色彩的准确性,非遗资源本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基因和丰富的民间想象力,但是难以达到学院派对造型和色彩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将地方非遗资源引入课程中时,要对学院派传统的造型观、色彩观进行重新定义,摆脱固有概念,关注地方非遗资源的文化意义,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地方非遗资源的作用。
第二,教学方式模式化。高校美术课程以实践为主,课程设置从基础训练逐渐过渡到作品创作,遵循的是从素描到色彩、从写实到写意的模式。地方非遗资源的实践训练,显然不能完全遵循这条道路,因为地方非遗资源的拥有者和擅长者是地方性的非遗传承人,高校教师基本不具备这样的资源。非遗传承人和学院派如何寻找合作的契合点,怎样让美术课程开发中既有学院派的造型研究和色彩研究,又可以兼备非遗传承的延续性和开拓性,是摆在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难题。
第三,课程开发与研究方向脱离。以高校艺术专业为主体的研究中心大多为非遗设立了专门性的研究开发中心,研究中心与课程开发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足,课程开发中将研究开发中心放入必要的环节是在应重点注意的问题。
综合以上三点,地方非遗资源虽然在高校课程中占有一定份额,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不断关注,成立各种研究机构,但是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课程中的落实仍然不够,部分高校将其视作不受重视的科目,甚至是一种摆设,这对于地方文化来说是一种损失。我国地方非遗资源种类繁多,地域性强,各高校在开发利用中要有所甄别,不能一味跟风,自己没有的资源也要进行开发,盲目上马的项目往往夭折,这是在引入地方非遗资源进入课程体系中的大忌。地方高校在考察本区域非遗资源时,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分析和详细调研,才有可能让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课程开发中既能得到抢救性保护,同时也能得到传承、传播与创新。
三、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地方非遗资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意义都以非遗资源为载体,比如苗族,历史文化传承依靠的主要是语言传播,苗族银饰就充分体现了苗族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呈现。景颇族女性穿着的筒裙体现着景颇族的迁徙历史,每一个纹样都有流传已久的历史记忆,具有历史价值。不管是苗族还是景颇族,抑或是不同地区的汉族,都有自己的非遗资源,而这些可视的造型化、图案化、色彩化的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各国的文化自省、文化自信显得弥足珍贵。艺术是多元的,中华民族的艺术能取得灿烂的成就,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收并蓄且能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民族。重视地方非遗资源在高校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能让新时代的大学生较为直观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地方非遗资源的文化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建构起关于地方非遗资源的知识体系,为非遗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的课程开发对地方非遗资源应当如何应用?显然,浅尝辄止不是开发和应用目的,仅仅使其商业化、经济化也不是最终的传承方式,过早将地方非遗资源推入市场,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基于理性思考,高校在课程开发中,可以对学科结构、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探索。
第一,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发展地方非遗资源美术教育。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尤其重视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在吸纳和引入地方非遗资源进入课程开发体系时,可以建立以手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度。21世纪初,我国高校即在探索现代学徒制在美术学科中的运用。现代学徒制是对学院教育的拓展与实践,学生在有一定理论基础后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系统性练习,在操作中用心感悟非遗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渗透融合。
第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应重视地方非遗资源存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结合地方经济振兴和发展的需求,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认真思考美术课程开发与地方非遗资源的关系,力争实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实践。
第三,综合性高校通常会具有多学科同处一校的优势,为学科交叉、交流提供了沟通平台,因此应注重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元化开放式教育平台的建立对地方非遗资源在美术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建立产学研联动体系,逐步完善创新、创业、传承、推广等文化产业生态链。产学研是应用性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类学科在产学研领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产学研的角度反推至课程开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较高裨益。
第五,改变高校教师对待地方非遗资源的态度。研究态度的改变需要高校科研部门改进科研机制,尤其是改善重文章、轻成果开发的现象,将与地方非遗资源结合的研究成果纳入人才评价体系。此外,积极鼓励并重视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授课的身份认可,尊重非遗传承人的劳动,以传承人为师。
第六,建立非遗文创研究中心,将高校作为非遗与文创联合发展的推手,强化其合作推广功能,提升地方非遗资源的创新力。如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配合文化部、教育部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清华大学联手BMW成立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均在非遗领域找到成功的结合点,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提升与创新。
四、结语
地方非遗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如何使文化充满活力是地方非遗资源面临的压力,地方高校应发挥引领作用,通过非遗资源进课程以及产学研联动机制有效实现非遗资源的应用。对地方非遗资源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还能有效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已经将地方非遗资源纳入课堂教学,在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中,结合地方非遗资源建立配套的科研平台,通过积极对接地方企业,与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将非遗传承人从民间手艺人的角色转变为教学导师,真真正正地将非遗资源转变成课堂教学内容。高校的课程开发体系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研究平台,借助多学科优势,各专业人才协同作战,共同攻坚克难,从体制、机制、功能、文化上突破传统美术课程开发的局限,以全新的形式为地方非遗资源的传承创新服务,既可以解决高校与民间文化的脱节问题,也可以以合作为契机,探索非遗资源的传承方式,从活态传承转变为创新型活态传承。
参考文獻:
[1]王景怡,徐岩.民间美术教育研究实习基地的可行性研究:以绥化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07(5):189-190.
[2]刘恩芹,李西臣.贵州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产学研发展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3):101-103.
[3]张海龙.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开发重的价值及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52-155.
[4]全春香.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109-110.
[5]胡荣.创意经济背景下山西民间美术传承产学研合作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7(5):19-23.
[6]朱琰.我国美术学科教育的产学研合作现状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9):118-119.
作者简介:
龚吉雯,博士,昭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书法、艺术史论等。
李晓珏,博士,云南农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猜你喜欢美术资源课程《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4期)2022-04-13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我给资源分分类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2020年4期)2020-06-08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资源回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1期)2018-11-23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决策(2015年9期)2015-09-10自行车的发明小猕猴智力画刊(2013年1期)2013-03-15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