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敢”要求,激发担当作为

时间:2023-09-21 1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谭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实干兴邦、敢字当头,当前,海安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克难期,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唯有全面践行“四敢”要求,把蕴藏在干部、地方、企业、群众身上的闯劲、干劲激发出来,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闯出新天地,干出新成绩。

以上率下,争当“干部敢为”示范标兵。“四敢”首先讲的是“干部敢为”,这是因为干部是干事创业的主心骨,只有干部敢为,才能带领群众成事立业。一是把牢正确方向。干部敢为,首先要从思想根源入手。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我们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也是干部敢为的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要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事、强调的事,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的事,作为我们最应该干、必须干好的事。这是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重要体现,是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二是锤炼过硬本领。我们之所以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赶超跨越,正得益于拥有一支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新事物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各项工作的系统化、专业化层次不断提高,更加迫切需要广大干部加强学习充电、提升各方面本领。要深入实施“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年”行动,分层分类组织专业化、精准化培训,有效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三是崇尚实干担当。江苏省委、南通市委旗帜鲜明提出“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这为我们党员干部创新争先、实干争效提供了有力支撑。要进一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效观念,争分夺秒地“抢”,有胆有识地“闯”,千辛万苦地“拼”,脚踏实地地“干”。要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发展自信,见红旗就扛,以目标必成的决心、敢于亮剑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挑战,不断创造更多“第一”或“唯一”。

追赶跨越,推动“地方敢闯”走在前列。地方发展得好不好,闯劲是关键。县一级作为抓发展、稳增长的前沿阵地,唯有谋划在先、行动在先,才能实现成效在先。一是敢闯敢试抢抓新机遇。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释放创新潜能提供了难得机遇;
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强化产业根基提供了难得机遇;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为重塑开放格局提供了难得机遇。身处战略窗口期,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枢纽海安、科创新城”为战略引领,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加快建设“五个海安”,致力打造“五个强市”。二是敢闯敢试增创新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超前谋划、高点定位,做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从“交通末梢”转型“枢纽海安”,从“农业大县”跃升“产业强市”,闯出一条精彩蝶变、华丽转身的逆袭之路。接下来,要进一步拓展枢纽功能,全面深化科创赋能,扎实推进“产业焕新、空间再造”,加速布局枢纽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持续推动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转换,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敢闯敢试激发新动能。改革是勇闯深水区、开辟新道路的“试金石”。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先行先试抓改革,形成一批引领性改革经验,成功打造一批海安模式、海安样板,越来越多的示范性改革创新成果有助于增强发展活力、激发内生动能。接下来,要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路径,谋划产业链垂直整合,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谋划拓宽财税来源、丰富融资渠道,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需求;
谋划整合资源、科学布局,不断提升优质公共资源供给等等,以新视角研判形势、新思路推进工作、新举措破解难题,在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中棋高一招、先人一步。

亲商安商,营造“企业敢干”一流环境。企业是创造就业、创新发展、贡献税收的重要源泉,推动广大市场主体敢干、敢闯、敢投,有助于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是稳定预期焕发新活力。当前,自上而下、各层各级都在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应对挑战,为我们广大企业带来稳定、可靠、给力的政策预期。可以判断,上级各类优化发展环境、提振市场预期的政策利好还会持续释放,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将会越来越多。让企业敢干,就是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各类惠企助企政策,量身定制合身、解渴的支持措施,着力推动各级政策集成直达、即申即办、免申即享,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主观能动性,努力把政策红利变成发展动力。二是培大扶强抢占新高地。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传统企业、传统行业面临严重冲击和深度调整,但同时也催生出新产业,带来新机遇。要深入开展“5123”大企业领航培育工程,引导企业技改扩能、数智赋能,攻坚关键技术,研发优质产品,不断提升其在产业链上的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鼓励企业抢滩布局新产业、新赛道,推动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带动中小企业兼并重组,培育更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加快挺进价值链中高端。三是优化服务点燃新引擎。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最强后盾,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现场办公行等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发展需求,从创业指导、政策支持、资金帮扶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努力为企业发展扫除一切障碍,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热心引资。大力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共同营造关心支持企业家发展的良好氛围。

群策群力,形成“群众敢首创”浓厚氛围。群之所为,事无不成;
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最浓厚的群众性和人民性,必须充分激发群众首创活力,让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创新智慧充分迸发。一是凝聚群众智慧新力量。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重总结推广基层实践成果和优秀经验,切实用人民群众的好点子、好路子推动改革发展。在社会治理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見建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把意见听成建议,把批评视为改进工作的契机,充分调动和保护群众建言热情。整合用好在海高校、研究院所等专家智库资源,多出科研成果、多提对策建议,更好服务政府决策、企业发展、产业振兴。二是搭建招才引智新平台。深入实施“海安英才”计划,落细落实“人才强市36条”,大力推行人才“一站式”窗口服务,着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加大引才力度,统筹推进创新人才、专技人才、技能人才、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起来。充分发挥“海安英才天使投资基金”撬动效应,全方位满足初创型人才项目的融资需求,给“敢首创”者宽阔的舞台。三是开创民生幸福新局面。时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办成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扩大优质公共资源供给,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群众首创夯实物质基础。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厚植生态底蕴,充沛人文情怀,保持社会稳定,为群众首创营造良好环境。□

(作者系中共海安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段培华

猜你喜欢海安干部群众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考试与评价·高一版(2021年3期)2021-08-14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铜业工程(2021年1期)2021-04-23多让群众咧嘴笑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当干部切忌“打官腔”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杂文月刊(选刊版)(2018年9期)2018-05-14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海安:联手开展“双随机”执法中国环境监察(2017年5期)2017-10-23海安推进电镀企业治污限期两个月完成整改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4年2期)2014-02-27干部任免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7期)2009-08-31

推荐访问:践行 担当 激发