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5月,鲁迅将1918年到1922年间发表的14篇小说编成《呐喊》,交北大新潮社排印。
作为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社戏》《故乡》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作,初版问世后迅速售空,又经历了多次重印。当年李大钊在读到《呐喊》后说,“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小说。”茅盾的评价是:“《呐喊》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的,是一个新辟的天地。”
1918年,鲁迅因为和老朋友“金心异”的一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随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短篇小说。至1922年,鲁迅应陈独秀之邀,将之前的小说结集出版。这些小说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呐喊》不仅留名文学史,也在电影领域成就了多部经典之作。收录在《呐喊》中的《阿Q正传》《孔乙己》等都曾被拍摄成电影。其中,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阿Q正传》不可不提。
由岑范执导、严顺开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是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之作。影片中的阿Q是滑稽戏演员严顺开在大银幕上饰演的第一个角色。他除了阅读鲁迅的大量原著和相关资料,还到绍兴乡村体验生活,活灵活现地塑造了鲁迅笔下的未庄流浪雇农阿Q。鲁迅创作的《阿Q正传》是一部悲喜剧,而电影《阿Q正传》在处理阿Q这个人物的时候,着力强调其“哀其不幸”的一面,使全片同时具备喜剧、悲剧和正剧的色彩,引人回味。
影片中,“古轩亭口”是一场“重头戏”,场面大、调度复杂。拍摄时,小说中写的“古轩亭口”已成了秋瑾纪念碑,剧组美工另找了一个丁字街口,改换店面,“开设”了当铺。木、漆、泥工花了两周时间,用水泥和布景板搭成了一座石碑坊。导演为了加强这场戏的悲剧效果,在镜头的运用上采用了多层次的手法,渲染了阿Q被冤杀的悲剧命运。
20世纪80年代,电影《阿Q正传》不仅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青睐,还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22年10月,商 务印书馆刊印了郑振铎的《飞鸟集》译本,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飞鸟集》中译本。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代表作《飞鸟集》歌颂着自然之美。郑振铎翻译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世界以它的痛苦同我接吻,而要求歌声做报酬”等名句,为中国读者熟知。
发表于1922年的《竹林中》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这部短篇小说通过七个人物的叙述来建构一桩凶杀案的真相,死者武士的鬼魂、武士的妻子真砂、强盗多襄丸,以及四名证人——砍柴人、行脚僧、捕手、老妪,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同一个故事。黑泽明导演将这个故事改编为电影《罗生门》,在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奖。
1922年8月,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胡适、朱自清作序,在诗坛引起重要反响。鲁迅曾在出版前看过原稿,略作修改并肯定道:“情感自然流露,天真而清新,是天籁,不是硬做出来的。”汪静之率真、直白地抒发爱情,喊出了反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呼声,在我国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
1922年12月,诗人朱自清创作长诗《毁灭》。在时代的裹挟下,诗人的生活充斥着苦闷与孤独。朱自清回忆着同年6月与俞平伯等人夜游西湖的空虚,在挣扎与徘徊后,决心崇尚实际,专注脚下的生活,《毁灭》即新生。
猜你喜欢飞鸟集呐喊阿Q鲍仕魁先生摄影作品《飞鸟集》选登少儿画王(7-10)(2022年3期)2022-04-01鲍仕魁先生摄影作品《飞鸟集》选登少儿科技(2022年3期)2022-02-27[印度]泰戈尔《飞鸟集》散文诗(青年版)(2020年4期)2020-07-28阿Q和老A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20年4期)2020-05-25“阿Q断子绝孙”考杂文月刊(2019年12期)2019-09-10《飞鸟集》节选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18年9期)2018-12-28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6年11期)2016-12-23阿Q森林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4年4期)2014-08-30说说阿Q的两句唱词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5期)2009-06-10推荐访问: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